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工厂化培养的香菇为试验材料,探究了不同刺孔分布的二次刺孔对香菇菌棒转色率、质量、含水量和出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最合适的二次刺孔方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培养环境下,二次刺孔可提高菌棒转色率和子实体产量,以在接种孔对侧刺孔对菌棒转色率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更大,且增加刺孔数量可提高菌棒转色率和子实体产量。  相似文献   

2.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淀粉酶、邻苯二酚氧化酶在菌丝生长期、转色期、出菇期活性持续增高,愈创木酚氧化酶与漆酶活性在转色期达到峰值,在出菇期活性下降。纤维素酶与淀粉酶呈显著正相关。菌丝期漆酶活性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转色期呈显著负相关;转色期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相互呈显著正相关,漆酶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出菇期呈显著负相关。出菇期中的各种酶活性与香菇农艺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脱叶剂喷施时间对棉花脱叶效果及不同部位果枝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脱叶剂喷施时间,为增产保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北疆5个棉花主栽品种为材料,于吐絮期设置3个喷施处理,分别为吐絮率为10%~20%(T1)、吐絮率为30%~50%(T2)、吐絮率为70%~80%(T3),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脱叶剂处理后,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苗宝21号和新陆早37号在T3的脱叶效果最佳;农大1号、国新73号、C1在T2脱叶效果最佳;脱叶剂处理对苗宝21号和农大1号的吐絮率影响不大,吐絮率约85%;对国新73号、C1的吐絮率影响较大,苗宝21号T2显著高于T1;农大1号、国新73号、新陆早37号T1吐絮率高于其他处理;C1各处理间T3吐絮率最高。随着脱叶剂喷施时间,自然吐絮增加(T3>T2>T1),各品种各处理吐絮增量逐渐降低(T1>T2>T3);苗宝21号、农大1号T2时期,籽棉产量和皮棉显著增产,但衣分相对较低,CK衣分最高。C1衣分在T2时期显著高于T1。不同品种、处理、果枝位置对产量和衣分及铃重的影响,具有交互效应。【结论】苗宝21号、农大1号、国新73号、C1在T2脱叶效果较优,吐絮率较好,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相对较高,衣分较低;新陆早37号在T3脱叶最佳,吐絮率较高,产量最高,衣分和铃重最高。  相似文献   

4.
系统比较了不同刺孔次数和数量对香菇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以栽培袋在发菌过程中进行三次刺孔,分别在接种后菌丝圈相连时进行第一次刺孔,刺孔数量为4个;菌丝长过半边时进行第二次刺孔,刺孔数量为8个,每面4个;两次刺孔规格均为孔径2 mm,深度15 mm;在菌袋长满菌丝并有部分瘤状物凸起时进行第三次刺孔,刺孔数量为80个,深度为50 mm,孔径5 mm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针对设施栽培的秋茬西瓜,以苏梦6号西瓜为试验材料,以一种化学肥料(CK)为对照,囊播王生物有机肥(T1)、瑞源有机肥(T2)、双胞菇渣(T3)3种不同种类有机肥进行等值田间试验。结果表明,T2和T3与CK相比可溶固形物指标有所提升,品质指标方面,T3处理的蔗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与CK相比增幅显著。T2处理的边糖、中心糖和蔗糖含量最高,与CK相比坐果率提升且裂果率降低,果实较小。T1处理与CK相比,果实品质指标相差不大,坐果率最高、裂果率最低,产量最高。由此可知,西瓜秋季设施栽培应用T2或T3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旱作区化肥减量增效的可行性,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9—2020年,以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金凯5号’为供试材料,设不施肥(CK)、单施商品有机肥(T1)、单施化肥(T2常规用量)、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T3)、化肥减量15%配施有机肥(T4)及化肥减量30%配施有机肥(T5)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2年各施肥处理与CK相比,施肥均能促进玉米生长,显著增加营养器官干物质累积量,提高玉米产量肥料农学效率与偏肥生产力,对生长与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T3>T4>T5>T2>T1>CK。其中,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T4、T5)与单施化肥(T2)相比,增加玉米株高0.24%~3.12%,穗位高增加0.28%~3.27%,叶面积指数增加2.36%~8.91%,不同生育...  相似文献   

7.
探究移栽期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区域党参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2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进行党参分期移栽试验,设置3个移栽期,以传统移栽期为对照(CK,4月1日移栽),设置较传统移栽期推迟5 d(T1,4月6日移栽)和10 d(T2,4月11日移栽)处理,并对不同移栽期党参生长发育、生物量积累特征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分枝期出现时间差异最大,T2较CK、T1分别推迟5、2 d,移栽期推迟,生长期缩短,参根进入快速生长的时间提前,起始生长势(C0)增大,T2较CK、T1分别提高24.72%和6.65%;生长渐增期持续时间随移栽期的推迟而缩短,快增期持续时间差别不大;T1处理参根平均生长速率(Va)较CK、T2分别提高3.73%、2.45%,快增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生长速率均最高;地上生物量最大生长速率(MGR)表现为T2>T1>CK,T2较CK、T1分别提高17.29%、10.46%,C0Va均最大,T2处理C0较CK、T1分别提高7.74%、10.32%,Va增幅分别为19.67%、12.30%;移栽期推迟,地上部不同生长期生长持续时间缩短,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增大,产量增加,CK、T1、T2处理产量分别为257.67、306.68、524.90 g/m2,T2较CK、T1分别增加104%、72%。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党参优质栽培,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一、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的原因代料栽培香菇,当菌丝长满菌筒后,在适宜的通气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渐倒伏,使菌筒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温保湿隔热避光、抗杂菌增韧性的棕褐色菌被,称之为转色。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袋栽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马铃薯对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的响应,明确马铃薯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品种华颂7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遮雨棚下对马铃薯各生育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块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干旱胁迫处理(T1)后恢复灌水,相较于对照,成熟期马铃薯株高、根长、干物质积累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在产量和产量构成方面,幼苗期干旱胁迫处理后恢复灌水,大薯率较对照显著提高11.00个百分点、小薯率较对照显著降低10.34个百分点,块茎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31.34%。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干旱胁迫处理(T2、T3)的块茎产量较CK显著下降58.41%和27.84%,T2处理的大薯率较对照显著降低了25.34个百分点,但T3处理的大薯率、中薯率、小薯率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相较于对照,淀粉积累期干旱胁迫处理(T4)对马铃薯单株干物质积累、块茎产量和产量构成影响不显著。因此,可对华颂7号在幼苗期进行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苏北地区露地辣椒栽培更好的地膜覆盖方式,以苏椒5号为研究对象,设置畦面地膜覆盖(T2)、畦面起垄连沟全地膜覆盖(T3)2种地膜覆盖方式,以不覆膜(T1)为对照(CK),研究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对露地辣椒植株生长、产量、土壤氮素、盐分和p H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的辣椒初花期、结果期和采收期可至少提前5 d,鲜椒单果质量和产量分别显著高于不覆膜处理18.95%和11.99%;在苗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3个时期,T3处理的辣椒株高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34.28%、30.30%和16.66%,茎粗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42.75%、26.79%和26.64%;在成熟期,T3处理的辣椒植株展开度可达78.9 cm×81.2 cm,地上部干物质量分别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24.35%和12.01%。在开花坐果期,T2和T3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影响棉花生长性状和产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无机复混肥为对照,研究化肥有机替代比例(20%、40%、100%)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时期,棉花株高、叶片数、SPAD值、茎粗以及棉花产量变化规律一致:T5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T1、T5分别与T2、T3、T4处理差异显著。与无机肥处理(CF)比较,化肥减量20%下施用4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40%下施用800 kg有机肥处理,显著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T3、T4处理棉花产量分别比空白处理(CK)增产27.70%、21.75%。【结论】有机肥配施化肥可以达到化肥减量、棉花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超高淀粉马铃薯品种‘陇薯8号’的淀粉积累特性及调控的关键基因,以露地平播种植的‘陇薯8号’为试材,对盛花期(T1)至其后15(T2)、30(T3)、45(T4)和60 d(T5)的块茎进行蔗糖、淀粉含量测定与转录组测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取样期内,蔗糖含量在T1—T3期显著降低,之后有所回升;总淀粉含量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增加,其中T2—T3为激剧增长期,T3—T5增长较缓慢。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4 634个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块茎中的转录表达数据,4个相邻时期比较组T1 vs T2、T2 vs T3、T3 vs T4和T4 vs T5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分别为1 ...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出口香菇菌筒模拟冷藏运输及其科学出菇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37℃冷库中分别冷藏0、20和30d,其菌筒成品率的差异不显著;菌筒冷藏30d后进行刺孔增氧(刺5、15、35孔)和调控透光(1100、800、500 lx)处理,刺35孔与500 lx散射光处理的转色率均较高;3种出菇方式(脱袋、不脱袋、全封蜡出菇)中以不脱袋出菇方式的综合评价最高;选长第1潮后的98-1菌筒分别注射3种营养液试验,以补充三十烷醇营养液的菌筒生物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
1适时转色:接种50~60天,菌丝发满菌袋后,会出现爆米花状疣状物,待菌袋表面出现大量疣状物后,菌袋进入转色期管理,香菇菌袋转色好坏直接影响出菇的快慢、产量和质量。同时,转色是靠调节干湿差而形成的,转色促熟的适  相似文献   

15.
分析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在不同旱直播方式下的表现,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从而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以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北粳1705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3种旱直播方式,即旱条播(T1)、旱穴播(T2)、旱撒播(T3),以机械水直播为对照,分析不同旱直播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出苗率最高,出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T2、T1、T3、CK;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总茎数及分蘖成穗率最大,T2处理的分蘖成穗率比CK处理高17.69%;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的株高、穗粒数、穗数、单穗粒重、千粒重、结实率、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最高。综合来看,旱穴播方式的水稻各性状表现最佳,能够达到促进水稻生长及提升水稻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木屑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铎  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03-2304
[目的]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提供依据。[方法]用玉米秸秆粉代替部分木屑(40%)的混合生料和木屑生料地栽香菇,计算香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投入产出比。[结果]混合生料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满培养料时间、转色时间、始菇期均比木屑生料提前。生料栽培污染率均比熟料栽培高,且混合生料的比木屑生料的高。混合生料的香菇出菇数量较多,菇体较小,木屑生料的出菇数量相对较少,菇体较大。混合生料香菇的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低于木屑生料,投入产出比高于木屑生料,达1∶4.2。[结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积极响应洱海保护行动,减轻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方法]采用生物农药(木霉菌制剂),在大理市湾桥镇以K326为供试材料,采用灌根施用方法,探究东方农韵木霉菌(T1)、优沃美哈茨木霉菌(T2)、清水处理(CK)对烤烟移栽成活率、不同时期的农艺性状、生物学产量、经济性状烤后烟叶化学成分、黑胫病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的移栽成活率均为100%,但烟苗长势表现为T1>T2>CK,以T1处理的烟苗茎高最高,达18.6 cm;与CK相比,2种木霉菌制剂处理在烤烟不同生长时期,对烤烟农艺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生效果。团颗期T1、T2处理烟株株高、最大叶面积分别较CK增加8.53%、37.41%和2.38%、14.73%;旺长期T1、T2处理烟株茎围和最大叶面积分别较CK增加8.68%、30.78%和0.68%、23.99%;采烤期T1、T  相似文献   

18.
香菇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试验表明,光照强度在200-1000lx菌丝生长浓密,长势旺,长速快,污染率低。在0-200lx转色均匀,转色快,在0-5000lx出菇整齐,产量高;1000-5000lx菇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9.
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特定溶解氧浓度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生长及全生育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氧营养研究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6年在中国水稻研究所网室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中浙优1号(水稻)、IR45765-3B(深水稻)和中旱221(旱稻),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培养。试验设置5个溶解氧浓度处理,分别为全生育期溶解氧浓度1 mg·L -1(T1)、3 mg·L -1(T2)、5.5 mg·L -1(T3)和7.5 mg·L -1(T4),以自然生长处理作对照(CK),溶解氧浓度由在线测试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昆腾Q45D,美国),并实时用便携式溶氧仪进行校对(YSI 550A,美国)。【结果】(1)水稻分蘖期,随溶解氧浓度上升,全浓度营养液中总氮含量下降速率减小,铵盐含量下降速率增加;硝酸盐含量在T1处理下最低,T4处理下最高;亚硝酸盐在全浓度营养液中含量极低且不稳定。(2)与CK相比,3个水稻品种在T2处理下根系活力均有所提高,T4处理根系活力显著低于CK。最大根长随溶解氧浓度上升而提高,TI和T4处理降低水稻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干重;T2处理下,中浙优1号和IR45765-3B的根系形态指标和干重均高于CK。(3)3个水稻品种拔节期植株含氮率随溶解氧浓度提高逐渐下降,齐穗期和完熟期随溶解氧浓度提高逐渐上升。相较于CK,T2处理提高了3个水稻品种全生育期氮素积累量;T3和T4处理降低了水稻氮素吸收,但提高了齐穗期至完熟期生长阶段的氮积累量吸收比例。在完熟期,3个水稻品种氮素积累量,T2处理较CK增加2.3%—7.3%,T1、T3和T4处理较CK分别下降0.7%—3.6%、3.6%—8.5%和15.0%—27.1%。(4)3个水稻品种不同处理间干物质量和产量表现一致,均为T2>CK>T1>T3>T4。3个水稻品种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以T1处理表现最高;与CK相比,T2处理提高了3个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T1、T3和T4均低于CK;T1处理下,中浙优1号和IR45765-3B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显著低于CK,中旱221无显著差异。【结论】适度增氧可促进水稻根系形态建成,增加植株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低氧和高氧胁迫均会抑制不同生态型水稻品种根系活性,降低水稻植株氮素吸收,且旱稻对氧胁迫的耐逆性强于水稻和深水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效应的影响,确定适宜大豆生长的最佳施肥方式,以保证大豆产量。以黑农48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将氮肥(A)、磷肥(B)、钾肥(C)作为主要试验因素,每个试验因素设3个水平,对照组(T1)和试验组(T2、T3、T4、T5、T6、T7、T8、T9)共9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9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以及肥料效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T5(氮、磷、钾肥分别为30、75、90 kg/hm2)处理的试验效果最佳。可见,T5(氮、磷、钾肥分别为30、75、90 kg/hm2)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大豆产量,施肥效果较好,在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T5施肥方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