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槐山羊属于多胎高产的肉用山羊品种,其繁殖率与繁殖母羊的胎次有关.为了解初产槐山羊的繁殖性能及所产羔羊的生长发育指标,本研究对138只初产槐山羊母羊的产羔性能、羔羊初生重、生长发育指标和羔羊淘汰率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初产槐山羊的产羔率为147.83%,其中公母羔总比例接近1:1(47.1%:52.9%);单胎数显著高于(P<0.05)多胎(66.67%:33.33%),单胎羔羊的出生重也显著高于(P<0.05)多胎,3月龄时,单胎羔羊的体长、体高、体重、胸围和管围显著优于多胎羔羊,但6月龄后所有羔羊生长发育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单胎羔羊的难产率(15%)显著低于(P<0.05)三胎羔羊(25%),但与双胎的难产率(12%)无差异,羔羊的淘汰死亡主要以体质瘦弱和感染疾病的三胎羔羊较多.结论:槐山羊初产羊繁殖率仅有147.83%,单胎羔羊初生重及3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均显著高于多胎,但6月龄后单、多胎之间已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旨在分析特哈杂交羔羊的组别、性别、群别、母羊年龄、出生类型等固定效应对消化道线虫虫卵数和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目标性状包括羔羊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FEC)、羔羊初生重(BW)、羔羊断奶重(WW)、羔羊6月龄体重(6WT)、羔羊出生到6月龄平均日增重(ADG)。对目标性状作出遗传参数估计(遗传力、方差组分、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为绵羊的遗传改良提供数据参考。使用ASReml软件进行分析,先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固定效应对绵羊的消化道线虫虫卵数和早期生长性状的影响,再使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对目标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研究表明,羔羊的组别和群别对所有性状影响极显著(P<0.001);性别对虫卵数、初生重、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01);母羊年龄对初生重影响极显著(P<0.001),对虫卵数、断奶重无显著影响(P>0.05);出生类型对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平均日增重影响极显著(P<0.001);FEC、BW、WW、6WT、ADG的遗传力分别为0.142、0.156、0.365、0.294、0.024;FEC与BW(-0.889)之间均呈现出比较高的负...  相似文献   

3.
波尔山羊改良鲁背白山羊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统计分析了天津瑞金种羊场113只波鲁F1代羔羊的体尺和体重资料,并与鲁北白山羊纯繁群比较。结果表明,初生羔羊体高、胸围和体长分别提高39.7%、40.3%和38.0%;9月龄羔羊分别提高19.5%、21.3%和21.7%。体重和日增重改良效果更明显,3-9月龄羔羊的体重和日增重的改良废,除9月龄母羔为74.5%外,其余均超过100%,以6月龄公羔的改良度最大,体重达148.2%,日增重达199.8%。统计分析8只F1代初产母羊的繁殖性能,F2代和F2代羔羊比较,初生重和断奶重分别提高65%和21.3%;产仔数和断奶数比鲁北白山羊降低7.4%和20%。  相似文献   

4.
很多研究结果证明,可用饲养水平影响家畜的活重和体尺,调节其发育,从某种程度上影响新陈代谢。要保证羔羊最高日增重,就必须有高水平的饲养和全价日粮,这两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粮精料的比重。没有精料就不可能进行羔羊的集约化肥育。因此,必须查明羔羊日粮中最佳精料水平。 在某场用三组(每组30只)吉萨尔小公羊进行科学生产试验。试验期为60天,即小公羊到8—8.5月龄。在4.5—5月龄前(断奶前)全部供试小公羊和母羊一起处于相同饲养条  相似文献   

5.
利用B超测定的447只特克塞尔羊与哈萨克羊杂交获得的F2代6月龄羔羊的背膘厚度、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的表型数据和该群体的育种资料,系统分析影响6月龄羔羊上述性状的非遗传因素,为绵羊生产和选育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应用SPSS22.0的GLM程序分析了出生类型、性别、母羊年龄、群别等多种非遗传因素对6月龄羔羊上述肉用性状的影响。出生类型、性别分别对6月龄羔羊背膘厚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单胎羔羊背膘厚度极显著高于双胎羔羊,公羔的背膘厚度极显著高于母羔。母羊年龄、群别对6月龄羔羊背膘厚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对6月龄羔羊眼肌深度有显著影响(P<0.05),对6月龄羔羊眼肌面积有极显著影响(P<0.01),公羔的眼肌深度与眼肌面积显著高于母羔。母羊年龄对6月龄羔羊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年龄3岁及3岁以上母羊生产的羔羊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显著高于母羊年龄3岁以下生产的羔羊。母羊年龄3岁以上与3岁相比,二者所产羔羊的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出生类型、群别对6月龄羔羊眼肌深度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6...  相似文献   

6.
摘译三则     
为研究含有不同程度芬兰兰德瑞斯品种血缘成分的杂种后代产肉品质,作者将芬兰兰德瑞斯品种公羊与北高加索肉毛兼用品种母羊(CK)杂交。杂种羊发育良好,4、8、12、18月龄时其体重分别为24.6—29.2、32.8—36.4,36.9—42.3、44.9—49.8公斤。纯种母羔体重比半血母羔大8.0—19.5%,比1/4血母羔大3.2—8.1%。根据羔羊断奶时的繁殖成活率,一只母羊所能生产的羊肉(按活重计算)以组为最高,达41.3公斤,比其他配种方案的高36.6—50%。屠宰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小卡巴尔达”国营育种场根据皮肤结构对幼龄羔羊的选育进行了研究。1976年秋季,用北高加索品种特级公羊对250只该品种一级母羊进行了人工授精,产羔后把羔单分成两组,第一组为公羔(90只),第二组为母羔(92只)。对初生和断奶(4月龄)羔羊,以及转入舍饲期(8月龄)和舍饲结束时(12月龄)的试验羊群进行了观察,并对上述各个时期的皮肤样品进行了组织学研究。同时采集了182只母羊皮肤组织学标本以研究其遗传力。 根据(1960)的方  相似文献   

8.
对223只德寒F1代母羊的生长发育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代母羊体高、胸围、体重均大于小尾寒羊;体长较小尾寒羊差异不显著.统计分析56只F1代母羊的繁殖性能结果:初情期为188.3±11.6d,初配月龄和初产月龄分别为7.2±0.38和12.7±0.44;初配体重为40.1±5.5kg;发情周期约为17d左右,发情持续期约为30h左右;产后第一次发情,第一胎为44.9±11.5d,第二胎为36.8±15.2d;产后配种天数,第一胎为70.8±21.0d,第二胎为58.2±18.4d;怀孕天数为149d左右;1~2胎的产羔间隔为219.5±15.4d,2~3胎的产羔间隔为207.4±19.8d.F1代母羊第一胎产羔数为1.63±0.5,第二胎为2.01±0.3;产羔窝重和断奶窝重各胎次均大于小尾寒羊;羔羊断奶重和成活率比小尾寒羊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分别采用澳大利亚进口、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浙江宁波激素厂的FSH、LH、PMSG、氟孕酮阴道海棉栓等激素进行超数排卵、人工授精、手术采卵、同期发情、胚胎移植和B超妊娠检查等技术,处理优秀美利奴母羊365只,获得可用胚(A、B、C级胚胎)2438枚,平均6.68枚/只,移植受体母羊1875只,产羔母羊875只,冻胚受孕率46.67%,产羔数1295只,产羔率148%。其中公羔694只,母羔601只;优秀细毛羊初生重公羔平均4.45kg/只,母羔平均4.61kg/只;断奶重公羔平均38.24kg/只,母羔平均33.68kg/只;12月龄平均体重公羊76.15kg/只,母羊62.51kg/只。周岁毛长公羊平均11.67cm,剪毛量平均12.04kg/只,母羊毛长平均11.12cm,剪毛量平均7.65kg/只;平均净毛率达68.5%。2岁公羊体重平均106kg/只,毛长平均11.5cm,剪毛量平均11.85kg/只,净毛率69.5%;2岁母羊平均体重72kg/只,毛长平均11.0cm,剪毛量平均8.5kg/只,净毛率70%;羊毛纤维平均细度18.21μm。3岁公羊最大体重141kg/只,母羊最大体重96kg/只。  相似文献   

10.
绵羊产后诱发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多种方案对90只哺乳母羊采用羔羊提前断奶、公羊性刺激并结合激素处理发发情,以达到缩短产羔间隔,提高繁殖率的目的,经试验测定,母羊发情率平均为32.22%,情期受胎率平均为31.03%,效果不理想,需进一步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探讨特克塞尔×哈萨克羊F1代体重和体尺的相关关系,为通过体尺指标估计体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选取测定记录中6月龄特哈杂交F1代公羔62只、母羔62只,共计124只。测量其体重(Y)、体高(X1)、胸宽(X2)、胸深(X3)、体斜长(X4)、胸围(X5)、单腿围(X6)、管围(X7),运用SPSS19.0软件对特哈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相关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特哈杂交F1代的体重和体高、胸宽、胸深、体斜长、胸围、单腿围、管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斜长与体重相关程度最高,胸宽与体重相关程度最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41。体高与单腿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胸宽与体高和管围之间为负相关,其余各体尺指标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经逐步回归分析,将体斜长、单腿围、管围纳入回归方程。最优回归方程为:Y=0.780X4+1.005X6+4.125X7-87.391。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64,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母羊蛋白质代谢水平对其后代的影响研究得很少。因此,作者研究了蛋白质代谢水平在怀孕、产羔和泌乳期的变化及其对羔羊生长发育速度的影响。 试验选用了50只体重45—50公斤的3岁茨盖母羊,这些羊处于相同饲管条件下。从母羊采肝素处理血2—3毫升和全血5—7毫升获得血清,供生化指标分析用。根据羔羊出生时以及出生后10、30、60日龄的活重,研究其生长发育情况。生长强度按平均日增重和生长系数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为了导入外血,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的综合品质,从甘肃皇城试验种羊场引进高山细毛羊4月龄羔羊20只(♂10只,♂10只)进行饲养,以备种用.经过12个月的饲养管理表明:高山细毛羊在海拔3200m以上的环青海湖地区其平均体重的增长为公羊14.28±4.37kg,母羊1.22±0.47kg.日增重为公羊3.91g,母羊3.34g;体尺增长情况分别是:公羊体长为17.1cm,体高为9.1cm,胸围为16.3cm,管围为1.0cm;母羊体长为17.6cm,体高为12.5cm胸围为25.5em,管围为1.2cm.其最终日平均体尺平均增长数为公羊体长为0.047cm,体高为0.025cm,胸围为0.045cm,管围为0.003cm;母羊体长为0.048em,体高为0.034cm,胸围为0.070cm,管围为0.003cm;羊毛平均细度公羊为16.94±2.06μm,平均产毛量为3.86±0.83kg,平均毛长为8.50±0.58cm;母羊为16.17±1.11μm,平均产毛量为3.66+0.40kg,平均毛长为9.15±0.82cm;其细度公母羊接近.平均毛长母羊比公羊长1.0em左右,平均产毛量公羊多0.20kg左右.  相似文献   

14.
对2364只未进行选种的野化山羊(母羊1150只,公羊45只,后裔1169只)的羊毛、活重和毛囊等项目进行了4年多的研究。成年母羊的活重、绒毛重、绒毛直径、长度、初级毛囊密度(P)、次级毛囊密度(S)和S/P比率分别为29.4kg、53g、15.4um、51.4mm、2.37mm^-2、14.62mm^-2和6.17。成年公畜的体重、绒毛产量高于母畜,但毛囊密度低于母畜,二者的差异系数变化范围在20~65%,绒毛直径的差异系数小于105。母畜妊娠和泌乳时绒产量分别下降30%和48%,二者合并可下降65%。基础种群的成年母性后裔平均活重为24.7kg,绒毛产量75.0g,直径15.5um,长度62.2mm,初级毛囊密度3.42mm^-2,次级毛囊密度23.4mm^-2,S/P比率为6.81。公畜略重于母畜14%,但绒毛重量和长度略低于母畜,但差异不显著。性别对绒毛直径没有影响。产型和年龄对体重和绒毛产量的影响在第一年最为明显。单胎生羔羊较双胎生羔羊平均重63%,绒毛产量高6.6%。有关年龄方面的所有参数都具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在绒毛直径方面。2岁羊绒毛直径较1岁羊大1.1um,3岁较2岁大0.7um,4岁较3岁大0.4um。性别和产型不同其毛囊密度也不同。年龄与体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澳大利亚进口FSH、LH、PMSG、氟孕酮阴道海绵栓等激素 ,进行超数排卵、人工授精、手术采卵、同期发情、胚胎移植、B超妊娠检查等技术 ,处理优秀美利奴母羊 2 10只 ,获得可用胚 150 8枚 ,平均 7.18枚 (150 8/2 10 ) ,移植受体 94 5只 ,产羔母羊 4 2 8只 ,受孕率 4 5.2 9% (42 8/94 5) ,产羔数 6 4 6只 ,产羔率 150 .94 % (6 4 6 /42 8)。其中公羔 310只 ,母羔 336只。“U”系羊新类群初生重公羔平均 4 .84kg、母羔平均 4 .91kg。断奶重公羔平均 39.4 2kg、母羔平均 34.6 9kg。 12月龄平均体重公羊 80 .31kg、母羊 6 3.18kg。周岁毛长公羊平均 11.97cm ,剪毛量平均 13.14kg ;母羊毛长平均11.74cm ,剪毛量平均 10 .2 0kg。平均净毛率达 70 %以上。 2岁公羊体重平均 116kg ,毛长平均 11.5cm ,剪毛量平均 14.5kg ,净毛率 70 .2 % ;2岁母羊平均体重 78kg ,毛长平均 11.5cm ,剪毛量平均 11.2kg ,净毛率 71.4 %。羊毛纤维平均细度 19.4 5μm,羊毛大弯曲占 84 % ,羊毛油汗白色占 92 % ,腹毛呈良好的毛丛结构。 3岁公羊最大体重 148kg ,母羊最大体重达 10 3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针对小尾寒羊产羔多,羔羊缺奶现象普遍这一生产实际问题,进行了羔羊人工哺乳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喂人工乳组羔羊生长发育良好,试验期(7-67日龄)平均日增重达250.7g,而对照组(随母羊哺乳)羔羊生长发育较喂人工乳组差,平均日增重为153.7g,随着羔羊日龄的增长,试验组与对照组日增重之差逐渐增加,特别是试验后期(47-67日龄),试验组与对照组日增重之差高达149.0g。  相似文献   

17.
三、按体重计算养分需要量 根据日本饲养标准,生长牛和成年牛的养分需要量一般是以体重间隔50公斤为一等级来表示。 (一)成年母牛维持体重的 养分需要量的计算 1.乳用成年母牛 设体重为x公斤,DCP需要量为y克,日本乳牛饲养标准的数值可用式(6)说明;设TDN需要量为z公斤,可用式(7)说明。 y=90+0.4x(6) z=1+0.006x(7) 因相关系数r都取1,故饲养标准的数值也可用上式计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测定烫伤兔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体外血栓重量发现,20%体表面积Ⅱ度烧伤动物在伤后24小时内,普遍存在高凝血状态。表现之一是血小板聚集率较伤前和对照组都上升,表现之二是血栓于重也相应增加。若将烫伤组血小板聚集率作为自变量x,血栓干重作为应变量y,发现烧伤前的生理状态下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682,P<0.01),直线回归方程y=1.971X-37.80;伤后48小时对变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378(P<0.01),直线回归方程y=0.4496x+19.17。说明烧伤后血栓形成过程随血小板聚集率的增加而加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多胎品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力、表型相关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回归方程,用相关指数对回归方程进行效果分析。此类型的早期性状如断奶体重变异系数大(20.8%)、遗传力高(0.51),与周岁体重(0.7032)、周岁毛量(0.6612)高度正相关(P<0.010,与周岁体重的相关指数较高(0.4945),断奶重估计周岁体重、周岁毛量效果较好,是早期选择的重要性状,应加强羔羊的培育,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Nitter(1982)认为,在粗放的绵羊饲养方式下,一胎三羔对双羔的经济价值为170%对180%(单胎值为100%)。在集约方式下,一胎三羔的经济价值稍高于双胎(210%对180%),但在这两种方式下,一胎四羔的价值仅为单羔的一半。 本文概述了有关一胎多羔的实际和潜在的生产情况及哺乳3只以上羔羊的母羊的产奶量和自由采食水平,研究了在放牧制度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