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牙区单个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牙龈诱导后的美学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前牙区单个牙即刻种植、即可修复牙龈诱导重塑的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种植完成后4个月使用红色美学分值PES与白色美学分值WES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结果行前牙区单个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牙龈诱导后,白色美学评价结果显示牙冠形态分值最高,牙冠表面质地分值最低,WES平均值(5.37±1.52),红色美学评价结果显示近中龈乳头分值最高,根部凸度/软组织颜色和质地分值最低,PES均值(5.00±1.36)。结论前牙区单个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牙龈诱导后进行美学评价,发现红色美学对白色美学有一定的影响,对临床口腔种植修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评价即刻种植用于前牙外伤后的美学修复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邯郸市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的32例前牙外伤患者,共植入50枚种植体.外伤患牙予以即刻种植,部分患者同期实施骨组织再生,并3个月后实施最终修复.随访1年,观察期间的种植体成功率,分析红白美学指数和龈乳头指数、测量边缘骨水平.结果:本研究即刻种植成功率均为100%.修复完成后1周,测量并统计得出的白色美学总分(7.22±1.16)分.软组织得到良好恢复,牙龈乳头未见退缩,随着植入时间的增加红色美学得分相应上升,修复后12个月与修复后1周、修复后6个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2个月与修复后1周、修复后6个月相比,边缘骨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外伤患者应用即刻种植能够减缓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吸收,可以缩短患者的疗程,且可实现较高的美学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种植体即刻种植修复的牙龈美学效果及患者对美观的满意度。方法观察15例患者在拔牙后即刻植入XIVE种植体20枚,同时接入基台行复合树脂临时冠修复,并用Super-BandB&C超强树脂固定于邻牙3个月,4~6个月以后行永久性修复,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与同期20枚XIVE种植体延期种植相比较。结果 12个月时所有的种植体都发生了骨结合现象,与延期种植比较,即刻种植义齿周围的软组织外形正常,患者对即刻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更加满意。X线观察显示,即刻种植前6个月骨吸收小于延期种植(P〈0.05),6至12个月吸收量与延期种植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严格掌握了适应证,并保证初期稳定性,上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比延期修复可获得更佳的软组织外形,尤其是牙间乳头美学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4.
姜美鹏 《中外医疗》2016,(16):113-114
目的:探析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在上颌前牙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85例上颌前牙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修复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即刻佩戴临时冠塑形牙龈修复,研究组行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修复,对比两组软组织红色美学评分(PES)﹑骨吸收评价(DBI)及龈乳头指数。结果研究组临时冠塑形后骨吸收评价(0.21±0.14)﹑红色美学评分(7.32±1.62)及永久修复后骨吸收评价(0.28±0.23)﹑红色美学评分(7.79±1.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持牙龈诱导成形在上颌前牙区种植美学修复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唐丽宇  龚飞飞  庄劭玉  任海琴  宁晔 《安徽医学》2017,38(10):1270-1272
目的 对比研究即刻修复与延期修复对美学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口腔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满足美学区单牙即刻种植修复适应证的患者共36例,按照就诊排序单双号分为即刻修复组和延期修复组,每组18例,平均5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在最终修复完成当天,采用红色美学分值(PES)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美观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最终修复完成当天的PES分值分别为(11.17±1.04)、(8.67±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最终修复完成当天即刻修复组患者的平均美观满意度(88.6%)明显高于延期修复组(82.3%)。结论 美学区即刻种植采用即刻修复能够早期诱导种植体周围牙龈软组织成形,提高最终的软组织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宁晔  吴海珍  陆钰  胡芳芳  康林  王群 《安徽医学》2016,37(3):301-304
目的 探讨采用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夹层(VIP-CT)瓣在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合适的上颌前牙区单牙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患者共30例,均采用VIP-CT瓣关闭拔牙创口,制作临时冠诱导牙龈成形,且术后3个月左右行最终修复。修复完成后当天、6个月及12个月,以粉红美学指数(PES)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美学评价;同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 在追踪评估期间内,2例患者未按时复诊退出评估,剩余28例患者各时期的PES评分分别为(12.23±1.56)、(11.47±1.42)和(11.35±1.21)分,术后创面均完全封闭,唇侧丰满度较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恢复正常,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在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中采用VIP-CT瓣可以获得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伟  张志宏  边华琴  刘堃 《重庆医学》2015,(8):1103-1105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区即刻与延期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患者主观满意度。方法选取37例上颌单个前牙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种植方法不同分为即刻种植组(n=17)和延期种植组(n=20),观察种植义齿修复完成及12个月后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牙槽骨吸收情况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种植义齿修复完成,即刻种植组红色美学指数(PES )为(9.82±2.40)分,延期种植组PES为(9.70±1.69)分。随访12个月,种植体成功率100%,即刻种植组PES为(11.12±2.47)分,延期种植组PES为(10.40±1.93)分。两组患者修复完成时与修复完成后12个月的 P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修复完成后12个月的X线片与修复完成时比较,即刻种植组骨吸收低于延期种植组( 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提示即刻修复组患者对软组织附着高度、整体美观效果优于延期修复组(P<0.05)。结论即刻种植可降低牙槽骨吸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钱智溢  董陈  李幼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1):1252-1253
目的探讨前牙美学区非埋入式即刻种植的美学效果。方法 34位患者行微创牙拔除术后,行非埋入式即刻种植骨水平种植体42枚,中切牙24枚,侧切牙18枚,其中16位患者18颗植体拔牙窝种植体间隙少量植骨。修复后,定期临床随访和X线牙片检查。结果 34例患者在种植术后3~4个月后均完成永久性修复,正常负重,植体存留率100%。32位患者40颗修复体牙龈乳头均保持有效高度,无黑三角形成,无唇侧金属暴露,与邻牙牙龈弧线过渡自然,无明显退缩,牙龈饱满度满意,形态美观。2位患者2颗修复体牙龈弧线往上方退缩1mm,与邻牙牙龈弧线不一致,临床修复体冠较对侧牙长,但无黑三角形成,无唇侧金属暴露,功能良好,行牙龈瓷修复后,患者仍满意。结论骨水平种植体非埋入式即刻种植修复前牙美学区可缩短种植牙修复治疗时间,并获得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技术要点。【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上颌无牙颌或拔除无法保留的余留牙后牙列缺失的病例共6例,于上颌骨植入4~9枚种植体,手术当天或术后一周行固定即刻修复。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6个月复诊,永久修复完成后第1、3、6和12个月复诊,以后每12个月复诊一次。【结果】6例患者共植入48枚种植体,其中36枚为即刻修复,平均负重22个月(最长39个月,最短14个月)。所有病人对即刻修复效果满意,种植体无松动、脱落,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区,未见明显骨质吸收。种植体39个月累计存活率100%。【结论】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义齿即刻修复短期临床效果良好,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因外伤而致前牙根折、无骨缺损患者,总计41颗行即刻种植,均于术后2周左右在种植体上部完成临时冠,3个月后烤瓷冠永久修复。结果:36例种植体修复后,观察至少6个月,稳定性良好,未发生种植体脱落,牙龈形态、色泽正常,X-线片显示骨组织无异常吸收。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选择好特殊设计的种植系统,对前牙缺失患者进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以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前牙区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两组病例在修复2年后其软、硬组织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 年10月至2011 年12月来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就诊的拟在前牙区1~2颗不相邻的牙位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38名,共植入43颗种植体。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均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2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前牙即刻种植组完成16例,植入种植体17颗;常规种植组完成22例,植入种植体26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前种植体稳定性系数值(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2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15±0.42)mm和(0.06±0.65)mm,远中龈乳头高度平均增高分别为(0.06±0.50)mm和(0.02±0.57)mm;唇侧龈缘水平平均丧失分别为(0.15±0.23)mm和(0.15±0.46)mm;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0.67±0.35)mm和(0.69±0.49)mm,远中侧分别为(0.73±0.31)mm和(0.75±0.48)mm;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病例在修复后2年内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软、硬组织均很稳定,提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可靠的修复效果。在严格掌握适应征的前提下,前牙区的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在修复后的近期效果相当,但即刻种植在缩短疗程方面显然要优于常规种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与桩核冠联合修复上前牙内倾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78颗上前牙内倾、龈线低、露龈笑要求改善美观的患者采用牙冠延长术与桩核冠修复,通过2年的临床观察,比较患牙术前术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松动度。结果患牙术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松动度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与桩核冠联合修复上前牙内倾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上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负载3年后软、硬组织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并拟在前牙区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观察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及常规种植修复这两种方式的患者在修复即刻及3年后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分别完成20例和24例,植入种植体分别为22颗和29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时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分别为76.32±3.20和76.93±3.36 (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3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34±0.54) mm和(0.05±0.39) mm (P=0.07),远中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43±0.42) mm和(0.36±0.48) mm (P=0.13),唇侧龈缘水平变化分别为(0.70±0.40) mm和(0.62±0.34) mm (P=0.23),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1.02±0.50) mm和(0.88±0.46) mm (P=0.53),远中侧分别为(1.05±0.34) mm和(0.95±0.47) mm (P=0.2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修复即刻,两组间牙龈乳头指数的分布情况不论是近中还是远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3年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与常规种植修复基本相当,但前者在缩短疗程、获得理想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方面要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上颌前牙美学区单颗牙即刻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 选取上颌前牙美学区行单颗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患者43例,12个月后,运用粉红色美学分值(PES)和白色美学分值(WES)全面评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修复体的美学效果,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对美学效果的主观满意度,分析PES与WES,VAS与PES、WES之间的关系。结果 PES总分均值为(8.00±0.60),WES总分均值为(7.81±0.82);种植体PES与WES值之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528,P<0.01)。患者VAS显示满意率为97.67%,患者VAS与PES值(r=0.561,P<0.01),与WES值(r=0.423,P<0.01)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可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其中PES与WES,VAS与PES、VAS与WES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中Straumann种植体对牙冠美观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患者86例,应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上联合Straumann种植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6月骨吸收水平、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直径、根部突度与牙龈色质、远中龈乳头、唇侧牙龈高度、近中龈乳头、唇侧牙龈曲线等美观状况、边缘骨高度变化。结果 研究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月骨吸收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根部突度与牙龈色质、远中龈乳头、唇侧牙龈高度、近中龈乳头、唇侧牙龈曲线等美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边缘骨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 论 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过程中,应用Straumann种植体,其美观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纯钛烤瓷冠与钴铬合金烤瓷冠在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因单颗上颌前牙缺失行口腔种植修复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种植修复4~6个月后行烤瓷冠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观察组采用纯钛烤瓷冠。比较两组修复6个月后牙周指数[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及龈沟液(GCF)质量]、龈沟液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修复体美观度、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修复6个月后,观察组修复体周围GI、PD、GCF质量均小于对照组,龈沟液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体外形、色泽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钴铬合金烤瓷冠相比,纯钛烤瓷冠用于上颌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中效果较好,修复体周围牙周指数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较低,且美观度、患者满意度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软硬组织增量术联合即刻种植对重度慢性牙周炎软硬组织缺失患者的修复效果,分析其对口腔疾病的治疗以及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患者,男性,50岁。25和26残根,断面高度位于龈缘以下2 mm。锥形束CT(CBCT)测量26颊和腭侧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距离分别为5.9和3.6 mm。全口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为5~7 mm,附着丧失(AL)为3~4 mm,探诊出血(BOP)(+)。对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稳定后拔除残根,同时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和即刻种植,并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择期行游离牙龈移植术。定期复诊。结果:患者牙周状态稳定,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移植术后供区恢复良好,受区平均角化黏膜宽度达到8 mm。18个月后复查,种植体稳固,随访X线片示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影像与邻牙无明显区别,种植牙牙龈上皮袖口形态良好,龈粉红,角化龈充足。结论:在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牙周软硬组织缺失的治疗可采取上颌窦外提升术、PRF和GBR联合游离牙龈移植术,有利于种植体的健康存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该院从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牙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龈指数(0.71±0.21)、牙周袋深度(2.98±1.01) mm、前牙覆盖(3.14±1.23) mm、牙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1.01±0.51)、牙齿松动度(0.19±0.1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87)、(4.63±1.12) mm、(4.66±1.42) mm、(1.41±0.39)、(0.26±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矫正其牙齿,改善牙龈指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