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趋势。本研究立足于BIM技术为高校课堂学习带来的新机遇,构建了BIM技术背景下的工程造价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提出了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化教学与实践平台建设的研究思路,分析了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下的思政课亟待更新思维。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便被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之中。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学,与茶文化的融合主要从教师、课堂和学生三部分入手。教师树立文化传承意识、更新教学思路;课堂则开辟专题研究、开拓第二课堂;学生要树立大思政观、养成饮茶习惯几个方面对思政课进行改造和创新。使之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宗旨,同时也宣传中国茶文化。  相似文献   

3.
高职中药学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既是培养复合型医药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职院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职中药学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要深入挖掘中药学专业内嵌的思政元素,理清中药学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关键逻辑,明确高职中药学专业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高职中药学专业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教师队伍建设、中药学专业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顶层设计和考评保障机制建立等方面创新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疫情防控特殊时间,高校思政课教学从线下实体课堂"面对面"转变为线上虚拟课堂"键对键",这既是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应急之举,也是大规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教学的多角度、深层次实践探索,更是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利契机。如何上好战"疫"思政课,坚守好师者初心,文章论述了疫情之下思政课开展在线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阐发了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5.
四川茶产业与茶文化历史悠久,但是,与高校思政教育尤其是实践课程并没有得到有机结合,这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从茶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展开论述,分析了四川茶产业、茶文化的特点,重点探讨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茶文化的结合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研究,对茶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汲取经验和营养,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中,对于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立德树人的目标。本文将结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堂,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的融合到专业课堂中,探索其融入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韩妮格 《福建茶叶》2023,(4):155-157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利用效果,丰富思政实践教学内容,全方位传承中华优秀茶文化,令茶文化取得良好的网络实践教学和传承效果,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素养和文化传承能力。鉴于此,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需要明确思政课和中华优秀茶文化之间的关系,结合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基于中华优秀茶文化弘扬的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以期增强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园林植物与种植设计》课程思政开发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通过核心主义价值观切入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本课程教学单元为序列,将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与梳理,为本课程思政开发研究打下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欣 《福建茶叶》2023,(2):106-108
茶文化历史悠长、博大精深,在我国的文化中自始至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茶艺课程相继涌现在各大高校和职业学院,逐渐成为酒店管理等各大专业主课之一,同时也在选修兴趣课中受到学生们的青睐。茶艺课内容精彩纷呈,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文化、理论知识和技能修养。随着课程思政不断改革创新,茶艺课中的思政内容和树立人格修养的作用也在慢慢地被研究挖掘。在对茶艺课堂上加入文化理念、家国情怀和道德修养等思政教育,通过将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乐趣,还会让学生感受我国茶文化魅力,从而建立文化自信。但是,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把思政教育放入茶艺课程的策略制定中有相对的困难,所以本文将从教师创新课堂实践、激发学生情感效益、合理设计课程融合等三个方面探讨“茶艺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融合茶文化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继而精准定位茶文化的教育功能。本文对融入茶文化的思政课实践课堂特性进行理性分析,提出茶文化元素巧妙融入“红色旋律”系列活动、构建茶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环节的基本原则、基于茶文化创建开放和有趣的学习社区、以茶产品加工活动延伸思政课传统实践教学空间四个有效措施,支撑预设教育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茶艺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课程思政视域下,分析项目教学法在茶艺社团课中的应用,探讨项目教学法在茶艺社团课中的优势、设计原则以及实践优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跨学科整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茶艺社团课的设计中,注重项目选择、分组合作、项目规划、实践活动和项目展示,可以进一步提升茶艺社团课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对于课程思政视域下茶艺社团课的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浅析,通过实证探析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顶层设计、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全程育人、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员参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那么思政课教学也应当进行创新,在创新教学中结合茶文化。在思政课的教学创新中,要想将茶文化的理念很好的应用起来,就必须找出当前思政课教学活动展开的问题和不足。我们要结合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要求,通过创新教学,丰富教育理念,活跃教学气氛,使整个思政课教学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本文通过分析茶文化理念,发现思政课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思政课教学具体要求,探索研究茶文化与思政课结果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挖掘茶文化深刻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并结合G高校的实践,提出创新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教学团队落实课程思政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思政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把有意义的思政课讲得有意思。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利用云班课、超星等多种平台进行网上课程教学实践,切实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的茶文化追溯到2000多年前,这些悠久的茶文化对我国的悠久文明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把茶文化与教学进行很好的结合,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能大大丰富我国茶文化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高校德育方面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形式。但是,高校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与茶文化的结合并没有那么顺利,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背景,如何能够提高茶叶文化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本文将从茶叶文化建设保障构成要素方面探讨二者的结合。以此,希望通过相关的研究与探讨提高带动高校学生茶文化素质和思政、德育素养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对于塑造新时期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专业与思政协同育人新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是加强学生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教育方式,其教育模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基于茶文化以文化人的内在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有必要在理念、教材、教学、校园文化和实践素养形成等方面予以融入和契合.  相似文献   

18.
BIM技术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翻转课堂、MOOC和微课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本研究立足于BIM技术为高校课堂学习带来的新机遇,初步构建了BIM技术背景下的工程造价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数字化平台,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应用设想,并对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教学建设进行了基于BIM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价值共创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思政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主要途径。以空中乘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客舱服务与管理》为例,论述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会贯通,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将其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十分必要。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与茶文化的契合点,探索茶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公益小讲堂、线上微视频、茶艺文化展和茶艺证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