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选用硫酸铝作为絮凝剂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了投加量、搅拌时间、pH值和温度等4个因素,研究其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最佳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16g·L(-1),pH为6,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15min,此时色度明显减弱,COD的去除率可达到79.8%.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絮凝剂在柠檬酸废水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壳聚糖絮凝剂处理柠檬酸废水污泥的实验,对影响絮凝过程的搅拌时间、壳聚糖用量、温度和pH做了探讨,并比较了壳聚糖和聚丙烯酰胺(PAM)对柠檬酸污泥处理后的脱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快速搅拌时间为0.5 min,壳聚糖投加量为17 mg/s,温度为20~30℃,pH为6~7时,处理效果最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壳聚糖和PAM的投加量均为其各自的最佳投加量时,壳聚糖的脱水效果要优于PAM.  相似文献   

3.
以辽河油田落地油泥为样品,采用热化学清洗法洗涤油泥,净化土壤,回收石油,并获取工程所需的必要参数.通过筛选、复配,确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与Na2SiO3,最佳清洗剂配比(质量比)为1:2.考察了清洗温度、清洗液pH、液固比(清洗剂与落地油泥的质量比)和清洗剂投加量等因素对清洗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实验表明,当清洗时间为30 min、清洗温度为75℃、搅拌器转速为200 r/min、液固比为8:1、清洗液p H为11、(LAS Na2SiO3)投加量为2.8 g/L时,含油率(质量分数)为21.2%的落地油泥样品经一级清洗,油泥残油率(质量分数)降为0.8%;经二级清洗,油泥残油率降为0.3%.清洗后,石油浮于水面,无明显乳化,易于分离.  相似文献   

4.
苏延辉  王秀平  刘敏  王永军  高波  高迎新 《应用化工》2014,(10):1928-1929,1934
针对海上S油田含聚油泥,研究超声波洗脱除油技术的可行性,开展超声功率、频率、作用时间、温度、辅助药剂等因素对含聚油泥脱油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300 W,频率25 kHz,温度45℃,0.5%投加量的十二烷基苯硫酸钠,作用时间60 min等优化条件下,超声洗脱除油率仅为20%左右,超声洗脱技术效率低,经济效益较低,该技术针对海上S油田含聚油泥处理适用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石油污泥处理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某油田落地油泥,对多级热力化学法净化油泥、回收石油资源,进行相关工艺参数研究。工艺效果以清洗后泥砂中的残油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工艺运行中温度、时间、pH、搅拌强度(G)、固液比及加药量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落地油泥清洗效率的影响,并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温度70℃,时间30 min,搅拌强度(G)36.3 s^-1,固液比1∶5。  相似文献   

6.
水中氟含量超标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目前冶金行业普遍采用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因此,针对混凝沉淀法除氟工艺中影响因素多、除氟效果缺少综合评估的问题,以某钢铁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正交实验考察pH、聚氯化铝(PAC)投加量、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PAC搅拌时间、PAM搅拌时间对含氟废水除氟效率影响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除氟效率的主次因素排序依次为pH、PAC搅拌时间、PAC投加量、PAM搅拌时间、PAM投加量。此外,对上述因素及温度等单因素变化对除氟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pH为7、PAC投加量为70 mL、PAM投加量为2.5 mL、PAC搅拌时间为15 min、PAM搅拌时间为30 min、温度为30℃,在此最佳条件下除氟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9.3%。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沉淀法对氟离子总去除率在80%~90%,出水氟含量保持在7 mg/L左右,能够满足氟离子达标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废渣绿矾精制高纯度硫酸亚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解-絮凝-离心分离-结晶-干燥工艺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对硫酸亚铁产品纯度的影响,精制的硫酸亚铁纯度可达到99%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水解初始pH值、温度、时间、溶液浓度分别为2.8、80 ℃、6.5 h、0.7 kg/L;絮凝剂PAM投加量为1.5 mg/L,絮凝快慢速搅拌速率和时间分别为450 r/min、30 s,60 r/min、10 min;结晶搅拌速率为45 r/min;干燥过程为30 ℃干燥6 h.  相似文献   

8.
许丽梅 《广东化工》2014,41(20):102-103
以炭石灰投加量、搅拌时间、反应温度和废水pH为影响因子,考察炭石灰对含曙红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炭石灰投加量为3.5 g、吸附时间为70 min、反应温度为45℃时脱色效果最佳,曙红Y染料模拟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9.32%。  相似文献   

9.
孙佰仲  白林峰  王擎  张欣欣 《化工进展》2014,33(6):1596-1600,1606
含油污泥主要产生于油田或炼油厂,对环境造成污染,部分油资源浪费。目前国内外局限于对石油油泥处理,但对页岩油泥处理少有报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用热化学法处理页岩油泥。本文以汪清炼油厂油泥为样品,采用热化学法清洗页岩油泥,回收页岩油,并获取最佳清洗工况参数。纯水清洗页岩油泥,考察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频率、液固比对清洗效率的影响,并确定初始工况参数。通过化学药剂筛选、复配,确定AEO-9∶Na2SiO3=1∶2为最佳清洗剂配方。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清洗工况参数。试验分析表明,当清洗温度为75℃、液固比为8∶1、搅拌频率220r/min、搅拌时间30min、药剂投加量为4.0g/L时,含油率为45.26%样品油泥经热化学法清洗后,油泥残油率降为3.03%。清洗液可循环利用,分离出的页岩油经处理后可回收利用,将清洗后的油泥残渣与固硫剂、页岩粉尘等混合后压碇成型,经干燥,进行低温干馏生产,从而实现页岩油泥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  相似文献   

10.
气浮-混凝-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浮-混凝-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气浮条件:气水比为45~60mL/L、氧化石蜡皂用量为300mg/L、气浮时间为15min;最佳混凝条件:PAM投加量为9mg/L、PAC投加量为1100mg/L、pH值为5、搅拌强度为200r/min;最佳Fenton氧化条件:pH值为3,Fe2+投加量为0.04mol/L,n(H2O2)/n(Fe2+)为15,反应时间为90min。垃圾渗滤液经过气浮-混凝-Fenton氧化处理后COD、NH3-N得到了较好的去除,最终出水COD、NH3-N、TP可达《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排放浓度限值。  相似文献   

11.
新疆克拉玛依油泥水洗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油泥,经浸润预处理后,用YSFL油泥水洗分离剂进行水洗分离。净化油泥、回收石油,并进行了相关工艺参数研究。以清洗后泥沙中的残油率为指标,分别考察了温度、水洗剂质量分数、搅拌时间和泥水比等工艺参数对油泥清洗效率的影响。确定适宜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为80℃、轻质油(浸润剂)质量分数为7%、YSFL试剂质量分数为6%、搅拌时间为40 min、水和泥质量比为2,残油率可降低到0.5%左右。分离后的复合分离剂可以循环使用,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高炉渣用于废润滑油吸附的可能性,以废润滑油中的酸性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进行了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吸附废润滑油的对比实验,考察吸附剂投加量、搅拌转速、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下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优化的吸附条件为投加量0.2 g/m L、搅拌转速800 r/min、吸附温度100℃、吸附时间180 min。在此条件下,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对废润滑油均有着较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70%),且吸附效果相差不大,去除率仅相差4.5%。同时,高炉渣可经改性来提高吸附性能,因此,高炉渣作为废润滑油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炉渣用于废润滑油吸附的可能性,以废润滑油中的酸性组分作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进行了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吸附废润滑油的对比实验,考察吸附剂投加量、搅拌转速、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下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优化的吸附条件为投加量0.2 g/m L、搅拌转速800 r/min、吸附温度100℃、吸附时间180 min。在此条件下,高炉渣与活性白土对废润滑油均有着较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70%),且吸附效果相差不大,去除率仅相差4.5%。同时,高炉渣可经改性来提高吸附性能,因此,高炉渣作为废润滑油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张衡  黎奇谋  张林  王丽晶  方申文 《化工进展》2016,35(Z2):432-437
原油沉降罐罐底污油的三相分离是油田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常采用溶剂萃取和热水洗处理时存在安全风险和二次污染。本论文在分析了罐底污油基本特性后,提出了超声-冷冻解冻复合法处理罐底污油的方法,以三相分离后泥相含油量为考核指标先后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并讨论了三相分离机理。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28kHz、温度55℃、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60min、冷冻温度为-5℃,冷冻时间为3h,解冻温度为60℃并静置1h。此工艺实现三相分离的机理大致如下:超声空化作用可以使固体颗粒在油滴表面脱附沉降至底部,再冷冻破乳时冰晶可以刺破油水界面、油滴聚并从而油水分离。研究表明:采用此工艺处理罐底污油时安全风险低,不会带来二次污染,分离后水相含油率低。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7):1789-1794
化妆品和清洁用品中有大量的微塑料颗粒,已成为自然水体中微塑料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絮凝法去除生活废水中的微塑料,以硫酸铝为絮凝剂,以水体的浊度为指标,考察絮凝搅拌速率、搅拌时间、静置沉降时间、絮凝剂投加量和絮凝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条件为:硫酸铝投加量10 mg/L,絮凝温度30℃,快搅拌速率300 r/min,快搅拌时间10 min,慢搅拌速率85 r/min,慢搅拌时间20 min,静置沉降时间4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处理后水样的平均浊度为0.73 NTU,浊度去除率99.8%。  相似文献   

16.
李雅婕 《广东化工》2011,38(3):82-83
利用硅藻土对氨氮废水的吸附进行实验研究,分别考察了硅藻土投加量、搅拌反应时间、静置时间、pH和沸石投加量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硅藻土处理氨氮废水的最佳运行条件为:硅藻土的投加量为0.8 g/L,pH为7.0左右,搅拌反应时间为15 0 min,静置时间为15 0 min,以及沸石的投加量为3.0 g/L...  相似文献   

17.
根据乳化液废水主要添加成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选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作为破乳剂,对选用的乳化液废水通过调整CPAM投加量、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以COD、含油率、悬浮物(SS)去除率作为乳化液破乳效果评价指标,最终确定CPAM投加量0.25 g/L,在150 r/min搅拌下,反应10 min,此时,COD、含油率、SS,去除率分别为75.37%,97.04%、100%,油类、SS和投加的破乳剂以黑色团状粘性油泥形式去除,油水分离方便、快捷、高效。油泥热值高达35992kj/kg,高于原煤热值(20934 kj/kg),可作为替代性燃料使用。并用其他厂家不同乳化液废水进行破乳验证实验,结果表明CPAM作为乳化液废水破乳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用硅酸钠和聚合氯化铝制备了聚硅酸氯化铝,用于焦化废水的脱色处理中,分别研究了pH、投加量、温度、搅拌时间对焦化废水色度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硅酸氯化铝处理焦化废水的最佳条件是:pH为8,温度为28℃,投加量为2.556 mg/mL,搅拌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67%。  相似文献   

19.
研究滑石粉吸附去除水中阳离子染料的可行性.选取亚甲基蓝、结晶紫、中性红3种阳离子染料,考察染料废水浓度、滑石粉投加量、反应温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滑石粉净化染料废水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染料质量浓度为0.015 g/L、滑石粉投加量为10g/L、温度为20℃、慢速搅拌时间为10 min时,3种染料废水的脱...  相似文献   

20.
焦油深加工废水采用适当的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废水水量和后续处理成本。实验室对某焦油加工过程中的酚盐分离水开展了酸化混凝气浮和钙法吸附沉淀实验。得出酸化混凝气浮的最佳处理工艺参数为:废水稀释10倍,p H 7.2~7.4,搅拌时间10min,沉降时间选择为120 min。PAM投加量为2mg/L,此时COD去除率为19.57%。钙法吸附沉淀处理焦油深加工废水的最佳投药量为20kg/t废水,搅拌和沉降时间分别为15min,此时废水的COD去除率为8.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