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新的处理含有镍氰化合物液体的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能够大量而连续地处理含有镍氰化合物的液体,并且,还能使处理液体中的氰的浓度,显著地降低.以前,用高温处理含有镍氰化合物废液的处理方法,是分批地进行间隙式处理.为了处理大量的废液,就必须要有容量很大的反应容器,因而对处理极为不利.而且,要  相似文献   

2.
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城市垃圾的三种处理方法,即源头处理、中间处理、末端处理。介绍了垃圾处理相关流程和一些处理技术,使经过处理后的垃圾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根据目前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的现实情况,从回收网络、处理情况和优缺点等方面,分析比较了我国五种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个体户回收处理体系、民间回收处理体系、供销社回收处理体系、生产商回收处理体系和电子废弃物专业拆解公司回收处理体系,并提出建立“个体户+公司+拆解基地”合作关系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渗滤液的特性 ,综述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土地处理、减量处理等技术。首次提出垃圾渗滤液的减量法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渗滤液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以碟管式反渗透法处理渗沥液的原理、处理系统组成、处理工艺流程、处理效果,同时与其它工艺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碟管式反渗透法处理渗沥液是一种适合北方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场内处理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有机物污染负荷高,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高,而且渗滤液的水质随填埋场年龄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其处理的难度也较高。目前,渗滤液的处理方案有: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场外处理)、循环喷洒处理(场内处理)、预处理后并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场内—场外处理)和建立独立的场内完全处理系统。虽然上述几种处理方案中前三种处理方案比较经济科学,但就国内大部分城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来说,受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只能面对建立独立的场内完全处理系统这一现实。寻求一种综合效益较好的独立场内完全处理系统是不少环保科技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不同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土地处理)和不同处理工艺的现状作了介绍。并指出由于渗滤液成分的复杂和多样化,所以常要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处理,处理工艺流程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周围环境、渗滤液水量、水质特性、处理程度及投资情况进行选择。作者最后指出了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不同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土地处理)和不同处理工艺的现状作了介绍。并指出由于渗滤液成分的复杂和多样化,所以常要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处理,处理工艺流程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周围环境、渗滤液水量、水质特性、处理程度及投资情况进行选择。作者最后指出了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以及水质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应用实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及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合并处理等三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物化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议渗滤液处理应综合考虑水质水量、经济技术及环境等因素,优先考虑场内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对于难处理的渗滤液可以考虑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高效物化"联合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不同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土地处理)和不同处理工艺的现状作了介绍。并指出由于渗滤液成分的复杂和多样化,所以常要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处理.处理工艺流程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周围环境、渗滤液水量、水质特性、处理程度及投资情况进行选择。作者最后指出了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刘芳  邱凌  杨鹏  刘飞跃  张克强  王敬 《环境工程》2014,32(4):105-110
利用自行研制的臭氧处理装置对不同pH条件下的污泥进行化学氧化处理,研究酸碱与臭氧耦合处理对污泥pH、EC、以及NO-3-N、NH+4-N和PO3-4-P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污泥pH值随臭氧处理时间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电导率值升高,其中pH4处理上升最为明显,终点值为52.3 ms;pH10处理时全氮含量下降最大,降低了22.9%;pH4处理的NO-3-N释放量最大,为52.59 mg/L;各处理条件下NH+4-N释放量均超过400%;可溶性正磷酸盐含量表现为:酸耦合处理>近中性耦合处理>碱耦合处理>未经pH处理;方差分析表明,在氮磷释放效果上,酸耦合处理>碱耦合处理,而且酸碱性越强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分析(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不同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土地处理)和不同处理工艺的现状作了介绍。并指出由于渗滤液成分的复杂和多样化,所以常要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处理;处理工艺流程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周围环境、渗滤液水量、水质特性、处理程度及投资情况进行选择。作者最后指出了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进行低浓度含油污泥生物处理的试验,说明生物处理技术对低浓度含油污泥处理的可行性,为以后生物处理技术在含油量较低的污泥无害化处理的大规模应用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不同处理方法(生物处理、物化处理、土地处理)和不同处理工艺的现状。由于渗滤液成分的复杂和多样化,所以常采用组合工艺联合处理,处理工艺流程的选用应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由填埋场当地的气候特征、周围环境、渗滤液水量、水质特性、处理程度及投资情况决定。最后还指出了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采油废永是一种成分复杂,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国内大多数油田对采油废水采用物化和生化技术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采油废水物化处理方法技术研究现状,包括电化学法处理、吸附法处理、臭氧法处理、絮凝法处理、催化法处理、超声法处理、微波法处理,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采油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现代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三级处理制,即是以二级处理为主体,以一级处理为预处理,以三级处理为精制手段。其处理流程见图(图1)。目前,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普及二级处理,发展三级处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机械回收、消油剂控制、现场燃烧溢油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溢油处理设备的技术性能、处理效果及其所适应的环境条件,讨论了每种方法处理溢油的能力,同时把溢油处理设备的覆盖面积与效率相结合,计算出溢油控制量率范围。本文首次把三种溢油处理系统处理溢油量的能力用最简单的图示法表示,为溢油处理方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稻田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后季麦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稻麦轮作系统为对象,研究水稻生长季基肥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后季麦田N2O排放及年轮作系统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化肥处理)相比,施用菜饼加化肥(菜饼处理)对后季麦田N2O排放量无影响;施用小麦秸秆加化肥(小麦秸秆处理)导致后季麦田的N2O排放量减少15%;施用牛厩肥加化肥(牛厩肥处理)和猪厩肥加化肥(猪厩肥处理)分别增加29%和16%就稻麦年轮作生长季总体而言,菜饼、牛厩肥和猪厩肥处理稻麦生长季N2O排放总量较化肥处理分别增加6%、17%和7%,然而,小麦秸秆处理N2O排放总量减少16%.20a或500a时间尺度上各处理稻田CH4排放和该轮作周期水稻和小麦生长季N2O排放的总GWP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菜饼处理>小麦秸秆处理>牛厩肥处理>猪厩肥处理>化肥处理或菜饼处理>牛厩肥处理>猪厩肥处理>小麦秸秆处理>化肥处理.单位产量的GWP以作物残体处理最高,农家肥其次,化肥处理最低.因此,稻田基施不同种类有机物料都相应地增加稻麦轮作系统CH4和N2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德国、美国、韩国、挪威、日本、瑞典和荷兰等7个国家11套典型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列举了16个国家46套压载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并结合我国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研发现状,分析了压载水处理系统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常用方法是过滤、紫外辐射和氯处理,提出了我国压栽水处理系统研发和管理获得IMO批准和船旗国主管机关型式认可的建议:规范压载水处理市场,选择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价模式,借鉴已获得批准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申报材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医疗废物的概况、危害及国内外当前的医疗废物处理技术及处理技术比较的研究现状.通过综合比较焚烧处理、高压蒸汽灭茵处理,化学处理,微波处理、等离子处理等几种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综合评定了各种处理工艺的技术参数及优缺点,并提出了选择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最后比较分析得出了高温热解法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是目前国内外首推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为我国环境部门医疗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和确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