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皮肤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细菌主要从皮肤侵入引起皮肤炭疽,表现为皮肤坏死和焦痂,亦可吸入感染引起肺炭疽,误食感染引起肠炭疽。2002-07我科收治1例左手皮肤炭疽误切引流后的患者,经22d隔离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5-05/2007-07采用游离健侧带胫后血管蒂的小腿内侧皮瓣吻合血管移植治疗踝足部皮肤的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患者13例,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17-46岁。车祸伤后皮肤缺损或干性坏死7例,外伤后骨不连贴骨疤痕形成2例,爆炸伤2例,Ⅲ度烧伤1例,机器绞伤后皮肤坏死1例。并有小腿和踝足部开放性骨折11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小14 cm×6 cm,最大20 cm×15cm。2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时间3-13个月,平均6.7个月。  相似文献   

3.
2009-11-09我们收治重度营养不良伴头皮溃疡坏死感染性静脉炎、左右侧髂骨处皮肤压疮及肛周红肿破溃患儿1例,皮肤护理体会如下.1病历摘要男,6岁.因阵发性呕吐,排稀便2d于2010-11-09转入我科.患儿6a前曾在我院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0.5a前在外院再次行巨结肠手术,术后患儿肠炎,便失禁.入院时患儿体重8 kg,身高110 cm,生长发育明显落后,皮肤弹性差,周身皮下无明显脂肪,周身骨隆突明显.头部左侧静脉炎达Ⅳ度,可见4 cm×5 cm大小范围溃疡坏死感染性静脉炎,最深处达帽状腱膜.左右侧髂骨处皮肤压疮达炎性浸润期,皮下硬结面积3 cm×3 cm,水泡1.5 cm×1.5cm.肛周皮肤红肿破溃达6 cm×6 cm,触痛阳性.实验室检查:Hb 76 g/L,WBC 8.9 g/L,K+ 1.90 mmol/L,Ca2+ 0.99 mmol/L.治疗措施给予禁食水,静脉高营养及抗感染等治疗.护理措施:头皮坏死处定期换药,减轻周身皮肤受压,肛周处保持清洁,详见正文.  相似文献   

4.
1例静脉输入肾上腺素导致新生儿皮肤坏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收缩血管,兴奋心肌,升高血压。其中收缩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收缩,皮肤黏膜收缩最明显,因此,肾上腺素能使营养静脉的小血管持续收缩,结果静脉壁缺血、缺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药液外渗,使该部位皮下小血管痉挛,易导致局部皮肤缺血坏死。2008年11月我院收治1例静脉输入肾上腺素导致皮肤坏死的新生儿,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是由于局部的动脉因素或全身系统性病变引起的结果。发病急骤,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易并发致死性肺栓塞及可导致长期遗留的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因此这类患者必须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及护理。笔者就我科2006-01/2008-12收住下肢急性动脉血栓形成伴肢端坏死疾病患者17例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郑明先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272-7272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口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北京市良乡医院2008-01-2010-06 26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造瘘口坏死1例,行肠段切除及造瘘口重建手术后痊愈,造瘘口周围皮炎2例,经过局部皮肤的护理和换药痊愈。结论术后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对于造口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褥疮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公认引起褥疮主要有四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以及潮湿,长期卧床局部受压过久,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时,发生组织营养缺乏而坏死,局部用石膏、夹板及其他绞型器材时,衬垫不当,松紧不当,松紧不适宜,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不良,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的刺激,皮肤抵抗力下降,全身营养缺乏,均为褥疮发生的常见原因。多好发于身体长期受压的部位,尤其是缺乏脂肪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薄而支持重力多的骨突部位,如枕部、耳廓、肩胛部、肘部、骶尾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等。首发表现为受压的局部红、肿、热、痛、麻木感,局部如继续受压、动脉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不良而瘀血,由红色转为紫色,皮下硬结,皮肤肿而变薄,出现水疱,表皮剥脱露出新鲜创面,局部静脉回流严重障碍,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坏死,脓液流出,重者脓性分泌物增多、坏死组织发热、臭味,组织坏死深达肌层至骨膜,细菌侵入循环,引起败血症,因此褥疮患者护理至关重要,体会如下。1护理1.1褥疮的预防[1]减低患者局部皮肤的压力,保持局部皮肤清洁而干燥。避免长期受压促进血液循环,尽可能地让患者活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加翻身次数并建立翻身卡,翻身时,应查看受压部位皮肤并视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62例临床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儿童头面部巨大黑痣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术后患者取半卧位,术区制动,避免挤压扩张器,做好心理护理及扩张过程中皮肤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62例均无皮瓣坏死,皮肤质地、色泽、弹性均良好,遗留瘢痕细少,外观佳。结论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头面部巨大黑痣是一种损伤小,外观佳的手术。由于患儿年龄小,住院时间长,心理护理、术后注水扩张期的护理及皮瓣的观察对手术成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褥疮又称压迫性溃疡或压疮,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护理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截瘫、恶液质及晚期肿瘤等长期卧床的患者,凶躯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的皮肤黏膜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10.
夏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145-1146
目的:探讨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的护理措施。方法:密切观察9例患者病情变化,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8例治愈,1例患者死亡。结论: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注意全身用药的观察,加强皮肤、腔口的护理,给予支持疗法是提高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皮下搔刮术、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自2009-06-2010-05对20例行皮下搔刮术和15例行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患者,从心理护理与术前教育、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等方面完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均为切口一期愈合,无血肿形成,无皮肤坏死,腋臭气味均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完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皮下搔刮术、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手术效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大便失禁是指肛管括约肌失去对粪便及气体排出的控制能力,属于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失禁患者由于肛周皮肤长时间处于大便浸渍的状态,极易造成肛周皮肤的潮红、破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我院伤口护理组2008年10月-2010年4月将造口护肤粉、3M皮肤保护膜用于24例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收到良好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肢皮肤缺损的修复护理方法,提高疗效.方法 对95例小腿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 1例因循环障碍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其余94例皮瓣成活,患肢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密切皮瓣观察,加强术后护理,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是治疗皮肤缺损、提高皮瓣成活、促进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药物致皮肤坏死45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坏死是指口服或胃肠道外给药后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水疱以及皮肤坏死,真皮微血管有血栓形成改变。药物致皮肤坏死临床上不少见,显然发生率较低,但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生命。计算机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收集1994~2006-06国内所有临床确诊为药物致皮肤坏死病例,按患性别、年龄、给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药物致皮肤坏死有关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元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426-3426
2011-01上旬我科收治1例左下肢广泛皮肤撕脱伤患者,治疗中患者出现了焦虑、回植皮瓣坏死、二重感染、营养失调,针对以上问题,我科采取了积极护理措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院皮肤美容科2009-01-2010-11共收治32例天疱疮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48~80)岁;均经皮肤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或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天疱疮抗体,确诊为天疱疮;24例入院前有2~30 a的糖尿病病史,8例入院后检查确诊糖尿病;皮肤病变特征为躯干、四肢见大小不等的水疱、大疱,伴糜烂、结痂、疼痛,摩擦后糜烂面扩大,表皮脱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占消化道肿瘤第二位,我国每年有近2万例行结肠造口[1]。造口缺血坏死是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后期严重的并发症,造口坏死如不及时正确地处理,可因排泄物渗入引起腹膜感染、腹腔感染而进行再次手术,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2]。我科2004-01~2006-12共发生结肠造口缺血坏死11例,护理结果满意,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38~74岁,均经病理诊断为直肠癌,行直肠癌M iles术,后期分别出现造口不同程度的缺血坏死。2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手术的创伤和排泄通道的改变,患者心理压力较大,造口缺血坏死对患者心理无疑是雪上加霜,情绪波动…  相似文献   

18.
多巴胺用于新生儿治疗十分常见,它可改善新生儿微循环,维持血压和重要脏器血液供应,明显增加尿量。但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嫩、皮下组织疏松、血管细小等原因,输注过程中经常出现沿血管走向及其周围皮肤苍白、发红、青紫、肿胀等皮肤损害。我院近期出现1例皮肤坏死患儿。现将护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问题。方法对20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采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NFR:FC益赛普)进行治疗,主要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注射部位反应皮疹和感染,并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不良反应的护理。结果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AS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舒适度,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进行性感染性疾病,首发症状为痛性红色肿胀,进而形成筋膜、皮下组织、皮肤广泛性坏死。此病多发生于阑尾切除术后、结肠术后或会阴术后,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常合并中毒性休克,如不及时确诊及处理,患者往往死于败血症和毒血症。2007年12月我科成功救治1例阑尾炎并发腹壁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