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沈汪洋  金征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79-9581
[目的]研究从发芽咖啡豆中分离纯化α-半乳糖苷酶。[方法]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cry1 S-200-HR凝胶过滤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从发芽咖啡豆中分离纯化a-半乳糖苷酶。SDS-PAGE用来分析该酶的纯度和分子量。[结果]经过3步分离纯化之后,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的比酶活达到191.50 nkat/mg,纯化倍数为23.18倍。与绿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相比,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的比酶活较高,但产率和总的提取率都较低。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出现单一谱带,分子量为3 8805 D。[结论]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产量和总提取率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的黑曲霉生长最好,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碳源浓度为15g/L;蛋白胨浓度为15g/L时黑曲霉干重最大,蛋白胨浓度为10g/L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pH值为5时黑曲霉的生物量最大,pH值为4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培养温度为30℃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MgSO4 0.05g/L+KC10.5g/L+K,HPO4 1g/L+FeSO4 0.5g/L。当pH值为5,发酵温度为25℃,孢子接种量为10^6cfu/ml,发酵时间为96h时,培养基上黑曲霉产α-半乳糖苷酶的活力最高,达到(3.250±0.035)U/ml。[结论]该试验为仪一半乳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茎瘤芥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较为系统地研究茎瘤芥种子萌发期过氧化物酶(POD)的有关酶学特性。[方法]以3个品种的茎瘤芥种子为试材,测试其7d内种子的发芽情况,探讨了种子发芽韭、发芽势与其过氧化物酶的相关性。[结果]以愈创木酚为底物,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70mm。永安小叶POD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20℃,动力学参数Km=0.093mol/L,Vmax=0.14OD/min;优榨1号POD的最适pH值为4.8,最适温度为30℃,动力学参数Km=0.046mol/L,Vmax=0.088 OD/min;乾兴榨菜POD的最适pH值为5.2,最适温度为30℃,动力学参数Km=0.063mol/L,Vmax=0.108 OD/min。动力学分析表明,POD与愈创木酚结合力最强,POD热稳定性较好,在70℃保温30min仍有50%以上的活力,维生素C和亚硫酸钠对POD活力抑制效果好。[结论]茎瘤芥种子的发芽力与其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增减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4.
白青云  曾波  顾振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268-1270,1272
[目的]探讨发芽粟谷[Setaria italica(L.)Beauv.]中谷氨酸脱羧酶(GAD)的主要酶学性质。[方法]以发芽粟谷为试材,研究发芽粟谷GAD的活性及其主要酶学性质。[结果]发芽粟谷GAD最适温度为40℃,其耐热性较差,32℃保温1 h后其酶活保持率为86.3%;发芽粟谷GAD最适pH值为5.5,在pH值5.0~5.5范围内酶活保持率在80.0%以上;发芽粟GAD对Glu的Km为22.36mmol/L,Vmax为2.28μmol/min;Ca2+、Mg2+、Li+、PLP和VB6对发芽粟谷GAD活力具有促进作用,而Zn2+、La3+、Cu2+起抑制作用,Mn2+、Na+、Fe2+和EGTA则无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利用发芽粟谷内源GAD富集GABA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α-半乳糖苷酶法合成α-半乳糖基-β-环糊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法合成α-半乳糖基-β-环糊精,研究其合成工艺.通过BoxBehnken设计等方法,得出工艺条件为α-半乳糖苷酶用量73 nkat,时间28 h,pH 6.3,温度40℃,振荡速度75 r/min,反应体系包括2mL醋酸缓冲液(50 mmoL/L),β-环糊精0.4 mol/L,蜜二糖0.8...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产β-半乳糖苷酶的芽孢杆菌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该菌株的最佳碳源是乳糖,最佳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Na+对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乳糖含量为1.20%,牛肉膏含量为0.63%,蛋白胨含量为1.04%时,该菌株所产β-半乳糖苷酶酶活可达3.68 U/ml。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45℃,接种量为2%,振荡培养17 h,该菌株所产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最高,为5.49 U/ml。[结论]该菌株在高温条件下生长旺盛,适宜生长pH值范围广,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黑曲霉产柚苷酶的最适温度和pH进行了研究,发现最适反应温度在60℃,最适反应pH在5.0左右。同时研究了不同的无机离子在不同浓度下对柚苷酶活性稳定性的影响,发现I^-,Zn^2+能促进柚苷酶活性的提高,Cu^2+在(0—0.004)mg/mL的范围内也能激活柚苷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常军  周斌  胡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374-11376,11379
[目的]分离能水解獐牙菜苦苷的胞外β-葡萄糖苷酶,并研究其分子量、最适催化温度、最适pH、稳定性及催化特征。[方法]黑曲霉液体发酵3d,收集培养液,培养液经盐析、柱分离得到1个β-葡萄糖苷酶。[结果]该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量为86kD,最适pH为5.0~6.0,最适反应温度为50~60℃,在60℃以下时酶稳定;Ca2+、Zn2+、Fe3+和Cu2+能抑制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而Mg2+和Mn2+能够激活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纤维二糖是该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催化底物。[结论]该酶和大多数真菌来源黑曲霉相似,对獐牙菜苦苷的亲和性弱,对ρ-NPG的亲和力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滑菇PholiotarmmekoSW-01菌株产漆酶的最佳营养条件及其酶学性质。[方法]首先选取不同的碳源、氮源、pH、金属离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培养基成分,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在酶学性质试验中,设置不同温度及pH,测定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pH及热稳定性、pH稳定性。[结果]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pH为5,Cu2+能显著提高漆酶的产量。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产漆酶条件为葡萄糖42.50g/L,蛋白胨2.10g/L,pH5.47,cu2+浓度1.67mmol/L,在此条件下漆酶活性为943.27U。在酶学性质试验中,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pH为4.8。[结论]条件优化能显著提高滑菇漆酶产量。稳定性试验表明,漆酶对温度较敏感,对pH反应不敏感,在弱酸环境中能发挥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产β甘露聚糖酶的优良菌株,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酶学特性的测定。[方法]运用单因子分析对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到的产β甘露聚糖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cillus subtilis)。所产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65℃和5.5。在45—70℃内酶活稳定,65℃保温15min,残留酶活仍有70%左右;在pH值4.5—6.5内酶活相对稳定,pH值5.0条件下保存3h,残留酶活仍有75%以上。低浓度的Co^2+、Mg^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强烈的激活作用,提高浓度后则对酶活有抑制作用。[结论]该酶具有良好的酶学特性,有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潜质。  相似文献   

11.
根霉(Rhizopus sp.A03)发酵豆渣产α-半乳糖苷酶,粗酶液依次经过三相分离、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获得了电泳纯的α-半乳糖苷酶,纯化了2.3倍,总酶活回收率达到25.9%,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8.8 kDa.该酶水解对硝基苯-α-D-吡喃半乳糖苷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45℃, 表观Km值为0.340±0.026 mmol/L,表观kcat/Km值为2.866×104 mol-l/(Ls);水解蜜二糖和棉子糖的表观速率均为10.0μmol/(h·mg);水解活性受Fe3+、Cu2+、Mn2+和Hg+等离子的强烈抑制,但Fe2+对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该酶活性在pH4.0~8.9保持稳定,在45℃时保温60 min,残余酶活达到了77.4%.  相似文献   

12.
黄孢原毛平革菌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木质素降解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中纯化出两种木质素降解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经测定LiP和MnP的分子量分别为37kD和40kD,最适作用温度均是37屯;保温2h,LiP的半失活温度为40℃,MnP为45℃;LiP最适作用pH2.8,稳定pH2.2—5.2;MnP最适作用pH4.6,稳定pH4.0—7.0。Fe^2+LiP和MnP均表现出促进作用,Na^+、K^+、Ca^2+、Mg^2+、Zn^2+、Fe^3+、Ag^+、CO^2+、NH4^+对LiP有促进作用,对MnP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与此相反,Mn^2+对MnP酶活的高效促进作用,对LiP表现出了轻度的抑制作用,这也体现出了MnP对Mn^2+的依赖性。Cu^2+对LiP活性无影响,而对MnP有强烈的抑制作用。Fe^3+两者活性的抑制都达到了90%。  相似文献   

13.
高永生  朱丽云  朱贵州  费瑶  章宇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64-11965,11968
[目的]研究浙江建德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的产酶规律和酶学性质。[方法]将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研究其淀粉酶产酶击览律,并研究了温度、pH、金属离子对酶学性质的影响。利用双倒数曲线法获得该酶的米氏常数Km[结果]随着发酵时闻的延长,发酵液中淀粉酶的含量提高。在培养30h时,产酶量达到最高。该淀粉酶的最佳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7.5。该酶具有一定的熟稳定性,对酸碱条件较敏感。Na^+、K^+、Ca^2+、Mg^2+对该酶具有激活作用,Pb^2+、Hg^2+对该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Cu^2+的影响不显著。该淀粉酶的米氏常数K为2.31×10^-3mol/L。[结论]该研究对该菌株淀粉酶的开发及工业应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俊峰  尹尧  王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673-11675,11678
[目的]对从Bacillus sp.SN02004-01菌所产高温海藻糖合酶产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试验研究了菌株细胞的破壁处理工艺及所得细胞海藻糖合酶性质。[结果]以2%甲苯+0.2%EDTA为破壁试剂,菌体浓度0.05g/ml,温度为35℃,150r/min处理3.0h为最佳处理条件;该细胞酶最适反应pH值7.0,最适反应温度为60℃;Cu2+、Zn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结论]在最佳处理条件下获得最高酶活为54.05u/ml,提高了2倍,说明该酶具有很好的生物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5.
张田  王锋  魏涛  刘春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94-11195,11221
[目的]为提高漆酶发酵水平提供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栓菌菌株14001,对其发酵产漆酶条件及热激对漆酶酶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栓菌产酶最适Cu2+浓度为20mg/L,最适起始pH值为4.5,最适接种量为10%,最适培养温度为25℃,并对发酵过程进行pH控制,其酶活比不进行pH控制的酶活最大能提高30%;热激作用能诱导漆酶相应的mRNA产生,提高漆酶酶活1倍以上。[结论]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和热激均能提高漆酶的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嗜碱菌AL-103果胶酶酶学性质。经硫酸铵盐析和缓冲液透析,获得粗酶,该酶最适反应温度60℃,最适作用pH6,40℃保温10min酶活基本不损失,在pH7.0~10.5范围内酶蛋白稳定:Li^+、Ca^2+和Mg^2+对酶有激活作用,AL^3+有抑制作用,Co^2+、Pb^2+、Fe^3+、Mn^2+和Hg^2+有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燕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06-2307,2366
[目的]对豇豆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豇豆中的过氧化氢酶为材料,测定其活力、最适温度与pH值,及各因素对活力的影响。[结果]豇豆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25℃。甲醇和乙醇对豇豆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具有激活作用,高浓度转为抑制作用。金属离子Cu2+对该酶有不用程度的激活作用,而Mg2+和Na+则对该酶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豇豆过氧化氢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静  贾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04-905,909
[目的]为低乳糖乳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阳离子交换树脂D151为载体,采用吸附交联法对黑曲霉乳糖酶进行固定化,进而研究了固定化乳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0和70℃。在低于50℃的条件下对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进行保温处理,酶活力没有损失;在高于50℃的条件下对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进行保温处理,其酶活力呈现下降趋势,且固定化乳糖酶的活力下降更为迅速。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4.5和4.0,其pH值稳定范围分别为2.5—4.5和5.0~7.0。pH=6.5时,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活力分别为其最适pH值下的87.5%和3.8%。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半衰期分剐为24和9d。[结论]在牛奶的天然pH值下,固定化乳糖酶比游离酶更适用。  相似文献   

19.
黄蜀葵花器官中β-半乳糖苷酶的提取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黄蜀葵花中提取并初步纯化β-半乳糖苷酶。方法:以总酶活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该酶的最佳提取条件。以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盐析法的硫酸铵饱和度。以ONPG为底物,研究该酶的最适反应pH、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结果:从黄蜀葵花中提取β-半乳糖苷酶的最佳提取条件是以3倍量(V/W)磷酸盐缓冲液4℃提取12h。以30%和70%为盐析的最佳硫酸铵饱和度。β-半乳糖苷酶在55℃总酶活性最高,热稳定性较好,70℃以上时活性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20.
根霉(Rhizopus sp.A03)发酵豆渣产α-半乳糖苷酶,粗酶液依次经过三相分离、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获得了电泳纯的α-半乳糖苷酶,纯化了2.3倍,总酶活回收率达到25.9%,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8.8 kDa。该酶水解对硝基苯-α-D-吡喃半乳糖苷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45℃,表观Km值为0.340±0.026 mmol/L,表观kcat/Km值为2.866×104 mol-1/(L·s);水解蜜二糖和棉子糖的表观速率均为10.0μmol/(h·mg);水解活性受Fe3+、Cu2+、Mn2+和Hg+等离子的强烈抑制,但Fe2+对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该酶活性在pH4.0~8.9保持稳定,在45℃时保温60min,残余酶活达到了7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