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澄清郑州市辖区内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情况,探讨病区形成条件和防治对策。方法:对郑州市所辖六县(市)除已查明病区自然村以外的所有自然村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8—12岁儿童氟班牙患病率、16—65岁成年人氟中毒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查出并确认新病区自然村321个,其中轻病区309个,中等病区11个,重病区1个,病区人口11.1万人。郑州东部平原地区地氟病流行呈片状分布,致病因素系病区群众常年饮用浅层地下高氟水所致;西部山区地氟病流行呈带状或岛状分布,病区与富氟岩石矿带分布呈一致性。结论:郑州地氟病不但广泛流行,且流行程度相对较重。因此,郑州市地氟病防治措施应以改水降氟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汕头市地氟病区改水后水氟浓度与小学生尿氟及氟斑牙患病情况,以评价改水降氟的效果.方法 于2009年选择汕头市潮南区改水后4个氟病区村作为调查点,以1个非氟病区村作为对照,测定水氟浓度.对8~12岁当地出生的4580名小学生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随机抽取550名学生测定尿氟浓度.结果 水氟浓度均低于1mg/L...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地氟病重病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地氟病重病区的流行现状。方法根据地氟病重病区的分布特点,选取3个重病区,每个重病区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测定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尿氟及对16岁~人群氟骨症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在8个调查村中,儿童尿氟中位数为2.64 mg/L,女童尿氟高于男童,不同年龄儿童尿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氟与尿氟之间呈高度正相关;14个调查村中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81.1%,不同性别儿童氟斑牙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年龄的增加氟斑牙分度增加,饮水氟含量与氟斑牙分度呈正相关;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29.2%,X线检查氟骨症阳性率为39.4%,不同性别间氟骨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年龄间氟骨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津市地氟病重病区病情依然较重,水氟越高儿童氟斑牙、成人氟骨症越严重,年龄越大成人氟骨症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建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建阳市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和防氟改水设施的使用情况,为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8~12岁儿童尿中氟含量,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调查,病区改水前后居民户饮用水中氟含量,病区改水工程运转情况。结果地氟病区8~12岁人群中未发现氟斑牙,尿氟均值为0.79mg/L,但仍有个别儿童尿氟较高。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19.72%。新坪、留田病区改水工程运转良好,松原病区村原改水工程已损毁,村民饮用山泉水、井水及河水,部分井水超标,筛查村未发现高氟水。结论被调查的高氟病区各项指标比改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达到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高氟病区村降氟改水措施较巩固,也进一步证实饮水型氟中毒实施改水措施的干预效果,为巩固防治成果需有维修资金和完善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及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开始在广东省范围内开展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结果广东省21个地级市118个县(市)中有17个市、40个县有不同程度地氟病流行。病区448个、病区总人口数为576467,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病区主要颁在粤东四个市(汕头、揭阳、潮州、梅州),病区数占全省的52.7%,病区人口数占86.9%,病区类型以饮水型为主(95%),少数温泉水污染食物型。造成地氟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广东境内富氟地质构造中的氟转移到居民饮用水源,引起水氟超标,饮水型病区经改水降氟后,水氟由改前12.5mg/降至0.34mg/1,改水后第七年8-12岁儿童氟斑牙病率由改水前96%降至73.3%,其尿氟含量(0.96mg/1)降至正常值以下。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南省近20年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流行规律及病区变化情况。方法 抽查3个重病区县(市),分别对病区村和非病区村的尿、水、食物氟含量测定,并进行儿童氟斑牙调查。结果 病区村8~12岁氟斑牙患病率66.36%,非病区氟斑牙患病率37.39%,辣椒样氟含量均值30.22mg/kg,尿氟含量中位数1.11mg/L(最大值为17.97mg/L)。7个原非病区中5个已构成病区村。结论 调查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流行较为严重,病区呈扩大之势,氟源除室内空气污染外,还与食物(特别是辣椒等)受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重庆市燃煤型氧中毒病区煤氟含量及其与病情的变化关系,为分析氟中毒的主要氟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病情较重的彭水县的大青村、太平村和巫山县的凌云村、栗子村为调查点,永川区的双楼村、现龙村为对照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16岁以上人群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测病区和非病区的煤、拌煤土、拌煤、煤渣、饮用水、土壤、空气中的氟含量,调查病区和非病区居民生活,估算出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的氟的含量.[结果]病区儿童的氟斑牙检出率以及16岁以上人群氟骨症检出率均高于非病区的水平,病区与非病区居民经消化道进入人体的氟含量相差不大,经水体进入人体的氟虽有差别,但未超过国家标准,但病区空气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经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氟的总量病区是非病区的7.57倍.[结论]重庆市燃煤型氧中毒氟源是煤,主要的摄氟途径为呼吸系统.  相似文献   

8.
1984年开始在广东省范围内开展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结果广东省21个地级市118个县(市)中有17个市、40个县有不同程度的地氟病流行。病区448个、病区总人口数为576467,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病区主要分布在粤东四个市(汕头、揭阳、潮州、梅州),病区数占全省的52.7%,病区人口数占86.9%。病区类型以饮水型为主(95%),少数为温泉水污染食物型。造成地氟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广东境内富氟地质构造中的氟转移到居民饮用水源,引起水氟超标。饮水型病区经改水降氟后,水氟由改水前12.5mg/l降至0.34mg/l,改水后第七年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由改水前96%降至73.3%.其尿氟含量(0.96mg/l)降至正常值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汕头市氟病区改水前后儿童地氟病患病情况的调查,分析汕头市氟病区儿童地氟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汕头市氟病区改水时间和方式,饮用水水氟含量的测定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氟斑牙检查根据《氟斑牙临床诊断标准》(WS/WH208—2001)进行。结果汕头市氟病区饮水型高氟区改水后,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不超过1mg/L,改水4年后的氟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显著低于未改水氟病区(P〈0.01),改水超过8年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低于30%。结论儿童地氟病患病率与改水年限呈负相关,改水降氟是消除氟危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福建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现状.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全省36个地氟病区县抽取11个病区县,每县抽3个村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测定饮用水氟含量、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对16岁及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普查,并对临床疑似氟骨症患者进行X线拍片.结果 33个病区村饮水氟含量均值均<1.0 mg/L,共检出8~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掌握宜春市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病学现状,为今后合理规划和改进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儿童氟斑牙用丁氏法进行判定;玉米、辣椒、生活用煤、室内空气、生活饮用水及尿氟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按GB/T5009-1996判定;逐户调查病区村燃煤情况、房屋结构、燃烧方式;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标准和氟骨症X线诊断标准。结果总计调查3个县市区,71个乡镇,919个行政村;调查8~12岁儿童137 277人,查出氟斑牙人数8 021人,氟斑牙平均患病率为5.84%;袁州区、万载县煤氟低于全国煤氟水平,水氟低于国家卫生标准,玉米、辣椒、旺火期空气含量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检测了647份小学生尿样,均值为0.71 mg/L;调查了52个病区村,总计33 278户;对89 212人进行了氟骨症调查,未发现氟骨症患者。结论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呈较大幅度地下降,未发现有氟骨症患者,调查结果说明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安徽淮北芦岭镇地方性氟中毒氟源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燃煤污染是否是安徽淮北地区氟中毒的主要氟源 ,选择芦岭镇作为调查点 ,测定了该地区饮水、粮食、蔬菜、室内外空气等样品中氟含量。经计算 ,总摄氟量为4.77mg/人·日 ,其中饮水占 82 .18% ,食物占 17.4% ,由呼吸道摄入的氟量仅占 0 .42 %。由呼吸道摄入的氟量不到大气卫生标准允许限量的四分之一 ,即燃煤氟污染对氟中毒影响很小 ,饮水摄入的氟量是氟中毒的主要原因。提示安徽淮北地区不存在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  相似文献   

13.
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11月在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轻、中、重病区和非病区中均随即抽取20名8~12岁符合条件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并采用《瑞文测验-联合型图册》(中国农村版)进行智力水平测试。采集晨尿,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氟浓度。结果氟斑牙病情越重的儿童尿氟浓度越高(P<0.01),不同氟斑牙病情儿童之间智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的智商值随着氟斑牙病情的加重而逐渐降低,智商值与尿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智力测试的各项分值测验结果中,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和抽象推理能力在不同病情儿童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知觉辨别能力和类同比较能力在不同病情儿童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高氟暴露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将产生不良的影响,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14.
萍乡地区空气污染型氟中毒的氟化物转移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萍乡地区空气污染型氟中毒的氟化物转移特点,对萍乡地区环境地质进行了调查,并对土壤及水中氟化物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该地区环境地质背景类似于半湿润富铁铝地球化学环境,中性和酸性土壤氟化物聚集区,由于该地区的地质特点形成氟化物富集的土壤,这正是当地居民拌煤和烧制砖瓦的主要原料,煤和土壤在燃烧过程中排出大量氟化物,污染空气水和食物等,危害人群的健康,引起氟中毒。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浦北县地方性氟中毒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宗江  陈明波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39-1140
[目的]了解浦北县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现况,为制订地氟病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对浦北县高发区福旺镇进行调查。[结果]检测55份未进行降氟改水工程的水样,水氟范围为1.39~2.70 mg/L,全部超标;检测2处降氟改水工程的水样8份,水氟为0.20 mg/L,未超标;检查1535名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80%,各村患病率为0.85%~8.57%;检查529名16岁以上人群,氟骨症患病率为10.40%。[结论]浦北县地氟病病情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贵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市售干辣椒氟含量的动态情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地氟病防治提供科学数据。方法根据2000年和2007年贵州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照氟中毒流行程度不同的轻度、中度、重度标准,选择3个病区县,每县选3个乡。在各乡赶集时随机购买10户村民的干辣椒样品,并在其市场周边随机采集10户村民家样品及其信息,并对样品进行氟化物含量的测定。结果 3个病区县,随煤火烘炕干辣椒率(龙里县3.33%,关岭县41.66%,织金县76.67%)的升高和密闭保存率(龙里县65.00%,关岭县21.67%,织金县15.00%)的降低而含氟量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的轻重随干辣椒的氟含量升高而加重(t=8.32、4.13、6.74,P<0.001);相同地区市场与农户的干辣椒氟含量变化不大(t=0.47、0.46、0.42,P>0.05)。结论①辣椒的干燥与储存方式不当是导致辣椒被氟化物污染的主要原因;②病区的轻重与干辣椒的氟含量密切相关;③市售干辣椒在市场上的流动受区域局限性影响较大,同时市售干辣椒与家庭干辣椒氟含量水平相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进行了16年(1992~2007年)监测的湖北省建始县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国家级监测点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将采取防治措施前和防治措施后的各项调查与监测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各项内外环境氟的监测数据表明,改炉后较改炉前所有指标均有大幅度的下降。结论采取改炉防治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的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方性氟砷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新疆奎屯地区102口高氟高砷井水及其饮用者50 760人进行了流病学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地井水中氟与砷含量与地球化学环境有关,长期饮用高氟高砷井水是引起氟砷中毒的病因。同时提出了三英氟砷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其主要临床表现,分析了井水中不盼望和居民中氟砷中毒患病率的关系。指出氟砷中毒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远期潜在危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保靖、秀山地区燃煤氟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秀山、保靖燃煤氟中毒流行地区的环境氟和食品氟进行了调查。在对水氟、土壤氟、煤氟、气氟、尘氟、玉米氟、辣椒氟和其他蔬菜氟测定的基础上,首次阐明氟从煤进入人体导致当地氟中毒流行的迁移、转运途径是氟从煤-烟尘-玉米-人,该病流行的原因是煤烟尘污染玉米后经口摄入所致。证明了煤烟尘含氟量与玉米含氟量显著相关,并建议选用尘氟或空气氟作为室内环境质量和评价改灶降氟、预防氟病流行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厦门市海沧区地氟病区20年来改水效果及地氟病病情及改水工程质量情况,以巩固地氟病防治成果。方法调查地氟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居民饮用水氟含量及改水工程使用和管理情况,依据《地方性氟性中毒防治手册》规定和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调查工程1个,正常运转,水氟达标工程数为1,改水工程覆盖人口0.23万人,受益人口0.23万人,正常运转比例100%,水氟达标工程比例100%,改水工程受益比例100%。病区改水后饮用水氟均值为0.21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0,8-12岁儿童尿氟中位数为0.65mg/L。结论通过20年改水,该区已达到消除地氟病病区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