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的抗原表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抗原表位特点。方法 以HEV基因工程重组蛋白p166Bur、p166Mex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s)。采用间接ELISA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所制备的McAbs与7种不同基因型和亚型p166(p166Bur、p166Pak、p166Mor、p166Mex、p166Us、p166Nz和p166Chn)的交叉反应性。结果 获得4株稳定分泌基因型相关MeAb的杂交瘤细胞株,即1B5、1D10,1G10和D4A3。经检测,1B5、1D10,1G10分泌的McAbs只与p166Bur及p166Mor特异结合,D4A3分泌的McAb只与p166Mex特异结合。结论 不同基因型HEV存在不同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2.
戊型肝炎病毒第Ⅳ基因型毒株中和抗原表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在我国新发现的戊型肝炎病毒(HEV)第Ⅳ基因型毒株的中和抗原表位特征及其与世界各地其他基因型HEV毒株中和抗原表位的异同。方法制备HEV第Ⅳ基因型ORF2重组衣壳蛋白p166Chn及其单克隆抗体(McAb),采用体外中和试验鉴定McAb的中和活性;通过间接ELISA和免疫印迹法测定中和性McAb与不同基因型HEVORF2编码蛋白p166的免疫反应性,并结合相加ELISA确定p166Chn中和抗原表位的分布和性质。结果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p166Chn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得McAb能在体外中和HEV中国毒株(第Ⅳ基因型)对PLC/PRF/5细胞的感染性,并与来源于HEV4种不同基因型代表株的7种p166重组蛋白(p166Chn、p166Bur、p166Mor、p166Pak、p166Mex、p166Us和p166Nz)均能发生阳性反应。抗体间的相加ELISA结果为阴性。表明6株McAb识别p166上的同一个中和抗原表位。结论在我国新发现的HEV第Ⅳ基因型毒株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基因型毒株具有共同的中和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编码的重组蛋白p166为例,研究蛋白标签GST对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抗原结构的影响.方法:以HEV中国株重组蛋白p166Chn-GST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mAb),与代表HEV 4个基因型的摩洛哥株、墨西哥株、美国株和中国株p166的GST或His融合蛋白、中国株非融合重组蛋白p179Chn以及GST融合的HEV无关蛋白进行ELISA检测,鉴定mAb所识别的抗原表位. 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p166Chn-GST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mAb 1A8、9B4和8H10与p166Chn-GST反应,与GST不反应.其中1A8和9B4可与带GST标签的4种p166-GST蛋白以及N和C端截短的p146Chn-GST、p137Chn-GST反应,而不与4种p166-His蛋白反应,也不与p179Chn反应,与HEV病毒颗粒竞争试验阴性,与GST融合的HEV无关蛋白无交叉反应性,表明1A8和9B4识别的抗原表位不是HEV病毒颗粒表面天然存在的抗原表位,而是GST与HEV ORF2编码蛋白的465-601aa区段序列共同形成的新的抗原表位.结论:GST能够赋予基因工程重组蛋白以新的抗原特性,它与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以共同形成新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和亚型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重组蛋白p166用于抗体检测的价值,为研发准确可靠的戊型肝炎诊断试剂提供新的途径.方法用等浓度的不同基因型和亚型HEV p166作为包被抗原,对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用HEV多基因型通用性引物逆转录套式PCR(RT-nPCR)扩增标本中HEV RNA,并测序、分型.结果8种不同p166抗原对3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无抗原性,对182份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已知HEV抗体阳性血清和7份HEV实验感染动物血清标本均呈阳性反应,但所得血清抗体滴度的高低与所用抗原的基因型有明显关系.RT-nPCR检测的50份中国血清标本中,19份阳性,基因分型均为Ⅳ型,与Ⅳ型中国株p166抗原反应最好.而以同属于第Ⅲ基因型的猪HEV新西兰株和人HEV美国株重组p166检测血清标本,两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多基因型p166混合抗原建立的ELISA抗体检测法与两种市售试剂盒比较,前者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结论不同基因型和亚型的HEV重组蛋白p166对不同血清标本HEV抗体检测的敏感性高低不同,因此多基因型和亚型p166的混合抗原是HEV抗体检测的最佳抗原.  相似文献   

5.
人、猪、禽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人、猪、禽戊型肝炎病毒(HEV)的血清学关系。方法应用ELISA分别以人、猪、禽HEVORF2重组蛋白p166human、p166swine、p268avian检测人、猪、鸡血清及其他标本中抗.HEVIs,G,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p166human和p166swine对HEV实验感染动物血清、HEVORF2重组蛋白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均呈阳性反应,而p268avian均呈阴性反应。以p166human、p166swine、p268avian检测人、猪、鸡血清抗.HEVIgG,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检出率分别为98.5%、97.7%和1.5%,正常人血清为10.0%、10.0%和4.0%,猪血清为26.9%、25.6%和1.3%,鸡血清为4.3%、2.2%和33.3%。p268avian与p166human或p166swine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p166human和p166swine对不同样本的检测均呈直线正相关,而p268avitm与p166human或p166swine无直线相关性。人和猪HEVpORt2的序列同源性在88.2%。99.2%,而禽HEV与人、猪HEVpORt2的同源性仅为45.5%~46.1%,其中含有多个插入和缺失突变。结论人和猪HEV血清学关系密切,而禽HEV与人、猪HEV抗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血清学相关性。因此禽HEV与人、猪HEV的关系应予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应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HEV)结构区ORF2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鉴定。方法 以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HEV ORF2抗原作为对照,应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重组HEV ORF2蛋白在HEV IgM和IgG抗体检测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测定不同保存时间对抗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两种重组抗原与国外5株HEV ORF2单克隆抗体的反应特性。结果 应用酵母抗原可检测到HEV抗体的最低包被量为12.5ng/ml,可检测到HEV IgM、IgG抗体的血清最大稀释度皆为l:51200重组蛋白与其他类型肝炎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37℃加速试验证实重组蛋白4℃保存12个月可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各株单克隆抗体与酵母表达的HEV ORF2蛋白有更好的反应性,其中4B2、2E2与酵母表达的HEV ORF2蛋白的反应性比与原核表达抗原的反应性分别高出125倍和25倍。结论 应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HEV ORF2蛋白可能包含了更为广泛的构象依赖性抗原表位,具有良好抗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提示其可作为开发戊型肝炎诊断试剂的一个独具优势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7.
抗HIV p24和人A型红细胞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抗HIV p24和人A型红细胞双特异性单抗(mAb),并建立检测HIV p24的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将分泌抗HIV p2d mAb的杂交瘤株2-E4和分泌抗人A型红细胞mAb的杂交瘤株S2,分别用8-Ag和5-BrdU驯化,使成为HAT敏感株。将两者常规融合,筛选分泌双特异性mAb的杂交-杂交瘤株。然后制备并纯化双特异性mAb,用其建立的间接血凝法检测p24。结果:共获得6株杂交-杂交瘤细胞株,以其分泌的双特异性mAb建立了检测HIV p24的间接血凝法,敏感性可达400ng/L。结论:获得可稳定分泌双特异性mAb的杂交-杂交瘤株,并用纯化的双特异性mAb建立了快速检测HIV p24的间接血凝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载体和不同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段对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免疫抗原表达的影响,为基于HEV中和抗原表位的HEV基因免疫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含Ⅳ型HEV中国株中和抗原表位的p166和p179片段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入pTR421和pCDNA3.1两种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HepG2人肝癌细胞系,经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析以及将质粒注射小鼠局部肌肉组织后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分析目的基因在体内外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pTR421-166、pTR421-179、pCDNA3.1-166和pCDNA3.1-179四种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和核苷酸测序鉴定,编码基因正确无误;pTR421-179转染的细胞以及注射小鼠的局部肌肉组织可以检测到p179的表达,而pCDNA3.1-179、pCDNA3.1-166以及pTR421-166均检测不到目的基因在体内、外的抗原表达。结论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的选择显著影响HEV抗原在体内、外的表达,直接关系到基因免疫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9.
目的:原核表达沙眼衣原体(Ct)质粒分泌性蛋白pgp3,制备其单克隆抗体(mAbs)并鉴定其基本生物学特征。方法:构建pGEX-6p2-pgp3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pgp3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ELISA法筛选分泌抗pgp3蛋白mAbs的细胞株,对mAbs特异性、型别、类及亚类和效价进行鉴定。结果:GST-pgp3融合蛋白表达成功,且成功筛选出5株稳定分泌mAbs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株为分泌抗pgp3mAbs的杂交瘤细胞株(P1B3、P2A1、P2B6、P2C2),mAbs类型为IgG1/κ型,剩余1株为分泌抗GST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P3B4),mAbs类型为IgG2b/κ型。交瘤细胞株P1B3、P2A1、P2B6、P2C2、P3B4培养上清中的mAbs效价分别为1∶6400、1∶3200、1∶12800、1∶6400和1∶6400。结论:成功制备出抗pgp3mAbs,为进一步研究Ct质粒蛋白pgp3功能及为Ct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烟台市沿海地区人源与猪源戊型肝炎病毒(HEV)基因型别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一巢式聚合酶联反应( RT-nPCR)方法对当地急性散发戊型肝炎患者、正常人群中抗HEV-IgM阳性者和当地养猪场的猪进行HEV RNA检测,并对HEV RNA阳性标本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 16例急性散发戊型肝炎患者中有7例粪便标本HEV RNA阳性;51份lgM阳性正常人群血清标本中有1份HEV RNA阳性;34份猪胆汁标本中有1份HEV RNA阳性.序列分析发现该地区HEV人株与猪株在ORF2部分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 98.1%.7株患者的戊肝病毒基因型和1株猪的戊肝病毒基因型均为Ⅳ型,基因序列同源性在87% ~ 98.1%之间;其中有6例患者和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3.9% ~98.1%之间,为Ⅳ型a亚型;1例患者和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87%,为Ⅳ型d亚型.正常人群的1例戊肝病毒基因型为Ⅰ型d亚型.该地区人与猪HEV的ORF2的部分基因片段与HEV Ⅰ~Ⅳ型的代表株进行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82.5%~100%,81.7% ~92.9%,81.4% ~93.9%,84.9% ~ 100%.结论 该地区人群中流行的HEV存在2个基因型3个亚型,主要以基因Ⅳa型为主,与猪群中流行的HEV基因Ⅳa型同源性较高;HEV Ⅰ型在人群中散在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病毒结构蛋白基因片段p166(HEVp166)在家蚕/BmNPV表达载体系统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PCR、基因克隆及共转染等技术将p166插入到家蚕杆状病毒多角体启动子的下游,构建重组病毒;并在家蚕细胞及家蚕蛹中表达p166。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感染36h后家蚕培养细胞中p166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感染后144h的蛹样品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sulp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etrophoreses,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获得含有HEVp166基因片段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Bm-HEV166。Bm-HEV166能在家蚕细胞中表达p166蛋白,感染后的培养细胞中出现绿色球状体;感染Bm-HEV166的家蚕蛹血淋巴能高效表达p166蛋白,蛹血淋巴能与抗p166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Mr为19000大小的位置出现一条明显的杂交条带。结论HEVp166基因片段在家蚕蛹中能获得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制HEV口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戊型肝炎病毒(HEV)Ⅳ型ORF3的全长基因片段和4个覆盖全长ORF2的互相重叠的基因片段进行了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纯化及抗原性分析。方法:将O3、FB5、E4、F2-2和E5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融合性表达质粒pThioHis,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用反向、分子筛、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方法进行纯化,用纯化的蛋白分别制备检测抗HEV IgG的诊断试剂,用该试剂检测急性散发性的戊肝病人和非戊肝病人血清。结果:位于ORF2-N端的FB5蛋白在急性期的戊肝病人血清中具有最强的反应性;而且仍有部分被HEV I型或/和Ⅱ型的诊断试剂排除的急性非戊肝病人血清对HEV Ⅳ型的多肽吴阳性反应。结论:为早期诊断戊肝病毒的感染,其诊断试剂应含有HEVⅣ型的ORF2N-端的蛋白片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制备抗小鼠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单克隆抗体(mAb),分别以SHP-1、SHP-2和SHIP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相应磷酸酶的mAb。用Western blot检测mAb对重组蛋白和细胞中天然磷酸酶的反应性。共获得12株可稳定分泌抗磷酸酶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6株可分泌抗SHP-1 mAb(LX-SHP1.1~LX-SHP1.6),3株可分泌抗SHP-2 mAb(LX-SHP2.1~LX-SHP2.3),3株分泌抗SHIP mAb(LX-SHIP1~LX-SHIP3)。LX-SHP1.2~LX-SHP1.6,LX-SHP2.1和LX-SHP2.3,以及LX-SHIP2和LX-SHIP3可应用于相应重组蛋白的Westernblot检测。LX-SHP1.5,LX-SHP2.3,以及LX-SHIP2在EL-4细胞及原代T细胞相应天然磷酸酶分子的Western blot检测中有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可检测登革病毒1~4型NS1抗原的ELISA检测法,为登革热的早期快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分泌表达登革病毒2型重组非结构蛋白NS1,以此为抗原免疫BABL/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HAT选择培养、间接ELISA筛选和亚克隆,获得能稳定分泌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可检测1~4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从登革病毒2型NS1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NS1)中获得了大量纯化的登革病毒重组NS1蛋白;经免疫小鼠、细胞融合、间接ELISA筛选及3次亚克隆后,最终获得2株能高效分泌抗登革病毒NS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D7B6B4和2D10E2F6,间接ELISA显示抗体效价高达1∶8000~1∶16000;ELISA及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其所分泌的抗体与1~4型登革病毒及其重组NS1蛋白均有特异性免疫反应,为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两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2a亚类;初步建立了检测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论成功研制出两株能高效分泌抗登革病毒NS1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初步建立了可检测1~4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  相似文献   

15.
抗HP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抗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HPT)的单克隆抗体(McAb),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转基因作物中该选择标记基因HPT编码蛋白的方法。方法:用基因重组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HPT)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cAb。选择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与兔抗HPT多抗配对,建立双抗夹心ELISA检测HPT抗原。结果:筛选出四株稳定分泌抗HPT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鉴定均为IgG1,ELISA检测证实单抗可特异性识别细胞培养上清、重组子菌体裂解产物中及纯化出的HPT蛋白。结合位点测定实验表明4株单抗是针对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与多克隆抗体组成双抗夹心ELISA法,均可较好地检测到HPT抗原。检测的灵敏度为30ng/ml,且与别的无关抗原无交叉反应性。结论:4株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好,亲和力强,组成双抗夹心ELISA法可用于快速、灵敏检测HPT抗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戊型肝炎病毒(HEV)第4基因型ORF2编码蛋白片段pN472-C617(aa472~617)和pN477-C613(aa477~613)的免疫原性,找到能诱生HEV中和抗体的ORF2编码蛋白的更短片段。方法:表达和纯化pN472-C617和pN477-C613,分别免疫BALB/c小鼠,以间接ELISA检测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并以基于PCR的体外中和试验检测免疫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pN472-C617和pN477-C613可在大肠杆菌高效可溶性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在小鼠体内诱导出高效价的抗体。基于PCR的体外中和试验显示pN472-C617免疫血清可有效中和HEV,阻断其在敏感细胞表面的吸附和细胞内复制;而两端仅比pN472-C617各短5个氨基酸的pN477-C613的免疫血清不具有中和HEV的活性。结论:重组蛋白pN472-C617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诱生中和抗体的能力,是目前文献报道中含有HEV中和抗原表位的最短ORF2编码蛋白片段,可作为重组亚单位候选疫苗用于HEV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6株能稳定分泌抗脑膜炎球菌B群外膜蛋白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特异性鉴定表明:其中4株单抗均只与B群15型标准菌株反应,不与其它型菌株反应,显示为15型特异性单抗。另2株单抗则可与B群其它型菌株反应,为群特异性单抗。应用所制备的15型单抗对部分B群茵株进行了型别分析,结果显示与国外标准单抗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戊型肝炎病毒样颗粒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以非包涵体形式表达含戊型肝炎病毒(HEV)中和抗原表位的新型HEV重组蛋白,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将HEV开放阅读框架2(ORF2)编码452~617位氨基酸的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pET28a( ),转化大肠杆菌,获取表达克隆。以Ni-NTA层析柱纯化表达的蛋白,并用SDS-PAGE、Westernblot和直接电镜负染等方法分析鉴定,最后免疫小鼠检测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水平。结果表达的重组蛋白天然可溶,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2000,并可形成直径为20nm左右的病毒样颗粒,能与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发生Westernblot阳性反应,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体外中和试验显示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HEV的活性。结论原核表达的、含HEV中和抗原表位的、长度仅166个氨基酸的HEVORF2近3′端编码蛋白能够形成病毒样颗粒,而且该新型病毒样颗粒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表达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Ⅰα亚基,并用重组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方法用RT-PCR的方法从过敏性疾病病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调取FcεRⅠα蛋白基因,经T-A克隆、亚克隆至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STAR(DE3),IPTG诱导表达FeaRIOt亚基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并用其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FeaRIOt亚基单克隆抗体,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调取了人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Ⅰα亚基的基因,且测序正确;构建原核表达质粒FcεRⅠα-pET28a(+);成功建立4株稳定分泌抗FcεRⅠ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G101、C22、G113、G42。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证实,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结合人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Ⅰα亚基。结论成功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了FcεRⅠα亚基蛋白,制备了4株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FcεRⅠα亚基单克隆抗体,为FcεRⅠα亚基及其抗体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重组载体pcDNA-λ并在COS7细胞分泌表达鸡Igλ轻链, 制备抗鸡Igλ轻链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 PCR扩增带有信号肽的鸡Igλ轻链基因, 限制性酶切消化后, 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构建具有6×His标签、分泌表达的重组载体pcDNA-λ.重组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 SDS-PAGE分析真核表达载体pcDNA-λ在COS7细胞的分泌表达.用2×106个雏鸡B淋巴细胞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分别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和间接ELISA筛选阳性杂交瘤克隆.结果: 成功构建分泌表达鸡Igλ轻链的重组载体, SDS-PAGE分析表明在COS7细胞上清有目的蛋白的分泌表达.杂交瘤细胞经筛选与鉴定, 获得2株分泌抗鸡Igλ轻链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Western blot检测到该mAb对重组鸡Igλ轻链的反应性.结论: 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cDNA-λ并在COS7细胞上清分泌表达了重组鸡Igλ轻链.并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成功筛选出抗鸡Igλ轻链mAb.为深入研究鸡Igλ轻链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