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高原低氧条件下药物对人体运动心率(HR)的影响。方法 对进驻海拔4 100 m20 d的5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服用复方红景天组、西氏胶囊组、乙酰唑胺组、吸入一氧化氮(NO)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在服(吸入)6 d前后的安静时、踏阶运动5min及恢复5 min时分别检测HR。结果 服药前运动5 min及恢复5 min时5组HR较安静时增高非常明显(P<0.01);服药后安静时较服药前安静时HR4组服药组降低非常显著(P<0.01);服药后运动5 min时较服药前运动5 min时HR4组服药组降低显著(P<0.05);服药后恢复5min较服药前恢复5min HR西氏胶囊组及乙酰唑胺组降低显著(P<0.05),红景天组及NO组降低非常显著(P<0.01);服药后安静时HR4组服药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服药后恢复5 min时HR红景天组及NO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结论 服用红景天、西氏胶囊、乙酰唑胺及吸入NO均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低氧条件下人体运动耐力和降低HR;吸入NO和服用红景天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一氧化氮(NO)及其NO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4100m高原20天的5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吸入NO组、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吸入)药前后及踏阶运动后分别检测血中NO、NOS含量;结果:5组青年安静时、服(吸入)药前、踏运动后NO和NO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较安静时NO组、NO组NO和NOS均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NOS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NO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OS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NO在吸入NO组和红景天组增高显著(P<0.05),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NO、NOS均降低显著(P<0.05或P<0.01),红景天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红景天组比较,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NOS降低非常显著(P<0.01),NO怃统计学意义(P>0.05);乙酰唑胺组与西氏动时NOS活性,增加血中NO含量,但吸入NO和服用红景天效果更明显,这可能是吸入NO扩张血管作用、增加组织供血量和红景天抗缺氧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种药物在高原人体运动中的作用.方法对进驻海拔4100m高原20d的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和食用淀粉组,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药前踏阶运动后及服药后踏阶运动后分别检测血乳酸(BLA)、肌红蛋白(Mb)及血氨(Ammo)含量.结果4组青年安静时及服药前踏阶运动后BLA、Mb及Ammo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组服药前踏阶运动后与安静时比较BLA、Mb、Ammo均增高(P<0.01);服药后踏阶运动后与安静时比较BLA、Ammo增高(P<0.01),Mb在食用淀粉组、乙酰唑胺组和西氏胶囊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红景天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6d踏阶运动后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与食用淀粉组比较BLA、Ammo降低(P<0.05或P<0.01),Mb在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组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西氏胶囊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P>0.05);红景天组与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比较BLA、Ammo及Mb降低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乙酰唑胺组与西氏胶囊组比较三项指标变化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服药后较服药前红景天组BLA、Ammo及Mb均降低(P<0.01);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Ammo和BLA降低(P<0.01或P<0.05),Mb变化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乙酰唑胺及西氏胶囊对提高高原人体运动能力,增强能量代谢和消除疲劳具有良好的作用,以红景天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红景天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和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探讨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后自由基代谢和肌酸激酶的影响。方法:对进驻海拔4100m高原20d的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和对照组,每组10人,在安静时、服药前、后和踏阶运动后分别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肌酸激酶(CK)和其同功酶(CK-MB)含量。结果:服药前运动后较安静时,MDA、GSH-Px、CK、CK-MB显著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SOD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6d踏阶运动后与安静时比,红景天组、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MDA、GSH-Px、CK、CK-MB显著升高(P<0.05或P<0.01);红景天组SOD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乙酰唑胺组和西氏胶囊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景天组与乙酰唑胺组、西氏胶囊组相比SOD升高,MDA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5);CK、CK-MB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氏胶囊组GSH-Px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5),乙酰唑胺组无统计学意义。乙酰唑胺组与西氏胶囊组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与服药前比较,红景天组SOD、GSH-Px增高,MDA、CK-MB降低,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CK显著降低(P<0.05);乙酰唑胺组与西氏胶囊组(GSH-Px显著增高,MDA、CK、CK-MB显著降低(P<0.05),SOD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药物对高原低氧环境运动所致的自由基代谢失衡有调节、保护作用,且红景天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景天与乙酰唑胺对进驻高原青年做功效率的影响。方法 将进驻海拔3700m 1个月的24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3组,每组8人,让受试者用EGM型踏车功量机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25 W,每3min递增25 W,直至力竭。记录运动心率及运动终止5minn时恢复心率;第2次实验为24h睡眠剥夺后;第3次实验为3组受试者分别口服三普红景天、乙酰唑胺和安慰剂20 d时;第4次实验为服药后24h睡眠剥夺后,实验方法与第1次相同。结果 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组服药后与服药后睡眠剥夺后在运动功率达225W时心率较服药前、睡眠剥夺后及对照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红景天组和乙酰唑胺组服药后与服药后睡眠剥夺后运动终止5min时恢复心率较服药前、睡眠剥夺后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红景天和乙酰唑胺均能改善进驻高原青年的心功能和提高做功效率,红景天药效优于乙酰唑胺。  相似文献   

6.
药物对海拔5380m居住一年青年睡眠血氧饱和度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居住海拔5000m以上地区人群睡眠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以及复方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的调节作用;方法:对居住海拔5380m一年的24名青年随机分为A组(红景天组)、B组(乙酰唑胺组)和C组(红景天+乙酰唑胺组),每组8人,在服药前和服药24天后分别进行睡眠SaO2监测;结果:服药后较服药前清醒时SaO2(WSaO2)、睡眠监测过程中最低SaO2(LSaO2)和平均SaO2(MSaO2)均增高,氧减饱和度指数(DI4)及SaO2≤8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80)均降低,差别有非常显著性(P<0.01);服药后B组和C组与A组比较,SIT80升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WSaO2、LSaO2、MSaO2及DI4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红景天和乙酰唑胺均能明显提高睡眠SaO2,在减小SIT80方面复方红景天有优于乙酰唑胺的趋势,但两种药物合用并无明确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酪氨酸对高原人体运动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酪氨酸对高原人体运动时一氧化氮 (NO)及其合酶 (NOS)的影响。方法 :对进驻海拔 370 0m高原半年的 4 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酪氨酸组、乙酰唑胺组、依那普利组及对照组 ,每组 10人。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 10天、第 15天及停药第 10天、第 2 0天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 ,测定其血清中NO、NOS含量。结果 :① 4组青年力竭运动后较安静时NO、NOS均增高 (P <0 .0 1或P <0 .0 5 ) ;②服用酪氨酸、乙酰唑胺、依那普利加硝苯地平 10天NO、NOS均增高 (P <0 .0 1或P >0 .0 5 ) ;酪氨酸组停药 2 0天药效消失 ,乙酰唑胺组、硝苯地平组停药 10天药效消失。结论 :酪氨酸、乙酰唑胺、依那普利均能增强高原运动时NOS活性 ,使NO合成增加 ,改善高原运动通气 /血流比 ,增强氧合功能 ,其中酪氨酸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藏成药对进藏新兵运动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从已经调查的5种藏成药和中成药中选出最为有效的两种进一步实验,以明确其抗运动性缺氧的实际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96名进藏新兵,随机分3组.实验组用药分别为洛布桑胶囊和地奥心血康胶囊(简称洛组、地组),对照组用医用淀粉胶囊.单盲法给药,在进入高原前后,各连续服药5 d,2粒/次,3次/d,于受试者进入高原后的第5 d,分别测定踏阶前后的运动血氧饱和度(SaO2)值,并行相应统计分析.结果:与踏阶前相比,洛组在运动后即刻和1min的SaO2值均降低非常显著(P<0.01),地组在运动后即刻和1min 的SaO2值亦降低显著(P<0.01,P<0.05),对照组在运动后即刻的SaO2值亦降低非常显著(P<0.01),而在运动后的2 min,3 min,5 min的SaO2值则增高非常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洛组在踏阶前的SaO2值增高非常显著(P<0.01),地组在踏阶前和运动后即刻和1min 的SaO2值均增高显著(P<0.01,P<0.05).结论:所实验的2种药物,对进藏新兵的SaO2值下降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地奥心血康胶囊在纠正因运动紧急缺氧而导致的SaO2值变化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3种药物对高原人体运动时一氧化氮 (NO)及其合酶 (NOS)的影响。方法 对进驻海拔 3 70 0m高原 6个月的 40名健康青年随机分为高原维康片组、乙酰唑胺组、红牛饮料组和安慰剂组 ,每组 10名。在安静时、服药前、服药第 10天及停药第 10天分别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至力竭 ,测定血清中NO ,NOS含量。结果 力竭运动较安静时NO ,NOS含量增高 (P <0 .0 5或 0 .0 1) ;给予高原维康片、乙酰唑胺和红牛饮料 10d可明显增强NO ,NOS活性 (P <0 .0 5或 0 .0 1)。停药 10d乙酰唑胺组NO ,NOS仍高于服药前。结论 乙酰唑胺和高原维康片均能增强高原运动时NOS活性 ,增强氧合作用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乙酰唑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海拔4100m低氧条件下药物对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条件下药物对人体劳动能力的改善作用,为提高抗低氧药物筛选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服用三普红景天组(A)、乙酰唑胺组(B)、NO吸入组(C)和对照组(D),每组10人,于服药前运动前、服药后运动后重复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进行组间及服药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A组与B组SaO2服药后较服药前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服药后运动后较服药后运动前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心率服药后较服药前差异显著(P<0.05),B组、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级相比,A组差异显著(P<0.05),B组和C组无显著差异(P>0.05);服药后运动后较服药前运动后HR,A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组均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低氧条件下人体劳动能力的客观指标,其作用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物对海拔3700m移居青年心功能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筛选改善高原移居青年心功能提高做功效率的药物。方法 对海拔 370 0m已习服的 4 0名士兵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 0人。让受试者做坐位踏车运动。计算每位受试者的心功能指数。然后 4组分别口服酪氨酸、乙酰唑胺、依那普利加硝苯地平、安慰剂 (对照组 ) ,每天 2次 ,连服 1 5d。在服药的第 1 0天和第 1 5天 ,停药后的第 1 0天和第 2 0天时重复上述运动实验。结果 服药的第 1 0天 ,第 1 5天 ,停药后的第 1 0天 ,第 2 0天时 ,三组心功能指数均较服药前及对照组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 ,酪氨酸组优于其它两组。结论 改善高原移居青年心功能提高做功效率的药物应首选酪氨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行为功效学的方法,观察和筛选药物对增强和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工作能力的作用效能;方法:选择进驻海拔3700m高原6个月的某部汉族男性健康青年30名,分3组,A组(口服炒面胶囊10人);B组(口服乙酰唑胺10人);C组(口服依那普利、硝苯吡啶10人),于服药前、服药15天后、停药10天后3个阶段应用EGM型自行车功量仪进行达负荷指标的运动,于每次运动后10分钟用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仪进行右手左脚、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测验与光信号记忆测验;结果:服药前运动后的右手左脚与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检测,3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服药15天运动后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左右手、左右脚交叉动作频率B组、B组总次数、正确次数及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P<0.05);光信号记忆测验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服药15天运动后与停药10天运动后比较,左右手、左右脚交叉动作频率B组、C组总次数、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或P<0.05)。光信号记忆测验B组、B组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停药10天运动后与服药前运动后比较,B线、C组右手左脚及左手右脚交叉动作频率正确次数显著增多(P<0.01),光信号记忆测验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两药均能显著增强和改善高原移居者脑-体功效能力,乙酰唑胺稍优于依那普利及硝苯吡淀,停药10天后仍能保持一定能力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筛选改善高原移居青年肺通气功能的药物 ;方法 :对海拔 3 70 0m已习服的 40名士兵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 0人 ,在上午让受试者用EGM型踏车功量机做坐位踏车运动 ,初始负荷功率 2 5W ,每 3min递增 50W ,递增至 2 2 5W踏车 3min后终止 ,计算每位受试者的肺通气量 (VEBTPS) ,然后 4组受试者分别口服酪氨酸、乙酰唑胺、依那普利加硝苯地平、安慰剂 (对照组 ) ,每天 2次 ,连服 1 5天 ,在服药 1 0天、1 5天、停药 1 0天、2 0天时重复上述运动实验 ,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q检验 ;结果 :服药 1 0天、1 5天、停药 1 0天、2 0天时 ,酪氨酸组、乙酰唑胺组、依那普利组VEBTPS较服药前及对照组减少或明显减少 ,差别有显著性或差别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 ;结论 :酪氨酸、乙酰唑胺及依依那普利加硝苯地平均能提高高原移居青年的肺通气功能 ,其药物的良性作用可维持2 0天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