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湖南省未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HIV蛋白酶和逆转录酶区耐药基因变异情况,为更有效地开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从184例研究对象的血浆中提取HIV-1 RNA,采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直接分析.结果 获得阳性结果的106例感染者中,蛋白酶基因区次要耐药变异以M36I、H69K、I13V和I93L为多,它们的累积可引起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逆转录酶区的耐药变异较少见,但发现1例同时存在多个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基因相关的基因位点变异的HIV感染者.结论 湖南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中存在原发耐药相关基因位点变异,耐药基因变异处于较低水平的流行状态,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和后均应定期检测耐药基因突变情况以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未治疗人群基因亚型和耐药毒株流行情况。方法收集50份即将进入HIV-1抗病毒治疗者的血样,从血样中提取病毒RNA,采用巢式PCR扩增HIV-1 pol基因序列并测序,用Genotyping以及斯坦福大学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等工具对序列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36份样本获得pol基因序列,基因分型以CRF01_AE和CRF_07BC重组毒株为主,各占36.11%(13/36),其次为B亚型和CRF55_01B,各占13.89%(5/36)。36例HIV-1抗体阳性患者的蛋白酶(PR)和逆转录酶(RT)序列,耐药率为13.89%,其中对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率为11.11%,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率为2.78%;发现1例对所有蛋白酶抑制剂耐药,4例对所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结论目前东莞市主要HIV-1流行亚型是CRF01_AE和CRF_07BC,HIV原发性耐药性发生处在国内较低水平,但出现了中度及以上的耐药毒株,增加了东莞市耐药毒株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四川省男男同性恋(MSM)人群中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者的耐药突变的流行情况。方法采集成都、绵阳和达州3个地区MSM中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样,进行核酸提取、PCR及基因测序,对所得结果登录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在线分析确定耐药突变情况。结果 77例样本中,11例存在蛋白酶抑制剂次要相关突变,4例存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相关突变,5例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相关突变,其中1例潜在耐药。结论四川省MSM中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少数存在原发耐药相关基因变异,未发现新耐药毒株,原发耐药株仍处于较低流行状态,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应定期检测耐药基因突变情况以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郑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HIV感染者的毒株变异特点及其与当地有偿供血者中流行毒株的关系.方法 以郑州市2010年确证的31例MSM的HIV感染者和41例既往有偿供血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标本并收集流行病学信息.RT-PCR法扩增全部研究对象的HIV-1 gag、pol全长基因(分别为1584 bp和3147 bp)及env基因的C2V3片段(558 bp)并测序,使用LosAlamosHIV Database在线工具确定病毒基因亚型、绘制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可能的传播关系.结果 在72例研究对象中,获得全长gag序列53条、pol序列38条、env(C2V3)序列48条;31例MSM的HIV感染者中,CRF01 AE亚型14例、CRF07_BC亚型5例、B亚型12例(B'亚型11例、B亚型1例),41例既往有偿供血的HIV感染者均为B'亚型.MSM人群的CRF01 AE亚型毒株与河北、辽宁省的毒株关系密切、CRF07 BC毒株与河北省石家庄和北京市的毒株关系密切.在MSM人群中的12条HIV-1 B亚型中,有8条聚集成簇并与1例有偿供血感染者的序列距离最近、2条形成可靠的进化簇且与02HNseq4的序列距离最近,提示MSM人群中的B'毒株可能来自有偿供血员,且在MSM人群中存在传播关系.结论 郑州市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毒株遗传背景复杂、有多个来源.首次发现目前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 B亚型毒株主要是B'亚型,可能来自当地的有偿供血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上海市闵行区未经HIV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原发耐药水平和闵行区现今HIV病毒的流行现状。方法收集2016年-2018年上海市闵行区首次确认为HIV-1阳性的HIV感染者血浆,采用反转录/巢式PCR扩增pol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闵行区HIV-1感染者感染途径为异性性行为(29/27.9),同性性行为(70/67.3),注射毒品及输血(5/4.8),基因亚型共6种:CRF01_AE、CRF07_BC、CRF B、CRF D、CRF C、CRF08_BC,主要的基因亚型为CRF01_AE(57例,54.8%)和CRF07_BC(31例,29.8%); 104例中有10例(9.6%)分别产生了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以及蛋白酶类抑制剂(PIs)的耐药突变,其中9例具有潜在低度耐药。结论闵行区未出现主要的耐药基因突变,传播耐药处于低度流行水平,应加强对HIV-1耐药情况的监测;闵行区艾滋病的防治重点为外来流动人员以及男男性行为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浙江省绍兴市新确诊HIV-1感染者传播性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13年-2014年绍兴地区新确认未经抗病毒治疗的130例HIV-1感染者样本,采用逆转录PCR和巢氏PCR方法扩增HIV-1的pol基因区全长,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基因亚型,参照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确定HIV耐药突变位点及其对各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90例样品获得合格的pol区序列结果,发现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和重组亚型CRF01_AE/CRF07_BC 5种亚型。34例样品出现耐药突变,占37.78%;7例样品同时存在2个耐药突变,均为次要耐药位点,其中CRF01_AE亚型4例,CRF07_BC、CRF08_BC和B亚型各1例;27例样品出现1个耐药突变,其中主要耐药位点突变11例(12.22%),次要耐药位点突变23例(25.56%)。NNRTIs的耐药突变位点包括V179D/E、K103N;蛋白酶区的次要耐药突变位点有A71V、L10I、L31I、I47M;整合酶区的次要耐药突变位点包括L74I/M、L68V、E157Q、A128T。结论绍兴市HIV原发耐药突变率相对较高,HIV病毒有较高的潜在耐药性,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HIV-1耐药毒株的传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于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凉山州开展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HIV-1耐药的横断面调查。提取获得HIV-1 pol基因区序列,根据2014年WHO耐药监测指南的推荐标准,应用HyPhy 2.2.4和Cytoscape 3.6.1软件进行HIV-1耐药毒株传播网络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464例HIV/AIDS,HIV-1毒株为CRF07_BC亚型的占88.6%(411/464),总的HIV-1耐药率为9.9%(46/464),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率分别为6.7%(31/464)、1.9%(9/464)和0.4%(2/464);有1组HIV-1新型重组毒株URF_01BC亚型独立成簇并携带相关耐药突变位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异性性传播人群相比,注射吸毒人群的HIV-1耐药风险较高(aOR=3.03,95% CI:1.40~6.54)。结论 凉山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的HIV-1耐药率较高,且有新型重组毒株URF_01BC亚型携带相关耐药突变位点的成簇传播,建议加强HIV-1耐药毒株传播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新确认HIV-1感染者耐药相关位点突变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朝阳区新确认的HIV-1感染者125例,提取血浆中的病毒RNA,用反转录PCR和套式PCR扩增HIV病毒的pol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分析。结果 92份标本扩增成功,扩增阳性样本亚型分布以CRF01_AE亚型为主,占58.70%,31例(33.70%)为CRF07_BC亚型,6例(6.53%)为B亚型,1例(1.07%)为CRF08_BC亚型;经耐药相关位点分析,27例出现了至少一种耐药相关突变;11例(11.96%)患者携带的耐药相关突变位点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朝阳区新确认HIV-1感染者原发性耐药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新确认的感染者中以男男性接触人群为主有关,同时提示应当对HIV原发性耐药监测常规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河北省HIV/AIDS患者基因的耐药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2008年参加抗HIV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36例,从血浆中提取病毒RNA,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T-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并对扩增的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提交Web站点(http;//hivdb.stanford.edu)分析HIV耐药性突变.结果 36例HIV/AIDS患者中,有28例发生了主要耐药突变.36例患者HIV-1亚型分布为:4例AE亚型和32例B亚型,蛋白酶抑制剂突变率和逆转录酶抑制剂突变率分别为27.78% (10/36)和77.78%(28/36).并发现TAM突变(M41L、D67N、K70R、1210W)和Q151复合体突变(A62V、V75Ⅰ、FⅡ6Y、QI51M).病毒耐药结果显示,出现了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地拉韦定(DLV)、依非韦仑(EFV)、奈韦拉平(NVP)和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拉米夫定(3TC)、恩曲他滨(FTC)具有高度耐药性的毒株,及对蛋白酶抑制剂具有低度耐药性的毒株.结论 耐药性严重影响抗HIV治疗效果,研究结果对指导HIV/AIDS患者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群男人聚在一起,聊起各自的女人。假如有人说,心爱的人要过生日了,应该买一束玫瑰,鲜花之外,还要来一顿烛光晚餐,这样才显得有小资情调。那么,这个说话的男人,大抵还没有结婚,因此才需要用这样浪漫的方式长驱直入,俘获芳心。假如有人说,鲜花多不实用,不如买些好菜回家,开瓶红酒,在家中庆贺,经济实惠还其乐融融,打开台灯,气氛也不比洒吧里嗳昧的灯光差多少。那么这位男士,十有八九是已婚人士,已经将美女娶回家中。所以那些家养的和野生的男人,在人前一站,气场不同,味道也有差异。野生的男人,因为始终处在需要被人追赶也追赶别人的男女生物链中,便进化得野性勃勃,气势昂扬,一是为吸引“雌性动物”,二是为与别的雄性争抢天下。家养的男人,则因为身后那个女人抚育婴儿般的温柔和耐心,而有了一股子慵懒和不思进取的满足和自得。即便是打拼,也不过是只为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12.
Front man     
  相似文献   

13.
14.
Marathon man     
  相似文献   

15.
办公室“绿色男人”绝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一级棒的品味和素质,他们朝气蓬勃、个性鲜明,融合了蓝领的健康体魄、白领的知识和教养,是职场中一支异军突起的新族群。  相似文献   

16.
17.
Sarcosporidiosis in m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cases of sarcosporidiosis in man are described, making a total of 28 cases of human infection recorded. These are review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validity of the diagnosis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16 cases can be accepted as sarcosporidial infections.Clinca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parasite caus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only a minority of cases. The incidental nature of the infection in the majority, a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cceptable cases, suggest that sarcosporidiosis is more widespread in man than the number of recorded cases would suggest.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sarcosporidiosis and toxoplasmosis is discussed.From this review it appears that the first authentic case of sarcosporidiosis in man was described by Kartulis in 1893 and not by LiNDEMANN in 1869; the specific name Sarcocystis fndemanni, however, is hallowed by usage.  相似文献   

18.
19.
The ethical man     
Sorting out the painful dilemmas of medicine is an everyday duty for Stanford Medical School's biomedical ethicist Ernle Young.  相似文献   

20.
在没有疾病之前,身体习惯于默默守候着我们的灵魂。但它又无时不处在对抗的变化中。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但这种要求也不是绝对不变,在一定范围内,人体可以调整,如果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人体平衡就被打破。此时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处在这种状态的人经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继续发展就呈现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