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空间、时间、事故次数和可燃性粉尘种类等事故相关因素的特征,总结我国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对我国 2005-2018 年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粉尘爆炸事故多发于浙、苏、粤等工业发达地区;夏冬季、交接班时刻及人体机能下降期为事故高发时间段;金属粉尘、木粉尘和食品粉尘是发生爆炸的主要粉尘,其中金属粉尘是粉尘爆炸事故的最主要类别,事故起数占比高达 45.24%。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促进我国工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粉尘发生爆炸的过程,讨论了粉尘爆炸的机理,阐述了目前粉尘爆炸的预防检测技术和应用现状,根据粉尘的粒子散射特性,提出了采用主动吸气式激光散射检测粉尘浓度的方法,为实现工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及粉尘爆炸的预防与控制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在逐年增加,安全生产问题也给企业、政府和社会带来压力和挑战。在一些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在不断地更新,对粉尘爆炸控制的措施也在不断地加强,但粉尘爆炸事故仍有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能产生爆炸危险的粉状固体物料处理量的大量化,随着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可燃粉尘物质,以及粉尘的燃烧特性、工艺操作特性等因素所造成的。粉尘爆炸不仅多发于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轻纺等工业企业,煤炭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中也较为常见。因此掌握粉尘爆炸事故的成因、特点和处置对策对于安全管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硅加工行业粉尘爆炸事故,以硅粉为试验对象,采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对硅粉的爆炸特性和不同影响因素对爆炸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并选取两种惰性介质探究其对硅粉尘爆炸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硅粉尘云的最大爆炸压力随质量浓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硅粉尘云的爆炸下限浓度为80~90 g/m~3,最大爆炸压力在粉尘质量浓度为750 g/m~3时达到峰值0.798 MPa,爆炸指数在500g/m~3时取得最大值40.72 MPa·m/s,且硅粉的爆炸危险性达St_3级。NH_4H_2PO_4对于硅粉尘爆炸的惰化效力较SiO_2更强,且当其质量分数达80%时完全抑制硅粉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预防和扑救粉尘爆炸的技术及应用现状,提出了两种粉尘浓度检测报警系统方案,目的是为实现工业场所粉尘爆炸的预防与控制提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被破碎成细小颗粒的固体物质称作粉尘。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其燃烧特性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是不燃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原来是堆燃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发生爆炸。粉尘爆炸前没有任何征兆,其后果却会使建筑毁于一旦。而能导致粉尘爆炸的情况很多,从农产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以及工业废物的产生,到药物、食品、有机、无机物的生产等众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的爆炸时有发生,危害性极大。粉尘包括的范围很广,但并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爆炸,要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物质必须是可燃的。可燃粉尘…  相似文献   

7.
针对昆山爆炸事故中抛光铝粉进行实验研究,了解其爆炸危险性。利用Hartmann管对昆山事故铝粉进行爆炸筛选实验,观察其爆炸过程,定性其为爆炸性粉尘。使用20L球形粉尘爆炸罐,以不同的粉尘浓度定量研究昆山铝粉的爆炸猛度,得到最大爆炸压力为1.07 MPa,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为91 MPa·s~(-1),爆炸指数为25 MPa·m·s~(-1),属于St2级爆炸性强的粉尘。通过与几种常见有机粉尘和普通铝粉对比,发现昆山铝粉的爆炸猛度比较高,危险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陈锋  周斌  王晖 《暖通空调》2016,(7):70-74
分析了引起金属粉尘爆炸的起因和爆炸机理。通过对比美国、欧盟与国内有关工业厂房防爆通风除尘系统的相关标准,揭示了厂房通风除尘系统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通风系统防爆技术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引起金属粉尘爆炸的起因和爆炸机理。通过对比美国、欧盟与国内有关工业厂房防爆通风除尘系统的相关标准,揭示了厂房通风除尘系统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通风系统防爆技术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某木材加工厂除尘器内的木纤维粉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爆炸特性参数测试和爆炸危险性分级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测得的爆炸特性参数,根据美国爆炸指数E 综合分级法,危险等级为强;根据德国危险性分级方法,木纤维粉尘的爆炸等级属于St1,其爆炸特性较弱;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分级方法,木纤维粉尘属于不需要特别注意类粉尘;结合E 综合分级法,我国将木粉划分为危险性级别高的可燃性粉尘,此分级较为合理。但对于防爆措施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爆炸参数进行设计改造。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粉尘爆炸机理的基础上,以维生素K3粉末和活性炭粉末为实验原料,研究粉尘爆炸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的变化规律。在粉尘浓度较低的范围内,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着粉尘浓度的上升而急速上升,突破一定临界浓度后,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其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维持在较高值位。  相似文献   

12.
选取三种不同粒径的聚酰胺(PA)树脂粉尘,以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分布。在20L爆炸试验装置中开展PA粉尘/丙烷/空气组成的杂混物爆炸特性研究,分析丙烷浓度对粉尘爆炸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三种PA树脂粉尘/空气混合物中施加丙烷气体均导致粉尘爆炸下限呈现降低的趋势。对于粒径较小的PAⅢ树脂粉尘/空气混合物,施加的丙烷体积分数为2.0%时,爆炸下限降至原值的一半。与单纯的可燃粉尘/空气混合物相比,可燃气体与可燃粉尘热解生成的可燃挥发分相叠加,其最大爆炸压力升高。对于大粒径粉尘,该增强作用尤为显著。杂混物的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也呈现增大的趋势。对于PAⅢ粉尘/空气混合物,施加的丙烷体积分数为2.0%时其最大爆炸压力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3.
以Siwek 20L爆炸球中所测实验数据为基础,对3种可燃粉尘-碳酸钙混合体系的爆炸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烟煤粉爆炸机理为"气相燃烧",而无烟煤、镁粉的燃烧爆炸属"表面非均相氧化"机理,碳酸钙对前一机理控制的粉尘爆炸的抑制效力优于后者,碳酸钙的抑爆效力与可燃粉尘的热值无直接关联,但随着碳酸钙粒径的减小而增强。  相似文献   

14.
克拉维酸钾微晶纤维素混粉爆炸参数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引起克拉维酸钾微晶纤维素粉尘发生爆炸的相关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克拉维酸钾微晶纤维素1∶1混合粉尘,利用20 L球形粉尘爆炸测试装置.结果表明:①随着含湿量的增加,粉尘爆炸下限值也增加.②测试结果得出,粉尘最低着火温度为210 ℃;粉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为370 ℃.③随着粉尘质量浓度的提高,最大爆炸压力也随着提高;纯克拉维酸钾粉尘的爆炸压力都要超过混合粉尘.④惰化试验结果表明,氧气体积分数低于14.6%时,粉尘不爆炸;为15.5%时爆炸特别猛烈.结论:可为药物粉尘爆炸事故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谨防粉尘爆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爆炸是可燃性固体粉尘或可燃性液体的雾状液滴分散于空气或其它助燃气体中,当其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接受相当的点火能量所必然发生的一种爆炸现象。在我国,粉尘爆炸每年都有发生,而且常常属于重特大火灾。据有关统计表明,发生爆炸事故最为严重的是铝粉和食品粉尘,其它还有煤粉、塑料粉、木粉等。因此,粉尘爆炸是煤矿、粉末金属加工企业和棉麻、塑料、食品加工企业等防火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粉尘爆炸具有以下特点:1.产生的能量大,破坏性大粉尘的燃烧速度虽比气体爆炸要小,但因其分子量一般比气体大得多,单位体积中可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2)
随着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日益加深,饲料加工场所中可燃粉尘的爆炸风险也日渐受到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文章重点介绍饲料加工场所中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场所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大量列举了当前工艺设备条件下的饲料加工场所中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和区域范围,以预防粉尘爆炸或降低粉尘爆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摘 要:使用近球形煤尘爆炸装置,以微米级褐煤粉尘为研究对象,测试爆炸压力特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微米级褐煤粉尘爆炸最大压力为0.73 MPa,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为65.78 MPa/s,该爆炸强度可对爆源附近人员造成极大危害。爆炸前后参与爆炸的挥发分质量分数达到26.25%,表明挥发分是参与褐煤粉尘爆炸的主体成分。随喷尘压力在1.4~2.6 MPa范围内增大,爆炸最大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喷尘压力为1.8~2.2 MPa时,爆炸最大压力相对较大,表明该条件下褐煤粉尘在点火头附近扩散得最充分。随点火延迟时间在70 ~130 ms范围内增大,爆炸最大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点火延迟时间约为100 ms,说明该条件下褐煤粉尘颗粒达到最佳分散状态,爆炸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调研国内外文献,形成两个层级的镁粉尘燃爆体系框架,并从镁粉尘燃爆敏感参数、粉尘云爆炸强度、燃爆机理、粉尘云火焰传播特征及镁粉尘爆炸防护5方面展开综述,分析和评价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试验设计应考虑镁粉氧化程度对敏感参数及爆炸强度的影响。从提高试验数据的完整性、改善试验方法、建立镁粉尘云火焰传播测试标准、多元化防爆措施研究4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粉尘爆炸及抑爆后的风险变化,构建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粉尘爆炸不确定性风险及其概率变量评估方法,对三通管内铝粉爆炸压力动态不确定性变化及粉尘爆炸超压不确定性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位粒径为35 μm、质量浓度为500 g/m3的铝粉在典型位置三通管处爆炸超压服从Gamma分布,其爆炸超压平均值为0.10 MPa;蒙特卡罗模拟结果显示,以超过50%概率区间为例,分岔口处铝粉爆炸超压致管道结构损坏的风险性为85.41%,加入7.5%磷酸二氢铵后,超压对于管道结构的致损风险减小至45%。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试验研究了聚丙烯(PP)粉尘爆炸特性及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对聚丙烯粉尘爆炸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300 g/m3的聚丙烯粉尘爆炸强度最大,最大爆炸压力为0.746 MPa、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为60.508 MPa/s、爆炸指数最大为16.398 MPa·m/s.随着MPP粉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