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地统计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放化疗并发症的具体种类与分期情况,并对患者的术后社会生活状况进行了统计与随访,通过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更好地保障宫颈癌患者身心健康的手段,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徐方红  严小凯  周航 《贵州医药》2021,45(7):1048-1050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生存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腹部肿瘤科2011.1至2015.12收治疗的135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log rank检验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宫旁浸润、脉管浸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7,(12):928-93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LPT)和HR-HPV-HC2二联检测妇科门诊患者443例,其中对LPT、HR-HPV-HC2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83例临床资料结果进行分析。结果:LPT和HR-HPV-HC2二联合筛查的443例患者中,HR-HPV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低度鳞状上皮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的宫颈管分泌物阳性率分别为38%、93%、100%和100%,均高于正常(NILM)组的22%。LPT、HR-HPV-HC2检测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83例患者中,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I级(CIN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Ⅱ级(CIN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CIN3)和SCC,HR-HPV感染率分别为79%、92%、100%和100%,,均高于NILM组57%。随着病变级别升高,HR-HPV感染阳性率明显升高,尤其在CIN3和SCC的14例患者中HR-HPV感染阳性率高达100%。结论:HR-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采取HR-HPV-HC2检测联合LPT检测二联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 [1].研究[2]证实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主要病因,多数妇女仅为HPV短暂感染,一般8~10个月左右消失,仅有少数会持续感染最终发展成为子宫颈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癌前病变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宫颈癌发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宫颈癌筛查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HC2)是目前唯一通过FDA认证的检测HPV方法,其灵敏度高、重复性强,还可测定病毒载量[3].HC2进行HPV-DNA检测,可以最大限度地筛选出高危人群,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病死率,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患者一旦确诊,患病的痛苦以及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就像大山一样压在患者的心头。患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手术后我还能活多久?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个话题。癌症的5年生存率是什么提到癌症的预后和治疗效果,临床上有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叫做5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是活5年的意思吗?不全是。5年生存率是指肿瘤经过各种综合治疗后,患者生存5年以上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宫颈癌妇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绝经分为绝经组128例和非绝经组31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理学特点,两组患者癌症类型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以鳞癌为主,绝经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浸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分型、病理分型、是否手术、淋巴结是否转移和深肌层浸润情况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而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浸润是绝经后宫颈癌妇女的病理特征,肿瘤分型、病理分型、是否手术、淋巴结是否转移和深肌层浸润情况均与颈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宫颈癌ⅠA2期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宫颈癌ⅠA2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资料和病理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34例患者随访(37.35±19.34)个月,出现1例复发,无死亡病例.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宫颈癌病理类型、脉管浸润与宫颈癌的复发均无明显关系(P>0.05),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确诊为宫颈癌0~Ⅱa期的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0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行电套圈宫颈切除术,0期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及Ⅰa期~Ⅱa期患者则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及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对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83例中,接受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73例,发生不同种类并发症29例.并发症类型:尿潴留20例、淋巴囊肿5例,腹部切口感染及裂开、泌尿道感染、输尿管瘘、下肢深静脉栓塞各1例.治疗后,尿潴留恢复时间为1~2周,淋巴囊肿为1个月,其他并发症恢复时间为1周.结论 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掌握手术范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C2-HPV-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9424例门诊受检者行液基细胞检测,细胞学结果异常的851例患者再应用杂交捕获法HC2-HPV-DNA作13种高危型HPV检测。结果 9424例受检者中,共发现细胞学异常者851例,占9.03%,其中Ascus522例、LISL208例、HISL96例、SCC25例,分别占5.53%、2.20%、1.01%、0.26%。851例细胞学异常的受检者中高危型HPV阳性539例,阳性率63.34%;其中Ascus、LISL、HISL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53.64%、70.19%、92.71%,说明癌前病变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结论利用HC2-HPV-D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TCT)有针对性进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检查,指导临床,是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167例,所有患者均行“PiverⅢ型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进行化疗,根据患者术后至化疗时间,将分为早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和晚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其中早期化疗组89例,晚期化疗组78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复发率、病死率、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结果 与晚期化疗组相比,早期化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12.36%vs 24.36%,P<0.05);术后1年SF-36明显提高[(76.82±8.57)vs (70.75±9.12),P<0.05];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化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40例)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对其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前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对评估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入住本科室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术前血浆DD水平分为DD水平升高组(A组)和DD水平正常组(B组),并进行术后随访,以宫颈癌复发为随访的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计算组间生存率曲线差异,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组有16例复发,复发时间中位数为25.5个月(6 ~ 50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74.0%;B组有11例复发,复发时间中位数为36个月(15 ~ 6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88.8%.Kaplan-Meier曲线表明,A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B组(P<0.05).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血浆DD水平、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法均为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血浆DD水平是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该指标对早期宫颈癌的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8例有完整资料的、治疗方案相同的宫颈癌患者,Ⅰa期13例(16.67%),Ⅰb期42例(53.85%),Ⅱa期23例(29.49%)。结果2年生存率为84.62%,5年生存率为73.08%;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手术切缘是否有癌细胞残留、深肌层是否有癌细胞浸润、宫旁是否癌细胞浸润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较晚、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手术切缘有癌细胞残留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应予高度重视,加强综合治疗,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6.
24例复发宫颈癌的化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顺铂(DDP)或卡铂(CBP)、博莱霉素(BLM)、羟基喜素硷(HCPT)联合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DDP20mg,静脉滴注,第1-5d,如肾功能有异常时采用CBP100mg静脉滴注,第1~5d,HCPT6-10mg静脉滴注,第1-5d,BLM 15mg肌肉注射,第1、3、5d。结果总有效率50%,毒性反应以骨髓抑制最明显,白细胞降低58.3%,胃肠反应轻微。结论DDP(CBP)、BLM、HCPT联合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bcl-2基因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个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本文通过宫颈癌组织中bcl-2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早期宫颈癌的根本治疗手段是行宫颈癌根治术,但由于此手术创伤大,切除范围广,易造成膀胱功能障碍,引起术后尿潴留。本文主要就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手术范围大,损伤面积广,加上全身麻醉的手术方式,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肠蠕动减弱、腹胀、腹痛等,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人员在术前、术后为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实现早期排气,早期进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为我国最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多采取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而尿潴留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因不习惯卧床排尿而致尿潴留,同时术后留置尿管的机械性刺激或因使用麻醉性止痛剂降低了膀胱膨胀感等也是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为预防尿潴留发生,临床常采取术后鼓励患者定期坐起排尿、定期夹闭导尿管以训练膀胱恢复收缩力,但常因措施无效需再次导尿,增加患者痛苦与细菌上行性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