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本组...  相似文献   

2.
曹晨  岳伟 《世界临床药物》2021,42(7):532-535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起病急、进展快,且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目前,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能得到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为了帮助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展性研究进行提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并且实施静脉溶栓医治的患者其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2月到2019年1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96例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并且实施静脉溶栓医治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讨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常规护理组当中的48例患者仅仅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护理,实验护理组当中的48例患者则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其展开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并且实施静脉溶栓医治的患者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据统计,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在看护过程之中仅有4例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则有12例在看护过程之中发生并发症,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在紧密看护和护理干预之后有效概率(92.67%)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有效概率(75.00%),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信息方面,由此可知,实验护理组患者在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其临床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护理结果也比较满意。讨论: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来护理患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并且实施静脉溶栓医治的患者,可以显著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又可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期强化降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压管理方案不同分为强化降压组(给予早期强化降压)和指南推荐标准降压组(给予指南推荐标准降压),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治疗后早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后指标(早期缺血脑组织再灌注、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情况, 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占比及90 d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降压组患者治疗后1 h的收缩压(147.65±8.23)mm Hg(1 mm Hg=0.133 kPa)、治疗后24 h的收缩压(145.35±3.58)mm Hg低于指南推荐标准降压组的(163.41±5.75)、(161.72±4.49)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4 h的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48、72 h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采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3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3.8%),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低于对照组(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估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82例按自愿原则,接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3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51例,评估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溶栓后Ⅱ~Ⅲ级闭塞血管再通率、早期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率、3个月较好转归率显著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病死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静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具有与之相似的安全性,且动静脉联合溶栓拥有更好的疗效,但该结果仍有待于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溶栓疗法是当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前途和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可迅速恢复梗死区脑血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1]。rt-PA是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与血栓中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溶栓疗法是当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前途和最有希望的方法 之一,可迅速恢复梗死区脑血流、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1].rt-PA是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剂,与血栓中纤维蛋白形成复合体后增强与纤溶酶原的亲和力,使纤溶作用局限于血栓形成部位[2].现将我科在溶栓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在6h之内出现新的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头颅CT未见出血和新发梗死,采取尿激酶100-150万单位加生理盐水100ml,30min-2h滴完,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3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并发脑出血1例,占2.5%;上消化道出血2例,占5%;另外完全缓解者30例,占77%;未恢复4例,占10%;病情加重2例,占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围溶栓期护理问题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0例神经内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围溶栓期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有效的围溶栓期护理能为尽早实施溶栓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保证围溶栓期安全,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最大限度地恢复脑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溶栓的临床结局改良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130例).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缺损评分,并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急诊科遇到的常见病,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年发病率为150/10万,病死率120/10万,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该病已成为严重的医学和公共卫生课题,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对预后起关键性作用,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2],超早期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溶栓治疗可使许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益。但是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很短,超过时间窗溶栓将会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及发生并发症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时间窗内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时间窗内拒绝溶栓或有溶栓禁忌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共计90例,并为该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射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多模态MRI评价溶栓后24 h及3个月时疗效,采用卒中量表(NHISS)评价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预后。结果 90例患者溶栓治疗后24 h,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63例占70.00%、不良者27例占30.00%,治疗前后NHISS的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行多模态MRI检查者阻塞血管完全再通17例占42.50%、部分再通5例占12.50%、闭塞18例占45.00%,与溶栓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预后良好者79例占87.78%、不良者11例占12.22%,与溶栓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注射阿替普酶行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临床治疗办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16例,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办法,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较低,患者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Dragon评分对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于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2例接受尿激酶1 000 000单位静脉溶栓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例入组的患者进行Dragon评分,溶栓后随访其1个月后的改良Rankin评分(mRS),以mRS评分高低为预后评定指标,定义mRS<3分为良好预后,mRS>4分为不良结局,评价Dragon评分与溶栓预后的关系。结果 82例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患者1个月后获得良好结局(mRS<3分)57例(69.51%),不良结局(m RS>4分)13例(15.8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溶栓1个月后预后mRS评分和Dragon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1个月后良好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0.778~0.954),当Dragon评分<3时预测最佳,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0%、82.5%,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5%、8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移动卒中单元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5例),应用移动卒中单元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为观察组,使用传统溶栓模式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溶栓流程中各时间节点:入院/上车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CT检查完成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呼叫120至静脉溶栓时间,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溶栓后90 d神经功能转归良好(mRS评分0~2分)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上车至静脉溶栓时间、发病至CT检查时间、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和呼叫120至静脉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7、14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溶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脉溶栓后14 d的NIHSS评分与溶栓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根据m RS评分,将110例患者分为A组(预后良好,n=65)、B组(预后不良,n=45),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发病90 d病死率等,分析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治疗后,出现颅内出血的有9例,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6例;发病后90 d,死亡6例。A组、B组在年龄、发病到治疗时间、糖尿病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与预后不良具有相关性。结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糖尿病史、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等,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治疗过程中准确识别这些高危因素,并进行有效干预,以提升静脉溶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