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昕迪 《佛山陶瓷》2008,18(10):37-39
陶瓷首饰是一种特殊的新型首饰,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与其它首饰相比,具有原料取材方便、可塑性高、环保、价廉物美及设计空间大等优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拓宽了首饰设计的审美视野。首饰设计者有意地利用肌理去创作作品,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感。追求自然效果和肌理变化是现代陶瓷首饰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陶瓷首饰是一种特殊的新型首饰,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与其它首饰相比,具有原料取材方便、可塑性高、环保、价廉物美及设计空间大等优点,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拓宽了首饰设计的审美视野。首饰设计者有意地利用肌理去创作作品,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感。追求自然效果和肌理变化是现代陶瓷首饰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俞军 《陶瓷研究》2004,19(2):24-26
现代陶艺反映了现代人对精神家园回归的冲动,同时现代陶艺相比,现代陶艺是对中国传统了陶艺的一种继承与发展,陶艺家有意地利用肌理去创作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感,追求自然效果和肌理变化是现代陶艺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沿街建筑的标识物既附属与建筑物本身,又附属于街道空间,对研究街道空间与人的行为感受有重要意义,并且在现代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研究建筑物立面和街道的空间形态对保留城市肌理和市民情感记忆有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沿街建筑标识物入手,结合现有的文献,浅要论述沿街建筑标识物与街道空间对人行为感受的联系并希望通过文章对城市更新改造的建设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从现代生活陶艺设计中题材的选择、造型、色彩心理、材质与肌理美及装饰等方面来分析设计师情感的注入,以期设计出更好的生活陶艺产品,解决被单调的风格化的物品包围的现代人对机械风格、简单化、标准化的厌恶以及对情感化生活的追求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代陶艺壁饰及情感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影响影响现代陶艺壁饰情感的色彩、泥料及肌理的要素进行分析,阐述了现代陶艺壁饰情感要素的应用方式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瓷产品设计是以陶瓷材料形成最符合目的的、实用的并具美感的产品系统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构思、行为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涉及到设计的诸多因素。陶瓷产品设计的功能因素是设计的基本点,包括产品的实用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陶瓷产品设计的形式因素由形态、色彩、肌理等视觉性的造型因素构成,它与功能因素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陶瓷产品技术因素主要是生产技术,陶瓷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的实现必须拥有相应的生产技术为保证;陶瓷产品设计的经济因素影响功能因素和形式因素的形成,因为设计的目的在于实现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肌理语言是现代陶艺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在现代陶艺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表现中,肌理语言扮演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肌理语言的概念及内涵的诠释,论述了肌理语言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瓷在颜色、质感、肌理等方面有着其他材料无法达到的工艺效果,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近年被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应用于手机工业设计中。本文基于陶瓷材料在手机颜色、材料、表面处理工艺(CMF)设计中的应用实践,通过案例进行分析,阐述陶瓷在手机CMF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产品外观、性能与设计效率,并且节约生产成本,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正>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中,肌理一直是人们善于去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在包括陶瓷、国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上绽放出迷人的魅力,也因此形成了一门内容精深的肌理艺术。肌理艺术在紫砂陶创作中同样具有十分强大的表现力,它与紫砂泥料  相似文献   

11.
施敏 《发现》2010,(6):20-20
潜意识的恶作剧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很多想法由于受到社会伦理等各种约束,是“深藏不露”的,甚至本人也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潜意识”。藏在潜意识里的东西会通过各种方式出来露露脸,有时会出现在梦里,有时会体现为无意识的行为,有时就变成了一种口误,心理学家称之为“弗洛伊德口误”。这些口误的内容往往是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反映。从一个人的口误中往往可以发现其内心深处的某些秘密。  相似文献   

12.
肌理是一种表现语言,在现代会画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肌理与材料的应用有利于展现艺术个性的追求以及现代精神特征的发挥。在版画创作中伴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以及对新型技法的不断探究,众多版画爱好者在进行版画的创造中更多的体现肌理美。不同的材料表现出来的肌理美是不同的,同时也是任何绘画表现方式无法媲美的。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新型材料的出现使得人们对肌理美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不断的发现材料的美感,通过材料的美感来启发心里的情感,进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版画作品。  相似文献   

13.
论陶瓷产品形态与各造型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产品形态与其功能、结构、材料、色彩、肌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陶瓷产品的整体属性。以人性化的形态创造观协调产品形态与功能、结构、材料、色彩、肌理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陶瓷产品设计的成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余晖  戚振宇 《陶瓷》2022,(3):191-192,196
环境陶艺是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和公共艺术相结合产生的比较新的陶瓷艺术门类,还有许多议题值得讨论.本论文通过研究环境陶艺的色彩美与肌理美,分析色彩与肌理给环境陶艺带来怎样的美感,为人的生活创造怎样的居住空间.环境陶艺可以美化生活环境,使人居住得舒适,让人回归到作为人的自己,创造艺术性的生活空间,让艺术变得生活化,生活也变得...  相似文献   

15.
肌理是陶瓷艺术的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肌理作为视觉效果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情感内容,是创作者思维过程的真实记录。它是创作者个性与审美品位的张扬。  相似文献   

16.
对趣味进行了界定,描述了趣味性设计在传达产品语义、彰显产品个性化、实现产品与人的情感互动和拉近消费者与产品的情感距离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并就如何增加陶瓷产品的设计含量、审美价值、将趣味化造型和装饰应用于陶瓷产品设计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温釉彩的肌理效果在窑中是动态变化的,通过火的历炼,这些虚实交错,重叠并存的视觉意象具有了不可复制的艺术价值。通过再设计的方式对高温釉彩视觉肌理的美学符号进行解构和重组,分别从颜色感观和意象形态两个方面挖掘高温颜色釉彩视觉肌理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并结合目前艺术衍生品市场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通过设计实践的方式来探索高温釉彩艺术衍生品的设计思路。提出符合当代语境的图形意趣再设计、强调造事感知的载体再设计、技术融合的新媒体再设计三个层面的设计策略。使艺术衍生品从复制粘贴的模式中挣脱出来,也使高温釉彩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得以延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8.
泥是陶瓷艺术创作的语言介质,谙熟“泥性”是一个陶艺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黑格尔说“每一个艺术家都要用一种材料来进行工作,而能够驾驭材料,正是天才所特有的本领。”一个艺术家对材料的质地、手感、触感、织法、纹理的把握,最终都可以通过一种共同的语言形式“材料肌理”表现出来。陶艺作品的肌理效果,它的轻重缓急,方向走势,都能体现出作者的性格、情感以及当时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万宏楠 《陶瓷》2024,(2):106-108
陶瓷艺术是粘土的艺术,粘土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性,不仅可以塑造出万事万物的形态,而且在色彩、质感等方面也具备极强的表现力。肌理作为材质本体的一种外在状态,因此在艺术表现中尤为重要。通过研究粘土表现肌理的效果,可以探索陶瓷艺术材料与其它材料之间的联系。笔者通过对肌理的类别和肌理产生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索陶艺肌理语言与艺术创作的融合。从陶瓷材料出发,比较多种创作方法对肌理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探讨如何将技法与陶瓷肌理语言创作相融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生活陶艺的情感设计及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情感的投入、受众者的情感心理、消费心理与购买动机等方面的研究,找出影响现代生活陶艺情感的因素,从而更好地设计出生活陶艺产品,实现在现代生活中个性化产品的实用需求和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