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金锁  刘冷 《化学教育》2011,32(12):56-58
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生活中的化学意识”的教育与培养进行的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化学对人们生活与健康的影响,但就如何利用化学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身体健康方面,不少大学生存在模糊认识或我行我素。教师有责任使学生从理论上、实践中去学习与体验化学对生活与健康的影响,加强生活中的化学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杨嫣  谢娟  张改 《大学化学》2018,33(2):43-46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与生活是面对非化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与衣、食、住、行等相关的化学知识。本文将国家标准应用于化学与生活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以标准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掌握使用标准文件分析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化学学科,了解化学学科在生活中的作用,规避化学产生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蔡苹  胡锴  程功臻 《大学化学》2018,33(9):52-54
主要介绍通识课"化学与社会"的课程体系建设,其特点在于突出课程的"通识"性。课程通过帮助学生消除对化学的误解和向学生介绍社会中的化学常识,来加强对学生科学思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对于如何贯穿低碳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中学化学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粤北地区部分中学教师、学生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低碳生活问题,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中学化学教育对低碳生活产生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晗清  韩洋  寇诺  易勇 《化学教育》2023,(19):15-21
结合课标,从肥料的组成分类、化工生产、作用机制、简单鉴别、环境影响等方面,对相关素材进行了解构与统整。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知识的螺旋式进阶路径,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范式;要藉以生活中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宜依托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讨论,提升学生的STSE素养,从而全方位展示化学学科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6.
孙楠  陈凯  倪娟 《化学教育》2019,40(5):22-25
基于科学风险认知角度创新设计“营养与化学”的中考复习课,尝试以食品营养相关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和网络传播的伪科学信息为载体,引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加以分析、评价和批判,达到综合应用知识体系和培养科学风险决策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非化学专业本科生生活化学实验课程中尝试开设饮用水实验,针对非化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重新设计实验的教学内容,通过贴近生活的实验内容,普及饮用水常识,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胡久华  吴益平 《化学教育》2007,28(11):20-21,24
高中化学新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2部分,"化学与生活"属于其中的一个选修模块。广大化学教师在实施此模块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感觉没有多少化学知识,大部分教学内容倾向于科普介绍。通过"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教学案例探讨避免"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的科普化的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均出版了《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教材。3套教材中的实验具有内容联系实际、体现探究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文中对3套教材中的实验按照化学与健康、生活中的材料、化学与环境保护三大主题,以及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和验证相结合的实验等进行了分类统计和比较分析,以利于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生活与化学》是一门受欢迎的选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行 《化学通报》1996,(4):46-48
《现代生活与化学》是一门受欢迎的选课倪行(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210024)90年代以来,第11、12、13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先后提出:“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1]、“化学在演变,化学教育要改变”[2]的要求。这对我们化学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责任和动...  相似文献   

11.
郑凌玲  周爱菊 《化学教育》2017,38(24):43-47
在高职院校学生缺少化学素养的背景下,以“人居环境”课程为例,寻找人居环境与化学学科的契合点,精心设计人居环境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用化学的眼光看待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辩证思维;有效处理和解决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信息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入化学新成果,感受化学魅力;在科普活动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培养高职学生的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冶杰慧  王威  纪利春 《大学化学》2017,32(10):17-19
针对我校非化工专业的学生,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启发式引导,以及培养学生用化学思维认知社会生活,完成化学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以高素质的化学通才教育。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新时代化学教育的生活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和用途的自然科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穿、玩、用等各种生活都离不开化学,在化学教学中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衔接,不仅能将枯燥乏味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东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特点,本文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深化。近年来,通过实践"巩固基础,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开展趣味性实验,推广微型化实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及完善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模式表明: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节能减排与环保意识等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欲望,拓宽学生的思路,及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主观能动性以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鄢鹏 《化学教育》2008,29(8):32
针对初中化学中事实性知识较多学生又较难落实的现象,设计了一节竞赛活动课。课前2周向学生透露本次竞赛活动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化学之最、物质的俗称、物质的颜色、物质的用途、化学与生活、基本概念与原理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主动记忆。上课时模仿娱乐节目,组织了"实力对决""争分夺秒""齐心协力"3轮竞赛活动,最后师生统计各组积分,给予表彰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寓教于乐,在游戏与竞争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公民对化学认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半数的公民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与食品中的化学知识,不少公民缺少对化学化工与化学发展前景的认识,也缺少化学在体育中应用的了解.学校和政府有责任提升公民的化学素养,使公民能正确认识化学化工及其与社会、生活、生产的关系,认识化学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化学与生活》系列教材简介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仁花  马善恒  熊言林 《化学教育》2010,31(5):31-32,59
通过对马萨诸塞州《化学与生活》系列教材的简单介绍和案例分析,归纳出该系列教材的特点,进而得出对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编制的几点启示:(1)宜重视深化基础化学知识结构;(2)应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3)要重视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大一新生和中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中学化学新教材中与生活相关知识教学时出现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宋万琚  王磊 《化学教育》2013,34(10):88-91
近些年来公众或学生科学素养、化学素养的测量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依据“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功能化构成提出评价模型,开发了高中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素养”的测量工具,分为辨认、解释、评价、决策和行为5个维度。经试测,测量项目的难度、区分度适中,测量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20.
主要根据化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模式,形成了"化学教学设计"课程教学的特色。学习理论实施导修课教学。将化学知识按学习属性分类,按各类知识认知原理设计教学范例,并对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和模拟教学训练,使学生对各类化学知识的教学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5届硕士和3届本科生教学结果表明,学生化学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得到较理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