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改进常规的ε-己内酰胺聚合方法,采用苯甲酸-水体系作反应催化剂控制产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和端基的化学组成,合成了具有不同Mn的单端羧基聚己内酰胺齐聚物,并讨论了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时,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氧化铈对Cu-Mn-O燃烧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反-色谱技术考察了Cu-Mn-O及Cu-Mn-Ce-O催化剂的甲苯完全燃烧活性;通过改变氧的浓度,研究了CeO_2对Cu-Mn-O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用TPR、TPOT和氢氧滴定法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CeO_2能够增加催化剂表面的贮氧量,提高吸氧能力,改进供氧性能,进而提高Cu-Mn-O催化剂在低氧比时的无化活性,也能使还原后的Cu-Mn-O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V—Mg—O催化剂用于丁烷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和丁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用于烷氧化脱氢制丁二稀的V-Mg-O催化剂,m(V2O5)/m(MgO)、催化剂焙烧温度对转化率和选择性有较大的影响,24-V-Mg-O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C4(C4H8和C4H6)选择性,当反应温度为873K、原料气组成为n(C4H10)/n(O2)/n(N2)=4/8/88时,收率达到32%。  相似文献   

4.
Mn(OH)2空气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碱条件下,用MnCl2,MnSO4,Mn(NO3)2溶液生成的Mn(OH)2的空气氧化反应。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表明,氧化产物为Mn3O4。用电势-pH图对反应结果做了分析,测定并分析了Mn(OH)2空气氧化过程中pH值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CO氧化活性测试,采用XRD、XPS、TPR等方法表征,研究了Cu-Mn-Pt/γ-Al2O3系列催化剂中组分间的活性增强效应,并对其固相结构和表面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氧化型CuMn/γ-Al2O3催化剂中Cu和Mn之间存在一定的活性增强效应,两种活性组分发生协同作用;(2)还原型Pt-Cu/γ-Al2O3和Pt-Mn/γ-Al2O3催化剂的氧化活性在系列中最高,Pt-Mn/γ-Al2O3的CO氧化活性增强效应最为显著.这与加人Pt后,Cu2+易被还原,Cu+明显增多有关;(3)同时含有Cu、Mn组分的几种催化剂中,催化剂表面上Cu均有一定富集,加人Pt后,表相以Cu+为主.由于Cu-Mn-Pt三元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不同,以致氧化活性相差很大,共浸制备较分浸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要好的多.  相似文献   

6.
SO2-4/TiO2-SnO2/ZSM-5催化合成乙酸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SO2-4/TiO2-SnO2/ZSM-5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上负载钛锡双组元氧化物,比起负载单组元TiO2,在相同的负载液浓度下,催化活性提高了14%,且焙烧温度和Ti∶Sn(原子比)对催化活性亦有较大的影响.在回流温度下,催化剂投入量为乙酸加入量的3.2wt%,反应2h,酯化率达96.4%.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四种催化剂,CuMn1.36Ox、Ce/CuMn1.36Ox、Au/CuMn1.36Ox和Au-Ce/CuMn1.36Ox。在200℃时,对催化剂进行 了6h的氧所氛处理;用扫描电镜和比表面测定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CuMn1.36Ox中掺入稀土元素Ce大大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Au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越高其活性越好,氧气氛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Mn-Co二元B位复合钙钛石型氧化物LaMnyCo1-yO3对CO氧化的催化能及其与催化剂的固体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从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互补的观点讨论了影响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Mn,Co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性质的不同会影响催化剂的结构、过渡金属离子的状态和氧的吸附性能,进而影响CO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在富站区,催化活性主要取决于金属钻离子的状态,富锰区主要与锰离子和催化剂的缺陷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个新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催化/引发体系,将该体系应用于甲基丙烯酸丁酯的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1.3〈-/Mw/-/Mn〈1.4)聚合物数均分子质量-/Mn与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关系,此体系以结构简单的二氯甲烷为引发剂,以物质的量比为1:2的四水合氯化亚铁与三苯基膦的反应产物作催化剂,同时还分别对以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为引发剂时甲基丙烯酸丁酯的聚合反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在V2O5-MnO2-P2O5催化剂上进行甲苯气相氧化制苯甲醛的实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催化剂的优化反应条件和影响反应性能诸因素的显著性顺序。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合成1-丁基己内酰胺,研究反应时间,无水碳酸钾用量,反应温度及不同催化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硝酸介质中,Mn2+被PbO2氧化的产物。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产物与PbO2的用量和Mn2+的浓度有关;在Mn2+浓度较低时,反应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TPR,ESR,XPS,和Py-IR等手段对分子筛复氧化物催化剂MxOy/HZSM-5(O-La,Cu,Mn)的催化活性进行研究,探讨添加剂Mn的调变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剂Mn的加入使催化剂表面CuO的分布状况得以改善和稳定,Mn可能以+2价态存在于催化剂中,进而影响主催化剂La的结构分布,导致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己内酰胺与α,ω-二卤代烷在固-液相转移条件下(KOH/K2CO3混合碱,TBAB为PTC)反应得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1,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碱及催化剂用量对1,4-二溴了烷与己内酰胺进行单取代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己内酰胺:1,4-二溴丁烷:氢氧化钾:碳酸钾:TBAB为1:3:1.5、3:0.05(摩尔比)时,90℃下反应,13h,产率可达75.4%,并合成了其它3个1-(ω-卤代烷基)己内酰胺,在类似的固-液相转移条件下,1与醇反应得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胡志彪  张珍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3):64-66,88
研究了在硝酸介质中,Mn^2+被PbO2氧化的产物。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产物与PbO2的用量和Mn^2+的浓度有关;在Mn^2+浓度较低时,反应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了BrO3--木糖-丙酮-Mn(2+)-H2SO4体系统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定了振荡反应的条件和典型的振荡波形,研究了反应物浓度,Cl-,Br-,Ag+及丙烯腈等各种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测定了温度对振荡诱导期,振荡周期的影响,并由此计算得到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研究了各金属离子对振荡反应的影响以及Mn(2+)的催化作用.考察了N2流代替丙酮时的振荡现象,从而对丙酮在振荡反应中的作用作了说明.分析了振荡反应的产物,并测定了体系中BrO3-和木糖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对振荡反应机理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固体超强酸催化双戊烯酯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固体超强酸AlCl3-D72为催化剂,进行了双烯乙酸酯化的研究,用GC和GC-MS法对酯化产物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α-乙酸松油酯为主要酯化物。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甲烷,研究了DADMPM与Cr的显色反应。在H3PO4介质中,在Mn和吐温20存在下,Cr与DADMPM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λmax为470nm,摩尔吸光系数ε=3.0×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19.
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考察了SO4^2-TiO2-SnO2/ZSM-5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上负载钛锡双组元氧化物,比起负载单组元TiO2,在相同的负载液浓度下,催化活性提高了14%,且焙烧温度和Ti:Sn(原子比)对催化活性亦有较大的影响。在回流温度下,催化剂投入量为乙酸加入量的3.2wt%,反应2h,酯化率达96.4%。  相似文献   

20.
铈部分取代镧的La—Mn系钙钛矿型催化剂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了Ce^4+部分取代La^3+的La10xCexMnO3钙钛矿型催化剂,结果表明,随Ce++取代量x的增加,La1-xCexMnO3催化剂越易还原,其还原活化能逐渐降低,对CO、CH4氧化反应其活性有一最佳值,对CO反应x为0.4;对CH4反应x为0.2,这是由于随x的增大,催化剂晶格缺陷增多,晶格氧的化学势增大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