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健脾养阴活血方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收治的180例晚期结直肠癌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化疗治疗,沙利度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沙利度胺,中药组在沙利度胺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养阴活血方。评估3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沙利度胺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中药组为93.3%(56/60),对照组为80.0%(48/60),沙利度胺组与中药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沙利度胺组与中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和沙利度胺组(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PG-SGA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沙利度胺组与中药组PG-SGA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且中药组明显低于沙利度胺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显著提高晚期结直肠癌合并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化疗的近期疗效,联合健脾养阴活血方虽不能进一步提升疗效,但能有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与化疗同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7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低剂量沙利度胺(50mg 2次/d)加化疗组及高剂量沙利度胺(100mg 2次/d)加化疗组,各26例.3组均于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单纯化疗组有效率42%,低剂量沙利度胺加化疗组有效率55%,高剂量沙利度胺加化疗组有效率59%,沙利度胺加化疗组有效率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疗效与沙利度胺剂量无显著关系(P〉0.05).3组毒副反应主要为便秘、嗜睡、乏力、末梢神经炎,其中高剂量沙利度胺加化疗组嗜睡及末梢神经炎发生率最为显著(P均〈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能提高近期有效率,而且低剂量沙利度胺未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联合中医中药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联勤第967医院诊治的白塞病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以沙利度胺50~10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予中药汤剂联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第4,8,12周对临床症状及血沉、C反应蛋白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19/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中医药治疗白塞病疗效明显优于沙利度胺单药治疗,且中药的应用减少沙利度胺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VAD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单项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MM时,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且价格不高,比较实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瑞匹坦三联方案预防接受高度致吐风险化疗的患者恶心和呕吐的疗效。方法将经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鼻咽癌及乳腺癌进行首次化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0例予阿瑞匹坦方案(阿瑞匹坦、格拉司琼和地塞米松或阿瑞匹坦、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三药联合方案)止吐,对照组60例予标准治疗方案(格拉司琼和地塞米松或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止吐,观察2组化疗后诱发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试验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除疲劳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阿瑞匹坦三联方案可明显提高肿瘤患者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沙利度胺及健脾理气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沙利度胺及健脾理气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TACE并口服健脾理气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VEGF、AFP均较对照组下降,中位生存期延长。结论 TACE联合沙利度胺、健脾理气中药能减少TACE治疗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控制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化疗前30min均予托烷司琼5mg,治疗组用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的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复安联合地塞米松穴位注射可有效提高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控制率,同时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IP方案二线治疗敏感性复发的小细胞肺癌(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一线EP方案治疗失败且在3~6个月内出现进展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IP组12例予伊立替康60 mg/m2静滴第1,8天,DDP 25 mg/m2静滴第1—3天;联合组12例予IP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沙利度胺剂量50 mg/d起睡前顿服,之后每3 d增加25 mg,至100 mg/d维持,至少连续口服42 d。2组均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联合组与IP组患者近期有效率(RR)分别是42%(5/12)和33%(4/12),临床受益率(CBR)分别为83%(10/12)和67%(8/1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包括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及腹泻。联合组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IP组(P=0.032)。结论沙利度胺联合IP方案二线治疗敏感性复发的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沙利度胺可以减少Ⅲ~Ⅳ度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耳穴埋针治疗乳腺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化疗前1天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埋针,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0.0%,低于对照组的86.7%,且恶心呕吐严重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控制率为81.7%,高于对照组的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针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第1天给予托烷司琼5 mg治疗,地塞米松5~10 mg化疗,地塞米松持续应用于第2天和第3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化痰方。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治疗前后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症状积分改善,并进行t检验。比较临床疗效,并进行χ~2检验。结果应用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呕吐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方结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新辅助化疗后呕吐方案,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圣愈康药酒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沙利度胺治疗,治疗组加服我院经验方圣愈康药酒;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相关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病情活动主要指标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而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圣愈康药酒联合沙利度胺能较好控制难治性AS病情发展,疗效优于单用沙利度胺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盐酸托烷司琼减轻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胃部不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于化疗当天静脉滴注盐酸托烷司琼,观察组在化疗前1天给予耳穴埋豆,评价两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2.9%、67.9%;组间胃部不适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联合盐酸托烷司琼可有效减轻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胃部不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98例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例,采用常规VAD方案化疗)和观察组(n=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痛评分、肿瘤负荷指标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M疗效显著,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是治疗MM的理想辅助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蕴、肝肾阴虚、气血两虚4型。对照组给予托烷司琼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磁珠贴压耳穴联合四子散穴位贴敷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化疗当天、化疗后第1天、第2天不同证型患者的呕吐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中肝郁脾虚及痰湿内蕴型患者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肾阴虚及气血两虚证型患者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呕吐症状,对肝郁脾虚和痰湿内蕴证型的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针刺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耳穴贴压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控制率,急性呕吐、迟发性呕吐发生率;比较2组恶心、呕吐程度,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控制率91. 30%(42/46),对照组总控制率71. 74%(33/46),治疗组总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化疗期间迟发性呕吐发生率和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21. 74%(10/46)、34. 78%(16/46),均低于对照组的36. 96%(17/46)、52. 17%(24/46)(P 0. 05)。2组化疗期间恶心及呕吐程度随着治疗天数增加而不断减轻,第2、3、5 d恶心程度轻于对照组(P 0. 05),第3、5 d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S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针刺防治乳腺癌术后CINV疗效确切,尤其防治迟发性呕吐、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焦虑状态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雷火灸和托烷司琼联合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观察治疗效果。方法:以接受含铂类药物化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化疗前后均给予托烷司琼静脉滴注止吐,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80.00%的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了恶心呕吐,对照组中有85.00%的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了恶心呕吐,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针对两组恶心呕吐症状实施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3.57%,对照组为70.58%,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综合运用雷火灸和托烷司琼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自拟滋肾活络方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2组进行对比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VAD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滋肾活络方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75%,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60%;M蛋白、骨髓浆细胞、破骨细胞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而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分别为8.85±8.48,15.37±8.96,0.19±0.06;成骨细胞指标两组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为1.63±0.21。在肾功能、生活治疗和毒副作用评估上,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所受化疗的影响更小。结论:自拟滋肾活络方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并且具有副作用较少和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的优点,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范华云  陈伟炳  谢文卫 《陕西中医》2013,(11):1504-1505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全虫方加减(全蝎、皂角刺、炒槐花、威灵仙、苦参等)联合沙利度胺内服,外涂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26例,采用单纯西药氯雷他定联合沙利度胺内服,外涂卤米松乳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虫方加减联合沙利度胺,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结节性痒疹疗效显著,副反应小,比单纯西药治疗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进行GP方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化疗前后静脉滴注托烷司琼止呕,治疗组采用化疗同时盐酸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化疗前后静脉滴注托烷司琼止呕,比较两组患者呕吐症状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的程度积分。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托烷司琼静脉滴注对防治GP方案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VEGFR mRNA高表达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治疗有化疗适应证而因经济原因不能使用贝伐单抗等昂贵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统计两组患者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进展时间(PFS)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ORR为33.3%,对照组为2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CR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VEGFR mRNA高表达患者,DCR率更高、PFS延长,生活质量提高,具有明显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