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法介绍(以左肩为例) 上举拾臂患者端坐位,伸肘、掌心向内。医者站于患者左侧,右手固定患肩,左手牵托患肘,慢慢上举,至病人难以耐受时放下。内收摸肩患者取坐位,患肢屈曲内收,手摸对侧肩。医者站于患者面前,左手固定对侧肩部,右手端患肘向对侧后上方推送,至病人难以耐受时还原。  相似文献   

2.
陈坚 《气功》1999,20(4):152-153
近年来,笔者自编了一套“理肺吐纳保健功”,经多例肺气肿患者实践后,发现有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功法介绍如下。预备功晨起择一空气清新之地,身体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国微闭,身心放松。略停片刻,然后深呼吸,吸气时脚后跟抬起,两臂同时向两侧展平,尽量吸气;呼气时脚跟下落,小腹微收,膝关节微曲,两臂下落到两腿外侧。动作宜缓,次数适当。主要功法一、起落臂:双臂经体侧缓缓高举过头,两掌劳宫穴相对,同时尽量吸气;然后缓缓落至两腿外侧,同时呼气,约做10次。二、双臂护胸:两掌握拳,拇指在掌心,拳孔向上,曲肘,…  相似文献   

3.
针刺加火罐治疗急性腰扭伤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以来,我科采用针刺健侧养老穴,腰部配合拨火罐治疗急性腰扭伤112例,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12例病人中,男性82人,女性30人,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18岁,多数为男女青壮年。治疗方法:病人健侧上肢掌心向胸,常规消毒养老穴后,针尖对准穴位中心点,快速进针至皮下,当刺到一定深度(1-1.5寸)后,进行上题下插,左右捻转,得气后即可出针。针后病人一般感腰部轻松,活动改善,再令其俯卧,以闪火拨火罐2-3枚于局部,留罐约半小时,取罐后,术者用手掌掌面,紧  相似文献   

4.
急性腰扭伤是骨伤科常见病.笔者用双手同刺睛明、至阴穴治疗本病2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令其患侧下肢呈90°屈曲,脚掌平放床面,术者左右手各持0.5寸针,右手刺睛明,左手刺至阴(皆患侧),同时刺入(如无双手进针之技,也可采取2人同刺).得气后,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进行中等刺激或强刺激.在进行刺激时,嘱患者活动腰部;对活动受限严重者,医者以左手或右手托住患者腰部,助其上下左右活动.活动度以患者能忍受为限.行针1—3分钟,留针20—30分钟,隔日一次.〔治疗结果〕20例中,一次治愈11例,2次治愈5例,3次治愈3例,1次好转1例(因工外出停止治疗).[典型病例]于××,男,29岁.劳动中因搬物不慎腰被扭伤已2天,右侧腰部疼痛明显,不能转侧,经多种方法治疗,未见好转,检查:符合急性腰扭伤证候.治疗:术者左右手各持1针,同时在患侧睛明、至阴穴刺入,每3—  相似文献   

5.
我在70年代曾拜老师学练过揉球功,揉球功的练法是,两脚呈内八字站立,两手在小腹处作抱球状,掌心相对。口眼微闭,全身放松,然后两手掌心不停地揉动,掌心始终对着掌心。练功时间可在半小时以上,揉球时要进入心身舒畅,物我两忘的境界。我体会练揉球功对改善咳嗽的症状很有?..  相似文献   

6.
治疗方法 用0.38mm×40mm毫针(28号1.5寸)浅刺多捻转法作用于手部腰腿点(手背第2指伸肌腱桡侧及第4指伸肌腱尺侧,共2穴)2分钟。左病刺右,右病刺左,边针边捻令患者做适度活动腰部的动作,以腰部见汗为度。病例介绍 李××,男,40岁,工人,友人扶其来诊。自述在劳动时不慎将腰扭伤,疼痛难忍。查其腰肌紧张不能做直立和弯腰等动作,当即施以上法。2分钟后患者疼痛消失,活动自如,喜笑出门而去。手针治疗急性腰扭伤$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王秀兰  相似文献   

7.
腰伤一针灵     
两年来笔者采用单刺患腰对侧之内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250例,多收立竿见影之效,现报告如下:针法:直刺,深度0.5~1寸,每5分钟左右捻转一次,每次针10~20分钟。进针后嘱患者轻轻活动腰部,尽力呼吸吐纳(此时局部可有麻、酸、胀感向后臂肘部放射)。效果:痊愈(症状消失,能自如活动)  相似文献   

8.
预备武:头正身直,两眼微闭,眉心舒展,面带微笑,下颌回收,舌抵上腭,沉肩垂臂,收腹提肛,左脚拉开,与肩等宽,全身放松。头颈松、肩臂松、胸背松、腰腹松、全身松......(图1)第一节仰天俯地两手后托,扶住腰部(图2),心想两脚脚心。吸气时身体尽量后仰,呼气时,身体前仆,双膝均不弯曲,作七次(图3-4)。两手松开自然下垂(图1)。第二节吐故纳新掌心向上,两手在小腹处交叉(图5),吸气时两手抬到头顶后手腕外翻掌心朝天,脚根提起(图6);用口呼气.呼气时,两手自然回到小腹处,脚根落地(图5)。两手松开,自然置于体侧…  相似文献   

9.
腰圈包括命门、肾俞、气海俞、腰宜、腰眼、秩边、白环俞、腰奇、腰俞、腰阳关,可构成一个圈,主治腰部疾患,左右各一,位于腰部脊柱的两旁,简称为"腰圈"。根据腰圈理论,挑络疗法治疗络脉不通所致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治疗络脉痹阻所致腰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脐针治疗急性腰损伤患者的即时止痛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急性腰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脐针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部疼痛症状、腰部活动度积分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后,两组患者腰部疼痛症状、腰部活...  相似文献   

11.
王永 《气功》2000,21(6):251-255
如此单脚连续在前一进步一推掌反复进行 ,左右各9次。附 :脚步行进图(图40)。第二种、左右进步预备势 :两腿挺膝伸直站立 ,两脚与肩同宽 ,脚尖朝前 ;双手自然垂臂至两腿外侧 ,手心朝里。全身放松 ,目视正前方(图41)。1 右脚向右前方上步踏进落实 ,重心右移 ,右腿屈膝微蹲 ,左脚悬空收提至右腿内侧。同时 ,双掌屈肘上托至两腰侧 ,掌心内含朝上 ,肘尖朝后 ;腰微右拧 ,下腹略收。目视左前方(图42)。2 动作不停 ,左脚向左前方斜进踏落 ,右脚跟进半步 ,重心前移 ,两腿屈膝略蹲呈前六后四站立。同时 ,双掌上托至胸前、内旋翻转掌心…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针刺中渚穴 ,配合局部活动 ,治疗急性腰扭伤 76例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临床资料本组 76例病人中 ,男 43例 ,女 33例 ;年龄最小者 1 5岁 ,最大者 63岁 ;病史最长 2个月 ,最短 1小时。全部病例均有腰部扭伤史 ,典型症状及体征 ;腰部刺痛 ,痛处固定不移 ,轻者俯仰不便 ,重则不能转侧 ,痛处拒按。2 治疗方法病人采取坐位 ,半握拳平放桌上。取双侧中渚穴 ,以 2 8号 2寸毫针常规消毒后 ,避开血管 ,使针与皮肤呈 30°角 ,针尖向掌心进针 ,深度为0 .8~ 1寸 ;得气后 ,嘱病人作腰部前屈、后伸及下蹲运动 ,使腰部扭伤处得…  相似文献   

13.
1一般资料本组72例中,男57例,女15例。年龄在18~82岁之间。扭伤时间1~5天。2治疗方法腰痛穴(双侧)穴位:手背中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骨横纹肌下一寸处,一手两穴。操作:患者面桌而立,两掌心向下,平放于桌面上。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0.8寸深,进计得气后,强捻。患者配合左右反复环行扭动腰部和反复上下曲伸运动。稍有痛感立刻减缓动作。再双掌伸直,掌心向下离开桌面。走动和活动腰部几分钟,复将手平放于桌面稍捻针后抽针即可。3治疗效果治愈(针刺后立即感觉腰部痛减,1次而愈者)56例;显效(针刺后稍觉痛减,复针而愈者)11…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气功科学》2000,(6):50-52
预备势两脚跟并拢,脚尖八字分开(前脚掌间相距约一横拳),身体中正,目光平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图1-1)。第一式:东方欲晓两臂体例上举,至肩平逐渐转掌心向上,至头顶前上方呈捧球状(拳间相距约二横拳)(图1-2)。两手捧球下行至小腹,同时膝微屈下蹲,两掌心向下。上捧,至额前逐渐转掌心向上,同时身体上拔,脚跟略离地。两掌至头顶上方后转两臂体侧下落与肩乎(图1-3)。第二式:木兰报春接上式转掌心向前,两臂体前合拢,左手为掌,右手握拳,掌心向外,右拳台于左掌心,同时目光自右向左环视。重心移右腿,微曲…  相似文献   

15.
峨嵋铁罗汉     
纯阳村童 《气功》2000,21(3):135-136
峨嵋铁罗汉乃是峨嵋派岳门功法。此功练成后筋骨强 ,神气旺 ,精力充沛 ,力大无穷 ,腹、背、两肋能经得住重击 ,运气发力可断砖碎石 ,自觉迸发无穷功力 ,直达四肢末端。现将其功法简介如下。预备势两脚分开略宽于肩 ,两膝挺直 ,双手自然下垂。心平气和 ,双手从两侧上举 ,掌心向上 ,至头顶掌心相对 ,同时以齿缝吸气 ,脚踮起。气吸满 ,两掌心转朝下 ,向腹前下降至丹田 ,同时吞气一口 ,以意引入丹田 ,足跟落地。如此反复9次 ,接下式。罗汉抱肚吞气一口咽入丹田 ,两手轻覆丹田 ,左手在内 ,右手轻覆其上 ,两手顺时针揉丹田 ,初时勿用力 ,但意念用…  相似文献   

16.
1 腰一圈发热王某某,男,60岁,1995年11月25日初诊。自诉腰一圈发热,夜间加重,精神、纳食、二便均正常,睡眠稍差。查舌苔发黄、脉象正常,腰部及全身未见特殊体征。考虑腰一圈为带脉所行,故在带脉、腰俞等穴上用“透天凉“的手法针刺,2次后  相似文献   

17.
治疗方法(1)患者取坐位,两前臂平放在诊断桌上,伸直双手,掌心向下。(2)取穴:腰痛点手背腕横纹下约一寸半,当第二伸指肌腱桡侧及第四伸指肌腱尺侧处(一手二穴)。(3)手法:直刺,强刺激,捻转提插。注意勿刺穿手掌,针感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产生针感后,即令患者作咳嗽动作,病人述疼痛减轻,则鼓励患者起立,双手保持原位置,作扭  相似文献   

18.
贾贵平 《气功》1999,20(11):507-508
坐式金刚大力功是一种源自民间武技的坐式内壮法,具有内外兼修,动静合一的特点,法简效宏,修炼后不但能强身健体,于防身也有显著效用。功夫练法一、培元运气盘坐姿式,最好采用双盘,盘不上者可从单盘开始练习,并逐步过渡至双盘。挑选安静无人干扰之地,坐稳后,双眼垂帘,舌抵上腭,呼吸轻松自然。掐手诀:左手拇指掐无名指根部,右手拇部从左手虎口处插入触左手劳宫穴,其余4指抱捏左手。此印称安神印。然后,口中诵念:“松———全身放松,静———大脑入静,动———气机发动”等诱导语,音可相应拉长。诵念时舌头可稍动,并随着诵念及时调整身形。待…  相似文献   

19.
(3)第一节动作———托天式(又名穿袈裟)①开肩,两手臂从体后两侧慢慢升起。②左右对称,打七个圈,好象在身体两侧,划水如轮,如做蝴蝶式游泳动作,要一个高过一个。③划第五个圈时,要与头同高;划第六个圈时,要高过头部;划第七个圈时,要在顶轮上约两拳处。④...  相似文献   

20.
搓腹:先用左手后用右手,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地轮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进消化,防止积食和便秘。 搓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