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剑锋  裴元吉 《核技术》2012,(7):512-514
本文研究了电子束辐照降解固态羧甲基纤维素(CMC)效应。结果表明:辐照CMC固体样品配制2%水溶液粘度随着辐照剂量增大而减少;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辐照导致CMC分子链上糖苷键C1-O-C4断裂。固态CMC辐照降解符合无规则降解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
预辐射聚丙烯纤维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捷  卢永畅 《核技术》1998,21(8):498-502
采用预辐射接枝法,对聚丙烯纤维分别采用电子束和^60Coγ射线在空气和氮气氛下进行辐照,然后将样品置于苯乙烯-甲醇溶液体系中进行接枝反应。研究了吸收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苯乙烯浓度等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预辐照样品的存放时间,存放条件等对接枝率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不同辐射源在预辐射接枝中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预辐射聚丙烯纤维接枝丙烯酸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捷  卢永畅 《核技术》1998,21(9):539-543
以电子束和^60Coγ射线为辐射源,对聚丙烯纤维分别在空气和氮氢气下进行预辐照,然后将样品置于丙烯酸水溶液体系中进行接枝反应。研究了吸收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丙烯酸浓度等接枝率的影响,还研究了硫酸和硫酸亚铁等添加剂以及预辐照样品在室温下的存放时间等对接枝率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不同辐射源在预辐射接枝中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低能氮离子注入固体乙酸钠的质量沉积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5keV氮离子束辐照固体乙酸钠引起基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红外光谱的测定,发现氮离子辐照乙酸钠样品后的产物中含有新的化学基团,再配合 水合茚三酮反应等化学方法,分析得知辐照后的样品中含有氰基和氨基等产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苎麻纤维的结晶度,利用电子束对苎麻纤维进行了0–2000 kGy范围不同剂量的辐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辐照苎麻纤维进行了测试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数字分峰分析得知苎麻纤维结晶度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减小,红外光谱分析结晶度指数也随剂量增加而变小。且从红外光谱特征峰分析得知纤维中羰基组分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升高。结果表明,利用电子束辐照可有效降低苎麻纤维的结晶度,而且可通过控制不同剂量的辐照得到苎麻纤维应用所需要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6.
以甲苯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代表物质,在800keV电子束的辐照下,模拟甲苯废气的气量在0.5—1.2m3/h范围内,研究了甲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600—4630mg/m3时吸收剂量、甲苯初始浓度和湿度对于甲苯分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去除甲苯,甲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600mg/m3,辐照10kGy和40kGy,甲苯去除率分别为46.5%和72.2%;增加湿度也可提高甲苯去除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和离子色谱仪(IC)定性研究了辐解产物。甲苯辐解产物比较复杂,主要含有苯甲醛、甲酸等物质。也探讨了电子束辐照处理甲苯气体的主要机理,讨论了O2和.OH对于电子束辐照分解甲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VT辐照模式pMOS剂量计的标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范隆  赵元富 《核技术》1997,20(10):606-610
对辐照偏置为阈值VT的pMOS剂量计进行了60Coγ射线和6MeV电子束的辐照标定,结果表明,在不低于102Gy(Si)的剂量范围内,这种变化的负栅偏电压下工作的pMOS剂量计呈现出线性响应,其适用于空间环境的响应灵敏度为20mV/Gy(Si)。同时发现,对60Coγ射线的响应灵敏度为对6MeV电子束的1.3倍左右。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pMOS剂量计的响应灵敏度与粒子辐射的种类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提出了剂量计对混合辐射场的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激光辐照下,C60与甲苯反应形成了一系列的富勒烯衍生物,对其中的可溶产物进行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紫外光谱(HPLC-MS-UV)分析研究表明,反应产物中包括C60(C7H7)n,C60Hn,C60(C7H7)nOm等,它们的形成可能与甲苯在激光作用下形成的自由基有关,多级质谱(MS/MS)分析表明,这些衍生物是自由基链结在笼状C60外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出室温下高离子电导率Ta掺杂的锂镧锆钽氧(Li6.5La3Zr1.5Ta0.5O12,LLZTO)固体电解质,详细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LLZTO固体电解质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250 kGy、500 kGy)辐照后并未产生其他杂相,且晶格间距随着剂量的增加逐渐变大,这有利于降低离子在晶格中的扩散能垒。第一性原理的计算发现,低剂量电子束辐照样的Li+扩散能垒比未辐照样降低了0.07 eV,说明辐照产生的缺陷能促进Li+扩散。辐照前后的电解质交流阻抗测试进一步证实了低剂量的电子束辐照有利于提升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利用电子束辐照探究其对LLZTO氧化物固体电解质结构和电导率的影响对固体电解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核技术》2015,(1)
研究了辐照剂量、辐照剂量率和辐照气体环境等因素对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PTFE)薄膜电子束辐射降解效应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束能够有效地对聚四氟乙烯进行降解。PTFE样品的辐射降解主要发生在主链C-C键上;在相同的吸收剂量和气体环境下辐照,低剂量率辐照样品降解好于高剂量率样品;而在相同的吸收剂量和剂量率下辐照,在空气中的辐照降解效果好于N2气环境下。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共辐照法将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TMPM)接枝共聚丙烯上。研究不同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苯、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等溶剂中接枝率比在其它溶剂中要高;在氩气中辐照的接枝率比在空气中的高。在苯中,接枝率在10-60kGy的范围内呈线性增长,大于60kGy出现偏低,在CCl4中,接枝率在10-50kGy的范围内呈线性增长,大于50kGy出现偏低,在0-2.85mol/L  相似文献   

12.
辐照大蒜抑制发芽的敏感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0Co γ射线、电子束转换的X射线,用4个辐照剂量、4个辐照时期对4个地方的大蒜品种进行抑制试验,以明确辐照的敏感期。结果发现,2种射线辐照大蒜在休眠期只需40Gy即可抑制发芽;各品种间抑制发芽的比较敏感期的临界期:江苏太仓蒜为9月15日、河南郑州蒜和山东金乡蒜为8月22日,江苏邳州蒜则为8月15日。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食品添加剂乳酸钙的电了束辐照火荫,对辐照前后乳酸钙产品的质量、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总数、大肠菌群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电子束辐照吸收剂量与乳酸钙中微生物致死率呈现正相关,测得乳酸钙经电子束辐照灭菌的D10值为4.38kGy。经10kGy电子束辐照灭菌后,乳酸钙的西分含量略有下降,但对乳酸钙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辐射PVDF/PEA共混物的熔融与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VDF/PEA共混物熔融后在冰水中淬火或自然冷却,制得两种没结晶度的试样,经电子束辐照后,用示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它们熔融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自然冷却试样的熔点Tm和结晶温度TC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而熔融热焓ΔHf,结晶度XC和结晶热焓ΔHC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FWT-60辐射显色薄膜剂量计在 ̄(60)COγ辐射场中的响应与辐照温度、读数温度以及辐照后时间的关系,给出了薄膜在两个读数波长处的 ̄(60)Coγ射线吸收剂量响应特性的测定结果,实验发现薄膜吸光度和吸收光谱峰值与读数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共辐照法将4(甲基丙烯酸)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TMPM)接枝共聚在聚丙烯上。研究不同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苯、四氯化碳和石油醚等溶剂中接枝率比在其它溶剂中要高;在氩气中辐照的接枝率比在空气中的高。在苯中,接枝率在10~60kGy的范围内呈线性增长,大于60kGy出现偏低;在CCl4中,接枝率在10~50kGy的范围内呈线性增长,大于50kGy出现偏低。在0~2.85mol/L的浓度范围内接枝率随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只有在浓度低于114mol/L时接枝率随浓度增长较快。添加阻聚剂的样品接枝率比不添加阻聚剂的低,在低剂量时相差较大,随着剂量的增大,这种差别越来越小。研究接枝TMPM对聚丙烯耐辐射稳定性能的影响,发现添加接枝共聚物的聚丙烯比添加未接枝的TMPM的聚丙烯更耐辐射。  相似文献   

17.
含抗氧剂的辐射交联LDPE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有不同抗氧剂的LDPE在空气中、室温下经受200KGy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后,和未加抗氧剂的试样比较,凝胶分数下降6%-30%。DSC测定表明,辐照试样的熔点和熔融热焓、结晶温度与结晶热比未辐照试样略有降低。相同组成的试样两次升温和降温DSC测定结果指出,熔点和结晶温度不变,但熔融和结晶热焓呈下降趋势。降温DSC分析还发现,辐照不影响所研究的LDPE试样中支链分布的嵌段性质。  相似文献   

18.
刘昶时  赵元富 《核技术》1994,17(3):145-149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分析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Si-SiO2体系中点缺陷Pb和E'随氧化工艺、^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和辐照所加偏压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两类Si/SiO2样品在γ辐照前后均能观察到Pb缺陷,且γ辐照在Si-SiO2中产生更多的Pb缺陷;第一类样品在正电场下辐照将产生E'缺陷,在自由场下辐照剂量达5×10^4Gy(Si)时才能观察到E'缺陷;在辐照后的第二类样品中无E'信号  相似文献   

19.
黄远明  胥爱军 《核技术》1998,21(2):105-108
多孔硅经来自^23Na的正电子束辐照后,其光荧光谱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主峰峰位显著蓝移,由辐照臆的红色光谱区蓝移到辐照后的绿以光谱区;二是出现一个较高能量的附加发光峰,红外吸收谱表明,正电子辐照有助于增强多孔硅的表面氧化对多孔硅经正电子辐照后光荧光结构改变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辐射处理造纸制浆筛选漂白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子束(EB)辐照制浆造纸厂废水,降解废水中未被生物降解的有害化学物质。生物处理后的废水经电子束辐照后,lOmin之内化学需氧量(CODcr)就可降低至原值的1/4,色度也随之降低。经对废水中重要成分单宁酸辐照后的光谱分析,发现分子结构中的C=O、C=C键发生断裂,有机物被很好地降解,达到了废水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