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Alltima C_(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溶液(47:53:0.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黄芩苷在1.20~10.8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1%,RSD=0.90%(n=5)。结论: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子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子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Waters C18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柱温为25℃。结果栀子苷质量浓度在0.41~20.5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为1.18%(n=6)。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45例予利巴韦林喷雾剂。均为3次/d,疗程3~4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咳嗽减轻等明显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00%、92.00%,高于对照组的20.83%、7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佐治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抗病毒药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方法将141例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病毒唑,附以维生素C或B族维生素,对照组65例用单用病毒唑,附以维生素C或B族维生素。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9%,有效率25%,对照组显效率55.6%,有效率41.7%,两组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热程、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手足口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副作用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丽青 《海峡药学》2010,22(10):154-155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服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50例)服用利巴韦林。平均3次/d,疗程3-4d。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临床应用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2期)、EMBas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创建日至2012年7月)关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数据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筛选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资料;用RevMan 5.1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包括1 6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有效率优于利巴韦林[RR=1.19,95%CI(1.15,1.23),P<0.01],退热时间短于利巴韦林[MD=-18.47,95%CI(-24.00~12.94),P<0.01],症状缓解优于利巴韦林(P<0.01);调节免疫指标优于利巴韦林(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巴韦林[OR=0.32,95%CI(0.02~5.22,P=0.42]。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性好。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统一,本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86%、94.64%,高于对照组的46.43%、7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能有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促进小儿康复。  相似文献   

9.
石燕 《天津药学》2009,21(3):56-57
目的:比较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42例(70%),好转16例(2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6例(43.3%),好转19例(31.7%),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一步造粒法制备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一步造粒法制备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以生产效率、粒度合格率、颗粒水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一步造粒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确定最佳工艺为喷液流速为70g·min-1,浸膏相对密度为1.10~1.20,物料温度为50~70℃.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产品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高艳  孙燕燕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437-3440
目的调查2018年天津市儿童医院门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处方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天津市儿童医院门诊含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处方600张,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多为男性患儿所使用,以3~6岁和1~3岁患儿为主。使用科室多为内科,占88.33%;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以咽炎的占比最高,为30.83%;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以单独用药为主,联合中成药以祛痰剂和外用剂居多。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疾病的情况与说明书基本吻合,但临床使用时应注意辨证论治;以单独用药为主,联用中成药的种数与类别也基本合理,建议厂家不断的补充和细化说明书,以规范临床更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谭喜莹  赵陆华  王淑云 《中国药师》2009,12(11):1569-1570
目的:建立测定急咳停颗粒中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um),流动相:乙腈-水(24:7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5nm。结果:连翘苷在4.95-79.80u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7%。结论:该方法能消除其他成分的干扰,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烨  张海珠  周浓 《中国药业》2010,19(7):26-27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解表颗粒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7nm;进样量10此。结果黄芩苷质量浓度在2~1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1.86%(n=9)。结论所用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为小儿解表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乳癖消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乳癖消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l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5%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 ~ 28 min,5% ~ 22% A;28 ~ 45 min,22% ~ 23% A);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连翘苷在1.090~70.00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1.97% (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乳癖消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流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1~3岁2~3 g/次,4~6岁3~4 g/次,7~9岁4~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3.3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L-6、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gM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gA、IgG和IgM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食欲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炎症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流行性感冒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性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10 m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饭前顿服阿奇霉素颗粒,首日剂量为10 mg/kg,最大剂量应0.5 g/d,从第2天开始,每日剂量调整为5 mg/kg,最大剂量应0.25 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6个月~1岁1 g/次,1~3岁2 g/次,4~6岁3 g/次,7~9岁4 g/次,10~14岁6g/次,均为3次/d。两组连续治疗5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主要症状积分、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18(IL-18)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4%和9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咽红肿、脘腹胀满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咽红肿、脘腹胀满等主要症状积分及其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WBC#、NEUT%及血清CRP、PCT、IL-18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WBC#、NEUT%及CRP、PCT、IL-1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可迅速改善患儿相关症状,有效减轻机体炎性损伤,抗菌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谢丹  严洁  魏菊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1):2095-2101
目的 系统评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筛选有效的口服药品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关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对照组为利巴韦林的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使用统计软件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RCT,共计1 3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OR=3.92,95% CI(2.72,5.67),P<0.000 01],并在体温恢复正常[MD=-1.21,95% CI(-1.27,-1.15),P<0.000 01)]、疱疹愈合[MD=-2.73,95% CI(-2.91,-2.55),P<0.000 01]、流涎停止[MD=-1.05,95% CI(-1.13,-0.98),P<0.000 01]、血常规恢复正常[MD=-2.23,95% CI(-2.47,-2.00),P<0.00001]等方面,均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OR=0.85,95% CI(0.39,1.87),P=0.69]。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利巴韦林,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尚需更多严谨的临床RCT论证此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