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引言中国有着灿烂悠久的陶瓷文化,它作为一种泥土的艺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民俗风情、文化传统和民族艺术的精髓。而陶瓷款识的发展可以说是伴随着陶瓷悠久的发展历史的。  相似文献   

2.
鉴定古陶瓷是一个科学性、专业性、综合性的技术工作。它是以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熟悉古陶瓷演变的历史、陶瓷的工艺流程、绘画知识等等,对古陶瓷的胎泥、器型、釉料、纹饰、款识等方面进行研究,才能对陶瓷年代的方面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胡珺 《景德镇陶瓷》2006,16(3):19-20
何谓陶瓷款识?注解为:在陶瓷的底部或其他部位,标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性的图案,这些统称为陶瓷款识。  相似文献   

4.
鲁芬芳 《陶瓷研究》1999,14(2):42-48
款识也叫年款,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已知陶瓷上最早的款识,应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瓷器的款记一般都与官方有关。如宋代的瓷器中有“大观”、“政和”等带国号的款;在元代,景德镇的瓷器中也见有“枢府”、“太禧”款识的,这些都是和官方...  相似文献   

5.
论明代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的青料、造型、纹饰、以及对款识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景德镇明代青花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它在整个陶瓷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谢志明 《佛山陶瓷》2008,18(6):27-31
中国陶瓷历史悠远,几千年来一直传承着中华文明。而在陶瓷装饰上,一幅幅精美的纹饰又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吉祥文化。伴随吉祥文化的发展,陶瓷装饰中吉祥图饰也在演绎着这一变化,通过对其历史的回顾,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其发展,并能对照发现其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渊源和情感。  相似文献   

7.
河南扒村窑瓷器如碗、盘内或底部多有姓氏款识,其造型质朴,文化内涵丰富,对现代陶瓷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实物考证的方式,从社会消费层面揭示扒村窑瓷器姓氏类款识的品牌效应和品牌意识萌发的原因。研究认为,解决器物的归属权问题以及对作坊的品牌化宣传是根本原因,餐饮经济的繁荣、文人群体的独特需求、区域互动等要素是影响扒村窑瓷器姓氏类款识生发的外因。研究内容可为丰富现代陶瓷器物的文化内涵及品牌化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8.
一般来说,陶瓷艺术中纂刻于陶瓷器上的文字称之为铭文,而陶瓷器上刻有制作者印记与其时帝王年又被称为纪念款识。然而在紫砂陶艺文化中,虽  相似文献   

9.
《江苏陶瓷》2003,36(3)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是一幅瑰丽多彩的历史画卷,蓬勃发展的陶瓷工业则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大章节。在过去的10多年里,中国陶瓷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打拼国内市场到拓展海外市场,树立了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观念。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中国陶瓷工业在未来几年由陶瓷大国向陶瓷强国的转变将不再是一种梦想,而即将成为现实。为了方便中国陶瓷企业对陶瓷机械设备与原料采购的需要,由西安超速达建材科技资讯有限公司与咸阳《陶瓷》杂志社共同组编了《中国陶瓷工业设备与原材料采购指南》(2003版),按地区和产品种类编排,收集了各单位的地址…  相似文献   

10.
刘毅,1966年生,江西新建人,1989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设计业,现就职于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其多幅作品在《中国当代美术家辞典》、《中国景德镇陶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瓷创作中,加强对题材的突破,倡导并鼓励原创,是陶瓷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题材突破,有三条思路,一是引入现代摄影艺术作品;二是直接在陶瓷我体上的原创绘画;三是将古典诗词和书法艺术注入陶瓷艺术。在陶瓷艺术创作大军的队伍中,争取画家、诗人和书法家们的加入,参与陶瓷艺术的题材原创,会对强化原创意识,突破题材局限,拓宽陶瓷艺术发展道路,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间陶瓷流传远久,传递着中华大地自然的禀赋与历史的繁荣,不论造型结构、式样,或是装饰题材、内容,都是现代陶瓷艺术可借鉴的经验与成果,将民间陶瓷文化的视觉信息符号或元素融入现代陶瓷艺术之中,使民间的陶瓷语言转换为现代陶瓷艺术的话语应是当下陶艺创作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内在规定性的注重和探索,是中国现代陶艺区别于传统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国现代陶艺的内在规定性,涉及两方面的自觉:一、对传统陶瓷艺术以实用为目的的功能性取向的反思与应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现代陶艺的纯艺术性的追求;二、对陶艺语言媒介的自觉。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陶瓷业是世界发展的奇迹,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陶瓷业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到了近代,中国陶瓷业的发展慢慢落后于世界,面对这种局面,许多有识之士创办近代陶瓷企业来促进近代中国陶瓷业的转型。通过陶瓷企业的创办,带动了近代中国陶瓷业的发展。本文以景德镇近代陶瓷工业发展为视角,来探讨近代中国陶瓷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法国自古是一个集美丽与浪漫、时尚与典雅、现代与传统于一身的国家,艺术陶瓷在法国具有广阔的市场.但长期以来,我国艺术陶瓷在法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偏低.本文通过分析法国艺术陶瓷的市场特点,存在的问题,探讨国内艺术陶瓷在法国市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于线描艺术,从艺术论来说:国画与陶瓷艺术同样带有深厚的民族性、区域性、审美性和历史性,二者可以说是异流同源。本文正是从中国画线描的特征及发展历程出发,来研究中国画线描对陶瓷绘画所产生的影响,意在让人们对中国画线描与陶瓷绘画有一定的认知,让人们认识国画线描与陶瓷绘画二者的联系,了解陶瓷绘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摘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陶瓷工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二十年来中国陶瓷工业的发展实践,对中国陶瓷工业现代化发展走向作了分析,为决策咨询,拓宽决策视野,行业产品功能定位,创业规划及实施,建立发展陶瓷业新概念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内容包括:(1)正确的政策、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装备,自主开发是使中国陶瓷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成功之路;(2)从材料学的角度看,陶瓷业是当代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工业之一;(3) 中国陶瓷业必须依靠科技,促进技术进步,走现代化工业的道路;(4)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陶瓷工业;(5) 中国陶瓷工业应沿着由古到今、由小到大、由大而强的道路走;(6)原料、能源、环保、产品功能和性能及其文化艺术性四大问题是影响未来中国陶瓷业发展的关键;(7)发展中国陶瓷业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赵春雷 《江苏陶瓷》2009,42(6):25-26
陶瓷设计教育对整个陶瓷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陶瓷移育仍然寄在很多问题。本文依据我国目前的教学现状,主要从对陶瓷产区进行考察、与知名陶瓷企业建立合作项目和建立实习基地三个方面来论述实践教学在陶瓷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我国啕瓷设计教育提供微薄之见。  相似文献   

19.
何炳钦  何菲 《中国陶瓷》2007,43(12):79-80
景德镇有着坚实的陶瓷文化根基,但现代环境陶艺的发展在我国尚属初级阶段。本文从环境陶艺的空间属性、文化属性和材料属性谈对现代环境陶艺的认识,为中国现代环境陶艺的发展予以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陶瓷的摇篮,几千年以来的历史积淀,使陶瓷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里,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陶瓷艺术迎合了时代的精神特点,从传统陶瓷艺术走向现当代陶瓷艺术;从架上陶艺的形式到陶瓷介入社会公共空间的表达,再到人文空间,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不断地改头换面,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