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芦竹潜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构建芦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考察其对西南山地地区小城镇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为0.75 m3/d、HRT为2 d的条件下,芦竹人工湿地对河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CODMn、TN、NH4+-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4.1%、63.5%、73.4%、70.7%,而空白人工湿地的平均去除率仅为22.2%、32.7%、52.2%、36.6%,说明芦竹的存在促进了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地表水的净化效果及其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受试填料中,火山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微生物附着能力,确定为该湿地系统的最佳填料。当人工湿地采用好氧/厌氧/好氧(体积比为1∶1∶1)结构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NO3--N和TN的去除效果不佳;将湿地结构优化为好氧/缓冲/厌氧/好氧四级串联后,可明显提高脱氮效果,出水TN降至0.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3.
低氧接触氧化/微曝气人工湿地工艺净化污染河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低溶解氧接触氧化与微曝气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对滇池入湖污染河水进行处理,以解决人工湿地在高负荷下运行时易堵塞和效率低的问题。结果表明,在低溶解氧条件下接触氧化反应器对SS、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2%和57.4%,且运行稳定。新型轮换式微曝气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使垂直流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环境得到了改善,悬浮物及脱落的生物膜在气流作用下不易沉降堵塞,在气水比为1∶1的条件下湿地的进水氨氮负荷可达15 g/(m2.d),平均去除率为89.6%,硝化效率明显提高。TN的去除主要依靠湿地内部的硝化/反硝化作用,轮换式曝气使溶解氧梯度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当出水溶解氧为2~4 mg/L时,湿地单元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40.6%。该组合工艺整体运行稳定,除污效率高,为污染河水的净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与往复流潜流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水源水进行预处理试验,以提高饮用水源水质,减轻给水厂负荷.试验是在济南引黄水库玉清湖水库进行的,经过近1a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0.2m~3/(m~2·d)运行条件下,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与往复式人工湿地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水平潜流人工湿地COD、TN、NH_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0.14%、53.81%、48.68%、50.83%;往复流潜流人工湿地对COD、TN、NH_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1.35%、54.95%、49.83%、51.87%.同时,通过对湿地中的植物与基质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过程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及其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量富营养物质沉积于池底,造成池塘老化,养殖环境劣化,严重危害健康养殖生产.采用氧化塘/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净化上海市崇明岛前卫村中心湖养殖池塘的微污染水体,氧化塘内的纤维填料采用人工方式挂膜,上面附着的大量黄褐色絮状污泥与纤维填料立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无数张“网”,强化了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形成了藻菌共生体系;人工湿地内的陶粒基质比表面积大,易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和吸附悬浮物.运行显示,该系统对COD、TN、TP、SS、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38.3%~59.4%)、(20.5%~60.2%)、(43.9%~58.7%)、(66.7%~95.2%)、(15.7%~50.7%);净化效果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夏季的净化效果最好.系统的最大处理水量可达441.5 m3/d,中心湖池塘的蓄水量约为7.0×104 m3,因而湖水的最小交换时间约为170 d.  相似文献   

6.
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某学校的生活污水采用接触氧化和局部充氧波形潜流人工湿地的生物生态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可以排入木兰湖,也可以回用。  相似文献   

7.
潜流及复合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染河水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新沂河的漫滩上构建了潜流和复合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并考察了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一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Mn和NH4^+ -N浓度分别为(3.11~117.28)、(1.30~24.71)mg/L时,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9%和85.5%,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4.10、1.05mg/L;复合流人工湿地系统对CODMn和NH4^+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8%和86.9%,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7.80、0.95mg/L。两个系统的出水CODMn和NH4^+ -N浓度都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V类标准,表明两个系统对受污染的新沂河水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可以用于类似污染河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脉冲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城市河道水体的小试,得到了优化的技术参数:曝气强度为4 m3/( m2·h),水力停留时间为2h,停曝比为(6∶4)~(8∶ 2),曝气周期≤2min.在优化的技术条件下,脉冲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氨氮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8.30% ~93.51%)和(21.12%~24.29%),填料上的生物量为265.53 ~ 938.63 nmol/m3,效果均好于传统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且比其节省气量为60%~80%.将扬水曝气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开发了脉冲扬水曝气原位水质净化装置,中试结果表明:在水温<15℃的条件下,对氨氮、总氮和COD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55.31%、18%和10%.  相似文献   

9.
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氧化塘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氧化塘工艺处理鱼塘养殖和农业生产的微污染排水,着重考察了湿地系统的除污效果.结果表明,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明显,在监测时段内对COD、TN、NO3 -N、N02- -N、TP和可溶性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3.7%、45.0%、34.0%、54.5%、48.7%和50.5%,系统出水水质满足水域功能区标准的要求.随着温度的升高,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逐渐增大,且在30.2~31.4℃时去除率出现了陡增.人工湿地系统进水TN负荷与TN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不强(R2 =0.617 4),而进水TP负荷与TP去除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好(R2 =0.913 0).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投资少、处理效果好、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在削减入湖污染负荷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进水次数、进水持续时间和进水量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以及研究污水在模型单元内的滞留情况与TN去除的关系.正交实验表明,进水次数、进水持续时间和进水量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有较大影响,影响的主次因素分别为:进水次数>进水量>进水持续时间.正交实验数据表明:①在进水COD为260mg/L,TN为27.9mg/L的情况下,各模型单元出水中均未出现NO3--N或NO2--N的累积;②运行工况对于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非常重要.污水在模型单元内的滞留量与TN去除关系实验表明,进水间膈时间过长对TN的去除不利;间歇操作运行中,初始出水TN去除效果较差,随后提高,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洗涤废水成分复杂,COD及氮、磷浓度较高,排入水体后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采用好氧接触氧化+混凝沉淀+人工湿地处理洗涤废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洗涤废水的处理效果十分显著,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7. 67%,TP平均去除率达到93. 62%,NH3-N平均去除率达到85%,各项指标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2.
潜流人工湿地的局限性与运行问题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7  
针对目前在潜流人工湿地技术认识上的一些分歧,从湿地植物的输氧能力、人工湿地脱氮除磷能力和设计参考依据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湿地的应用局限性,总结了湿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指出了深入研究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使污水周期性地往复流过水平潜流湿地而构成往复流人工湿地,以提高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能.对两块大小、填料、植物都完全相同的往复流湿地和单向流湿地进行了历时为8个月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运行条件下,两种人工湿地对COD、SS的去除率大致相当,分别为76.3%和97.1%;往复流人工湿地对TP、TN、NH3-N等指标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向流湿地,其对TP、TN、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76.3%、41.7%、35.6%,而单向流湿地的只有65.2%、27.6%、16.9%.  相似文献   

14.
潜流式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体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比较了由砾石、沸石和粉煤灰填料组成的三级人工湿地与单级砾石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体的效果。结果表明,三级人工湿地能逐级去除景观水体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同时减轻出水氨臭现象。与单级湿地相比,三级湿地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对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5. 1% ~65. 3%和 28. 7% ~62. 9%。两种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的区别(去除率分别为 36. 0% ~79. 8%和 40. 3% ~61. 9% ),对浊度、蓝绿藻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 78%和 63%左右)。  相似文献   

15.
潜流型人工湿地低温域脱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由于受低温和植物休眠的影响,人工湿地在冬季运行时脱氮率明显下降,而通过在人工湿地的植物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可有效提高湿地内温度,防止了结冰并减缓了植物休眠;通过控制湿地水力条件和运行方式,可提高湿地系统的温度和溶解氧值,促进NH4 -N的正常硝化;当水力负荷为0.5~15cm/d时,湿地对TN的去除率可达68%。  相似文献   

16.
将硫自养反硝化工艺与潜流人工湿地相结合,考察了其对低碳氮比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增加曝气装置后硫自养波形潜流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可以得到保障,在气水比为8∶1、水力负荷为0.8 m3/(m2·d)时,TN去除率为(70±5)%,出水TN浓度低于8 mg/L;NH4+-N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NH4+-N浓度低于3 mg/L;COD去除率为(50±2)%,出水COD浓度低于40 mg/L;p H值可维持在7~9。同时,石灰石填料具有同步除磷的效果。该工艺具有脱氮效率高、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厌氧悬浮床/潜流湿地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开发适于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高效而经济的工艺,将厌氧悬浮填料床和波式潜流人工湿地工艺串联起来,其中短HRT厌氧单元在较大程度上发挥了将颗粒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的作用,为后续湿地处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传统潜流湿地比较,波式潜流湿地优化了水力流态。使污水反复与湿地系统的上层、中层和下层的微生物、根系和介质接触,充分发挥了湿地系统降解污染物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当厌氧床的HRT为3h、波式潜流湿地的HRT为5.6d时,该系统能够同时高效去除生活污水中COD、TN、NH4^ —N、TP和SS等污染物,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冬季低温期间系统处理效果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未出现恶化现象;该系统适于处理居住密度不高、冬季冰冻期短的村镇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