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讨儿科实施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早期诊治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儿科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选取120例感染患儿作为试验对象,同时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将患儿分成3组,Ⅰ组40例为重症感染,Ⅱ组40例为病毒感染,Ⅲ组40例为局部感染,对三组的血清PCT水平进行检测,并与40例同期健康体检小儿(Ⅳ组)的资料做比较。结果:Ⅰ组的血清PCT总阳性率为87.5%,Ⅱ组、Ⅲ组各为30.0%和52.5%,与Ⅳ组的2.5%相比均显著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且感染患儿血清PCT总阳性率的比较,Ⅰ组Ⅲ组Ⅱ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成立(P0.05)。结论:儿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异于正常小儿,且程度越重,血清PCT水平越高,临床加强对血清PCT的检测,对于早期、准确诊治此类疾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下呼吸道感染MP的患者126例(观察组)及同期入院体检健康志愿者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CRP、PCT、IL-6水平,分析下呼吸道感染MP患者中不同病情、重症肺炎不同分期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CRP、PCT、IL-6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CRP、PCT、IL-6水平对下呼吸道感染M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入院时血清CRP、PCT、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血清CRP、PCT、IL-6水平高于轻症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者急性期血清CRP、PCT、IL-6水平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下呼吸道感染MP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两两存在正相关(rCRP、PCT=0.332,rCRP、IL-6=0.450,rPCT、IL-6=0.189,P0.05)。血清CRP、PCT、IL-6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MP患者恢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4、0.828、0.773、0.892。结论下呼吸道感染MP患者随病情、分期增加,血清CRP、PCT、IL-6水平呈升高趋势,三者联合检测对重症患者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联合细菌培养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包括27例细菌感染,作为研究A组,27例非细菌感染,作为研究B组,纳入同期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血清PCT水平,并比较研究组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A组血清PCT水平高于研究B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高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联合细菌培养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对其药物选择及病情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表达水平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90例合并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为CIN组(CINⅠ级32例,CINⅡ级27例,CINⅢ级31例),另选取60例HPV的感染宫颈炎患者为宫颈炎组,HPV感染的无宫颈病变的妇女30例为对照组,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miR-21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组别血清miR-21表达水平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表达水平对于疾病的诊断价值,并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1表达水平与CIN病变级别的关系。结果 CIN组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高于宫颈炎组,宫颈炎组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患者中CINⅢ级患者miR-21表达水平高于CINⅡ级,CINⅡ级高于CINⅠ级,各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1鉴别合并HPV感染的宫颈炎与CIN疾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IN病变级别与血清miR-2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28,P0.05)。血清miR-21表达对于CINⅠ级与CINⅡ级的鉴别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P0.05),对CINⅡ级与CINⅢ级的鉴别诊断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P0.05);血清miR-21表达对CINⅠ级与CINⅡ级和对CINⅡ级与CINⅢ级的鉴别诊断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R-21在宫颈病变中异常表达,且CIN疾病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高于宫颈炎,其表达水平与CIN病变级别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6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52例,同期健康对照组60例,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血清CRP、PCT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血清PCT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CT检测对于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的检测结果,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PCT的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PCT测定的特异性高于CRP。  相似文献   

6.
代志彬  常欣 《医学综述》2015,(2):351-35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儿科住院的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44例)和病毒感染组(41例),并选择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并比较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治疗前3组血清PCT、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病毒感染组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两者分别单组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检测可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判断患儿病情,有利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诊断,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68例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Ⅰ、Ⅱ、Ⅲ三组,Ⅰ组给予头孢噻肟钠,Ⅱ组给予阿奇霉素,Ⅲ组给予头孢噻肟钠+阿奇霉素,观察对比三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Ⅲ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Ⅰ、Ⅱ组(P0.05),Ⅲ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快于Ⅰ、Ⅱ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类药物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症状缓解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在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中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103例的临床资料设为GBS组,另选取妊娠晚期正常孕妇40例设为对照组。抽取各组孕妇外周静脉血,取上层清液,应用免疫色谱法、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PCT和hs-CRP水平,根据检查结果对GBS组研究对象进一步完成分组,主要分为GBS带菌组、GBS亚临床感染组与绒毛膜羊膜炎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PCT、hs-CRP水平,分析PCT联合hs-CRP检测诊断效能。结果:GBS组孕妇PCT、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带菌组、GBS亚临床感染组、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PCT、hs-CRP水平均高于GBS带菌组和GBS亚临床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联合hs-CRP检测诊断GBS感染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各单项检测方法。结论:妊娠晚期GBS感染孕妇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联合检测PCT与hs-CRP对预测宫内感染有重要诊断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晓群  况九龙  袁锐 《中外医疗》2009,28(24):35-36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对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动态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对4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有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3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 WBC,CRP,N%水平及其变化规律.并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结果 (1)动态观察血清PCT浓度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6天,第7天PCT浓度(pg/mL),进行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PCT浓度呈下降趋势.健康者PCT浓度第7天PCT 浓度无显著性差异.(2)下呼吸道感染伴有SIRS组与下呼吸道感染不伴有SIRS组比较第1天血清PCT浓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与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比较血清PCT浓度有显著性差异.(3)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与PCT,CRP,N%,WBC相关性分析显示PCT水平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1)动态检测PCT浓度可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病情缓解者血清PCT浓度明显下降.(2)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比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PCT浓度明显升高.(3) PCT与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王敏  郑世良  程善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95-169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5例(病例组,包括轻度31例,中度34例,重度30例)及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测定血清PCT和CRP水平,观察呼吸衰竭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病例组血清PCT和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度组较轻度组,重度组较中度组,重度组较轻度组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和CRP水平呈正相关;血清PCT和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呈正相关(P<0.01)。发生呼吸衰竭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血清PCT>1.5μg/L为临界值,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85例血清PCT增高,住院时间(13.39±13.82)d明显高于血清PCT不增高者的(9.06±8.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以血清CRP>10 mg/L为临界值,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79例血清CRP增高,住院时间为(13.87±12.06)d,明显高于CRP不增高者的(9.15±8.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1)。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可反映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其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为正确地抗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9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其感染因素分为细菌感染组(Ⅰ组)和病毒感染组(Ⅱ组),另选取96例健康患儿作为对照组(Ⅲ组)。静脉采血比较治疗前三组儿童血清CRP值及治疗5 d后Ⅰ组患儿血清CRP值。结果治疗前Ⅰ组患儿血清CRP值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WBC计数Ⅰ组高于Ⅲ组,Ⅱ组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Ⅰ组患儿血清CRP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有效辅助手段,可准确诊断小儿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45例被确诊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细菌感染组48例,支原体感染组39例,病毒感染组58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2例为对照组,检测PCT及hs-CRP、WBC的水平并比较其与感染性疾病关系的差异。结果细菌性感染组的PCT、WBC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P0.01);比较四组间的hs-CRP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阳性率PCT高于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PCT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9,P0.05)。结论 PCT与hs-CRP、WBC的联合监测可以提高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根据结果判断呼吸道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助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的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细菌感染脓毒症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危重程度分为早期组、重症组和休克组。比较各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分析血清降钙素原与APACHEⅡ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r=0.663,P0.01)。休克组及重症组患者PCT、CRP、WBC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早期组,休克组显著高于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水平越高,则死亡率越高(P0.05);PCT水平越高,抗感染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越长(P0.05)。结论 PCT水平检测能够判断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可用于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8):752-754
目的观察不同严重程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环氧化酶-2(COX-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发作期患者100例,缓解期患者50例(Ⅰ组); 100例急性发作期患者根据主诉疼痛程度评分法分为Ⅱ组(轻度患者50例)和Ⅲ组(中、重度患者50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组受试者血清IL-1β、TNF-α和COX-2水平。结果Ⅰ组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IL-1β、TNF-α及COX-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7天,Ⅱ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 <0. 05);急性期第10、14天,Ⅱ组与Ⅰ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天,Ⅱ组患者血清TNF-α、COX-2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 <0. 05);急性期第7、10、14天,Ⅱ组与Ⅰ组患者血清TNF-α、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7、10天,Ⅲ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 <0. 05);急性期第14天,Ⅲ组与Ⅱ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期第1、3、7天,Ⅲ组患者血清COX-2水平显著高于Ⅱ组(P <0. 05);急性期第10、14天,Ⅲ组与Ⅱ组患者血清COX-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炎性因子水平检测有助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Ⅱ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Ⅲ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联合治疗,疗程均为30 d。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水平及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A/G),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Ⅰ组与Ⅱ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Ⅲ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LT和TB水平及A/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T和T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3组患者治疗后A/G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Ⅰ组与Ⅱ组患者血清ALT和TB水平及A/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Ⅲ组患者血清ALT和TB水平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治疗后Ⅲ组患者A/G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和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门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1年11月在门诊接受治疗的CAP患者32例,另随机抽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治疗前及第8天清晨采集静脉血检测PCT及D-二聚体,同时进行PSI评分并分组,其中PSI I级12例,PSIⅡ级12例,PSIⅢ级8例,并对各组PCT及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AP组血清PCT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AP组治疗后PCT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CAP患者PSI分组中,各组PCT、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SIⅢ级组高于PSIⅠ级组及Ⅱ级组(P<0.01,P<0.05)。结论血清PCT与D-二聚体对CAP有诊断意义,与CAP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检测二者血清水平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诊断CAP,为正确判断病情,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p)Ig G抗体、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胃癌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到本院体检的15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对象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Ig G抗体、胃蛋白酶原水平水平。结果对比两组对象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血清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癌患者,Hp感染率较高,相较于PGⅠ,PGⅡ浓度可用于筛查胃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Hcy、cTnT、PCT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急性组,5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稳定组,另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cy、cTnT、PCT及甲状腺激素(T_3、T_4及TSH)水平,比较急性组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及预后转归(SIRS评分)情况患者的检测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上述指标与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的关系,分析血清Hcy、cTnT、PCT及甲状腺激素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急性组血清Hcy、cTnT及PCT均显著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T_3、T_4及TSH均显著低于稳定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中不同APACHE-Ⅱ评分及SIRS评分患者的血清Hcy、cTnT、PCT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cy、cTnT、PCT与APACHE-Ⅱ评分、SI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T_3、T_4、TSH与APACHE-Ⅱ评分、SIR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Hcy、cTnT、PCT、T_3、T_4及TSH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770、0.751、0.733、0.756及0.720。结论:血清Hcy、cTnT、PCT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张源龙  黄小春  阮水良  孙立 《浙江医学》2015,37(24):2001-200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P)及评估其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AP)、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无感染患者、7例SAP并发感染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外周血PCT、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评估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并动态监测AP患者第2、5、10、15天PCT水平。比较各组PCT及其他检测指标的水平,并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第2天SAP组PCT、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较MAP组、健康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SAP组及MAP组血清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19,P<0.05);AP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且SAP组升高幅度大于MAP组,以SAP伴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升高最为明显。SAP伴感染组PCT水平在入院第2、5、10、15天均高于SAP无感染组及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P患者病情改善后,PCT水平逐渐下降。结论血清PCT水平测定对AP尤其是伴有感染SAP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及疗效评估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在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定植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各危重监护病房的接受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根据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纳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20例)、定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测定三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sTREM-1以及BALF中sTRE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IL-6、sTREM-1以及BALF中sTREM-1区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定植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感染组和定植组的性别构成和年龄差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定植组血清PCT、IL-6及sTREM-1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清PCT、IL-6、sTREM-1及BALF中sTREM-1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定植组比较,感染组血清PCT、IL-6、sTREM-1及BALF中sTREM-1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PCT、IL-6、sTREM-1及BALF中sTREM-1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定植的诊断价值:血清PCT曲线下面积(AUC)为0.67,敏感性为0.55,特异性为0.90,95%CI 0.52~0.82;血清IL-6的AUC为0.72,敏感性为0.60,特异性为0.95,95%CI0.58~0.85;血清sTREM-1的AUC为0.72,敏感性为0.75,特异性为0.60,95%CI 0.55~0.85;BALF中sTREM-1的AUC为0.92,敏感性为0.95,特异性为0.70,95%CI 0.79~0.98。鉴别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定植准确性比较:血清PCT、IL-6及血清sTREM-1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sTREM-1的诊断准确性高于血清PCT、IL-6及血清sTRE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F中sTREM-1可能作为鉴别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定植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血清PCT、IL-6、sTRE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