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油田开发进入后期,油井的产能下降比较明显,必须对油田进行精细地质研究,重新认识油层,将更多的剩余油开采出来,才能保证油田开发后期的稳产。虽然油田开发进入后期,但是存在更多的剩余油需要开采,对油田开发后期的地质因素进行分析,提高剩余油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油田地质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现阶段的开发深度也在不断加大,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面临着高含水率、低产量的问题。针对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提出了有效的开发措施。之后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油层与油、气、水相互交错渗流,这就增加了剩余油的开采难度,挖潜难度也大大增加。其中剩余油高水溶液分布主要涉及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本文综述了剩余油分布、现状及潜在挖潜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周期注水、降压开采等开发剩余油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剩余油是指一个油藏开采到目前为止还未开发出的可开采储量。随着油田进入开发晚期油田的剩余开采储量关于油田未来的发展,精确计算一个油田剩余油对油田井网调整、未来开发等有决定的作用。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总结油田剩余油计算方法:物质平衡法、注入水存水值、水驱特征曲线方法、含水率分析法、渗饱——水驱曲线法、无量纲注入——采出曲线法。分析各种剩余油计算方法的使用条件,优越点等,希望给以后的油田剩余油计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油田开采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发形式之一,近几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对油田开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逐渐分析油田分布规律,促进我国油田经济进一步发展。在油田开发研究过程中聚合物驱后分析微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对剩余油的预测、挖潜,提升采油效率等具有最大的意义。通过对大庆油田不同水洗程度样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分析了大庆油田微观剩余油的饱和度值,并以此确定微观剩余油的分布及降低程度。  相似文献   

5.
油田开发进入后期,油井的产能逐渐下降,而油田的综合含水率不断上升。油田开发主要以薄差油层中的剩余油为主,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合油田开发后期的油田注水模式,通过强化注水,提高低渗透薄差油层的驱替能量,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满足油田开发后期油田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油田开发中,初期的开采比较容易,但是到中后期剩余油的开采难度会逐渐加大,为了实现更好的油田开采效果,还需要加强对油田开发中后期采油工程技术的优化。本文主要对油田开发中后期采取的具体采油工程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优势剩余油主要指油藏经过某一采油方法开采后,仍未采出但潜力相对巨大的地下原油。随国内大多数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优势剩余油的开采将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本文分别对地质、油藏工程和室内试验等剩余油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优势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一定时期后,油井的产量下降,油田的综合含水率上升,存在更多的剩余油没有被开采出井,导致油田的采收率不高。通过加强对油田开发后期的生产管理,采取最佳的挖潜增产技术措施,提高剩余油的采出程度,进而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当油田开发进入到后期,随着油井产能的下降,需要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采取最优化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开采出更多的剩余油,保持油田长期的高产和稳产,达到油田开发的产能指标。因此,有必要研究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艺技术措施,不断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更好地完成油田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剩余油开采难度非常大,为了可以达到较好的采收效果,针对低渗透油田中后期的开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白油的性质、产品标准和生产方法。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论证了利用脱蜡油生产白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应采用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初步估算了装置投资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刘玉哲  郭培 《当代化工》2016,(3):507-510
以洛阳金达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特种油品厂10×104 t/a宽馏分装置的宽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催化剂a和催化剂b组合工艺,在金达研发中心200 m L加氢装置上进行高压加氢制取溶剂油和白油等特种油品的研究。考察了反应压力(16.5~18.5 MPa)、反应温度(315~355℃)、质量空速(WHSV)(0.3~0.6 h-1)和氢油体积比(1 000:1~1 800:1)对加氢精制产物油性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产物油硫含量随着反应温度、压力、氢油体积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空速的增大而增大;产物油芳烃含量随着反应压力、氢油体积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反应温度和空速的增大而增大。对加氢产物油进一步蒸馏切割得到25%溶剂油馏分、60%白油馏分和11%减底尾油馏分。对产物油馏分进行含量分析,生成的产品油分别满足溶剂油和白油标准。  相似文献   

13.
刘蕊 《当代化工》2007,36(2):142-145,167
采用溶剂精制工艺处理糠醛抽出油、催化裂化回炼油,用以生产橡胶用油.通过实验证明, KT液溶剂精制工艺能生产出橡胶用油,其副产物抽余油可作为催化裂化原料.该工艺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测油仪在油类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慧  姚军 《广东化工》2016,(20):173-174
通过采用红外测油仪测定油类样品,并对该仪器测定结果的平行性、加标回收率和交叉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仪器测定在平行性、加标回收率方面均能满足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在连接自动进样器时,可以适当延长排放时间,以避免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15.
加氢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操作费用低、产品收率高、质量好、污染少等优点。估计2002年全球有20%的石蜡基基础油将通过加氢处理生产,18%的石蜡基基础油将通过异构脱蜡或其他催化脱蜡技术生产。预计2005年我国对加氢处理、加氢异构化基础油的需求量可达基础油总需求量的15%以上。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基础油加氢处理主要工艺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2种茴香油(即大茴香油、小茴香油)的性质和用途,深加工产品情况,以及传统生产方法和现阶段工业生产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工业生产上在常压下用水蒸汽蒸馏法来制取大茴香油的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和生产步骤。文章最后对该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润滑油抽出油糠醛精制生产橡胶填充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群  陈海丽  刘井杰  石俊峰 《当代化工》2010,39(4):363-365,368
以糠醛为溶剂对大庆石化减四线糠醛抽出油进行再抽提。考察了抽提温度和剂油体积比对橡胶填充油的质量和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操作条件:抽提温度70℃,剂油体积比3.0。在此条件下,产品收率为58.6%,芳香烃组分的质量分数为76.8%,符合某些企业橡胶填充油的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8.
合成润滑油的基础油聚醚油的物性及实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聚醚油的主要物性,评价了聚醚油的水溶性、低温特性、热稳定性、摩擦、磨损特性。由聚醚油制成的润滑油有良好的润滑和抗剪切性,在高温状态下不结焦、不沉淀。在高温齿轮传动、压缩机、内燃机和冷冻机润滑中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19.
二通插装阀方向油路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二通插装阀结构简单,具有高压、大流量、响应快、液阻小、泄漏少、抗污染能力强、一阀多用、便于集成、易于优化油路等许多优点,已广泛用于各种设备的液压系统之中。本文是在读者已对插装阀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基本应用和陶瓷砖压机油路有所了解的基础上,从工程实际角度对二通插装阀方向油路设计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一些讨论,以便设计出更好的油路,提高设备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We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the enhanced sulphur content of feedstocks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gas oil with bio-component content in one catalytic step, on a NiMo/Al2O3 catalyst from sunflower oil-containing gas oil. The mixing of vegetable oil reduces the efficiency of hydrodesulphurization compared to the pure gas oil feedstock, but using the favourable process parameter combination high scale desulphurization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