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美娟 《河南化工》2010,27(4):72-73
孤岛南区渤89断块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由于层薄、油稠、出砂,开发效果一直较差,属于典型的低效水驱单元。本文通过开展油藏地质研究、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利用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综合分析和测井反演等技术研究了孤岛油田渤89断块存在的潜力。通过实施细分井网和转换开发方式,重点应用调整注采井网和蒸汽吞吐等技术,提高单元储量的动用程度,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改善低效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油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储层变化大,导致油田投入开发后出现一些低效井,另外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部分井区含水突升,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和地质认识、开发规律的不断加深,无论从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方面还是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方面,都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对海拉尔油田低产井的成因系统性分析,总结往年治理手段及效果,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YD油田长6油藏具有的"三低一非"的特点,随着近30年的深入开发,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高达49.1%,挖潜和开发形式十分严峻。通过分析油区长6不同砂层组静态储量特征,结合其分层动用情况等因素,阐明了油区剩余油可采储量潜力在剖面和平面上的富集量、富集范围和富集程度,剩余油潜力最大的是长61,潜力相对较大的是长62、长63,潜力较小的是长64。进而对油区剩余油开发潜力进行分类,提出了不同类别开发潜力相互匹配的挖潜措施,从而指明了油区挖潜的主要方向,为油区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稳产提供可靠的重要保障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次研究通过对临盘油区低电阻储层的细化分类,在立足老井试采的基础上,对具备一定产能、储量基础的低阻油层开展精细地质研究,按照分类评价、分类治理、一类一法的开发思路对低电阻油藏进行开发,并尽可能的完善注采井网。通过对低阻储层的挖潜方法的实践,探索出临盘油区四种低阻成因油藏相应的挖潜对策。  相似文献   

5.
常规注水开发是目前低渗透油田最为常见的开发手段。随着开发的进行,受储层物性及注入水水质的影响,地层内部易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导致储层渗透性进一步降低,地层亏空加剧。通过对XX油田低渗透油藏BL49区块进行储层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注入水水质等分析研究,发现该块储层具有一定的水敏、盐敏及酸敏性;储层喉道半径主要集中在0.2~0.9μm之间,与注入水中的悬浮颗粒粒径不配伍,易在地层内形成堵塞。同时注入水细菌含量及含油量超标,会对储层造成一定程度伤害。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量的生产、测井及监测等资料对文留油田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指出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层内低渗透段、层间状况差异大且物性差的层;平面上动态注采对应差的部位、受井间渗流特征及大孔道等影响的滞留区、绕流区、起伏较大的微构造部位;低电阻储层的重新解释与综合判定,同时也探讨了老油田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法,它包括井网重组、定向井、侧钻井、注水井更新、注水井调驱、间歇注水、水平井技术等工艺在文留油田的应用及效果,对矿场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孤岛油田南区Ng3-6单元二元复合驱精细地层研究,对单元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出新井、完善井网、细分层系注聚、优化二元注入配方等的一套能够很好的适用于二元复合驱开发单元的剩余油挖潜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套损类型主要分为破裂、外漏、变形和错断,F油田以变形和错断为主;影响因素归结起来大概分为地质、工程、开发三大因数。从F油田分布套损特点来看,断层和地质构造是造成套损主要地质因数;投产压裂和固井质量是造成套损的主要工程因数;注水压力、综合含水以及区块间的压差是造成套损主要开发因素。  相似文献   

9.
赵、田家区块位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临北断阶带,断块构造复杂,内部4-5级断层较多,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随着开发的深入层间矛盾和水井欠注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需要系统的对复杂断块油藏开展系统研究,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储量;对欠注井实施系统治理,恢复补充地层能量,进一步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实现区块稳产。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钻探的奥陶系储层为断溶体油气藏特殊的结构,缝洞型储集体裂缝发育,极易发生漏失侵入储层,易造成固相颗粒沉积、堵塞等对储层损害,导致油气井产量大幅下降;而为提高采收率,逐年增加大斜度井及水平井的部署,大量漏失造成奥陶系储层钻完井液成本消耗巨大,普通混油钻井液产生的危废钻后治理困难。通过使用高矿化度油田水配浆,强化钻井液封堵防塌、减摩降阻、高温稳定等性能,实现体系“去土相、低固相、非磺化、不混油”,形成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油田水低固相钻完井液体系及维护技术,在满足奥陶系储层安全施工的同时,减小钻井液固相及滤液对储层伤害,通过在施工现场推广应用,既降低钻完井液成本投入,又减轻处理含油危废的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受地层水向油井井井底推进影响,造成油井见地层水后高含水,甚至水淹,油水关系复杂,控水难度大,严重影响油井产量,本文针对以上矛盾,开展了抑制地层水方法研究,对目前地层水分布、水侵现状及规律进行总结。结合对水侵区储层特征、水侵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利用油藏工程动态分析经验及结果,提出周期注水、油水井对应调整、堵水三种方法抑制地层水推进的治理对策,同时根据试验效果总结三种方法的在不同储层物性、地层水发育类型上的适用性。通过对地层水治理对策研究和应用,达到了抑制地层水侵入速度、降低产出液含水、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为油田后期充分挖掘剩余油、综合治理地层水型低效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开发逐步深入,扶余油田面临产能规模逐步缩小、重复压裂技术无突破性进展的严峻形势,而压裂技术又是扶余油田的主导措施,寻求解决压裂增产技术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保持较好的增产效果,对老油田的稳产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剩余油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潜力区块、规模接替层位、剩余油甜点区,同时也针对重复压裂选井、工艺参数优化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压裂措施下一步规模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乌干达某油田注水过程中注入压力上升较快、酸化施工频繁这一问题,在室内开展了储层粘土矿物、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含油污水以及悬浮物对岩心的损害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其中高岭石含量为53.52%,伊/蒙间层矿物含量为10.5%,粘土易水化膨胀造成注水压力偏高;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较差,注入水:地层水=6:4时,结垢量为115mg/L;质量浓度为2%的FP-6防膨剂的防膨率高达96.52%,质量浓度为30%的阻垢剂BHF-12A的阻垢率为96.2%。注入200PV含油量为20 mg/L的溶液对岩心的损害率高达46.88%;注入100PV粒径中值为5μm、浓度为11mg/L的悬浮物溶液对岩心的伤害率为28.83%。措施液驱替实验中,段塞式注入、连续式注入(120PV溶液)时对岩心伤害率分别为26.15%、14.49%,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连续式驱替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油田领域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关于低渗透油田在开采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对我国近些年关于低渗透油田的开采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我国油田领域发展也得到了推动。在低渗透油田开采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技术难点及其他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了我国近年来低渗透油田开采情况来探讨如何帮助提高油田采收率问题。文中介绍了在低渗透油田开采已有经验的前提下,指出了可操作性、用于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新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藏是我国石油开发领域中占有重要价值的石油资源,也是每年新发现油气藏的主要类型。低渗透油藏由于开发难度大,开采成本高,一直以来,如何提高对其开发的有效性,实现持续稳产增产,是一项备受关注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对低渗透油藏油井的压裂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压裂增产技术保障低渗透油藏油井的原油产量,在对重复压裂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后,研究了低渗透油藏缝内转向压裂技术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优化压裂增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和建议,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建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19.
《清洗世界》2021,37(5)
管壳式原油换热器在海上油田原油处理流程广泛应用,使用过程中设备存在油泥沉积和结垢堵塞现象,导致换热效率下降,影响处理效果。目前常规拆卸抽芯的机械清洗方法存在作业工期长、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等弊端。通过分析综合油样和堵塞物成分,从有机和无机两方面浅析了设备堵塞原因,进而提出清洗工艺的优化与改进,并结合现场流程进行可行性分析,达到换热器清洗解堵的目的,同时降低施工作业风险,实现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20.
低阻油层在珠江口盆地广泛发育,油层段为砂泥岩薄互层,储层岩石粒度细,泥质含量重,储层的各种岩石物理参数与围岩接近,储层平面展布范围及厚度的预测一直困扰着本区低阻油藏的勘探开发工作进展。受本区客观地质条件制约,应用传统的基于测井约束的地震反演对低阻油层进行储层预测风险较高。根据该区低阻油层储层特殊的地质条件,以文昌X构造ZJ1ⅢU油组为例,采用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提高了地震资料对薄层的识别能力。采用提高分辨率之后的地震资料进行有色反演,对低阻油层的储层平面展布范围进行预测,采用谱分解技术对低阻油层储层的厚度进行定性和定量预测。预测结果与已钻井资料吻合良好,建立起了一套适用于本区低阻油层储层预测的地球物理技术系列,为邻区低阻油层的储层预测研究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