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脲醛树脂为囊壁,氯化铵为固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包覆了常温下为固体的石蜡,合成了相变储能微胶囊,运用偏光显微镜观察调酸过程中的微胶囊形成,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微胶囊的储热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微胶囊的表观形貌和微观状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包覆石蜡形成微胶囊,其形貌规则完整,具有较好的储热能力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以聚苯乙烯 (PS)、聚 4-氟苯乙烯 (P4FS) 和聚 2,3,4,5,6-五氟苯乙烯 (PPFS) 为壳材, 正 十八烷 (OD) 为芯材的新型相变微胶囊材料 (PS@OD、P4FS@OD 和 PPFS@OD)。对微胶囊的疏油疏水性能和热物 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P4FS@OD 和 PPFS@OD 微胶囊的油接触角和水接触角均高于 PS@OD 微胶囊且分别为 82.1?/87.3? 和 138.5?/146.7?, 其平均相变焓相比 PS@OD 微胶囊分别提升了 48.6% 和 101.9%, 达到 (125.6±1.6) J/g 和 (170.6±2.2) J/g。其中 PPFS@OD 微胶囊的平均粒径最小且为 (460±13) nm。综上, 引入含氟壳材使得相变微胶 囊具有良好储热性能和疏油疏水性能, 在清洁材料、储能、恒温建筑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乙基纤维素为壁材,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技术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微胶囊,通过考察包封率和载药量确定其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的形态和释放度等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有机相中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浓度为3×10^-2g/mL,水相中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为3×10^-3g/mL,双氯芬酸钠与乙基纤维素的投料比mEC:mDs为1:1,搅拌速度900r/min时制备出的微胶囊形态圆整,粒径范围6~24gm,药物包封率达25.12%,在人工肠液中可平稳缓释达8h.  相似文献   

4.
以乳液聚合获得的苯乙烯(St)与共聚单体甲基丙烯酸(MAA)的共聚物做壁材,包覆相变材料正十八烷制备微胶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乳化剂,探讨了乳化时间、交联剂、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热-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制备的微胶囊进行性能表征,得到制备苯乙烯-正十八烷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合适工艺.结果表明:乳化时间30 m in,采用质量分数1.8%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做引发剂获得的微胶囊,成囊性和分散性好;添加二乙烯基苯(DVB)不利于成囊;微胶囊的壁材有一定的耐热性,且热焓值较理想,相变热焓约137.5 J/g.  相似文献   

5.
UF/石蜡储能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石蜡为囊芯,尿素-甲醛树脂为囊壁,运用原位聚合法合成相变储能微胶囊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形成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和壁厚,用红外光谱仪表征微胶囊的化学成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微胶束相变储能性能.研究表明,脲醛树脂可有效包覆石蜡,形成粒径分布均匀的相变储能微胶囊,该材料具有储能效果,可用于设计储能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6.
相变微胶囊是将相变材料微胶囊化,以改善易泄漏、相分离问题,有效提高相变材料的热性能,是近年来储热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相变微胶囊芯材与壳材的选择;其次,从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化学法3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变微胶囊的常用制备方法,如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复凝聚法、界面聚合法和微乳液聚合法;再次,分析了相变微胶囊的性能表征,包括物理性能(包埋率、粒径分布)、化学性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以及热性能(相变储热性能、相变性能、热稳定性);最后,对相变微胶囊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十八胺对酞青蓝BGs进行化学修饰,以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显示液.用该电泳液作囊芯,以尿素和甲醛进行界面反应形成囊壁,制备了蓝色电子墨水微胶囊,讨论了搅拌速度、酸化时间和固化条件等对微胶囊形貌与物理性质的影响.所制备微胶囊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囊壁结构致密,平均粒径为100 μm,包覆率达89%.采用红外光谱、光学显微镜和电泳实验等方法,研究微胶囊结构及电场响应,蓝色电泳液微胶囊在电场作用下具有明显可逆移动响应.  相似文献   

8.
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硬脂酸丁酯为囊芯,甲醛-三聚氰胺树脂为囊壁,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具有相变储热功能的微胶囊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成过程,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特征与化学结构.微胶囊表面粗糙,能够与建筑材料形成良好界面,在水泥和涂料等建筑材料中分布均匀,不破碎.采用DSC分析微胶囊储能材料的储热效果,硬脂酸丁酯/MF微胶囊储能效果明显,可以用于设计储能建筑材料.采用水化热测试仪研究该微胶囊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能微胶囊能降低水泥水化放热峰,提升放热低谷,提前第二放热峰的出现.储能微胶囊对水泥总体放热量影响较小,对水化热放热速率有明显影响,可用于混凝土水化过程中材料内部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一种绿色电泳液及其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 以十八胺改性酞菁绿G形成电泳颗粒,以四氯乙烯和1,2-二溴乙烷的复配液为分散介质,Span-80和CH-6超分散剂为稳定剂,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显示液.采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技术、粒径分布、紫外光谱和电泳实验,对绿色电子墨水电泳液的化学结构、分散稳定性、粒径分布和电场响应时间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化学修饰的酞菁绿G颗粒带负电荷,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所制备的绿色电泳液在直流电场下有响应行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驱蚊胶囊,通过调节制备胶囊芯壁比、分散乳化调节剂MS用量,考察其对驱蚊胶囊平均粒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驱蚊微胶囊、纳米胶囊。采用扫描电镜、粒径分析仪、热分析仪等分析手段对驱蚊胶囊进行表征,比较胶囊的表面特征、粒径分布特点,实验结果表明,纳米胶囊的耐热性能优于微胶囊。  相似文献   

11.
微胶囊在医药、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等行业都有重要应用,其中作为缓释载体的智能降解型微胶囊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以MnCO3微粒为模板,采用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作为壁材,通过层层自组装(LBL)方法得到二硫键交联的聚电解质微胶囊,并对该微胶囊的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得到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大小在2.40μm左右,壁厚约为55.25nm;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高浓度的聚苯乙烯磺酸钠(PSS)溶液中会发生可逆弹性形变;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PAH中的部分氨基已经与交联剂3,3′-二硫代二丙酸(DPA)中的羧基在EDC/NHS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了交联反应,从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囊壁结构。  相似文献   

12.
微胶囊自调温相变涂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挥发的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胶囊壁材,对CaCl2.6H2O进行包覆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讨论了壁材、芯材质量比对微胶囊相变材料性能的影响。将微胶囊相变材料加入到内墙涂料中制成自调温涂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涂料中的微胶囊粒径均匀、壁材完整;相变焓随着微胶囊质量分数、涂料放置时间的不同而有微小改变。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单体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壁材,正十六烷和硬脂酸丁酯作为复合芯材,运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双芯材相变材料微胶囊.以吐温-20为乳化剂,探讨了引发剂种类、引发剂用量和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对制得的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性能测试,表征其表面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分析其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并计算其产率、包含量和包覆率等.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为1.7%的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和质量分数为2.2%的吐温-20为乳化剂获得的微胶囊,表面形态稳定、光滑、饱满,粒径均一;微胶囊的热焓值较理想,相变温度为17.23℃,相变焓为54.06 J/g.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预聚体为囊壁、E-51环氧树脂为囊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间苯二酚为固化剂,采用二步法制备EP-UF微胶囊。考察了原料物质的量比、pH值和温度对脲醛预聚体制备的影响,以及乳化剂和固化剂用量对微胶囊的影响。利用图像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同步热分析仪表征产物的形貌、化学结构和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尿素与甲醛物质的量之比为1∶1. 85、体系pH值为3、升温至90℃可制得微黏半透明的脲醛树脂预聚体;乳化剂用量为10g,添加固化剂且添加量为1g时,可获得平均粒径为113. 85μm的EP-UF微胶囊。EP-UF微胶囊热稳定温度为250℃,在此温度下,微胶囊可安全保存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微胶囊的耐热性,利用界面聚合法,以聚乙二醇400、二乙烯三胺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单体聚合形成的聚氨酯为外壳,再以棕榈酸乙酯为芯材,制备聚氨酯的相变微胶囊,并通过正硅酸乙酯水解聚合制备了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壁材的微胶囊;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热失重法特征X射线能谱仪对微胶囊的形貌、化学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微胶囊形貌良好,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具有较高的储热能力和热稳定性,在213℃以下稳定性良好;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壁材的微胶囊的耐热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TEOS加入量为6 g,微胶囊的重量损失率下降至7.34%.  相似文献   

16.
将无定型磷酸铝在800℃高温下与氨反应,制备了不同氮含量的固体碱催化剂氮化磷酸铝,并用化学分析、比表面测定(BET)、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氮化产物保留了磷酸铝前体的高比表面,高温氮化过程中有P-NH2基团和P-NH-Al基团生成,且P-NH2基团较P-NH-Al基团易于生成,随着氮含量的增加,P-NH-Al基团所占比例增加,氮化过程有明显的磷的损失.化学分析表明,氮均匀地分布在样品的体相.  相似文献   

17.
以脲醛树脂为囊壁,氯化铵为催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包覆了固体石蜡,合成了相变储能微胶囊,并将其添加到水泥、涂料中制成建筑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微胶囊的化学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微胶囊及复合材料的储热性能、表观形貌及微观状态.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有效包覆石蜡形成微胶囊,其形貌光滑圆润,与...  相似文献   

18.
氮化磷酸铝的制备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无定型磷酸铝在800℃高温下与氨反应,制备了不同氮含量的固体碱催化剂氮化磷酸铝,并用化学分析、比表面测定(BET)、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下,结果表明,氮化产物保留了磷酸铝前体的同比表面,高温氮化过程中有P-NH2基团和P-NH-Al基因生成,且P-NH2基团较P-NH-Al基团蝗于生成,随着氮含量的增加,P-NH-Al基因所占比例增加,氮化过程有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相变材料微胶囊质量分数为0%~25%的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混合物,经熔融压制成厚度为1 mm的薄片;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动态热机械性能(DM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对混合物薄片的结构和性能等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加入使混合物薄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薄片的熔融焓和结晶焓随微胶囊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微胶囊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被广泛运用到了药物、日化、食品、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针对不同的运用领域,微胶囊的力学性能要求不同.本文从微胶囊力学性能测试表征方法着手,详细介绍了各种表征技术的原理、运用范围,以及相关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快速表征单个微胶囊力学性能的可能性.最后,对测试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简要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