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23年11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该报告围绕全球结核病疫情负担、登记报告、治疗转归、创新进展等内容展示了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的基本要点。作者通过对该报告的全球结核病负担、诊疗现状等方面进行解读,为结核病领域工作者全面了解全球结核病疫情现状、防控策略、行动及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领域创新性的研究与发展是终止结核病策略三大支柱之一,新技术和新策略是加速消除结核病进程的重要工具。2023年11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对全球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全球、区域和国家各级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结核病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更新。笔者就报告中结核病研究领域新诊断技术、新药与新方案及新疫苗等的研究及创新要点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同行掌握结核病研究动态,进一步开展原创性研究和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防控工作亟待创新性的研究与发展,以加快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2022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对全球结核病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进展进行更新。笔者就报告中结核病研究领域新诊断技术、新药与新方案,以及新疫苗等研究及创新要点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结核病防治领域同行掌握结核病研究动态,进一步开展原创性科研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背景之下,2022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过去十余年虽然结核病发病率缓慢下降,病死率减少约1/3,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逆转了这个积极趋势。《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结核病、耐药结核病和结核病死亡患者数量均增长,对世界卫生组织终止结核病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对其要点进行解读,希望有关部门对结核病的防控引起重视,对促进结核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的缓解和推动终止结核病的目标的实现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22年9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2022儿童与青少年结核病处理指南》,对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提出了新的推荐,包括结核病诊断方法、非重症的药物敏感儿童结核病短程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新方案、含贝达喹啉或德拉马尼方案治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以及儿童和青少年结核患者发现和预防的综合关怀模式等。现对其关键点进行解读,帮助临床深入理解和进行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背景之下, 2022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过去十余年虽然结核病发病率缓慢下降, 病死率减少约1/3, 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逆转了这个积极趋势。《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 2021年全球结核病、耐药结核病和结核病死亡患者数量均增长, 对世界卫生组织终止结核病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严峻挑战。本文对其要点进行解读, 希望有关部门对结核病的防控引起重视, 对促进结核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的缓解和推动终止结核病的目标的实现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2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6:结核病及其共患病-HIV》,就HIV并发结核病的筛查、诊断、治疗、护理及预防的实施给出了具体建议,旨在减少HIV并发结核病患者的疾病负担、发病率、病亡率。笔者针对该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供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对全球结核病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中,笔者力图通过回顾以“三新一加强”结核病综合防治服务模式的验证、示范与推广为核心的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的十年历程,以期为加强中国和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22年3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Wor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发布了WHO consolidated guidelines on tuberculosis.Module 5: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简称《2022年版指南》),并通过发布的实施手册为指南建议的实施提供引导。《2022年版指南》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管理加以规范,并重点更新了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启用Xpert Ultra作为初始诊断以及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工具,启用整合的治疗决策路径,非重症患儿启用疗程4个月的治疗方案,在6周岁以下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患儿中可启用含贝达喹啉的治疗方案,在3周岁以下MDR/RR-TB患儿中可启用含德拉马尼的治疗方案,结核性脑膜炎可启用疗程6个月的强化治疗备选方案,启用向基层下沉的非中心化的结核病关怀模式和家庭为核心的整合的结核病关怀模式等内容。笔者现对《2022年版指南》进行介绍,并对其更新要点加以解读,旨在基于循证依据为我国儿童和青少...  相似文献   

10.
袁媛  卢水华 《中国防痨杂志》2022,44(11):1122-1125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于2010年发布了治疗药物敏感结核病(drug susceptible tuberculosis,DS-TB)的建议方案。这一方案广泛应用,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发现部分患者因治疗时间较长未能完成6个月的治疗方案。基于两项Ⅲ期临床试验,WHO发布的2022年版指南首次增加了2021年最近一轮指南制定小组给出的相关循证建议,即推荐疗程4个月的方案治疗DS-TB。本文中,笔者就最新发布的2022年版指南对DS-TB的治疗方案进行解读,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马建军  张铁娟  侯伟  潘艳  刘昕 《中国防痨杂志》2021,43(10):1089-1095
目的 了解吉林省实施“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项目”第三期(简称“中盖项目三期”)后,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诊断流程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中盖项目三期实施后,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诊断流程对2019年吉林省所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登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情况的检测结果。结果 55983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经分子生物学检测流程,共检出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278例(18.36%),其中,涂阳3895例、涂阴6383例;接受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比例为98.35%(8885/9034),检出率为54.25%(4820/8885);其中,涂阴患者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比例和检出率分别为97.67%(6234/6383)和35.15%(2191/6234);培养阳性13例;共计检出病原学阳性患者6099例,阳性率为59.34%(6099/10278),且全部接受分子生物学快速耐药检测。病原学阳性患者中,利福平耐药和耐多药检出率分别为17.02%(1038/6099)和6.48%(395/6099);其中,初、复治患者的利福平耐药检出率分别为11.37%(594/5222)和50.63%(444/877),耐多药检出率分别为4.00%(209/5222)和21.21%(186/877)。结论 吉林省中盖项目三期全面推广含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新诊断流程,显著提高了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检出率和利福平耐药患者的发现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福平耐药肺结核诊断流程》是中国防痨协会于2021年5月12日发布的团体标准,于当日起实施。该标准规定了不同技术条件下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流程,即传统药敏检测技术耐药诊断流程、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技术和传统药敏检测技术结合的耐药诊断流程、多色巢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技术及传统药敏检测技术结合的耐药诊断流程。笔者对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过去十余年虽然结核病发病率缓慢下降,病死率减少约1/3,但近3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逆转了结核病防治的积极趋势。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2021年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患者数量均增长,并可能增加结核后肺疾病和结核病相关性死亡患者数量。不断变异的新型冠状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的双重传播,可能对公共卫生、社会经济和患者个体等方面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亟需提出减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结核病影响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核病不仅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患者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结核病患者通常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功能方面存在异常,检测其免疫细胞数量和免疫功能可评价其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施行免疫干预提供依据。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应用免疫制剂进行免疫干预,可增强其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同时,可清除持留菌而降低复发率。尽管目前结核病免疫辅助诊断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对结核病的抗结核免疫和免疫异常机制及其在结核病中的作用尚认识不足、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评估指标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而免疫制剂的应用受到政策的限制,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干预与否、免疫治疗的指征、免疫制剂的选择也未达成一致意见,临床应用不规范。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联合组织专家拟定《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本共识概述了抗结核免疫及结核病患者免疫异常机制,介绍了我国临床常用的结核病患者免疫相关检测方法,提出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的指征、方法及策略;系统介绍了我国临床可用的免疫治疗制剂,确定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适时、合理地进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5.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细菌内毒素和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能够减轻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变态反应所致的免疫损伤。但糖皮质激素在迅速控制病情的同时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病存在不合理现象,因此,亟需规范糖皮质激素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本共识简要介绍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核病的优势和基本原则,提出必要时在强力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应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心包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等的推荐意见,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强调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结核病应慎重并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利弊,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患者的抗结核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结核病患者常常存在抗结核免疫功能的异常,对结核病患者应用免疫制剂进行免疫干预,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但对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干预的指征、免疫制剂的选择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发表于《中国防痨杂志》2022年第1期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就抗结核免疫辅助治疗提出了具体建议并达成共识。本文主要对共识中结核病患者免疫异常因素、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免疫辅助治疗概念、应用免疫制剂进行免疫干预的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和建议等进一步解读,以供我国结核病临床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泌尿系统结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延误诊断,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出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同时,泌尿系统结核的治疗方式包括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手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肾功能,改善预后。目前,对于泌尿系统结核的诊疗方案,我国尚缺乏相关合理的指导性文件。为规范我国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泌尿系统结核的诊疗水平,使患者早日治愈,减少肾功能损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病医学部、《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基础和临床学部联合组织专家,结合我国泌尿系统结核诊断及治疗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国外诊断和治疗相关研究成果,共同制定《泌尿系统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概述了泌尿系统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病理生理过程和主要的临床表现,详细介绍了泌尿系统结核的常用检查方法,提出了诊断标准和需要鉴别诊断的相关疾病,并对该病的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方案及适应证等提出了具体的治疗建议,旨在为临床医师对泌尿系统结核患者进行精准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