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COX-2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0例宫颈石蜡标本中COX-2的表达,并于术前采用HC-Ⅱ法检测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1)COX-2和高危型HPV在宫颈癌及CIN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宫颈癌及CIN中COX-2表达水平和高危型HPV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危型HPV可能通过诱导宫颈上皮高表达COX-2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蛋白(human papillomavirus-16 E6 protein,HPV16-E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和HPV16-E6蛋白在宫颈癌上皮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COX-2与淋巴结转移、宫旁或脉管浸润及肌层浸润深度呈显著性相关(P〈0.05)。HPV16-E6与年龄、病理类型、宫旁或脉管浸润呈显著性相关(P〈0.05)。COX-2和HPV16-E6蛋白在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呈正相关(rs=0.6014,P〈O.01)。结论COX-2和HPV16-E6在宫颈癌的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联合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和HPV疫苗是宫颈癌防治中的一个新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例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患者,另取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设计高危型HPV(HPV16,18,31,33,58等)通用引物,以touch-down PCR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高危型HPV的感染率.结果(1)从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survivin表达逐渐增强(P<0.05);(2)survivin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3)从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高危型HPV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4)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分型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survivin与高危型HPV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表达及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157-159+163
目的 探讨P16、HPV L-1 壳蛋白的表达及在早期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67 例CIN 患者及15 例早期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另选取慢性宫颈炎患者31 例,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HR-HPV 载量、P16 及HPV L-1 壳蛋白表达并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16 蛋白在早期宫颈癌、HSIL、LSIL 及慢性宫颈炎阳性表达率升高,HPV L-1 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病毒载量不断增加,HPV L-1 及P16 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出现变化(P<0.05)。慢性宫颈炎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及高危型HPV 病毒呈正相关(P<0.05)。LSIL 病变中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高危型HPV 病毒呈正相关(P<0.05)。HSIL病变中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高危型HPV 病毒无相关性(P>0.05)。结论 P16、HPV L-1 壳蛋白表达阳性在CIN及早期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聂磊  商宇红 《中外医疗》2012,31(14):181-18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具有感染HR-HPV的患者并记录其载量,随机从中选出52例宫颈癌、5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结果经χ2检验,不同宫颈病变组中HR-HPV感染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了高危型HPV的宫颈病变组织中,其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定期检查HPV及检测HR-HPV病毒载量在临床筛查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Bcl-2基因的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法对正常宫颈组织38例、各级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组织106例、宫颈癌组织66例中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应用PCR方法对66例宫颈癌组织中HPV表达进行检测及分型。结果Bcl-2在各宫颈组织中均有表达,宫颈癌组Bcl-2阳性表达率(57.6%),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15.8%)和CINI组(19.4%),P均〈0.01;高于CINⅡ组(28.6%),P〈0.05;与CINlI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与HPV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Bcl-2蛋白在HPVl6/18阳性宫颈癌组织和HPV其他型别阳性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Bcl-2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癌HPV感染相关,但与HPV型别关系不大。Bcl-2蛋白可能成为宫颈癌诊断和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体内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IL-17所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方法: 选取高危型HPV阳性的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宫颈癌组)28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者(HPV感染组)25例以及对照组30例。 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清及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 的表达水平。 结果: ①宫颈癌组患者外周血清中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与HPV感染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V感染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②各组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外周血清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宫颈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表达水平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宫颈癌组局部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的表达水平高于HPV感染组,HPV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IL-17所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参与并促进了高危型HPV的持续性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进程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汕头地区宫颈癌的发生与HPV,HSV2感染以及C-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宫颈癌(84例)组织与正常宫颈(13例)组织的HPV-DNA,HSV2-DNA,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同一宫颈癌组织标本与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的C-cerbB-2表达情况。结果:(1)宫颈癌组织HPV-DNA,HSV2-DNA阳性率为47.6%,46.4%,正常宫颈组织则为7.7%,15.4%,宫颈癌组织的HPV,HSV2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P<0.05)。(2)宫颈癌组织中,HPV,HSV2双阳性24例,经统计学处理,HPV和HSV2间的感染有显著相关性(P<0.05)。(3)宫颈癌组织的C-cerbB-2表达率为34.5%,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13,P<0.05)。(4)75.9%的C-cerbB-2阳性患者(22/29)与HPV与HPV和(或HSV2)同时呈现阳性。结论:汕头地区宫颈癌的发生与较高的HPV,HSV2感染率和C-cerbB-2表达率密切相关,三者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06年3月期间70例宫颈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TGF-β1的表达。结果 COX-2和TGFβ1蛋白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OX-2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TGFβ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COX-2与TGFβ1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53,P〈0.05)。结论 COX-2和TGFβ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对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OX-2、VEGF-C、Ki67在宫颈癌(CC)及癌前病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00例宫颈石蜡切片中COX-2、VEGF-C、Ki67的表达,并于术前采用HC-Ⅱ法检测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1)COX-2、VEGF-C、Ki67在CC及CIN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高危型HPV正相关(P0.05);(2)COX-2、VEGF-C分别在CIN1和CC中表达率最高,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危型HPV在CC及CIN中的阳性率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可能通过诱导宫颈上皮高表达COX-2、VEGF-C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HPV感染与Rap1GAP基因及蛋白水平改变的关系。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正常宫颈组织7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宫颈组织进行DNA提取、总RNA提取、cDNA合成、PCR反应扩增。并检测HPV感染、Rap1GAP基因外显子E11和E19缺失率、Rap1GAP mRNA表达及Rap1GA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PV感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V阳性和阴性组E11和E19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1GAP mRNA、Rap1GAP蛋白在观察组HPV阳性组组织中的表达率、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HPV阴性组(P〈0.05)。宫颈癌中HPV感染与Rap1GAP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8),与Rap1GAP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554)。结论宫颈癌中HPV感染与Rap1GAP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Rap1GAP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杨勇波  向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4):464-467, 474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PN)、环氧合酶-2(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157例行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宫颈癌病人,根据相关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化疗敏感组(112例)和化疗不敏感组(45例)。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病人NACT治疗前后OPN、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治疗前宫颈癌组织OPN、COX-2 mRNA表达水平与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等超声相关参数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对影响宫颈癌病人化疗敏感性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化疗不敏感组治疗前OPN、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P < 0.01),化疗不敏感组治疗后OPN、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出现明显改变(P>0.05),而化疗敏感组治疗后OPN、CO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1);治疗前宫颈癌组织OPN、COX-2 mRNA表达水平与VI、FI均呈正相关性关系(P < 0.05),而与VFI无明显相关性关系(P>0.05);化疗前宫颈癌组织OPN、COX-2 mRNA表达水平及VI、FI为影响化疗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OPN、COX-2 mRNA和蛋白均呈高表达状态,且两者与化疗敏感性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38例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COX-2 mRNA和PGE2表达的变化。结果38例肺癌患者正常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分别有34例和3例检测到COX-2 mRNA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7%和7.89%;半定量分析肺癌组织中的COX-2 mRNA平均吸光度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1)。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匀浆中PGE2浓度分别为(42.33±6.13)μg/L和(5.87±1.40)μg/L,两者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1)。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肺癌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和PGE2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552,P〈0.05)。COX-2mRNA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分型、TNM分期和分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NSCLC患者肺癌组织中COX-2 mRNA和PGE2表达增强,可能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蛋白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宫颈疾病患者70例,行宫颈病理学检查及新柏氏液基细胞学(TCT)检测,比较高危型HPV E6/E7 mRNA与HPV DNA分型检测宫颈癌病变及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高级别宫颈癌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与HPV DNA分型检测宫颈病变总检出率分别为60.0%(42/70)、67.1%(47/70);两种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及CINⅠ、CINⅡ~Ⅲ、宫颈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HPV DNA分型检测(P<0.05);ASC-US患者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HPV DNA分型检测(P<0.05)。结论:与HPV DNA分型检测方法相比,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对预测宫颈病变特异度更强,特别是对TCT检测为ASC-US患者的分流意义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与错配修复基因(MMR)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10月19个家系的家族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20例;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的散发性大肠癌23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及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COX-2表达及MMR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HNPCC大肠癌中COX-2高表达率为40.0%,散发性大肠癌中COX-2的高表达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2,P〈0.05)。HNPCC大肠癌中MMR表达缺失率为70%,散发性大肠癌中MMR表达缺失率为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2,P〈0.05)。MMR表达缺失的遗传性大肠癌及散发性大肠癌COX-2高表达率(21.4%、66.7%)均明显低于MMR阳性表达者(83.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7、5.039,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NPCC大肠癌MMR表达缺失率与COX-2低表达率呈正相关(r=1.176,P〈0.05),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MMR表达率与COX-2高表达率呈正相关(r=1.869,P〈0.05)。结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中COX-2的表达较散发性大肠癌减低,MMR基因表达缺失率增高,COX-2、MMR基因表达情况在遗传性非息肉型结直肠癌的筛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sp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宫颈石蜡组织标本166例,其中高危型HPV(+)组106例(慢性宫颈炎20例、CINⅠ级20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20例、宫颈癌组26例);HPV(-)组60例(CINⅠ级35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5例)。应用SP法检测Maspin、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高危型HPV(+)组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在CINⅢ级组中的表达同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与CIN各组、慢性宫颈炎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FGF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bFGF阳性表达率在宫颈癌组表达率最高,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PV(-)组中,Maspin蛋白的表达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GF的表达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aspin、bFGF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两者与高危型HPV分别呈负、正相关。结论:高危型HPV可能通过P53调节通路下调Maspin的蛋白表达及上调bFGF的蛋白表达,导致CIN直至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张莉华 《中国热带医学》2013,(10):1272-1274,1292
摘要: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人乳头瘤病毒16-E6(humanpapillomavirusl6-E6,HPVl6-E6)及I临床病理特征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接受综合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石蜡切片中COX-2、HPVl6-E6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及HPVl6-E6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结果COX-2、HPVl6-E6及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灶直径、宫旁浸润或脉管瘤栓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肌层浸润深度对患者的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HPVl6-E6、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或脉管瘤栓为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检测对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 LSIL)的分流管理作用.方法:对94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或LSIL的患者采用二代杂交捕获(hybird capture Ⅱ, HC-Ⅱ)方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并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宫颈活检.结果:940例中,ASC-US 497例,LSIL 443例.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417例,宫颈湿疣3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CIN)1级124例,CIN2 级65例,CIN3级或宫颈浸润癌19例.在宫颈细胞学异常的ASC-US和LSIL组中,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是59.6%和84.9%.在ASC-US和LSIL组HPV阴性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CIN2级,CIN3级或宫颈浸润癌)检出率为0.5%和6.0%,HPV阳性时检出率是8.8%和14.1%,HPV阳性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检出率高于HPV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ASC-US组中,高危型HPV检测对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的阴性预测值达99.5%;当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在1~9.99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仅占1.6%;在10以上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占10.7%.结论:宫颈细胞学为ASC-US的患者如果高危型HPV阳性,检出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的概率增加,并且高危型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高,在ASC-US患者中,随着HPV载量增高,检出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的概率随之增高.高危型HPV检测和病毒载量有助于ASC-US的分流管理,而对LSIL无分流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