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小麦、玉米和稻谷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EC DCC 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均值溢出效应;政策实施前,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而实施后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国内外粮食价格相关关系的持久性减弱。由此可见,中国实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同时也扭曲了国内粮食市场,提出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尽快完善和改革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对粮价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13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种主粮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储备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稻谷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受自身滞后项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共同影响,长期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而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小麦和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玉米价格波动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没有小麦和稻谷显著,自身价格波动在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中起主导作用,但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相对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廉政政策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政策是指法定组织为实现公共权力拥有者廉洁从政的目的,在廉政建设中制定的引导和规范公共权力拥有者行为的准则。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时代的步伐,我们党和国家的廉政政策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初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40年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及演变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均取得巨大成就。文章通过梳理40年来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脉络,探究其演变轨迹特征,从而归纳产业发展逻辑,助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文化产业政策的阶段性实施和实时调整,切实营造了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氛围,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持久的动力和支撑。十九大报告对文化产业政策的重视,将进一步促使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业态不断延伸,产业模式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环境保护政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形势中不断深化发展。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经济手段和政策在环保中开始发挥作用,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强调"人文关怀"的回归,环保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产出的污染排放强度不断减少。面向未来的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应该充分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始终坚持"人文关怀",坚持"发展"的思路,在吸收国外环保经验的同时,充分认识我国自身的环境问题特征,更灵活地运用经济手段和制度,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更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粮食作为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的一种特殊商品,其生产安全和价格稳定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政府的经济政策干预是防止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维护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1952-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价格除受通货膨胀、粮食产量、劳动要素投入、汇率等传统因素影响外,国家的财政金融支农政策也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效应。基于此,本文最后对稳定我国粮食价格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3—2014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托市政策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成本、通胀水平以及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竞争作物价格对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居民收入对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对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稻谷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口对稻谷价格具有负向影响,与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正相关关系。上一期价格对当期稻谷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业发展阶段转变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支持政策是粮食政策的重要工具,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为主要措施的价格支持政策对于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价补合一”的价格支持政策也带来粮食供需结构失衡、财政负担沉重、下游加工企业陷入困境等诸多问题.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和粮价与农民收入关系的传统认识是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革陷入困局的症结所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向结构失衡转变,规模经营主体成为重要供给主体.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应由以总量安全为核心向结构安全为核心转变,收入保障政策要由单纯关注种粮收益水平向重点关注种粮专业户收入转变,粮食市场调控方式则应由直接入市收购向更加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转变.为此,应从降低价格支持水平、完善储备体系、探索目标价格保险、提高粮食产业组织化水平等角度深化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改革,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种粮农户收入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Lasso和支持向量机的粮食价格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Lasso方法在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众多因素中选出了粮食储备、粮食生产成本、粮食产量、粮食政策、生产需求、贸易需求、心理预期等7个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在Lasso变量选择的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粮食价格的回归与预测,同时,把Lasso、支持向量机、Lasso-支持向量机及ARIMA方法的拟合预测效果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Lasso-支持向量机组合预测方法的拟合预测效果要优于另外三种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断随时局的变化而更迭,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计划生育政策的酝酿与艰难起步时期、计划生育政策成为基本国策及强硬实施时期、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与二孩新政时期。20世纪90年代之前,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将中国的出生率在短期内强制性地压了下来,遏制了人口激增的趋势,同时缓解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然而,这种迅速的人口转变也导致了人口政策老龄化、家庭结构不稳定、家庭功能式微、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各个时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社会效应是不一样的,制定符合国情的计划生育政策和营造政策实施的社会环境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演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芬 《江海纵横》2009,(3):29-31
正2006年3月27日,国务院第5号文件《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这说明国家把对解决农民工问题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放到了关系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标志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  相似文献   

12.
掌握国际化影响下的粮食定价权,控制市场化背景下的粮食价格稳定成本,是稳定中国粮食价格的关键和必要条件.基于中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紧张趋势,必须协调贸易政策与国内政策、当前目标和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必须采取构筑中国粮食价格防火墙、实行粮食供求动态紧平衡、强化市场作用和完善政府干预等政策.  相似文献   

13.
14.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关于私营经济的方针政策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程。在追寻私营经济政策在建国初期 ,改革开放后两大时期的政策演变轨迹的基础上 ,提出完善市场准入政策 ,优化私营经济结构 ,完善社会化援助改策和权益保护政策 ,优化私营经济的发展环境 ,完善监督管理政策等我国私营经济政策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4~2017年中国大陆31省(市、区)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粮食价格、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结构效应、区域异质性和门槛效应.结果显示:(1)粮食价格和劳动力转移能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中粮食价格能显著促进农民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劳动力转移能显著促进工资性收入,但对经营性收入有显著抑制作用.(2)东中...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金融通过渐进式改革,从金融抑制逐渐迈向高质量均衡发展。以20个中央一号文件为研究样本,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进行文本综合分析和政策工具量化分析,剖析农村金融政策优化的发展历程、重点领域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从顶层设计来看,通过2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渐次出台,中国农村建立起了功能相对完备的金融体系,农村的金融服务与金融网点覆盖基本满足需求;从政策工具来看,农村金融政策以强制性政策和混合性政策为主,信贷业务惠农措施丰富,农业保险对象具体化,新型农村金融工具逐渐增加,但普及度有待提高;从金融主体看,金融机构通过深化改革,政府与市场的职能边界日益明确,真正的市场主体得以确立。从金融支持方向来看,助力绿色农业发展的绿色金融、增加真脱贫及脱真贫的精准金融手段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均衡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异常复杂的历史过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今,大体上经历了建构、挫折、调整和转型四个阶段。正确把握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对于深入理解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库移民补偿政策演变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60年来,中国水库移民补偿政策大体经历了以土地互换为主补偿,依靠行政手段低补偿,初步规范土地征用补偿,实施开发性移民,规范移民补偿,以人为本、建设移民和谐社会等六个阶段的演变;针对水库移民补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水库移民补偿政策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在1978-2003年期间以制度改革为主,农业补贴为辅,重调控,轻投入;2004年到现在则以“少取、多予、放活”为原则,农业补贴力度增大,补贴方式多样化,补贴目标也从保证粮食安全到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并重。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目前还存在补贴力度相对不足、执行成本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需要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加强农业补贴管理,降低农业补贴执行成本.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日本农村妇女突破传统的单纯从事农业劳动的局限,以挖掘自身潜力、体现自身价值,提高个人和家庭农业收入为目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日本农村妇女创业的主要特征是个人创业活动与家庭和地区关系密切,妇女拥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妇女创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妇女个人的努力,也得力于日本政府在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的完善、营销策略指导等多方面的支持。日本的经验表明,农村妇女完全有机会进入农业价值链的顶端,深入参与到市场经济中。但需要国家在促进农村妇女充分公平的经济参与上起主导作用,采取相应对策和创造妇女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助推妇女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