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筑的审美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千里 《华中建筑》1995,13(3):31-34
文章列举出人们对“建筑意义的不同理解,通过分析和比较,作者指出现代建筑应列注重人类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2.
秦红岭 《华中建筑》2012,(7):177-181
该文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所体现的礼乐精神、中和品格、比德理念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建筑审美的伦理向度,提出中国传统建筑占主流地位的建筑审美理想总是与伦理价值相依相伴,以建筑艺术的审美伦理化为旨归,具有浓厚的伦理品性,这是中国传统建筑审美的重要特质。  相似文献   

3.
陈玲 《四川建筑》1998,18(3):15-18
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的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中,运用了美的规律,注入了审美思想,显示了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4.
苏州拥有着悠久而璀璨的历史,古城区内的传统建筑更是其2500多年文化积淀的鲜活载体。丰富的人文典故让人流连,优美的造型和朴素的色彩则忠实地体现了苏州人优雅而质朴的处世态度。文章通过对苏州古城内的传统建筑进行多角度的观察,简要地分析了苏州人的建筑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着丰富的民居建筑遗产。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多样,造型丰富,价值深厚,不乏意境深远、环境优美之例。造型审美、意境审美、环境审美体现了民居建筑审美的历时性特征,也是民居建筑审美活动的三个十分重要的审美维度。  相似文献   

6.
张莲芝 《山西建筑》2001,27(6):102-103
从建筑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将建筑审美心理分为表现心理和内观心理两种建构,并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品探析了现代建筑的审美心理建构;反过来,又从现代建筑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探析了建筑作品创作的波动与发展趋势。还指出只有双重建构的完美结合才能体现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毅芹 《建筑》1998,(9):41-42
纵观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华夏儿女在这X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而作为“石头上书”(确切一点说是木头史书)的建筑别是人类文明各个历史阶段发展水平的标志,给我们留下了不同凡响的文化财富。思维模式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空间载体,既是时代特征的反映入是民族性格的体现。为什么中国传统的木构架体系能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呢?因为它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了设计者对茫茫宇宙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是阴阳哲学,认为万物起源于“道”,(易经》曰:“一用一阳谓之遣”,把阴阳交替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至战国经邹衍等…  相似文献   

8.
李嘉华 《四川建筑》1999,19(2):29-31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综合载体和立体文献,每幢建筑都蕴含了它那个民族的精神、气质、观念和哲理。作为世界四大建筑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特征,学者们已从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形态待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本文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因的线索,在与西方建筑的比较中对中国建筑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漫谈建筑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佐 《华中建筑》1997,15(3):26-28
文章结合建筑历史流派与思潮对建筑审美与评价进行了分析,并从功能,形式,意义三个层次论述了建筑的审美。  相似文献   

10.
从布扎传统看中国当前的建筑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筑教育自创办之初就与“布扎”建筑教育体系密不可分,这种联系一直成为影响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的重要因素。在我国长期的传承与改革的过程中,对“布扎”传统的认识越来越模糊,但其仍然在影响着我们;本文从分析布扎传统对我国建筑教育影响的角度,探讨中国建筑审美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浅谈在全球现代主义教育盛行的今天,对传统进行扬弃与发展,去芜存菁,探究我国建筑审美教育的优势与不足,找到一条适合当前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传统和谐观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矫苏平 《华中建筑》2001,19(1):32-38
文章分析了西方当代建筑创作中的一些“非和谐”实验,认为此类实验具有复杂性,既有开拓建筑造型与审美空间、推动建筑文化发展的一面,又包涵着非合理的消极方面,对其应当进行理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瀑布景观赏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醒 《中国园林》2004,20(7):29-32
从研究瀑布的发生、分类,瀑布景观的组成以及瀑布落水的基本形式入手,探讨瀑布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根据"得其性、仿其形、取其意"的原则进行瀑布景观设计.力求在瀑布设计中重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创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瀑布景观.  相似文献   

13.
桂林虞山景区造园艺术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山公园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动人的传说,以桂林造园艺术家别具一格的造园理念,融贯古今、中西,成为同行相互交流学习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从写景状物、试才显能、联姻择偶、明理抒怀、纪念寄情、戏讽谐趣等方面,对以花木为对象或与花木有关的对联,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其中的部分对联,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便共同欣赏。  相似文献   

15.
就历史环境中博物馆建筑造型设计如何做到与历史环境协调并同时拥有自身个性进行分析归纳,并在统一和对比两种美学策略下,以实例分析其造型设计的手法。  相似文献   

16.
魏泽崧  汪霞 《华中建筑》2011,29(12):161-165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构成元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该文从视觉层次、文化——社会层次对中国古代建筑门文化的审美意匠作出分析,并阐述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古代门之审美意匠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室内环境协调材料包括抗菌防霉材料、净化空气材料、湿度调节材料、温度调节材料等等。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性能应向着增加墙体呼吸性、吸附性和艺术性等功能化发展,其种类除乳胶漆外,应向无机粉末涂料、功能板材、功能性艺术壁材等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生态和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并介绍了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生态和谐理念及其在上海城市化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9.
郑炜 《华中建筑》2002,20(4):74-75,81
由于受到注重与自然相和谐的传统哲学理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的创作思想并不强调理性化与科学化。这一方面导致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缓慢;另一方面也使其与自然相和谐,与生态环境相统一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方位与中国传统建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符英  段德罡 《华中建筑》2000,18(4):128-129
方位是空间的基本特性之一,然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方位的意义却不仅于此,它被上升到礼制与象征意义的高度,从而主宰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表达,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空间特性和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