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青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四个阶段,是一个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的演进过程。在这一演进历程中,教育信息化政策变迁逻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策价值取向从注重效率走向公平均衡;政策内容从工具应用走向以人为本;政策制定从借鉴套用走向因地制宜;政策颁布主体从政府主导走向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展望未来,青藏地区教育信息化政策应坚持公平正义的政策执行原则,推动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强化政策制度与立法建设,助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立足青藏地区本土文化现实,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落地化创新;深化多方参与的政策制定机制,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科学时宜。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探索新中国师范教育体系建设的发轫阶段(1949—1977)、提升师范教育重要战略位置的调整阶段(1978—1997)、构建开放的现代化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型阶段(1998—2008)以及全面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强化阶段(2009—2019)。其演进逻辑表现为政策主体由管理走向治理,政策目标由效率走向公平,政策理念由规约走向服务。目前,中国教师教育政策呈现出以师德师风养成为价值先导,创新教师教育培养路径,保障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健全教师教育制度体系,推进教师教育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推进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江西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欠发达省份,老、少、边、穷、交通不便的地区很多,广大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知识老化、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跟不上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素质与发达省份相比,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省把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4.
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重要的手段,它如果能得到真正的重视,加之以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策略、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我们的培训工作的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以苏北的一个市为研究对象,对以上两个方面作了充分的调查,现将调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改善教师培训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而培训的有效性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满足教师的实际培训需求。为了准确掌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希望能为今后的教师培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和资料。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师培训政策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全面恢复教师培训工作时期(1977~1985)、教师补偿教育时期(1986~1998)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时期(1999年以来).反思三十年的教师培训政策演变,得出三点认识:教师培训师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常态;以人为本成为教师培训政策的价值导引  相似文献   

7.
8.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政策经历了恢复与初建、调整与改革、深化与完善三个时期,每一时期均有其特征与问题。纵观三十多年教师在职教育政策的变迁,教师在职教育政策的制定与社会发展及变革有着内在关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是直接推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学教育综合素质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应当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要提高认识,明确目的,营造氛围,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保证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职师资培养的政策轨迹梳理和分析,以求把握职教师资培养体系的沿革和现状、总结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经验,为进一步探索和创新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作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E-training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eb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培训方式,并对该方式下培训课程的结构、目标、内容等作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年来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隐匿着供需关系的变迁。高等教育供给经历了以调整重 建为抓手的恢复供给、以启动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初步供给、以扩张规模为重点的全面供给、以发展内涵为目标的规范供给四个阶段,体现出供给理念从工具价值优先到基于本体价值的融通、供给主体关系从政府主要供给走向多元主体共存互生、实际提供能力由扩大体量的外延式供给到完善体制的内涵式供给、政府协调服务品质从教育管理下的无限政府到教育治理下的宏观指导、学校运行水平由泛行政化的实践逻辑到制度化的学校自治五个方面的变迁逻辑。高等教育供给只有坚持两种价值交相辉映的高等教育供给理念,构建多元主体互生共赢的高等教育供给格局,形成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供给品质,彰显勇于创新、富有活力的高等学校供给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更美好的高等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改革,整体提高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研制《中小学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是当前一项紧迫且重要的任务。基于理论分析、政策梳理、国际比较和社会调查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了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的框架。该框架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培训目标,具体涵盖了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研修主题。依据上述培训目标,围绕每个研修主题,我们构建了三个层级的师德培训课程内容,并从统筹规划、优化方法、完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对师德修养培训的开展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恢复发展期、深化改革期和超越创新期。30年来,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走过的历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课程的价值导向上,从关注个体政治品质向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转变;在德育课程类型上,从知识化的学科课程向关注情感体验的回归生活课程转变;在德育课程教材呈现的语言上,从成人化的表述方式向尊重儿童的对话方式转变;在德育课程评价上,从侧重甄别向侧重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6.
反思"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政策,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任务要求,提出如下政策构想:充分认识到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多渠道加大培养培训资金投入;确立终身培养培训理念,完善中职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引导、激励和督促企业深度参与中职教师培养培训;加强对西部、民族和农村地区中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推动中职教师队伍建设配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效益评估和行政问责,建立和完善中职教师培养培训监督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水平,培育一大批“四有”好老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急需研制和落实《中小学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基于师德理论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政策梳理、国际教师职业规范比较和我国社会群体对师德期望与现实调查的研究结果,研制成以“四有”好老师为培养目标的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研究主题的师德修养课程指导标准,构建了包含A、B、C三个层级的师德培训课程。在指导标准发布实施之后,通过对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的调查显示,指导标准的指标体系与课程体系是合理有效的,目前急需解决管理、时间和师资队伍等问题,以全面提升指导标准落实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身份体验,是教师群体基于不同的时代状况和生活场景角色扮演时所引发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绪、情感等通过态度和行为倾向影响着职业认同,参与社会形象塑造。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小学教师群体的职业身份闪耀过,暗淡过,也焦虑过。与此相应,教师的身份体验也几经转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认同,到社会转型期的边缘化,再到互联网时代的道德污名。这些历程是我们思考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参照点,鉴往知来,为当下的教师研究提供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改革教师培训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的内容,始终包含"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规范""个人品德修养"三个方面。近年来,我国的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呈现出从工具本位转向教师本位、从提倡到提倡与禁止并重、日益注重规范的针对性、科学化、国际化等特征,形成了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保障七方面的实施机制。注重地方性、校本性教师行为规范细则的制订,加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强化师德教育中的以能养德,是中小学教师职业规范建设应该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