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考察IL-6、IL-37和TNF-α在活动性肺结核中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检测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IL-6、IL-37和TNF-α水平,并进一步将活动性肺结核依据临床症状分为空洞组和非空洞组,比较两组间炎症因子表达量.结果 肺结核患者血浆IL-6、IL-37和TNF-α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活动性肺结核三项指标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0.05).空洞组患者血浆IL-37水平显著高于非空洞组(P<0.01).胸水组患者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无胸水组(P<0.01).活动性肺结核中IL-6与IL-37表达水平正相关(r =0.550,P<0.05),IL-37和TNF-α表达水平正相关(r=0.413,P<0.05),IL-6与TNF-α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043,P>0.05).结论 IL-6、IL-37和TNF-α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病情相关,IL-37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血清AFP、TNF-α、IL-6、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TNF-α、IL-6、IL-10水平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RIA和ELISA对6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AFP、TNF-α、IL-6、IL-10水平测定,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AFP、TNF-α、IL-6、IL-10水平均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AFP水平与TNF-α、IL-6、IL-10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5988、0.6138、0.6284,P<0.01).结论:AFP、TNF-α、IL-6、IL-10在肝硬化的防病机理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IGF-1、IL-6、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妇产科检查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GDM孕妇70例.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甲减合并GDM组(A组)32例;亚临床甲减合并GDM组(B组)38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罗氏Cobas e601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促甲状腺素(TSH),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组和B组IL-6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IGF-1低于对照组;A组IL-6和TNF-α水平高于B组,IGF-1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1~10.784,P<0.05).A组和B组患者血清IL-6、TNF-α与TSH均呈正相关,IGF-1与TSH呈负相关;A组IL-6、TNF-α与FT4呈负相关,IGF-1与FT4呈正相关(γ=0.287 ~0.438,P<0.05).结论 IGF-1、IL-6和TNF-α在甲减、亚临床甲减合并GDM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这三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探讨其在共病中的原因,从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患儿血清IL-6、IL-8和MIP-1α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Luminex 200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仪检测54例健康儿童和55例星形细胞瘤、46例髓母细胞瘤患儿血清IL-6、IL-8和MIP-1α浓度.结果 两肿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且星形细胞瘤组IL-6水平显著高于髓母细胞瘤组(P<0.01),两组患儿血清中三种细胞因子浓度两两正相关(均P<0.01).男、女患儿间比较,星形细胞瘤组只有IL-6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母细胞瘤组IL-6、MIP-1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IL-6、IL-8和MIP-1α浓度变化与儿童恶性脑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三种因子彼此间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了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RIA和ELISA对40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6及IL-8低于正常对照组.TNF-α、IL-10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IL-6、IL-8、IL-10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了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6、TNF-α和外周血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酶联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4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IL-2、IL-6、TNF-α和外周血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和B细胞数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2、IL-6、CD3、CD4、CD4/CD8比值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6个月,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尖锐湿疣是一种自身免疫调节失常的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α、IL-1β 和IL-6含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了解这些细胞因子在CHF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取20例正常人和20例Ⅱ°-Ⅲ°CHF患者静脉血,用ELISA法测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结果CHF组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F程度越重,这些细胞因子浓度越高;TNF-α与IL-1β和IL-6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9684,0.9768;P均<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可能参与CHF过程。  相似文献   

8.
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对46例CO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综合治疗后2周,除hs-CRP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外,TNF-α、IL-6、IL-8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s-CRP、TNF-α、IL-6、IL-8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COPD的发病,其水平的检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DOSM)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血清和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IL-8和IL-10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1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和地奥司明+肾缺血/再灌注模型组(DOSM+I/R)。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肾脏组织中TNF-α、IL-1β、IL-6、IL-8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结果:在1 h、3 h、6 h、12 h、24 h和48 h不同时点的血清和肾组织中TNF-α、IL-1β、IL-6、IL-8和IL-10水平在I/R和DOSM+I/R组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1或P<0.05),且在I/R和DOSM+I/R组TNF-α、IL-1β、IL-6和IL-8随病程进展而升高,在I/R组IL-10水平随病程进展降低,而在DOSM+I/R组IL-10水平随病程进展而升高,TNF-α、IL-1β、IL-6和IL-8水平在I/R组显著高于DOSM+I/R组(P<0.05或P<0.01,除血清TNF-α1 h组外),而IL-10水平在DOMS+I/R组显著高于I/R组(P<0.01或P<0.05)。血Cr和BUN水平在DOSM+I/R组显著低于I/R组(P<0.05或P<0.01)。结论:DOSM可减少肾I/R病理过程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8的产生,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有助于减轻I/R时炎性细胞因子瀑布样级联反应,发挥抗炎作用,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IL-6、TNF-α、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生化指标及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变化在糖尿病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比较40例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与48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生化指标和放免法测定的血清IL-6、TNF-α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的hs-CRP水平的差异性.结果: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BMI、FPG、TG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CHL组间无差异(P>0.05);IL-6、TNF-α、hs-CRP水平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IL-6、TNF-α、hs-CRP等炎症标志物的高表达促进了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有利于监测其病情、评价疗效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我院收治的输血性肺损伤患者44例(输血相关组),选取同时期我院收治的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肺损伤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组),根据输血相关组患者死亡情况将其分为48 h存活组和48 h死亡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血清IL-1、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肺损伤组患者和输血相关组患者血清IL-1、IL-6、IL-8和TNF-α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血相关组患者血清IL-1和IL-6显著高于肺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IL-1、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输血量的升高IL-1、IL-6、IL-8和TNF-α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输血相关肺损伤患者中死亡例数为19例,病死率为43.18%,肺损伤患者死亡例数为5例,病死率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66,P<0.05),Person相关系数为0.339,存在相关.结论 患者入院时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和发生输血相关肺损伤患者存活和死亡相关,且输血量与炎症因子水平相关,IL-1、IL-6、IL-8和TNF-α对输血所致急性肺损伤死亡患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用姜黄素治疗后血清IL-6、IL-1β、TNF-α变化情况,评价姜黄素在治疗脑出血中的抗炎价值,从而为临床应用姜黄素治疗脑出血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方法 24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术前正常对照组(A组),脑出血姜黄素治疗组(B组),脑出血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D组),每组6只大鼠.立体定位下右侧基底节注射胶原酶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于建模成功后6h、24h、48h、3d、5d、7d、14d,给各组大鼠尾静脉取血测IL-6、IL-1β、TNF-α.将B组与C组、D组的IL-6、IL-1β、TNF-α值行两样本t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的神经生物学评分较相应时期的C组低,较相应时期的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在术后6h即升高,3d达最高水平,随后开始逐渐恢复,且各个时期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同时期C组低,较同时期的D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姜黄素能加快大鼠脑出血后血清炎症因子的吸收,对大鼠脑出血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L-8和TNF-α在RV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RV肠炎患儿急性期大便IL-8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二者迅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中重症组大便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且大便IL-8水平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L-8和TNF-α作为重要的炎症介质共同参与了RV肠炎肠道的炎症反应,二者的大便水平与RV肠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SIL-2R、TNF-α和外周血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法检测40例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SIL-2R、TNF-α和外周血B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白癜风在治疗前血清SIL-2R、TNF-α和外周血B细胞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2、CD3、CD4、CD4/CD8比值则显著的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后6个月,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调节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刺激人原代内皮细胞(HPAEC)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内皮细胞在感染性休克细胞因子释放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PBMC;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HPAEC细胞表面标志CD144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表达;ELISA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L-6、TNF-α、MCP-1的水平;两种血清及LPS刺激HPAEC和PBMC后,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6、TNF-α、MCP-1的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休克患者血清和LPS刺激后HPAEC膜表面ICAM-1的表达;S1P1受体激动剂CYM-5442预处理后,休克血清刺激HPAEC培养上清中IL-6、TNF-α、MCP-1的水平.结果 HPAEC表达内皮细胞标志性分子CD144和vWF;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MCP-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1);休克血清和LPS处理PBMC和HPAEC后,相对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P<0.01);PBMC的休克组炎症因子与PBMC的LPS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HPAEC的休克组炎症因子相对于HPAEC的LPS组均明显升高(P<0.01);同样地,LPS刺激两种细胞后,HPAEC的IL-6、TNF-α明显低于PBMC(P<0.01),MCP-1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休克血清刺激后,HPAEC的IL-6、TNF-α与PBMC无明显变化(P>0.05),MCP-1则明显升高(P<0.01);休克患者血清刺激S1P1受体特异性激动剂CYM-5442预处理的HPAEC后,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IL-6、TNF-α、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内皮细胞在感染性休克细胞因子释放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动态水平变化及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LC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50)和OC组(开腹胆囊切除术,n =48),两组麻醉、术后处理一致.分别于术前24h与术后3d、7d动态监测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并评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 IL-4水平依次显著降低,而术后3d IL-2、TNF-α、CRP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均显著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术后7d IL-2、TNF-α、CRP水平均明显回落(P<0.05),但OC组术后7d IL-2、TNF-α、CRP水平仍明显高于术前,仍略高于正常范围,而LC组则明显低于术前,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内(P<0.05),且LC组术后3d、7d IL-4水平降低幅度明显小于OC组,术后3d IL-2、TNF-α、CRP水平升高幅度显著较OC组小,术后7d IL-2、TNF-α、CRP水平降低幅度显著较OC组大(P<0.05).LC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固体食物进食时间均显著较OC组短(P<0.05).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进食时间与术后7d血清IL-2、TNF-α、CRP水平呈负相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可一定程度降低机体因手术操作、疾病而产生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了慢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ELISA检测了30例慢性肾炎患儿血清IL-18、IL-10、TNF-α和血浆VEGF含量,并与35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慢性肾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IL-18、IL-10、TNF-α和血浆VEGF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中西医结合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儿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慢性肾炎患儿血清IL-18、IL-10、TNF-α和血浆VEGF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I(TGF-β1)水平与心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11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及60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TNF-α、IL-6、sTNFRI、IL-10和TGF-β1水平,同时采用心脏超声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1)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TNF-α、IL-6、sTNFRI、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P<0.05,P<0.01)。(2)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sTNFRI、IL-6/IL-10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而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P<0.05,P<0.01)。(3)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 结论: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促炎症性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向炎症方面偏移,两者的改变能够反映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探讨细胞因子在严重创伤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创伤组患者分别设置伤后第1、3、5、7、14d五组;分别测定患者血清IL-6、IL-8、IL-18及TNF-α水平;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结果:创伤组患者在血清IL-6、IL-8、IL-18及TNF-α水平于伤后第1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IL-6水平第5d开始逐渐下降,第14d下降显著,但与对照组比较仍呈显著高水平(P〈0.01)。IL-8、IL-18及TNF-α水平分别于7d及14d呈下降趋势,除IL-8已降至对照组水平外(P〉0.05),后两项细胞因子水平依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动态监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对于创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体抑制剂眼镜蛇毒因子(CVF)对脓毒症大鼠血清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144只清洁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8只。A组假手术组,B组(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C组(CVF组)在盲肠结扎穿孔术前24h按50μg/kg注射CVF,A和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6个时间点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肺组织MPO含量及病理学改变。结果B组大鼠脓毒症反应最强,A组表现轻微;B组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P〈0.01);B组除2h点外,肺组织MPO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P〈0.01);B组肺组织损伤最严重;C组经CVF干预后脓毒症反应及肺组织损伤较B组明显减轻,TNF-α、IL-6及MPO水平均较B组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补体抑制剂CVF可减轻脓毒症大鼠的炎症反应,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