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了Ⅱ-32A亲本的特征特性,分析了Ⅱ优63制种亩产350公斤产量结构和技术路线,并提出了高产制种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多个亲本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贮藏时其生育期变化的研究,发现Ⅱ-32A、B,博A、B和珍汕97A、B低温干燥冷库贮藏比普通仓库贮藏的生育期延长,抽穗整齐度差,而不同贮藏方法对其余亲本的生育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亚种间高产优质杂交水稻Ⅱ优162的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Ⅱ优162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亚种间中轴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1996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1997年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重点推广计划。1997~1998年通过全国南方稻区区域试验。本组合分案力强,有效穗数多,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经几年种植实践,制种单产的波动性成为影响推广速度的主要障碍。稳定提高制种产量,首先要对其亲本有关制种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亲本有关制种的主要性状1.母本Ⅱ-32A有比我们过去常用的汕A播始期长(约26天)、植株高、分荣力强、…  相似文献   

4.
小麦多小穗品系10—A杂交后代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A、88-1643、川育12号三个亲本及六个三交后代稳定品系的剑叶和幼穗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三个亲本的酶带有较大差异,无论剑叶或幼穗均以10-A的酶带最少。后代中均无杂种酶带出现,但有不同程度的互补酶带。其中,综合农艺性状最好的95-7,无论剑叶或幼穗均表现出具有三个亲本的所有酶带,并且一些酶带活性较亲本强。  相似文献   

5.
1987—1988年通过分期播种,对Ⅱ-32A和明恢63的生育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建立了明恢63和Ⅱ-32A播始历期(天)与播期的回归方程,以及播始历期有效积温(CC)与播期的回归方程。记载了亲本主茎叶数和叶龄进程。总结了近年来高产制种技术,正确地运用“三差”(时差、温差、叶差)法调节播差期和确保安全齐穗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稻米理化品质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300 Gy 60Co-γ射线辐照籼型保持系龙特甫B和Ⅱ32B,获得了多种类型的叶色突变体(分别记为LBn和ⅡBn)。对其中的13个LBn和7个ⅡBn的稻米理化品质测定结果显示,LBn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AC)、碱消值(ASV)和胶稠度(GC)与亲本差异不显著。但淀粉粘滞特性(RVA谱)变异较大。而在ⅡBn中,ⅡB11的AAC、ASV和GC与亲本Ⅱ32B有极显著差异;ⅡB9的GC也与亲本差异极显著。ⅡB11和ⅡB9的RVA谱也与Ⅱ32B存在差异。配合力分析表明,由突变体LB3和ⅡB2转育而成的带叶色标记不育系LA3和ⅡA2的配合力与各自的亲本相仿。  相似文献   

7.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博Ⅱ优15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博Ⅱ优15亲本的特征特性,根据多年制种实践,提出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4个亲本类型26个亲本,配成4个类型39个组合及2877个杂交后代无性系的锤度研究表明:后代的平均锤度增幅随代数的增加而减少,后代的平均锤度、最高锤度随组合亲本的平均锤度或高锤亲本的锤度或低锤亲本的锤度增加而增加,随父母本锤度的增大而减小;后代平均锤度增幅随组合亲本的平均锤度或高锤亲本的锤度或低锤亲本的锤度增加而减少,随父母本的锤度差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后代的锤度与亲本的锤度有如下关系式:F高=0.2811P高+0.9648P低+0.1458P平-0.0377P差+10.064 F平=0.3458P高+0.1158P低+0.2224P平-0.0726P差+10.3711 F增=-0.0865P高-0.0001P低-0.2468P平+0.0049P差+6.4502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初,由于主栽品种沙杂15号严重退化,使全区马铃薯生产出现了大滑坡局面。针对马铃薯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加强了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选育目标为高产、抗病、抗旱、高淀粉、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榆薯1号马铃薯就是按此目标选育而成的。1亲本来源1976年由叶绿卡X58-15-2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种子2选育过程1977年从48.5株实生苗中选出白花、白皮、白内、高产抗病单株42个,编号为7604--l……42。1978年进一步观察评审,入选苗壮苗势强的单株M个。S历年试验产量结果1979$始,在绥德县马铃薯基点山旱地进行品系试验,5年间7604--…  相似文献   

10.
12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C-Ⅱ设计,研究了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12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构成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在亲本间存在显著差异,自交系绵689、绵786、绵788、绵906多数产量性状的GCA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部分亲本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差异大,可作为改良自交系和选育二环系的基础材料,遗传参数结果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的GCA与穗长、穗粗、行粒数、千粒重的GCA正相关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红麻不同类型品种杂交F1代、F2代的表现与亲本性状的遗传力有关,紫光亲本的早熟性遗传力较,粤74-3、7804亲本的丰产性遗传力较强,红麻植株的经济性状以淡红茎最好。  相似文献   

12.
亲本再生力特性对杂交稻F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天举 《再生稻》1997,(1):11-14
本文研究了水稻不育系,恢复系及其杂种F1的再生力,结果指出:不同的不育第、恢复系和杂交组合,其再生力均存在显著差异。亲本的再生力特性对杂种F1有直接影响--亲本双方均具强再生力,其杂种F1再生力必强;亲本双方再生力的较弱,其杂种F1财生力较弱;亲本一方具强再生力,其杂种F1再生力仍较强;对杂种F1再生力的影响程度,不育系强于恢复系,比较不育系、恢复系和杂种F1三者的再生力,一般是不育系〉杂种F1〈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遗传表达,属于核质互作型。针对优ⅠA、Ⅱ-32A在细胞质中含有微效恢复基因,呈分散性、镶嵌式独立遗传的特征,从选择保持系纯合型入手,着重对母本整株镜检,严格淘汰微效恢复基因型,选择优良的亲本成对回交,挑选纯合型穗粒,分穗繁育,测交检验,排除嵌合体,加速提纯原种。  相似文献   

14.
难开花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及斑茅花粉贮存技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92-1995年观测了应用固定日长中蓝光与远红光辅助光照成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的开花习性,并初步搪塞了斑茅花粉贮存技术,结果表明:(1)同安果蔗,马鞍果蔗和闽糖70-611的始花期较其它亲本迟一个月,开花率也相应较低;(2)除果蔗外,其余参试亲本均可作父母兼用,但闽糖70-611作母本需先去雄;(3)当采用硅胶干燥法,鲜花粉含水量〈35%时,去湿2h即,否则以5h为宜,低温(-16~22℃)  相似文献   

15.
用GriffingⅡ(1965)等对6个啤酒大麦亲本及其配制15个组合的F1、F2代主穗性状进行遗传变异、配合力及相关分析表明:(1)主穗性状的遗传力F1代明显高于F2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与F2呈高度正相关,但与F1相关系数相对较小。(2)株高、实粒数、穗粒重,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但其间的差异F1大于F2。各性状的配合力因亲本、组合、世代而异,同亲本F1与F2间的一般配合力呈高度正相关,但特殊配合力偏低;澳、欧、亚洲型品种杂交的F1性状特殊配合力较高,F2亚洲型品种间也存在高配合力组合。(3)F2代实粒数与穗粒重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F1,但株高相近。  相似文献   

16.
油菜抗菌核病材料宁RS-1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RS-1由甘蓝型油菜军农1号、3-67、Midas、Wesroona及花椰菜和白菜型油菜灌县花叶等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宁RS-1对油菜菌核病的相对抗病效果RRA和RRB分别为57.4%和55.7%,达到中抗水平;人工接种鉴定为低抗。利用宁RS-1为亲本,育成了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以及宁杂花叶等双低抗病杂交油菜新组合,在各级产量鉴定试验中均表现良好。宁RS-1还被用于油菜菌核病抗性遗传与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两测三圃法——杂交水稻"三系"亲本种子生产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杂交水稻“三系”亲本遗传理论分析入手,提出了两测三圃法(测保、测恢、选种圃、株行圃、基础种子圃)-杂交水稻“三系”亲本种子生产新方法,旨在通过严格的测保、测恢、防杂保纯等技术手段,力求将“三系”亲本种子的混杂退化程度控制在最低点。  相似文献   

18.
小麦多小穗品系10-A杂交后代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A、88-1643、川育12号三个亲本及六个三交后代稳定品系的剑叶和幼穗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三个亲本的酶带有较大差异,无论剑叶或幼穗均以10-A的酶带最少。后代中均无杂种酶带出现,但有不同程度的互补酶带。其中,综合农艺性状最好的95-7,无论剑叶或幼穗均表现出具有三个亲本的所有酶带,并且一些酶带活性较亲本强。  相似文献   

19.
葛秀秀  杨桂荣 《大豆科学》2000,19(2):105-110
1991-1996年以43个综合表现良好的亲本配制的二交、四交、八交、十六交组合为材料,比较了组合后代农艺性状的平均数和变异性表现及选择效果,以探讨不同亲本数杂交对后代的遗传变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亲本数较多的杂交组合后代性状的变异性大于亲本数较少的杂交组合后代相应性状的变异性。这说明,增加杂交组合的亲本数有增加后代变异的趋势。遗传相对简单的性状这种趋势越明显。除二交各性状的平均数较小外,其它不  相似文献   

20.
以13份红麻品种按NCⅡ(NorthCaralina)6×7交配设计组配42个杂种F1代与其亲本为材料,研究了红麻杂种一代及亲本材料9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构成及配合力,结果表明:除干皮精洗率外,其它8个性状组合间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进度均以单株子皮重、单株纤维重等产量性状较高,其余性状相对较低;南选、ID40、84K114-2等亲本一般配合力较好;84210×南选,ID40×917等组合具有高的特殊配合力,表现为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