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和微核实验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对受照小鼠的遗传保护作用。 方法 将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照射对照组、KGF低(1 mg/kg)、中(2 mg/kg)、高(4 mg/kg)剂量组5组。KGF的3个给药组于照射前给药,连续3 d分别给予腹腔注射1、2、4 mg/kg的KGF,1次/d。照射对照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给药后,空白对照组给予假照射,其他4组给予7.2 Gy 137Cs γ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应用SCGE和微核实验检测5组小鼠的DNA损伤情况。 结果 与照射对照组相比,KGF低剂量组小鼠的DNA微核率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的彗星尾矩、Olive尾矩和微核率均显著降低。 结论 KGF对受照小鼠有显著的遗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富氢水对6 Gy照射小鼠胸腺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及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6 Gy照射组、6 Gy照射+富氢水组;对照组和6 Gy照射组小鼠照射前10 min灌胃正常饮用水0.5 ml,6 Gy照射+富氢水组小鼠灌富氢水0.5 ml,照射后连续灌胃,给予小鼠正常饮用水和富氢水7 d,于照射后4、7、15 d处死小鼠获取胸腺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凋亡细胞比例及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平均荧光强度。 结果 与对照组的小鼠比较,6 Gy照射组小鼠在照射后4、7、15 d胸腺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升高,早期凋亡细胞[AnnexinⅤ阳性、碘化丙啶(PI)阴性]和晚期凋亡细胞(AnnexinⅤ阳性、PI阳性)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增加。与6 Gy照射组小鼠相比,6 Gy照射+富氢水组小鼠的胸腺细胞中活性氧水平下降,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内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则是下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富氢水可以有效减轻电离辐射引起的胸腺细胞损伤,为富氢水作为辐射损伤防护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X射线辐射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并筛选适应性反应相关的微RNA(miRNA)。 方法 将NSCLC A549细胞分为6组,包括 50 mGy+20 Gy、200 mGy+20 Gy、20 Gy、50 mGy、200 mGy照射组及对照组(0 Gy),前2组细胞分别用50、200 mGy初始剂量进行照射,培养6 h后用20 Gy的效应剂量进行照射,20 Gy、50 mGy、200 mGy照射组同时进行照射。培养24 h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小RNA测序技术筛选差异表达miRNA,并对其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的功能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部分差异表达miRNA进行验证。2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Welch t检验。 结果 50 mGy+20 Gy照射组和200 mGy+20 Gy照射组的A549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81±0.11)%和(2.17±0.19)%,低于20 Gy照射组的(4.54±0.2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80、8.006,均P<0.01)。与20 Gy照射组相比,50 mGy+20 Gy照射组和200 mGy+20 Gy照射组共同差异表达趋势miRNA有1个上调(miR-3662)、15个下调(miR-185-3p、miR-1908-5p、miR-1307-5p、miR-182-3p、miR-92a-3p、miR-582-5p、miR-501-3p、miR-138-5P、miR-1260b、miR-484、miR-378d、miR-193b-3P、miR-127-3p、miR-1303及miR-654-5p)。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miRNA调控靶基因功能显著富集于细胞通讯调节、代谢过程的正向调节、代谢信号的调节、酶结合及催化活性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相关信号通路显著富集于溶酶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Ras和内吞作用等信号通路。q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NA表达情况与基因芯片结果趋势一致(10个miRNA表达水平得到验证)。 结论 X射线50、200 mGy照射剂量均能诱导NSCLC A549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并筛选到一组共同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在X射线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调节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IF、Bax和Bcl-2在中子及7射线照射致肠道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290只BALW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2.5Gy中子照射组(80只)、4.0Gy中子照射组(60只)、5.5Gy γ射线照射组(72只)及12.0Gy γ射线照射组(54只),分别采用5.5和12.0Gy γ射线以及2.5和4.0Gy的中子照射,并于照射后6h,1、2、3、5、10d活杀,取空肠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MF、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小鼠空肠绒毛及隐窝上皮细胞质AIF呈强阳性,Bax和Bd-2呈弱阳性.中子和γ射线照射后6h~1d,隐窝细胞核中AIF呈强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4.0Gy中子照射后Bax强阳性持续至照射后3d,表达明显增加(P<0.01).5.5、12.0Gy γ射线及2.5Gy中子照射后6h~5d,Bcl-2于上述部位呈强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4.0Gy中子照射后6h~3d,Bcl-2于上述部位呈弱阳性,表达无改变(P>0.05).结论 中子及γ射线照射后空肠隐窝上皮细胞核中AIF表达增加,参与了肠上皮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子照射时的Bax表达强于γ射线照射时,γ射线照射时的Bcl-2表达强于中子照射时,二者变化规律不同,提示中子和γ射线致肠道损伤具有不同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siRNA敲降乙肝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BXIP)的表达对宫颈癌ME-180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按两种分组方式进行分组。(1)把宫颈癌ME-180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4 Gy γ射线照射组、HBXIP-siRNA转染组以及HBXIP-siRNA+γ射线照射联合组。采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法来检测细胞增殖;采用qRTPCR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id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水平。(2)把宫颈癌ME-180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HBXIP-siRNA单独处理组、HBXIP-siRNA和AKT共转染组。对3组细胞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并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方法检测细胞生长。采用Student t-tes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γ射线照射组相比,HBXIP-siRNA转染+γ射线照射联合组的宫颈癌ME-180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t=11.63、12.17,均P < 0.01),并伴随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降低(t=10.88,P < 0.01)和促凋亡蛋白Bid表达的增高(t=9.31,P < 0.01)。γ射线照射明显上调了HBXIP蛋白的表达水平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而转染HBXIP-siRNA则抑制了γ射线照射导致的AKT磷酸化水平的升高。另外,与HBXIP-siRNA单独处理组相比,HBXIP-siRNA和AKT共转染组中HBXIP-siRNA对宫颈癌ME-180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降低(t=8.96,P < 0.01)。结论降低HBXIP蛋白表达可以抑制辐照诱导的AKT磷酸化水平,进而降低宫颈癌ME-180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龙虾肽酶样金属内肽酶(ASTL)抗体中和ASTL对人宫颈癌ME-180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 培养人宫颈癌ME-180、HeLa细胞,根据细胞处理方法的不同,按以下方式进行分组。(1)将ME-180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照射组(4 Gy)、ASTL抗体组、ASTL抗体+照射组(4 Gy),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存活情况,并于照射后0、24、48、72 h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STL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2)将ME-180细胞分为2组:照射组、ASTL抗体+照射组,分别进行0、2、4、8 Gy照射,并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能力。(3)将HeLa细胞分为2组:照射组、ASTL抗体+照射组,分别进行0、2、4、8 Gy照射,采用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情况。(4)将ME-180细胞分为2组:短发夹RNA对照组(sh-对照组)、短发夹RNA ASTL转染组(sh-ASTL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蛋白激酶B(AKT)等靶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分别用0、5、10 nmoL/L的抗体处理ME-180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抗体中和对靶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5)将ME-180细胞分为2组:对照组、照射组(4 Gy),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STL、AKT等靶基因的表达情况。以上照射均使用137Cs γ射线照射源,剂量率为1 Gy/min。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 (1)EdU染色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ASTL抗体+照射组(4 Gy)抑制了ME-180细胞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5,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ASTL抗体+照射组(4 Gy)在照射后24、48、72 h时,ME-180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7、10.32、14.27,均P<0.05)。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4 Gy照射后24 h时,ME-180细胞中ASTL在细胞质的定位显著增加,照射后48~72 h,ASTL重新定位于细胞膜上。(2)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ASTL抗体+照射组能够抑制8 Gy照射后ME-180细胞的增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3,P<0.05)。(3)HeLa细胞MTT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组相比,ASTL抗体+照射组能够降低2、4、8 Gy照射后HeLa细胞的存活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9.66、15.71,均P<0.05)。(4)qRT-PCR实验结果显示,ASTL干扰片段转入后,AKT的表达水平下调(t=13.94,P<0.05),同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ASTL干扰或加入ASTL抗体能够降低AKT等靶基因的表达水平。(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4 Gy)ASTL、AKT等靶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结论 人宫颈癌ME-18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ASTL的水平相关,ASTL抗体或sh-ASTL能够增强照射后ME-18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BLM结合蛋白75(BLAP75)在电离辐射诱导DNA损伤反应中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 运用RNA干扰技术,在细胞中特异性沉默BLAP75基因,然后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来研究电离辐射诱导DNA损伤程度的变化,并且通过再次表达BLAP75来拯救沉默BLAP75所致的实验表型,以及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DNA损伤反应中的磷酸化修饰。 结果 与未转染的293T对照组细胞相比,电离辐射在沉默了BLAP75基因的细胞中会诱导更多的DNA断裂,并且在此细胞中重新表达BLAP75则能降低DNA断裂数量至对照组细胞水平;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Chk2)的磷酸化程度比阴性对照组细胞增强。 结论 BLAP75能减少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在电离辐射损伤修复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用小干扰RNA(siRNA)敲降B7-H3蛋白的表达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将B7-H3蛋白siRNA瞬时转染于A549细胞(称为siB7-H3转染组)。实验分为4组,即对照组、siB7-H3转染组、照射组、照射+siB7-H3转染组。采用137Cs γ射线一次性照射,照射剂量为4 Gy;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B7-H3蛋白和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改变。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B7-H3转染组的B7-H3蛋白水平明显降低,mRNA表达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2,P=0.013)。siB7-H3转染组细胞的G0/G1期细胞阻滞,S和G2/M期细胞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出现轻微的G0/G1期阻滞和明显的G2/M期细胞阻滞,照射+siB7-H3转染组的G0/G1、G2/M期均有明显的阻滞。照射后48 h,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细胞的坏死率和凋亡率明显升高,siB7-H3转染组和照射+siB7-H3转染组的坏死率和凋亡率均无明显改变。 结论降低肺癌A549细胞中B7-H3蛋白表达水平可明显增加辐射诱导的G0/G1期阻滞,从而提示B7-H3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通过调节G0/G1细胞周期检查点而对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产生重要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神经上皮细胞转化基因1(NET1)在电离辐射损伤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 方法 运用RNA干扰技术,在细胞中特异性沉默Net1基因,然后通过集落存活实验和免疫印迹法研究抑制Net1表达对细胞的电离辐射损伤反应的影响。 结果 Net1敲低表达的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增强,表现为更多细胞发生了凋亡,并且在γ射线照射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ATM)和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Chk2)的磷酸化水平也比对照细胞增强。 结论 Net1对于受到电离辐射的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很可能在电离辐射损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RCA1相邻基因2(NBR2)(BRCA1为乳腺癌易感基因1)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别按以下方式将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进行分组。(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4 Gy γ射线照射组和8 Gy γ射线照射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NBR2的表达。(2)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BR2转染组、4 Gy γ射线照射组以及NBR2转染+γ射线照射联合组,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方法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3)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NBR2单独转染组、NBR2+B细胞淋巴瘤2(BCL2)共转染组,对3组细胞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并采用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Student t-tes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 Gy γ射线照射和8 Gy γ射线照射能够显著下调lncRNA NBR2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10.75、11.17,MDA-MB-231:t=11.22、12.31,均P<0.01)。MTT实验结果显示,与4 Gy γ射线照射组相比,NBR2转染+γ射线照射联合组的乳腺癌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10.55,MDA-MB-231:t=11.97,均P<0.01)。同时,lncRNA NBR2过表达可以明显下调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另外,与NBR2单独转染组相比,NBR2+BCL2共转染组中NBR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t=10.87,MDA-MB-231:t=11.37,均P<0.01)。结论辐照可以诱导lncRNA NBR2的表达水平降低,人为过表达NBR2能够抑制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而降低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同时增强其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大鼠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B(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相关关系,探讨细胞因子检测与HRCT检查对放射性肺损伤预测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8组,A组作为正常对照组,B~H组全肺单次剂量15 Gy 60 Co照射.于照射前、照射后1、2、4、8、12、16及24周分别依次取A~H组行HRCT扫描及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TNF-α水平,大鼠安乐死后取肺组织行病理观察.将同期HRCT征象、细胞因子水平及病理变化对照观察分析.组间平均水平比较运用t检验,相关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HRCT扫描显示了7组大鼠放射性肺损伤发展过程中的4种征象:磨玻璃阴影1只、补丁实变影8只、大片实变影7只和纤维索条影3只.照射后1~24周各照射组大鼠血清中TGF-β平均水平[(3.33±0.47)、(3.20±0.65)、(3.12±0.45)、(3.54±0.80)、(3.30±1.13)、(2.49±0.67)、(4.19±0.22)μg/L]均较对照组平均水平[(0.45±o.14)μg/L]明显升高(P值均<0.05);TGF-β平均水平至照射后24周升至最高值[(4.19±0.22)μg/L],与其他照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照射后1~12周各照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平均水平[(236.52±29.01)、(214.91±34.53)、(270.97±42.12)、(208.83±86.51)、(208.83±82.23)ng/L]均较对照组[(31.78±0.92)ng/L]明显升高(P值均<0.05);TNF-α平均水平至第4周达到高峰[(270.97±42.12)ng/L],与其他照射组比较P值均<0.05,至第16、24周明显降低[(60.63±38.49)、(32.07±1.05)ng/L],与对照组平均水平接近(P值均>0.05).HRCT表现与TGF-β、TNF-α表达均无等级相关(r.分别为0.5570和0.1013),等级相关假设检验P>0.05.病理变化与同期影像征象对照,两者相符合.结论 TGF-β、TNF-α变化早,提示血液中TGF-β、TNF-α的监测可以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HRCT表现与TGF-β、TNF-α表达均无等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10、20 μg/ml榄香烯乳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影响。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4 Gy X射线照射)、单纯药物组(给予10、20 μg/ml榄香烯乳);联合照射组(给予10、20 μg/ml 榄香烯乳24 h后4 Gy X射线照射)。Western blot检测DNA-PKcs、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分析DNA-PKcs与Bcl-2、P53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0 μg/ml榄香烯乳的放射增敏比SERD0、SERDq 为1.54±0.20和1.43±0.15;20 μg/ml榄香烯乳SERD0、SERDq 为1.63±0.32及1.75±0.19。与单纯照射组相比,10、20 μg/ml榄香烯乳联合照射组细胞的DNA-PKcs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7.52、8.33, 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10.74、11.33, P<0.05),P5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t=-9.25、-7.66P<0.05)。DNA-PKcs与P53蛋白表达显著负相关(r=-0.569,P<0.05),与 Bcl-2蛋白表达显著正相关(r=0.755, P<0.05)。结论 榄香烯乳可增加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与下调DNA-PKcs表达抑制DNA双链损伤修复和上调p53,下调Bcl-2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小肠隐窝细胞(IEC-6)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2、4、6、8、10 Gy)的6 MeV高能X射线对大鼠IEC-6细胞进行照射,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建立IEC-6细胞辐射损伤模型。应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0.5、1、5、10、20、40 μmol/L)对IEC-6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1、2、4、6、8 μmol/L)对照射后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 Gy)和白藜芦醇组(10 Gy,1 μmol/L),对照组接受伪照射并予等量载体孵育;模型组接受6 MeV高能X射线照射,予等量载体孵育;白藜芦醇组在照射前2 h予相应浓度的白藜芦醇预处理,接受与模型组等剂量的高能X射线照射。采用 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Real-time qPCR、Western Blot检测p16p21CATSOD2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情况。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Tukey’s HSD法进行事后两两比较。结果 4~10 Gy电离辐射明显抑制IEC-6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浓度为0.1、0.5、1、5 μmol/L的白藜芦醇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均P>0.05);浓度为0.1 μmol/L、1 μmol/L的白藜芦醇可增加电离辐射后细胞活力(均P<0.05)。白藜芦醇组细胞凋亡率、DCFH-DA荧光强度、β-Gal 阳性率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白藜芦醇组细胞中CATSOD2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但p16 p21的mRNA水平及相应蛋白质表达较模型组降低(均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降低活性氧水平,抑制细胞衰老和凋亡,从而减轻IEC-6细胞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建立正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基因细胞系,研究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辐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鉴定VEGF正义表达载体,并构建其反义载体,建立转染VEGF正反义表达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系;应用MTT法、微核法研究转染细胞系的辐射生物学变化。结果 将VEGF正反义表达载体成功转染到ECV-304中,建立稳定细胞系。与正常细胞相比,转染正义表达载体的ECV-304稳定细胞系经过4 Gy γ射线照射后,细胞促生长率提高至(10.8±1.9)%(P<0.05),细胞微核率(MNF)从(53.5±6.61)%减少到(42.5±2.46)%(P<0.01),微核细胞率(MNCF)从(31.6±5.23)%减少至(23.7±2.27)%(P<0.05);而转染反义表达载体的细胞系细胞促生长率降低至(-9.2±2.8)%(P<0.05),MNF、MNCF分别增加至(62.1±1.96)%(P<0.01)、(38.1±1.47)%(P<0.05)。结论 VEGF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辐射防护作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放射性溃疡的转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清热补益中药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大鼠放射诱导肠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 临床观察了 2 35例宫颈癌合并放射性肠炎的患者 ,临床治疗中药组 (16 3例 )口服清热补益中药 ,对照组 (72例 )口服诺氟沙星 0 2g ,2次 d 思密达 3g,3次 d。实验大鼠分 4组 ,每组 12只 ,中药组 (清热补益中药 ) ,西药组 (诺氟沙星 ) ,肠炎组 (单纯照射 )和对照组 (正常对照 ) ,观测肠黏膜一氧化氮水平、绒毛数和平均绒毛高度。结果 中药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 93 87%和 2 0 82 % (P <0 0 1)。动物中药组和西药组肠绒毛数非常显著地多于肠炎组 (P <0 0 0 1) ,平均绒毛高度也非常显著地高于肠炎组 (P <0 0 0 1) ,肠黏膜一氧化氮浓度显著低于肠炎组 (P <0 0 5 ) ,中药组和西药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清热补益中药口服有效 ,疗效显著和起效迅速。清热补益中药对放射性的肠黏膜损伤有保护和促进黏膜再生的作用 ,可抑制一氧化氮的产生 ,减轻放射性肠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对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TNF-α及IL-6的影响,试图寻找一种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有效途径。方法 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24只。照射组及治疗组动物麻醉后,行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一次,剂量为25 Gy。照射组照射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000 U·kg-1·d-1),共计7 d。对照组和照射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照射后2 h、4、8和24周处死动物,取部分肺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另提取组织蛋白用免疫印迹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NF-α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TNF-α及血清中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并在第4周时达到顶峰(q=5.63、6.21,P<0.01);治疗组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第4周时也增加明显,但是与照射组相比明显下降(q=4.97、7.42,P<0.01)。结论 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时TNF-α及IL-6水平明显升高,在放射性肺损伤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其水平,并抑制炎性反应,从而能有效地防治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7.
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抗辐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抗辐射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采用Annexin—V—FITC—PI标记的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2—8Gy的软X线照射对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观察转染c—ski基因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ski对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软X线照射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细胞凋亡,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增加,大约在36h时达到峰值。转染c—ski基因使4Gy照射24h后的成纤维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转染c—ski基因48h后,Bax的表达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c—ski可降低成纤维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促进Bcl-2的表达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兔VX2肝癌放疗后的DWI特征、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成功制成40只兔肝癌模型后,待肿瘤直径≥1 cm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28只瘤兔进行放疗,将放疗后28只兔用同样方法随机分成4组,各组兔分别于放疗后1、5、10和15 d进行MR扫描,另12只作为对照组,随机分配到各组中,测量VX2肿瘤、肝脏感兴趣区的ADC值,并计算两者比值.肿瘤组织标本行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Bcl-2 凋亡基因的表达情况,计算Bcl-2基因PCR反应产物电泳条带灰度值和β-肌动蛋白(β-actin)电泳条带灰度值的相对比值(Bel-2/β-actin),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再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不同放疗时间点各组ADC比值、相对灰度(Bcl-2/β-actin),并对ADC比值与相对灰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放疗后1、5、10和15 d放疗组ADC比值分别为0.55±0.13、1.32±0.27、0.96±0.34、0.72±0.17,相应对照组ADC比值分别为0.69 ±0.20、0.78±0.24、0.71±0.23、0.79±0.21,放疗组分别与对照组的ADC比值比较,放疗后5和1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74和3.191,P值均<0.01),放疗后1和1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3和0.776,P值均>0.05).放疗后1、5、10和15 d放疗组相对灰度分别为0.92 ±0.31、0.56±0.28、0.42±0.24、0.31±0.15,相应对照组相对灰度分别为1.18 ±0.50、1.15±0.43、1.16±0.41、1.46±0.19,放疗组分别与对照组的相对灰度比较,放疗后5、10和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63、5.401和5.894,P值均<0.01),放疗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987,P>0.05).ADC比值与Bcl-2基因相对灰度呈显著性负相关(r=-0.493,P<0.01).结论 DWI可以反映兔VX2肝癌放疗后不同时间点分子水平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辐照联合超声造影剂对人孕早期绒毛组织超微结构及凋亡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选择人工流产的3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机械指数(MI≤0.15)造影组、高机械指数(MI=1.0)造影组(击破再灌注).其中低机械指数造影组进一步分为MI=0.07、0.09、0.13、0.15 4个亚组.造影后24h内行人工流产取出绒毛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绒毛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 电镜观察显示:高机械指数造影组与对照组及低机械指数造影组比较,绒毛组织损伤程度更明显;而各低机械指数造影组及对照组绒毛组织破坏不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机械指数造影组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及各低机械指数造影组明显减少(P<0 05);各低机械指数造影组与对照组Bcl-2表达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高机械指数超声辐照联合超声造影剂对人早孕胚胎组织有明显损伤作用,而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在产科应用中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