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以头痛剧烈,反复发作为特征,多呈搏动性,发病部位或左或右,亦可双侧,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笔者近年来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39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9例患者中,男11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63.4岁,病程平均为12.4年。2治疗方法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当归9g,生地9g,桃仁12g,红花3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甘草6g,桔梗5g,川芎5g,牛膝9g。加减:风寒甚者,加麻黄、桂枝、制川乌;风热重者,加银花、山栀;风湿者,加苍术、陈皮;痰浊阻滞,加竹茹、胆星;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气血两虚者,加黄芪、党参。水煎服,每日1剂。3结果3.…  相似文献   

2.
(1 )川芎、蔓荆子各 1 0 g。水煎 ,日服 2次。适用于风寒外袭之偏头痛。( 2 )夏枯草 30 g,杭菊花 1 0 g。开水冲泡 ,代茶常饮之。尤适用于肝郁化火之偏头痛。( 3)山羊角 1 5~ 30 g(锉成细末先煎 ) ,杭菊花 1 2 g,川芎 6g。水煎 ,日服 2次。主治偏头痛。偏头痛单方验方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女,40岁,于2009年5月18日初诊。左侧偏头痛,局部有热感,影响工作与睡眠。喉吐黏痰。恶心、逆气频作,手心热,思冷饮,小便黄,舌苔白腻,少津,脉弦数。证:属肝阳上饶胃气不和。治则:平肝清脑,润气和胃。处方:珍珠母(先煎)30 g、紫贝齿(先煎)12 g、菊花9 g、夏枯草12 g、连翘15 g、云参24 g、麦冬18g、扁豆花9 g、竹茹9 g、陈皮9 g、藿香9 g、神曲9 g、(布包)旋复花9 g、代赭石包15 g、海浮石12 g。3付水煎服。诊断:头痛渐缓。逆气除,其余各症均有减轻。仍以平肝清脑为主,佐以调中。处方:珍珠母先30 g、紫贝齿先15 g、菊花9 g、白蒺藜12 g、夜交藤15 g、夏枯草12 g、连翘15 g、桑叶9 g、钩藤9 g、云参30 g、麦冬18 g、扁豆花。9 g、竹茹9 g、陈皮9 g、藿香9 g。3付水煎服。患者,男,49岁,干部,2009年3月15日初诊。头痛3 d,左侧较重。患者15日下午开始头痛如裂,面目红赤,眼睛流泪,口苦咽干,颈强。痛苦时全身汗出,烦躁易怒,四肢抽搐,睡眠不宁,小便黄。曾服用  相似文献   

4.
本方含柴胡、当归、白芷、僵蚕、葛根、白芍各15g,川芎30g,细辛7.5g,吴茱萸、甘草各10g。水煎服,日1剂。夹肝火加龙胆、山栀各10g,夏枯草15g;肝阳上亢去吴萸、川芎,加生龙骨、生牡蛎、生石决明各20g(先煎);夹湿者加半夏、天南星、羌活各15g;夹瘀血者加红花、桃仁  相似文献   

5.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偏头痛 81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1例中男 3 7例 ,女 44例 ,年龄 2 0~ 3 0岁 15例 ,3 1~ 50岁 46例 ,50岁以上 2 0例。发病 1个月~ 1年 68例 ,1~ 3年7例 ,3年以上 6例。2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 :川芎 15g,黄芩、地龙各 10 g,钩藤 2 0 g,茯苓15g,1日 1剂 ,水煎服 ,10剂为 1个疗程。针灸治疗 :取太阳(病侧 )、感觉区 (病侧下 2 / 5处 )、列缺 (对侧 )、内关 (对侧 )、阿是穴 ,实证用泻法 ,虚证用先补后泻法 ,留针 3 0 min,每5min行针 1次 ,10次 1个疗程。西药治疗 :谷氨酸钠每次 1.0 g,1日 3次 …  相似文献   

6.
贾波 《中级医刊》2013,(12):98-99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汤剂治疗偏头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益气活血法汤剂(人参10g,炙黄芪30g,红景天15g,川芎15g,细辛3g,当归10g,菖蒲10g,蜈蚣2条)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 次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前后头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78.57%,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头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药物组成:土鳖虫129、血蝎159,龙骨9g、当归69,三七3g,蚤休45g,白芷15g,冰片3g,乳香(制)30g,没药(制)30g,生天南星30g,木鳌子15g,螃蟹骨9g,马钱子(制)9个。凡士林加至1500g。制备方法:除马钱子、生南星、血蝎、冰片外,将其余10味药混匀粉碎过6号筛,用等量递增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笔者自1987年以来用自拟“蔓芎汤”,治疗60例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本组病例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20~58岁。病程2个月至12年。药物组成:蔓荆子12g、川芎15~20g、白芷15g、羌活12g、防风9g、细辛5g、半夏6g、薄荷6g、升麻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若肝火偏盛,加龙明草、振子;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痰多可加陈皮、胆南星;久痛人络加桃仁、赤芍。疗效标准分为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停药后1年复查无复发者;显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停药半年后复发者;好转:头痛及伴…  相似文献   

9.
本组患者病程4个月~30年。本品由炙全蝎、钩藤、紫河车各18g,共研细末,装胶囊(每粒含生药0.3g),0.9g/日3次口服。痛定后改为每日或间日服0.9g。结果:均于服药后12小时内头痛渐趋缓解,48小时后明显减轻乃至消失;1年后随访  相似文献   

10.
1.方药及用法川芎40g 丹参20g 钩藤20g 太子参20g 地龙30g 全蝎30g 炙川乌10g 米壳40g 选洁净优质药材共为细末,每次服用10g,偏头痛发作剧烈时每日可服2次,一般每日服1次为宜,温开水送服。选患侧天髎穴注射10%葡萄糖液,每穴每次注射5ml,1日或隔日1次,以穴位局部产生明显酸胀感为宜,每15天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方含川芎20~30g,牛膝30~45g,琥珀(冲服)、僵蚕各5~10g,蔓荆子10~15g,生石决20~50g。水煎服日1剂,重者日2剂。待疼痛缓解后,酌情加减继服2~5剂以巩固疗效。结果:痊愈(头痛及伴随症状均消失,1年内不复发者)44例,有效(症状显著好转,头痛偶有轻微发  相似文献   

12.
例1 陈××,女,49岁,工人。患右偏头痛3年,时轻时剧,甚则头痛如劈,不能入睡,呻吟气短,困顿万状,脉濡紧弦,舌苔淡黄中裂。此气血不和而风火上扰之候。治以疏调气血,清泄风热:炒白芍、炙甘草各18克,制香附、全当归、桃仁各9克,刺蒺藜10克,甘菊花、川芎各6克,生石膏30克,藁本5克。5剂获效,10剂大效,20剂病愈。  相似文献   

13.
脾肾亏损 ,气血两虚 ,湿浊瘀毒阻滞证 ,予 号方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各 15 g,陈皮、制半夏、生大黄各 10 g,六月雪、留行子、徐长卿各 30 g) ,肿甚、尿少 ,加桂枝 9g,泽泻、车前子各 30 g;瘀阻明显 ,加透骨草 30 g,水蛭 10 g;皮肤痒 ,加生牡蛎、珍珠母各 30 g;血虚甚 ,加当归 10 g、桑椹子 15 g。肝肾阴亏 ,肝阳上亢 ,湿浊瘀毒蕴阻证 ,予 号方 (黄连 3 g,黄柏、知母、白蒺藜、陈皮、制半夏、生大黄各 10 g,钩藤、徐长卿、留行子、六月雪各 30 g) ,舌苔厚腻 ,加制茅术、土茯苓各30 g;衄血明显 ,加白茅根 30 g、侧柏叶 15 g;皮肤痒 ,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生、制首乌水提液、醇提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考察。方法:采用LD50、MLD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生、制首乌水提液、醇提液口服最大给药量、半数致死量。结果:生首乌醇提物的LD50为287.87g.kg-1,制首乌醇提物的606.88g.kg-1。生首乌水提物最大给药量为184g.kg-1,制首乌水提物最大给药量为264g.kg-1。结论:何首乌炮制前后的醇提液对小鼠均有一定的毒性,其中生首乌醇提液急性毒性大于制首乌醇提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巴戟天不同炮制品对大鼠CYP3A的影响,探索巴戟天盐制和甘草汁制的机理。方法将11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巴比妥0.1 g/kg剂量组和生/制/盐巴戟天2.0、1.0、0.5 g/kg剂量组,予相应剂量药液灌胃给药7 d。采用体外温孵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YP3A酶活性、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生巴戟天2.0 g/kg组外,其余各给药组的6β-羟基睾酮生成速率均明显增加(P<0.05);在蛋白和mRNA表达上,仅有制巴戟天1.0 g/kg组CYP3A蛋白的表达、盐巴戟天1.0 g/kg组CYP3A1 mRNA的表达和生巴戟天1.0 g/kg组CYP3A2 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给药组CYP3A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生巴戟天对应剂量组比较,制巴戟天2.0 g/kg组、盐巴戟天1.0和2.0 g/kg组的6β-羟基睾酮生成速率均明显增加(P<0.05),制巴戟天1.0 g/kg和盐巴戟天2.0 g/kg组CYP3A蛋白的表达、制巴戟天2.0 g/kg和盐巴戟天1.0 g/kg组CYP3A1 mRNA的表达、制巴戟天1.0 g/kg组CYP3A2 m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戟天对CYP3A有诱导作用,用甘草汁和盐炮制后诱导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6.
R. W. E     
内蒙古医学杂志编辑部: 贵刊一九八四年第四卷(1、2期合刊)第4页《扎冲注射液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家兔血液某些理化特性和眼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一文所述“蒙药扎冲朱苏木是由12种药组成是错误的,蒙药扎冲朱苏木对偏瘫,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胶原系统疾病有良好的效果,扎冲朱苏木顾名思意也是13种药,因“朱苏木”藏语是“13”的意思,而历来蒙药传统处方中该剂也是由13种药组成的,其配方是:河子180g、制草乌180g、木香45g、石菖蒲30g、甘草30g、制珍珠27g、制珊瑚22.5g、禹粮土22.5g、锻磁石15g、丁香15g、沉香30g、肉豆  相似文献   

17.
血府逐瘀汤对小鼠偏头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偏头痛小鼠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做皮下注射;第2组为假手术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第3~6组制成偏头痛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利血平10mg/kg,14d)后,第1~3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第4~6组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7.6g/kg、15.2g/kg、22.8g/kg。采用热板法测痛阈,取血测凝血时间,取脑匀浆测五羟色胺(5-HT)。结果:血府逐瘀汤能延长凝血时间,提高痛阈,调节5-HT的过度降低。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治疗利血平所致小鼠偏头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行为期1年、标签公开、多中心的研究评估舒马曲坦20m g鼻腔喷雾治疗青少年偏头痛的长时程耐受性和效率。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前瞩性、多中心、标签公开的试验,在年龄12~17岁,头痛程度为轻、中、重的偏头痛患者中进行。患者允许治疗时程持续1年,不受发作数量限制,所有患者都从舒马曲坦20m g鼻腔喷雾开始治疗。为慎重起见和力求最好的治疗效果,剂量可以由调查者调整至5m g。结果:484例患者舒马曲坦20m g鼻腔喷雾共治疗4676次(前6个月3593次,后6个月1083次),3940次偏头痛发作应用1次舒马曲坦鼻腔喷雾20m g剂量,699次偏头痛发作应用2次舒…  相似文献   

19.
方1 三乌酒:组成:制川乌10g,制草乌10g,制首乌10g,千年健10g,钻地风10g。功效:驱寒湿,利关节,活络止痛。主治:急、慢性关节炎,剧烈疼痛,由风寒湿邪深入筋络而发。热性关节炎忌用。用法:上药浸40度纯正米酒500g,密封,浸半个月可以启用;能饮酒者,每次饮10ml,一日三次;不能饮者,每次用5ml,温开水冲服;本方药性峻猛,宜饭后服。孕妊忌服。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治疗偏头痛要坚持药物治疗与积极预防相结合的原则,用麦角胺制类药物要慎重,预防偏头痛要注意环境诱因,特别要注意寒冷等因素对头部的刺激。偏头痛是阵发性的一侧头痛,由头部血管舒缩障碍所引起。临床观察偏头痛的症状,分析、探索和研究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偏头痛病,解除患者痛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