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小珍  黄笑美  余春芳  李慧 《护理研究》2011,25(13):1169-1170
[目的]观察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病人的影响。[方法]将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轻中度抑郁症的病人予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使用干扰素第30天及第90天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比较干扰素治疗成功率。[结果]干预后HAMD、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干预组干扰素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能提高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病人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病人的影响。[方法]将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轻中度抑郁症的病人予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使用干扰素第30天及第90天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比较干扰素治疗成功率。[结果]干预后HAMD、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干预组干扰素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能提高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病人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念减压疗法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正念减压疗法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4周后及干预8周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重复测量方差显示在时间、组间维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胃食管反流问卷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但仅在时间维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可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但8周干预结束时对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改善并未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生活质量(SF-36)、不良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Gerd 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降低了胃食管反流病评分,逐步缓解了临床症状,不断改善了生活质量,消除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对护理更满意,该护理干预方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骞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1):1808-1809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非糜烂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120例非糜烂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胃苏颗粒,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非糜烂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18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患者10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09例实施护理干预。于护理前后给予患者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临床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角色限制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角色限制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增加,临床症状积分(胃灼烧、反酸、口苦、胸痛)、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角色限制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角色限制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胃灼烧、反酸、口苦、胸痛)、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胃灼烧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口苦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3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症状评分、抑郁及焦虑状态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7%,显著低于研究组的88.34%(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疼痛、反流症状积分显著较低,治疗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总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显著较低,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项目评分显著较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疼痛、反流等临床症状,改善抑郁、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胃食管反流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护理干预法。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胃食管反流疾病问卷(RD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RDQ、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干预在胃食管反流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患者的康复状态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于我院消化科治疗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氢氧化铝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高于后者;观察组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抑郁量表评分(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较好,且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状况,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38-1840
研究分析黛力新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4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患者应用吗丁啉和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吗丁啉和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之后,采用黛力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况。观察组组中的患者治疗后35例有效,3例显效,2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中的40例患治疗后,28例有效,6例显效,6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85%。观察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5%)和对照组(85%)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出现了2例恶心呕吐症状和1例轻度腹泻症状,同时失眠和便秘各有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观察组中的患者轻度腹泻和恶心呕吐均有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两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后HAMA和HA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黛力新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给药,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治疗,均疗程8周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其反流症状的改善程度。按内镜检查结果、症状积分下降值对比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积分下降快且明显。结论兰索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比单一用兰索拉唑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42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7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临床疗效、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停药后随访6月,观察临床症状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随访6月,观察组临床症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够提高埃索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和减少临床症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胃食管反流病病人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方法]将46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外,给予经皮神经电刺激足三里及内关穴位治疗,干预前后应用反流性疾病问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症状积分、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相关的总体健康状况、精力、精神健康3个维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内关和足三里可以减轻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食管动力指标联合食管pH值检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抑郁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80例GERD患者,参考是否合并抑郁分为研究组(合并抑郁,37例)与对照组(无抑郁,43例)。比较两组患者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同时,比较不同类型GERD[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合并抑郁患者的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析SDS评分与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远端收缩积分(DCI)、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eMeester评分、pH<4大于5 min反流次数、pH<4反流次数、立位pH<4的时间比率、pH<4的总时间比率、收缩前沿速度(CF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ERD合并抑郁患者中,RE患者的LESP明显低于NERD患者,SDS评分、DeMeester评分、pH<4大于5 min反流次数、pH<4的总时间比率明...  相似文献   

15.
方英   《护理与康复》2020,19(8):39-42
目的观察腹式呼吸锻炼应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腹式呼吸锻炼,比较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和心理症状。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消化道症状总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8.21±3.89)分、(44.03±4.56)分、(33.26±5.97)分,对照组分别为(11.69±4.77)分、(46.26±4.30)分、(36.24±7.02)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呼吸锻炼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消化道症状,缓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对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的影响。方法: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于使用干扰素的第30 d采用HAMD-17进行评定,120例7≤HAMD-17≤24的病人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再给予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于使用干扰素的第60 d、90 d再次采用HAMD-17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干预组HAMD-17评分明显降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膳合五音调式干预对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2 例,分为干预组(30 例)和对照组(32 例)。对照组入院后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认知、情绪、行为、社会支持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两组均在入组时及治疗6 周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SAS、SDS 评分,GQOLI 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评分及总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治疗后SAS、SDS 低于对照组(P<0.05),GQOLI 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慢性胃炎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慢性胃炎并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6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镜分级情况及治疗4周、8周后的胃食管反流病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胃镜分级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胃食管反流病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慢性胃炎并发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三联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莫沙必利、雷贝拉唑、硫糖铝)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13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62)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n=70)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均予以治疗6周,评价其症状缓解和内镜下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临床症状缓解率观察组(94.3%)高于对照组(79.0%)、内镜评比黏膜修复效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1%)高于对照组(83.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莫沙必利雷贝拉唑联合硫糖铝三联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胃不和、湿浊中阻、气郁痰热、脾胃虚弱四型,根据辨证分别给与不同方药,对照组34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46例临床痊愈8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13%;对照组34例临床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