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戴家洲右缘崩岸特点、崩岸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戴家洲右缘崩岸敏感性计算,分析了戴家洲右缘崩退与直港航道条件的关系。根据直港合理曲率半径以及崩岸敏感性计算结果分析了护岸时机,确定了对戴家洲右缘下段先进行守护,而戴家洲右缘上段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守护,并提出了先期护岸长度。对长江中下游已有护岸措施及其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护岸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蓓蓓  蔡大富 《水运工程》2014,(12):110-115
戴家洲河段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河段之一,该河段采取分期治理措施。戴家洲右缘下段守护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巩固一期工程成果,抑制戴家洲右缘下段的冲刷后退,制止直水道平面形态向不利方向发展,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分析认为:工程的实施有效稳定了右缘下段岸线,改善了直水道航道条件,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闫军  蔡大富  黄卫  黄蓓蓓  曾方 《水运工程》2015,(10):112-117
戴家洲河段属于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河段之一。一期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有所改善。但戴家洲右缘下段受冲崩退,影响一期工程效果和后续工程的实施,使已出现的有利趋势向不利方向变化。结合戴家洲右缘地质组成,提出了守护工程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结构稳定性验算,有助于提升对类似工程的比较认识。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戴家洲右缘护岸工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大富 《水运工程》2011,(10):95-99
为巩固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成果,制止直水道平面形态向不利方向发展,为总体工程的全面实施创造条件,实施戴家洲右缘护岸工程十分必要;分析了戴家洲右缘崩退情况、演变特点,研究了岸线守护部位及长度,确定了守护原则与目标;对工程方案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对水面线、流速场、近岸流速、汊道分流比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确定了工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顺直河道水流冲刷引发崩岸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河道水流冲刷引发崩岸的频次较多、危害巨大。为探究顺直河道中此类崩岸引发的过程机理,借助模拟试验展开观测和分析。崩岸过程中主要存在5种不同运动特征的水流,崩岸前后近水面附近形成的月牙形沙波可能是崩岸过程中重要的水下输沙载体,促进崩岸的持续发生,甚至促进崩岸形成。通过岸坡守护试验验证,并从防治崩岸的工程角度出发,相比于坡趾区域,近水面附近坡面的守护更能达到防治崩岸的目的,同时也应合理守护坡趾区域,避免该区域持续不断地侵蚀对远期岸坡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河道地下水稳定渗流的解析解、有限元解出发,分析了河道坡面上的渗透坡降的分布规律,得到了自由出渗坡面上土颗粒的临界渗透坡降计算公式.开展了地下水渗流对岸坡稳定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河道崩岸发生、发展机理和演变过程.从防止坡面发生渗透破坏和降低浸润线、减少渗流量两个角度,研究了防治崩岸的渗流控制措施,重点研究了土工织物和排水减压井在降低渗流破坏、增加边坡稳定性的效果.最后介绍了土工织物设计准则和排水减压井渗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17,(1):38-44
长江中下游河道中护岸工程段崩岸频发,带来了严重的工程失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长江沿岸防洪抗汛、稳定航道等功能,这一问题亟待解决。为探究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段崩岸的主要原因,以彭兴洲—江心洲护岸段崩岸为例,基于现场调研资料,对可能导致其崩岸的各个因素展开理论分析,分析认为深泓贴岸淘刷加剧、岸坡土质抗冲性较差是造成该工程段崩岸的主要原因,故而提出以"扩大守护范围,稳固护岸岸脚,平顺岸线"为后续护岸工程加固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频现,现阶段主要采用护岸达到守护岸坡、防治崩岸的目的。为探究崩岸频发河段内有效、经济的护岸布置形式,借助试验手段对比分析理想梯形顺直河道中不同守护高度及不同护岸结构的守护效果。试验表明:排体护岸更利于持久稳固,但应重视坡折点现象;重点守护岸坡上部在有限时间内更能起到有效防治崩岸的作用,且随着守护宽度的增大,守护效果越显著;从护岸布置的有效性及经济性出发,一般情况下守护岸坡上部2h/3的高程范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李赟  周林 《水运工程》2017,(S2):14-17
近年来东北水道上三号洲尾部至新坝一带崩岸严重,下三号洲左缘滩地不断冲刷后退、岸坡崩退,导致河宽明显增加,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十分必要。在河床演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模型试验成果,探讨东北水道整治工程效果:方案实施后,东北横水道过渡段航道尺度可达到4.5 m×200 m×1 050 m(水深×宽度×弯曲半径)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研究现有成果,从崩岸形态学、水沙动力过程及岸坡稳定性三个角度对现有崩岸研究中的基本观点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后续研究可以从河势条件和土体自身性质与崩岸形态之间的关系、崩岸区段的复杂水流结构、坡脚处的冲刷过程以及崩塌土体的堆积与分解形式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