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笔者应用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是取其补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力。气郁甚者加用木香、香附、乌药、降香等理气之品;血瘀甚者加用丹参、赤芍、川芎、灵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药;兼有痰浊者加用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等健脾化痰之品;兼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者加用枣仁、柏仁、远志、五味子等镇静安神之品。  相似文献   

2.
<正>子宫肌瘤归属于中医学"癥瘕"范畴,其病因多为气滞、血瘀或痰凝,治疗常需行气散结、活血化瘀、化痰软坚等。然由于妊娠期的特殊性,凡活血化瘀之品或行气耗气之品,用之宜慎,故治疗常较为棘手,宜治病与安胎并举,临床用药应谨慎。吾跟丁师学习期间,因肌瘤合并妊娠而往丁师处求诊者颇多,现将一典型病例归纳如下:1病案实录郑某,女,39岁,已婚。初诊日期:2013年3月12日。患者13岁月经初潮,月经26日一行,量中等,末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的病机特点,是脾肾亏虚而致湿盛痰瘀,或由于肝气郁结而气滞血瘀,日久化热。以脾肾亏虚,肝脾不调为根本,而湿盛、痰阻、血瘀是其病变之标。治疗上分别在益气、养阴基础上,加用清化痰瘀、活血通络、理气清热之品。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浅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冠辉 《中医药学刊》2003,21(3):471-471
高脂血症的病机特点,是脾肾亏虚而致湿盛痰瘀,或由于肝气郁结而气滞血瘀,日久化热。以脾肾亏虚,肝脾不调为根本,而湿盛、痰阻、血瘀是其病变之标。治疗上分别在益气、养阴基础上,加用清化痰瘀、活血通络、理气清热之品。  相似文献   

5.
罗喜  黄紫薇  张伶俐 《河南中医》2023,(12):1825-1829
血瘀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核心病理因素,“因虚、积冷、结气”是导致血瘀的原因,瘀血日久化水,水积成痰,痰瘀互结,发为该病。基于“血水同源”的生理基础和“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演化,以活血散瘀,化痰散结为基本治法,佐以益气、温阳、补血、散寒、行气等。活血散瘀,化痰散结用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茯苓、水蛭、■虫、皂角刺、昆布、石打穿等。气虚血瘀者,当佐以益气健脾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等;血虚夹瘀者,以桂枝茯苓丸为基础方,合四物汤加减;阳虚瘀结者,当温阳化浊,化瘀止痛,以补肾活血散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附子理中汤合桂枝茯苓丸或消瘰丸加减;寒凝者,当散寒活血,化痰散结,以桂枝茯苓丸合温经汤,或用少腹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气滞者,当活血行气、化痰散结并重,以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配合化痰散结之品治疗。  相似文献   

6.
吴群励  杨丹 《北京中医药》2019,38(11):1109-1111
梁晓春教授认为,失眠症虽然病因复杂,但精神心理因素最关键;在脏腑功能失调中,以肝居主导地位,主张从肝论治失眠;肝气郁结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始动因素,肝血亏虚是阴阳气血失和的病理基础,而病程中产生的郁火、痰阻和血瘀可加重失眠。初期以肝气郁结为主;中期可出现肝郁化火、痰热上扰、肝血亏虚、肝肾阴虚;后期可出现肝阳上亢及肝郁血瘀。治疗时依据失眠的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辨别脏腑之阴阳和气血之虚实的不同,采用疏肝、清肝、养肝、柔肝及平肝五法,根据兼证灵活配伍安神药,或酌情配合化痰和活血之品,使肝之气血调和,肝之阴阳平秘,失眠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7.
介绍郭俊杰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临床经验。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本病的易感因素,肝失疏泄是发病的本质,日久病变累及脾肾,痰凝血瘀是其病理产物。运用柔肝解郁,温阳缓图,行气活血、化痰散结的治疗法则辨证论治,临床中对于肝郁气滞者用逍遥散加减,脾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痰瘀互结者用自拟九味散结汤加减。  相似文献   

8.
总结程燕教授治疗小儿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经验。程教授认为,本病早期以痰热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气虚、阴虚错杂为患,故治当在清肺化痰、理气活血的基础上佐以益气养阴之品。初期宜开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迁延期宜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益气活血,主方加行气活血、益气养阴之品治疗;恢复期固本为主,兼除余邪,治以养阴润肺,培补脾肾,燥湿化痰。  相似文献   

9.
月经后期、带下病是临床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常伴见发生,多缠绵难愈。《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从血水同源互化,血水同病互治角度为本病治疗提供了思路。从生理上讲,水即津液,津血同源,同为水谷精微所化生;病理情况下,血与水既可以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也可成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因素甚或相因为病,揭示了月经后期合带下病"病血"和"病水"之间的关系以及利水不忘活血基本大法。具体治疗原则是"去水,其经自下",因而月经后期合带下病应先治带下。由于"带下俱是湿症",临床用药多用"燥湿、利湿、渗湿"祛湿三法,同时配伍焦山楂等活血化瘀之品。病程日久常用桂枝茯苓丸加减,取其"血不利则为水"之意,肝脾肾三脏共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消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宏宇  王黎军 《中医杂志》2004,45(2):156-157
1 消法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治法 化痰软坚散结:痰乃津液停聚而成,随气运行,无处不到.停滞不行,结聚成块则为痰核、瘿瘤、肿块等症.常用生天南星、生半夏、浙贝母、牡蛎以燥湿化痰,软坚散结.痰热凝结者,加玄参、天葵子、山慈菇、夏枯草、竹茹、天竺黄等养阴清化痰热;寒痰客滞者加白芥子、鹿角胶、补骨脂、肉桂等温化寒痰;痰湿流注者则加生薏苡仁、白芥子、陈皮燥湿化痰;痰气凝结者加瓜蒌、海藻、皂角刺、僵蚕、青皮、猫爪草、黄药子等行气化痰之品;顽痰胶结者加礞石、海浮石、海蛤壳等.  相似文献   

11.
王凤珠 《陕西中医》2000,21(5):229-230
<正> 痰瘀分消法是中医治疗内有痰浊、瘀血阻滞引起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怪病多痰,久病多瘀,痰多挟瘀,痰阻血难行,血瘀则痰难化,瘀血内阻,久必生痰,痰滞日久必致血瘀。痰瘀相关为病,涉及临床各科,经仔细观察,发现一些复杂的疑难病及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之病,多具痰瘀相关病症。现将用此法治疗妇科验案举例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心悸之证,临床当分虚实.虚者以心气不足为主,实者以痰火内扰为主,二者病累日久,往往相互影响.嗣后又因气虚而血滞,痰凝而瘀阻;后期可出现心气少宣,络脉瘀滞等征象.《济生方》曰:"有感冒暑湿,闭塞诸经,令人怔忡".指出心动悸可因外邪内侵,闭塞脉络所致.《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  相似文献   

13.
血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气滞、寒凝、湿阻、痰浊、血热等因素均可导致血瘀的产生,是许多疾病极为常见的一种基本病变和共有病态。仝小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创新性地阐释了寒湿郁久致瘀的病机理论,指出寒湿不去,两相叠加,久则成瘀;郁也可致瘀,郁久化热,则成瘀热;寒瘀、湿瘀、瘀热等病理产物日久不去,则易导致经络痹阻,成痼化毒,甚则成瘤成癌。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仝小林教授分别拟定了"温阳""开郁清热"等治疗大法,兼以行血脉之瘀滞,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肿大为有形之物,属中医"瘿病"范畴,"气、痰、瘀"为其发病关键。气滞到痰凝最后形成血瘀是其病理演变过程。初期多由于气机郁滞,气不行津,津液停滞,凝聚成痰;中期气滞痰凝日久,血液运行不畅,形成血瘀;后期痰瘀互结,凝聚不散,甲状腺肿大长期不消。气滞、痰凝、血瘀搏结于颈前则形成甲状腺肿大。气滞痰阻,郁而化火,火热上冲,表现为甲亢,火热日久伤阴;气滞痰阻亦可伤及阳气,致使脾肾阳虚,形成甲减。通过对甲状腺肿大与"气、痰、瘀"的关系的论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消法属中医"八法"之一,是通过消积导滞和消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凝结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岭南地区炎热潮湿,加之岭南儿童的生理和病理特性有其独特性,脏腑气机失调,气滞、痰浊、食积、血瘀应之而发,故治疗岭南儿科疾病用消法中的理气、化痰、消导、祛瘀之法,可消散痰浊瘀滞食积,使邪去病退。  相似文献   

16.
痰和瘀是阴精为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现,阳气失调则阴精为病。"怪病多见于痰""百病多兼痰";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畅则痰消,气结则痰生。痰水与瘀血胶凝即为痰瘀。慢性支气管炎与痰的关系固然十分密切,与瘀血的关系更不可忽视;长期咳嗽、气喘,日久累及心脏,可伴紫绀、青紫舌等;初病在气,肺病气滞,滋生痰浊,日久由气及血,久病伤血,形成瘀血;久病入络,痰浊与气血相结,壅塞肺络。痰瘀胶凝,互化、互患有3条途经:1痰→气滞→瘀;2瘀→气滞→痰;3气滞→瘀→痰,故须痰瘀同治。临证有时虽只表现出痰或瘀,因痰瘀互化互患,故须痰瘀兼顾,治痰为主佐以治瘀,治瘀为主佐以治痰,或两者并治;当以辨证处方为基础,加入桃仁、郁金、丹参、虎杖、地龙等活血祛瘀通络之品。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全国名中医林毅运用辨周期与辨证相结合方法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经验。林毅认为,乳腺增生病病机以冲任失调为本,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根据乳房经前充盈经后疏泄的特点,以中医周期疗法的思路,分期论治。月经前期疏肝活血、消滞散结以治标;月经后期温肾助阳、调摄冲任以治本。同时兼顾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痰凝、血瘀、阴虚内热、湿热内蕴等证,辨证施治,达到识病为本、辨证为用、病证结合、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5,46(4):313-313
答:眩晕一症病因甚多,风、痰、虚、七情内伤、过劳、失眠等均能引起,其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一般说急症多实,当选清火、化痰、平肝潜阳、熄风养血之法;症缓者多虚,宜补养气血、益肾调肝、健脾化痰等.并应审其风、火、痰兼证之多寡,适时佐用治标之品,俟症状缓解,又当治本.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自拟的丹参化瘀汤治疗了多种疾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兹将有关资料归纳如下,以就正于同道。一、方药组成与功用方药组成:丹参、赤芍、川芎、三棱、莪术、穿山甲、皂刺。症兼血瘀脉痹者,再加血竭、儿茶、急性子、路路通,主以化瘀通脉;兼气滞者,益入青、陈皮、延胡、川楝子、乌药行气之品;兼痰结者,参以陈皮、半夏、山慈菇、白芥子、夏枯草化痰之辈;兼寒凝者,辅以肉桂、制附片、干姜、制香附、陈艾叶祛寒之属。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水饮、血瘀、痰浊,应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活血化瘀。病久伤正者,给予白术、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健脾,配伍当归、川芎等行气养血活血。水肿明显者,应脾肾双补,温阳化气利水,常用附子、生姜温阳化水,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配伍白术健脾补气;痰瘀互结者,予半夏、白芥子等温肺暖脾化痰,丹参、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桔梗、枳壳行气化瘀。脾胃在本病发病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平素注意顾护脾胃,可减少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和感染的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