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焦家金矿在该矿体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节理构造极为发育的条件下 ,探讨和应用新的充填采矿方法——下向进路高水充填采矿法来有效地进行回采作业 ,同时简要介绍了该充填采矿法的工艺 ,并对其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嵩县山金M1构造蚀变破碎带内矿岩较破碎且稳固性差,矿体与破碎带交错分布的开采技术难题,开展了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通过在人工假顶下自上而下分层进路式回采接顶充填,保证了构造蚀变破碎带内矿体回采的安全性。将盘区划分为2个采区、4个分段,采用下盘脉外盘区斜坡道-分段运输平巷采准方式,每一分段3条分层联络道交错布置;在分段内自上而下沿走向进路逐层回采,每一分层回采均在C料尾砂人工假顶下作业,采场采用铲运机出矿。现场应用表明: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保证了矿体安全回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盘区生产能力180 t/d、采矿损失率4.9%、矿石贫化率4.6%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3.
张玉华  朱日来 《黄金学报》2000,2(3):200-202
本文简要介绍了焦家金矿在该矿体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节理构造极为发育的条件下,探讨和应用新的充填采矿方法-下向进路高水充填采矿法来有效地进行回采作业,同时简要介绍了该充填采矿法的工艺,并对其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法在破碎矿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狮涝金矿是以含金褐铁矿为主的“铁帽”型金矿床.矿体围岩松软破碎,极易冒落,矿体厚度及品位变化均很大。在充填法试验中,采用沿矿体走向的长进路与垂直矿体走向的短进路相结合的回采方案,以及沿矿体上、下盘按一定间隔距离布置基坑、砼浇灌基座等技术措施,成功地开采了矿体顶、底板均不稳固的难采矿体.  相似文献   

5.
薛田喜 《黄金》2023,(3):16-19
焦家金矿采用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开采时,矿体爆破对旁侧进路的充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LS-DYNA软件建立二维平面模型,其外部尺寸为5.5 m×3.0 m,其中矿体尺寸为3.5 m×3.0 m,充填体尺寸为2.0 m×3.0 m,在矿体中建立一排炮孔,共4个,炮孔直径42 mm,孔距0.8 m,孔边距0.5 m。模拟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开采,矿体单侧、两侧或三侧有充填体时,爆破对充填体的影响。为了充分研究不同孔边距对充填体的影响程度,还模拟了不同孔边距时充填体的破坏范围,获得充填体内有效应力变化规律及充填体内破坏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波在矿体中传播比较快,而在充填体中传播的速度较慢;随着孔边距的逐渐增大,爆破导致填充物的失效区域也迅速减少。在实际生产中,应充分考虑充填体的破裂深度及破碎效果,焦家金矿采用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的爆破孔边距应控制在0.3~0.7 m。  相似文献   

6.
刘滨 《黄金》2022,43(5):48-50+62
随着采深增加,新城金矿V#矿体开采技术条件急剧恶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因支护消耗量大,作业循环慢等原因难以满足矿山生产需求。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在保证回采过程中顶板安全的同时,减轻了支护工作量和成本,加速了回采作业循环,提高了回采效率,详细介绍了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布置、回采工艺过程等,并进行了现场工业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下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十分适用于新城金矿深部厚大破碎矿体开采,其采矿损失率降至2%,矿石贫化率降至4%。  相似文献   

7.
山东焦家金矿北翼破碎矿体采矿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焦家金矿北翼破碎矿体的地质条件和采矿生产安全现状,通过经济效益、效率分析,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确定选择下向进路机械化充填采矿法,产量增加3倍,吨矿成本降低了1.44元,实现了真正的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研究单进路采场充填假顶在暴露过程中的力学行为与发展特征,以及内部配筋的受力状态,以某矿山急倾斜薄矿体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形成的充填假顶为工程实例,结合实际建立标准化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回采水平越深采场主应力越大,其中充填通风小井靠近上盘的井壁处受拉应力较为明显,在矿房边界外5~10 m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压应力集中现象;顶板最大位移并不位于几何中心,越靠近上下盘边界位移变形量越大;吊筋所在位置顶板暴露前后受力状态由受压转变为受拉,底筋受力状态并不单一受拉,呈拉压交错复杂状态。  相似文献   

9.
根据焦家金矿寺庄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安全高效开采,寺庄矿区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的基础上对采矿方法改进为盘区宽进路机械化充填采矿法。文中介绍了盘区宽进路机械化充填采矿法采场布置、结构参数以及回采、充填工艺过程。生产实际应用表明,盘区宽进路机械化充填采矿法具有安全性高、生产能力大等优点,满足了矿山生产要求,同时也为国内外同类开采条件矿山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下向进路假底胶结充填采矿法在焦家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焦家金矿下向进路假底胶结充填采矿法的成功应用实例,详细介绍假底胶结充填技术的工艺特点和方法应用的技术条件,并比较了该方法与传统人工假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该方法工艺简单,解决了人工假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影响生产的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可为同类型矿山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木托锚杆支护在焦家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辉  刘福安  杨勇 《黄金》2006,27(5):24-26
针对焦家金矿上盘主断层岩石破碎、节理发育、支护难度大、富矿损失严重的现状,采用木托锚杆支护上盘回收下三角富矿石。经过长期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城金矿软破介质下残矿回采巷道掘进难题,提出了一种跷跷板式支护造顶的残矿回采及巷道掘进方法,采用木立柱对工作面进行超前支护,并形成类似"跷跷板"的人工假顶受力结构,有效阻挡矿岩垮落。该巷道掘进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支护成本低,回采作业安全等优点。为进一步验证该残矿回采方法的安全性,运用弹性力学相关原理计算得到巷道顶板的最大下沉量为4.8 mm,说明该支护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工程要求,是安全可行的。利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残矿回采巷道断面宽度分别为1.6 m、1.8 m、2.0 m和2.2 m,高度分别为1.6 m、2.0 m、2.2 m和2.4 m情况下巷道两帮水平位移及顶板位移。结果表明:宽度为1.6~2.0 m,高度为1.6~2.0 m时的残矿回采巷道是稳定的。研究成果有力地保障了新城金矿软破介质中巷道掘进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四方金矿在矿石回采过程中存在悬顶现象,降低了采矿回收率。通过现场调查测量数据、中深孔设计图纸、施工情况及装药结构等,对矿山回采过程中悬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原因包括分段高度过高,中深孔设计参数不合理,中深孔偏斜率过大,炮孔不堵塞,补偿空间不足等。针对现有悬顶采取上部进路钻凿下向孔的处理方式,对后续悬顶的预防应加强中深孔施工质量验收,强化测量与中深孔设计工作,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和堵孔方式等以改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台上金矿床处于玲珑金矿田最南端,受招(远)—平(度)断裂北东段破头青断裂控制。台上金矿床是玲珑金矿田中"焦家式"金矿床的典型产地。通过近年来的深部找矿探索,截至2015年,台上金矿床累计探明金金属量超过340 t。本次对台上金矿床深部和浅部找矿经验加以总结分析对比,揭示了新的成矿规律:金矿体受沿玲珑序列与文登序列花岗岩接触带展布的破头青断裂及其蚀变带控制;往往在蚀变带产状变化处变化巨大;深部靠近主断裂蚀变带附近上下盘,较发育其他断裂蚀变带及脉岩;蚀变带深部比浅部有变宽趋势;矿体走向延长远小于倾向延深。  相似文献   

15.
焦家式金矿床成因机理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家式金矿床是典型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建立起标准的成矿模式。分析了有关该矿床成因的3 种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焦家式金矿床是岩浆结晶分异和构造活动共同作用,多种有利于成矿的地质因素复合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程力  吴钦正  侯奎奎  刘兴全  刘洋 《黄金》2021,42(3):43-47,55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东北翼矿体被海水和第四系覆盖,目前该区域回采至-135 m中段,为安全回采,预留厚近120 m护顶层矿柱,压占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在确保安全回采的前提下,为了尽可能回收上部矿体资源,采用GD3Q-GA全景数字钻孔电视摄像系统,在55勘探线-135 m中段及-240 m中段上盘巷道内施工钻孔,对开采上部矿...  相似文献   

17.
焦家金矿床深部矿化特征及矿石工艺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家金矿床是著名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其深部矿化特征与浅部有差别;本次重点对深部矿化及矿石性质进行了研究,查明了金银矿物及主要载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同时分析了其粒度与成分并与浅部中段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李国增  马保科 《黄金》1995,16(9):14-16
赤峰红花沟金矿根据多年人工底部经验,利用挑顶后崩落的矿石作为临时支护,直接在其上部浇注钢筋混凝土的假底施工工艺,取代了木棚子支护后浇注钢筋混凝土工艺,加快假底施工速度,节约了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曹家洼金矿Ⅱ号矿体307、308采场顶板曾发生垮塌,为了掌握该矿体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及地压显现特点,采用应力解除法并辅以顶板下沉观测和矿柱外形观察的方式,结果表明采场长度达35m时,开始出现拉应力,并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采场高度超过20m之后采场压力逐渐增长;顶板下沉量随采场跨度增大而增加,最大下沉量为8mm。开展采场围岩应力测量,其结果用以指导矿块设计和采场顶板控制收到了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0.
顶板不稳定的缓倾斜薄至中厚难采金矿体的开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建设  温军锁 《黄金》2000,21(5):14-16
金厂峪金矿部分顶板不稳定的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 ,其开采难度很大。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知识和手段 ,提出了一套高效、安全、经济的回采方法及顶板管理方法 ,成功地运用于实验矿块的回采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