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光明中医》2012,(11):2357
甲亢辨证论治要点如下:(1)肝郁气滞证,治宜理气解郁、化痰散结,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化裁。(2)痰结血瘀证,治宜理气活血、化痰消瘿,化肝煎合消瘰丸加味。(3)肝胃火盛证,治宜消泄肝火,栀子清肝汤加减。(4)心肝阴虚证,治宜滋阴补肾、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合一贯煎加减。  相似文献   

2.
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月经失调,治宜养血和血,疏肝运脾;治疗痛经,治宜养血和血,疏肝健脾;治疗黄褐斑,治宜调肝和脾,化瘀利湿;治疗慢性盆腔炎,治宜疏肝扶脾,燥湿止带.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合并肝损伤的概况。甲亢合并肝损伤可归属中医“瘿病”“瘿气”“黄疸”“胁痛”等疾病范畴,病位在肝,与心、脾、肾、脑密切相关;早期多表现为肝郁气结、湿邪内蕴,治疗采用抑木扶土之法佐以祛瘀化痰之药;久病耗气伤阴,后期多见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后期可酌加滋阴益气药以固护正气。治疗方药可采用复方如清肝泻火方、柴芍二至散、护肝方、疏肝消瘿汤、愈瘿降酶汤、疏肝消瘿合剂等,并可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佐以保肝降酶作用的中药如柴胡、茵陈、五味子、灵芝、甘草、半枝莲、白芍、黄芪、田基黄、垂盆草等。甲亢合并肝损伤的中医药研究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多仍停留在自拟方的临床试验阶段。今后可开展采用经方如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治疗甲亢合并肝损伤的研究;拓展中医药干预甲亢合并肝损伤的疗法可基于甲亢导致的肝损伤通路着手。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证分四型治疗: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肝胃郁热型,治宜疏肝泻热,降逆和中;脾胃虚寒型,治宜健脾和胃,温中散寒;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认为脾胃为本,肝胆为标,疏肝和胃,活血行气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小儿厌食症病机特点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厌食症病位在脾胃,其发病以脾虚为先导,多呈现为脾胃气虚的特点,治以调和脾胃为首法,但临证中应以辨证论治为前提.阴虚导致的厌食症以益气健脾、滋养胃阴为主;脾虚湿困须辨明湿重热轻、热重湿轻、湿热并重,分别采用祛湿佐以清热或清热兼以祛湿,或清热祛湿并重;肝失疏泄治宜疏肝泻火助脾;食滞伤脾宜消积健脾.此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角膜病从肝论治的经验。翳发于黑睛,但不离治肝这一主线,采用疏肝、清肝、泻肝、养肝诸法。角膜生翳如粟状者为星翳,治宜疏肝散风,方选逍遥散加疏风退翳之品;色白成片者为云翳,治宜清肝泻火,方用柴胡清肝饮;状若凝脂者为脂翳,治宜清利肝经湿热,方选龙肝泻肝汤加减;凹陷成坑者为陷翳,治宜滋补肝阴肝血,升举清阳,方选养肝明目汤。  相似文献   

7.
朱虹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11):17-17
笔者采用中药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慢性肾功衰致便秘,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1 辨证施治 (1)肝胆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泻火通便。药用黄芩、栀子、泽泻、生地、柴胡等;(2)阴虚肺热型:治宜养阴清肺、滋补肺肾,药用桑叶、火麻仁、麦冬、杏仁、杷叶、芦根等;(3)肾气虚型:治宜补中益气、温肾调精,药用黄芪、柴胡、升麻、西  相似文献   

8.
复方调瘿合剂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调瘿合剂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甲巯咪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调瘿合剂,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及甲亢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显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甲亢临床症状及降低甲状腺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素水平上,治疗组明显优于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复方调瘿合剂配合西药治疗甲亢能提高甲亢的治疗效果,迅速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马丙娥  王建华 《河南中医》2022,(8):1182-1185
王建华教授认为,瘿病的病因与七情内伤关系密切,肝气失和是基本病机,且贯穿始终,故治疗当从肝论治。王教授认为,养阴疏肝以治气瘿,方用逍遥散、一贯煎加减等;疏肝为本以治瘿痈,方用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疏肝行气、祛痰化瘀以治石瘿,同时注重扶助正气;疏肝散结以治肉瘿,方用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疏肝理脾、温化痰瘀以治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此外,王教授强调平时应重视心理疏导,保持患者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10.
丹栀逍遥散功能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主治肝郁血虚内热证,为疏肝养血清热的代表方,又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全方以苦辛疏肝清热,甘温养血,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内热得清,共奏调肝养血泻火之效,对于多囊卵巢肝经郁火型患者取效甚好。  相似文献   

11.
失眠证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失眠的病位在脑,与心、肝(胆)、肾、脾(胃)密切相关。失眠病机为邪气扰心或心虚失养,阴阳失调,导致神不归心。实证:肝郁化火,治宜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火扰心,治宜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胃气失和,治宜消食导滞,和胃安神,方用保和丸加减;瘀血内阻,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心火炽盛,治宜清心泻火,安神定志,方用导赤散合交泰丸加减。虚证:瘀血内阻,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心火炽盛证,治宜清心泻火,安神定志,方用导赤散合交泰丸加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泻火消瘿方联合甲巯咪唑(methimazole,MMI)治疗Graves甲亢初治期心肝火旺证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Graves病初治期心肝火旺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MMI(赛治)每日10~30 mg控制症状,后逐渐减量至部分停药或小剂量维持至12个月.治疗组在对...  相似文献   

13.
治肝法由来已久,广泛应用,含疏肝、柔肝、抑肝、平肝、补母等,调理脏腑功能,疗效客观。在此外延扩展,肝阳虚损,疏泄无力,当扶阳助肝;寒热错杂,病在厥阴,宜温阳泻火,兼益津液;气因虚而郁滞,宜益肝气、助疏泄、清都热;疏泄太过,犯脾伤肾,宜抑肝扶脾固肾;疏泄太过,血失封藏,宜养血柔肝;阳虚血亏,宜养血疏肝,治肝新法,灵活辩证应用,疗效显著。附验案六则。  相似文献   

14.
范金茹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38-2239
对常用治肝之法如疏肝、缓肝、柔肝、平肝、清肝、泻肝进行了诠释,并从辛散酸收并用、疏肝为治肝之通法、治肝勿忘顾护肝阴、柔肝养阴务必法取灵动、实脾为治肝的防治之法、脏腑相关疾病调肝为先、举例瓜蒌柴胡运用等5方面讨论了临证治肝之法的体会,旨在灵活运用治肝之法治疗内科杂病。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均为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二者在病因病机上存在共性,与肝的生理、病理联系极为紧密,症状也多有相似。在其辨证施治方面,古今医家见仁见智,缺乏统一的标准,纵观近现代相关文献,多见肝郁气滞、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肝郁脾虚、肝血不足等证型,常见治法有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滋补肝肾、疏肝健脾、养肝宁心等,尤以从肝论治为要。各医家对从肝论治此二病颇有见解,灵活运用疏肝、清肝、平肝、养肝治之,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丰富了对甲亢与围绝经期综合征二者和肝脏之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属于中医学"瘿病""瘿痈"范畴。段富津教授将本病分为三期,早期治宜疏风清热、理气散结,中期治宜疏肝理气、化痰消瘿,后期治宜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总体以疏肝为本。现列举段老治疗本病验案3则,以示其辨证思路,为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脾胃居于中州,斡旋人体气机之升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情志异常、肝胆疏泄失职均可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致脾胃升降失和,继而百病丛生。张师注重并擅长结合调肝法治疗脾胃病,认为治疗上当扶土抑木,墩阜脾气,平抑肝气。一则疏导患者,调节情志;一则采用疏肝健脾、补脾柔肝、疏肝和胃、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养血柔肝等治法,升降气机、调气和血、平复寒热、平衡阴阳、和调脏腑,治疗各类疑难脾胃病,多获良效,堪为师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杂病治疗中,根据五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生理特点,调理一脏而治疗其它脏器的病变,常常有满意的疗效。本文就调肝法在杂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作如下介绍: 一、疏肝运脾法疏肝运脾法,是脾病而治肝的方法。肝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合并心脏病以五脏真阴亏虚为本,阴虚火旺为标。李中南老师将甲亢性心脏病分为肝郁火旺型、心肝阴虚型、心肾阴虚型、心肾阳虚型4种证型。肝郁火旺型,治宜清肝泻火,疏肝解郁,方选酸枣仁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心肝阴虚型,治宜滋阴柔肝,养心安神,方选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心肾阴虚型,治宜滋心肾之阴,养血安神,方选天王补心丹合二至丸加减;心肾阳虚型,治宜温补肾阳,健脾利湿,方选真武汤加减。当甲亢性心脏病合并其他并发症时,常需灵活加减用药。甲亢性心脏病病机复杂,证型不一,治疗当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初步总结了中医外科专家陆德铭教授治疗甲亢、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的经验。陆师认为甲状腺疾病临床表现多样,辨证论治尤当审慎。甲亢治疗常分早晚两期,早期多属气阴两亏,治以益气养阴,药用甘寒;晚期阴阳两虚,治以滋阴温阳,药用甘温。桥本氏甲状腺炎初起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久病及肾,治疗以疏肝健脾、消肿散结为主。治疗甲状腺癌始终遵循扶正祛邪大法,扶正用脾肾双补,祛邪用解毒散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