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EHT近似下的紧束缚能带结构计算方法,计算了YBa_2Cu_3O_(7-δ)和YBa_2Cu_3O_6的能带结构。结果表明,穿越超导休YBa_2Cu_3O_(7-δ)费米面的是三条来自Cu-O面和Cu-O链的能带,半导体YBa_2Cu_3O_6没有来自Cu-O链的能带.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别用粗粉及细粉工艺制备的先驱物( 液相组份先驱物粉末(BaCuO2 + CuO) ,异相SnO2) 对高温超导体YBa2Cu3O7- δ(Y123) 液相粉末熔融生长(LPMG) 织构工艺及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LPMG工艺熔化前的Y123 成相温区及熔融温区适当保持一段时间,可使样品的密度及结构度得到改善; 在部分样品的晶畴内可以观察到几十到几百纳米量级的微粒, 同时有大量的微粒存在于晶界中  相似文献   

3.
在磁场下(H=1.3T)烧结得到的Y1-xGdxBa2Cu3O7-δ)(x=0~1.0)系超导体表现出明显的电阻率ρ超导转变零电阻温度Tcf和临界电流Jc各向异性,样品的常态电阻率在平行于烧结磁场方向上的值ρ比垂直于烧结磁场方向上的值ρ大8%~70%,零电阻温度Tcf∥比Tcf┴大1.0~5.0临界电流Jc比Jc大9%~73%,而且在外磁场(Ht=2.0T)下测得的临界电流Jc随外扬Ht与烧结磁场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直流磁控离子溅射及后热处理工艺在(001)LaA103单晶衬底上制备的T12Ba2CaCu2O8高温超导薄膜,经X-光衍射θ-2θ和Φ扫描测试证明,薄膜是外延生长的。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高达108.6K。在液氮温度下,零磁场时的临界电流密度达7.6×106A/m2。薄膜具有很强的磁通钉扎能力。当垂直于膜面外加一个4特斯拉的磁场时,临界电流密度仍可保持1.1×106A/cm2。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最近发明的一种制备汞系高温超导薄膜的新方法—阳离子置换法.采用T1 系外延超导薄膜作为先驱薄膜,将T1 系超导薄膜在Hg 气氛下进行热处理,用Hg 置换先驱薄膜中的T1,进而生成Hg 系外延超导薄膜.用此方法,成功地在LaAlO3 (001)衬底上制做出了高质量的HgBa2CaCu2Ox 超导薄膜.X-光衍射θ-2θ扫描和极图测试表明,薄膜具有很纯的超导相和很好的外延结构.超导临界温度可达122K.在77K温度下,临界电流密度达到3.4×106 A/cm 2,在110K 温度下,临界电流密度仍可保持在0.7×106A/cm 2 .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YBa2-xPrxCu3O7-8(x=0.025-0.1)磁取向粉末样品的变温NMR研究。作者详细测量了63Cu的Knight位移K和自旋-晶格驰豫率1/T2的变温规律。随着Pr的掺进,Cu(1)Cu(2)位的Knight位移开始依赖于温度,Knight位移的轨道贡献和各向异性超精细作用基本保持不变。在我们测量温区内(77-300K),1/T1随掺杂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强,这与反铁磁相关自旋涨落图象一致。我们用MMP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室温下应用Ar^+离子源辅助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取向的YSZ过渡层薄腊地NiCr合金基底上;基底加温至750℃,用分子脉冲激光高温超导薄膜于YSZ/NiCr上,并切割一材,实验结果表明:YBCO超导线材不但为c-轴取向的,同时为在a-b平面内织构的,其临界温度Tc≥90K,临界电流密度Jc≥1×10^6A/cm^2(77K,0T)。  相似文献   

8.
室温下应用Ar+ 离子源辅助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 (0 0 2) 取向的 YSZ过渡层薄膜于NiCr 合金基底上;基底加温至750 ℃,用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YBCO 高温超导薄膜于YSZ/NiCr 上,并切割成线材.实验结果表明:YBCO 超导线材不但为c-轴取向的,同时为在a-b 平面内织构的,其临界温度Tc≥90 K(R= 0),临界电流密度Jc≥1×106 A/cm 2(77 K,0 T).  相似文献   

9.
HARMONICACSUSCEPTIBILITYFORTEXTUREDYBa2Cu3O7GeYong1)DingShiYing2)(1)DepartmentofPhysics,NationalLabofSolidStateMicrostructur...  相似文献   

10.
高Tc超导体的室温飞秒时间分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室温下YBa_2Cu_3O_(7-x)(x=0.1,0.4,0.8)和PrBa_2Cu_3O_(6.9)外延膜的飞秒瞬态反射谱。结果表明,瞬态反射信号△R(t)的符号和弛豫时间与载流子浓度密切相关,对超导的YBa_2Cu_3O_(6.9),样品进行不同程度的去氧处理或者用Rr替代Y后,△R(t)的符号由正变负,弛豫时间由小于100fs增加到大于1ps,说明在高Tc氧化物超导体中,载流子浓度的减少使载流子-声子耦合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1.
在室温下测量了Bi2-xPbxSr2CaCu2-xMgxO8+δ超导体的正电子寿命,发现正电子体寿命τb随着Pb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测量了转变温度Tc结果表明,Mg替换不影响电子结构,Pb替换使电子从Cu-O面迁移到Bi-O层,并导致CU-O面空穴浓度增加,转变温度Tc减小.  相似文献   

12.
在室温下测量了Bi2-xPbxSr2CaCu2-xMgxO8+δ超导体的正电子寿命,发现正电子体寿命τb随着Pb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测量了转变温度Tc结果表明,Mg替换不影响电子结构,Pb替换使电子从Cu-O面迁移到Bi-O层,并导致Cu-O面空穴浓度增加,转室温度Tc减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比热法对Bi-Sr-Ca-Cu-O和Tl-Ba-Ca-Cu-O超导体从液氮温度到室温作了详尽的比热测量.类似于YBCO超导体,在临界转变温度与室温的这一区间里发现Bi系和Tl系样品也存在负的比热奇异行为,即存在形状类似于倒置λ相变的比热反常峰.反常峰的位置和数量与样品的受热历史有关.并且实验发现存在一个临界的最高热循环温度T(CTC),当样品的最高热循环温度T(TC)小于T(CTC)时,这类反常峰将消失.对BSCCO和TBCCO这一临界热循环温度T(CTC)分别为238±2K和261±1K.  相似文献   

14.
在磁场下(H=1.3T)烧结得到的Y1-xGdxBa2Cu3O7-δ(x=0~1.0)系超导体表现出明显的电阻率ρ、超导转变零电阻温度Tcf和临界电流Jc各向异性.样品的常态电阻率在平行于烧结磁场方向上的值ρ比垂直于烧结磁场方向上的值ρ大8%~70%;零电阻温度Tcf比Tcf大1.0~5.0K;临界电流Jc比Jc大9%~73%,而且在外磁场(Ht=2.0T)下测得的临界电流Jc随外场Ht与烧结磁场HS间的夹角α呈椭圆形变化规律.这表明烧结过程中所加的磁场引起了该系超导体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5.
选择过渡金属中磁性比较特殊的Mn替代Bi2Sr2CaCu2Oy(Bi2212相)中的Cu,采用自助熔剂法制备出Bi2Sr2Ca(Cu1-xMnx)2Oy(x=0.01,0.05,0.08,0.1)系列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单晶的c轴长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单晶的ab面电阻率与温度变化的测量表明,零电阻温度Tc随Mn含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超导电性被抑制。Mn元素替代Bi2212中的Cu所引起其结构与超导电性的变化,本文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THECURRENTDENSITYDEPENDENCEOFACTIVATIONENERGYINHIGH-TcSUPERCONDUCTORHgBa_2Ca_2Cu_3O_(8+x)INLOWCURRENTDENSITYTHECURRENTDENSITYDE...  相似文献   

17.
用激光束扫描淀积的方法,成功地在ZrO2(Y),LaAlO3基片原位生长高质量的YBa2Cu3O7-x高温超导薄膜,其临界温度达到90K以上,SEM及XRD分析表明,薄膜沿C轴择优外延生长,其结晶性很好,表现光滑均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Sol-Gel法合成了Bi1.6Pb0.3Sb0.1Sr2Ca2Cu3Ox体系的高Tc超导原粉,对于不同的烧结时间,材料的超导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与同种方法合成的Bi1.7Pb0.3Sr2Ca2Cu3Ox体系进行了比较。用Sol-gel法,在Bi系中掺杂Pb,同样会缩短烧结时间,促进高温相的形成,同时掺杂Pb,Sb,形成超导材料所需的烧结时间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Sol-gel法合成了Bi1.6Pb0.3Sb0.1Sr2Ca2Cu3Ox体系的高TC超导原粉,对于不同的烧结时间,材料的超导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超导转变温度为108.3~116.1K)并与同种方法合成的Bi1.7Pb0.3Sr2Ca2Cu3Ox体系进行了比较.用Sol-gel法,在Bi系中掺杂Pb,同样会缩短烧结时间(缩短60h),促进高温相的形成,同时掺杂Pb,Sb,形成超导材料所需的烧结时间进一步缩短(缩短153h).利用SEM和X-ray观察和分析了样品的形貌特征和物相结构.Sol-gel法具有工艺简单,烧结时间短,样品颗粒均匀、粒度小、组分易控等优点,在高TC超导材料中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材料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20.
用LMTO方法计算了HgBa2CuO4+δ(δ=0,1)的电子结构,并从态密度的变化,探讨了HgBa2CuO4+δ的超导性的导电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