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利欣联用凯西莱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治疗组患者和1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临床评估和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用药20~30天后治疗组各项检测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则无明显差别,临床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甘利欣联合凯西莱治疗早期肝硬化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在改善患者肝功能和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效果更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试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甘利欣联用凯西莱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7例治疗组患者和 1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临床评估和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 2 0~ 3 0天后治疗组各项检测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则无明显差别 ,临床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 :甘利欣联合凯西莱治疗早期肝硬化是安全有效的 ,尤其是在改善患者肝功能和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效果更显著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试用  相似文献   

3.
凯西莱联合血脂康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凯西莱联合血脂康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9例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凯西莱联合血脂康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血脂康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观察组降酶降脂作用显著(P<0.01),总有效率达92.1%;对照组降酶作用不显著(P>0.05),但降脂作用显著(P<0.05),总有效率为61.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凯西莱联合血脂康是治疗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袁术生  易景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79-1279
目的研究凯西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能量合剂,治疗组则加用凯西莱针剂,治疗前后分别检测ALT、TB。并观察临床症状,以评价疗效。结果凯西莱治疗后,患者的ALT、TB,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总有效率为81.8%。结论凯西莱能显著改善药物性肝炎的ALT、TB等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凯西莱(硫普罗宁)片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 2组,治疗组服用凯西莱片,对照组服用肝达片, 1个月为 1个疗程,在用药前后观察 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0. 00%,对照组有效率 68 .33%,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结论 凯西莱片对于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大剂量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44例,观察酒精性肝炎患者戒酒后服用大剂量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两周、4周、8周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改善情况,并与益肝灵分散片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对比分析.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在肝功能、平均红细胞体积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上述两项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8周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治疗酒精性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60名酒精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采用基础护肝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酒精性肝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巨煜华 《内科》2012,7(5):461-463
目的探讨凯西莱联合双环醇片(白赛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疗效。方法将6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凯西莱联合双环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凯西莱治疗。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ALT、TBiL、TC、TG及肝/脾CT比值。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LT、TBiL、TC、TG均下降,肝/脾cT比值均升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凯西莱联合双环醇治疗NASH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缬沙坦治疗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00例慢阻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氧疗、化痰、平喘、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则联合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动脉压改善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肺部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和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平均压和肺动脉舒张压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肺动脉压下降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肺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的升高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缬沙坦治疗慢性肺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和网织血小板(RP)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3-06~2004-10住院的ITP患者48例,根据疗效分为两组,其中临床有效组40例,临床无效组8例,以5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浆和(或)血清PAIgG及RP%,并常规血小板计数。结果ITP患者临床有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AIgG和RP%显著降低(P<0.01)。临床无效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AIgG和RP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3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AIgG和RP动态检测将是ITP患者血小板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内外合治糖尿病足(D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F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基础治疗+口服祝氏降糖活血方+放射状切口。观察治疗前后DF溃疡愈合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比指数(ABI)、创面面积、溃疡愈合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AB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DF溃疡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治疗组溃疡面积变化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1)。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内外合治DF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了溃疡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疗效确切、可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6)和治疗组(n=66),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TC、TG、LDL-C明显下降(P<0.05或P<0.01),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显著改善UAP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现将该院收治11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106例,对照组106例。全部患者采取基本治疗方法来保持血糖平稳,对照组患者给予红花黄色素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4 d,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样1次/d,连续用药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生物化学指标、足背动脉多普勒检测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对照组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两组患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足背动脉管腔半径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血液循环速度也较治疗前有所好转(P0.05),同时发现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甚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药物曲美他嗪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56例资料,随机分组,其中给予常规治疗的28例纳入对照组,联合用药曲美他嗪的28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与用药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疗效观察对比,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2.9%,与对照组71.4%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心功能指标治疗前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与LVEF改善均较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14%(2/28)、10.71%(3/28),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美他嗪用药下,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心功能明显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实践中将该药物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治疗机制。方法:将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凯西莱治疗,对照组49例仅用凯西莱,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功能T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纤维化指标HA(透明质酸)、PC-Ⅲ(Ⅲ型前胶原)、C-Ⅳ(Ⅳ型胶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较好的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给予血栓通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测定.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0.9%,而对照组的显效率则为28.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1.5%(P<0.01).在治疗后,治疗组TCD各参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和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肝脏》2017,(9)
目的探讨分析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氢化考的松降阶梯治疗重型酒精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氢化考的松降阶梯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肝功能指标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感染率及死亡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氢化考的松降阶梯治疗酒精性重症肝炎疗效显著,降低感染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应用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接收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双环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黏连蛋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显著好转;尤以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差异显著;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可使其肝脏炎症反应减轻,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有完整资料的从2007年3月至2010年1月急性脑梗死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50例和银杏达莫对照组50例。用NIHSS评分比较丹红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别,对比其总体有效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丹红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用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1),且NIH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与68%,相比较而言,丹红治疗脑梗死总有效率更高(P<0.05),丹红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受到影响更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况,用药安全性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针刺结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针刺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方剂桂枝加葛根汤,疗程均为20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积分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疼痛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针刺结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其针药并用的指导思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