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的收入转移可以从增加值、初次分配、再分配、总体分配这四个环节进行考察。在初次分配阶段,政府部门的正转移率非常高,说明政府部门在初次分配阶段,通过征收生产税净额,在补偿公共品生产的耗费之后,掌握了大量的剩余。在再分配阶段,政府部门的正转移率趋于提高,住户部门的正转移率趋于下降。在总体分配阶段,政府部门的正转移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1992-1999年,收入趋于分散。在2000-2008年,收入趋于集中。这反映了我国政府推动型经济的性质不仅没有转变,反而在不断强化。我国这种政府强力推动的经济,虽然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但不可避免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与中央政府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从原则上看,解决问题寄希望于:第一,加强制约政府增加收入的力量;第二,削弱政府高投资的意愿。  相似文献   

2.
以忻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来源收入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经济类型的角度,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得出:改革开放以来忻州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其中,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市场经济日益繁荣、行业间垄断和地区间资源和配置结构的不同,是影响忻州市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主要原因。政府应该从从政策体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等方面来对经济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3.
贵阳市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 ,政府机构履行职能所消耗的一定的社会产品 ,是凭借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再分配的所获。财政收入使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得到支持 ,财政收入活动也对社会经济过程发挥一定调节作用。从对贵阳市 1978~ 2 0 0 0年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总体分析中 ,可以看出贵阳市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财政收入的来源结构和经济类型结构既有发展较好的一面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应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并需制定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重点考察了在收入差距扩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积极影响,并提出了逐步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考察收入差距扩大不能单纯凭借基尼系数,而且要对多种收入差别进行综合分析。造成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既有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带来的负效应,也有由于体制不完善或者政策不配套等方面的因素。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最主要的应当是努力实现机会平等;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四项指标的实证分析,反映了吉林省近年来农民劳务经济的发展情况。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阐述了影响吉林省农民劳务收入发展的因素,并着重分析了吉林省的真实情况和农民劳务收入比重低的根本原因,进而讨论了吉林省农民劳务输出的增加对增加农民收入所起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吉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也保持快速增长,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影响居民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进而影响吉林省整体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吉林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存在经济总量不足、就业不充分、工资水平不高、财政性收入少和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因此,促进吉林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扩大就业、扩宽增收渠道和完善社会保保障制度,进一步实施富民工程.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1-2011年陕西省的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并未与经济增长同步,而且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通过对导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民非农收入、城镇化水平、城乡人均资本拥有量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异等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据此提出陕西应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并对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质规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论是公平优先论、效率优先论还是二者兼顾论,西方经济学一贯认为顾此则必失彼,但从市场需求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与经济运行方面分析,公平意味着效率,这是从公平角度看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一个本质规定。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这个所谓“矛盾”,其实是伪公平、不公平、反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并不影响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0.
收入流动是衡量收入分配的重要动态指标,绝对收入流动在反映收入分布变化的同时还包含了经济增长及收入序位的变化。本文利用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1995年至2013年的调查数据,对农村人均纯收入及四项结构性收入的流动性进行了测度和分解。结果显示,各收入流动性分解后占比最大的均为交换流动性,而此类收入序位的变化是基尼系数所难以捕捉的,故而单纯以基尼系数为参考可能会对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产生高估;除财产收入和补贴收入之外,各收入流动性均以下降为主,农村劳动力质量趋同背景下,工资收入的流动性下降幅度最大,加强教育及职业培训是提高农村收入流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GDP主义、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DP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考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但是仅凭GDP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始探索建构GNH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国家的发展水平,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GNH是人类财富指标体系的又一次伟大发明,它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国民幸福为中心"。GNH指标体系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必须致力于制度基础变革:摒弃速度型发展战略思维,确立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健全和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弱化地方过度追求GDP的制度激励;减少宏观调控的行政色彩,有效提升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加速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积极致力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全面改善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质量;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民主法治下良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动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三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相互替换。这三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13.
具有自由、平等特征的经济活动主体是经济自由的前提,也是经济全球化的生成基础。在经济全球化中必须要有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公平、公正、合理的经济正义。这些问题的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开发、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源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和就业人数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程度不同 :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就业人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而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又大于固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从显著性上来看 ,财政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弱于就业人数和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因为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有一个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手段实现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根据目前中国的主流观点,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高速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独特的儒家文化传统等因素,是所谓的“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然而,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经济发展历史,所谓的“中国模式”的手段、方法不独特,所取得的经济成绩也不独特,甚至它所带来的问题都不独特.  相似文献   

16.
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但不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或基本矛盾的一部分。经济关系内的矛盾是基本的,是本质的,而上层建筑内的矛盾则是对经济基础内在矛盾的反映。经济结构内在的矛盾是本质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则类似于本质与现象的矛盾关系。因此,即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它们也不会成为社会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制度及制度变迁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所以 ,一个国家完善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已被西方国家所证明。就是说 ,高速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完善的制度 ,缓慢的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一个不完善的制度。因此 ,我们应该完善我们的制度 ,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金融制度变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论得出金融发展、金融深化、融资结构等金融指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大,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较高的资本边际生产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技术的进步创新。由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不强,金融改革滞后于经济增长,我国应大力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使之更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或对新技术的采用,以获得经济的长期增长.要使经济增长遵循最优路径,则取决于所采用的技术是否适合该采用国的要素禀赋,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水平是否随着采用国要素禀赋的演进而不断升级.拉美和东亚国家在相同经济基础下经过30多年发展后的不同经济绩效,很好地证明了适宜技术和技术升级对经济最优增长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而言,其经济的后续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通过自主创新之一途径对原有适宜技术的动态升级.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自80 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如全方位和加速实现经济全球化;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紧密联盟来实现经济全球化;以信息、知识、高科技为主要媒介实现经济全球化;世界著名的大企业集团跨国家、跨洲际的全球范围内的强强联合已盛行成风等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参与,而是如何积极参与。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以及中国面临的新问题,并相应地采取对策,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取得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