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笼形八苯基硅倍半氧烷(OPS)应用于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材料,测定了EPDMl OPS绝热材料的力学性能、线烧蚀率、烟雾和密度等主要性能。结果表明,用OPS取代部分聚磷酸铵( APP)的EPDM绝热材料的线烧蚀率、烟雾和密度均明显降低,力学性能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2.
三元乙丙材料粘超弹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速拉伸和拉伸-回复实验研究三元乙丙(EPDM)包覆层材料的力学特性,提出采用有限变形条件下的超弹本构模型及线粘弹性本构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种粘超弹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典型的超弹性力学行为特征,并呈现出明显的率相关效应;所建立的粘超弹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该材料的单轴力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对使用该包覆层材料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完整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柏航  陶如意  王浩  阮文俊 《兵工学报》2021,42(8):1604-1612
为研究阶梯多根装药火箭发动机的内流场特性,采用Fluent计算软件对侵蚀比和平均侵蚀比两种内流场模型分别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基于自定义函数接口编程进行二次开发,提取侵蚀比模型每个节点的坐标和压强以及平均侵蚀比模型每个燃面的平均压强,导入燃速公式和质量流率公式,来控制边界网格的移动速度和单位面积燃气进口质量流率。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两种内流场模型各个时刻的压强空间分布信息以及燃烧室前、中、后3个监测点的压强-时间曲线,对比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着重对侵蚀比模型的内流场和药柱内外压强差进行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最大压强差不超过3%,在平衡压强段后基本一致;侵蚀比模型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药柱没有出现明显的侵蚀燃烧喇叭型,前级高压区药柱内外压差最大不超过3.9%,在后级低压区药柱内外压差最大不超过8%;3个监测点的压强-时间曲线与试验数据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结构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侵蚀燃烧对无喷管助推器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在无喷管助推器设计中准确预测其性能,在分析侵蚀燃烧机理的基础上,利用一维非定常变截面内弹道计算程序,采用几种典型的侵蚀燃烧模型对单燃速锥柱形装药和双燃速串装锥柱形装药发动机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文中推进剂在单燃速锥形装药发动机中表现出较弱的负侵蚀效应,采用无负侵蚀效应的侵蚀燃烧模型的预示结果好于带有负侵蚀效应的侵蚀模型,其中Lenoir-Robillard模型的预示精度最高。而双燃速串装发动机中由于燃气流速较小的范围更大,负侵蚀效应影响较大,只有使用具有负侵蚀效应的Greatrix模型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预示结果。  相似文献   

5.
不锈钢冲刷磨损影响因素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流速、冲刷角、磨料和钢的硬度对冲刷磨损的影响及其磨损机理。磨损率随流速和冲刷角增大及钢的硬度降低而增大,石英砂的磨损比磷石膏大。不锈钢冲刷磨损机制是显微切削、犁沟、疲劳磨损及碳化物剥落与碎裂。  相似文献   

6.
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中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爱元  武晓松  夏强 《兵工学报》2013,34(2):240-245
为研究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在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SFRJ)中的燃烧特性,开展了不同装药通道直径、补燃室压强、来流空气质量流率等工况下的SFRJ直连式实验研究。成功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压强、温度的变化规律、燃面平均退移速率、局部燃面退移速率。实验结果表明:装药通道直径增大,燃面平均退移速率降低,但补燃室压强和温度随之增大;在低压(<0.8 MPa)条件下,补燃室压强越低,燃面平均退移速率、补燃室温度均随之降低,但影响是有限的。同时,当装药通道直径较小(Dp<=30 mm)时,首次发现了SFRJ的侵蚀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合绝缘油的方法改善了偏二甲肼(UDMH)弱绝缘特性,实现了UDMH悬浊液的电流变效应。利用电流变测试装置对UDMH悬浊液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不同电场强度和藻酸介质含量对UDMH悬浊液电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浊液在无电场和有电场下的质量流率均随介质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但变化趋势不同;随介质质量分数增加,无电场时质量流率不断减少,而有电场时质量流率趋于定值,此值受电场强度和介质质量分数相互作用影响;5%UDMH含量的悬浊液,在藻酸介质含量30%、电场强度2kV·mm~(-1)时的电流变效应最佳;偏二甲肼含量对UDMH悬浊液绝缘性有很大影响,其含量小于15%的悬浊液都可实现电流变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组分在缩水甘油叠氮聚醚(GAP)推进剂/端羟基聚丁二烯(HT PB)衬层/三元乙丙(EPDM)绝热层粘接体系中的迁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经过50,60℃和70℃加速老化后体系中的主要迁移组分,计算了迁移组分的表观扩散活化能和扩散系数。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中硝酸酯增塑剂硝化甘油(NG)、1,2,4-丁三醇三硝酸酯(BTTN)发生迁移,两者的表观扩散活化能均在43~121 kJ·mol~(-1),扩散系数在10~(-1)9~10~(-1)6m~2·s~(-1)内。体系中胺类安定剂1(AD1)、胺类安定剂2(AD2)的迁移发生在固化过程,老化过程中主要以消耗为主;GAP推进剂的力学性能与推进剂中AD1的含量有关,AD1含量低于40%时,试件力学性能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LDA/Kevlar对RTV硅橡胶绝热层材料性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以室温硫化(RTV)硅橡胶为基的低特征信号绝热层材料研制过程中,选用了高含氮物质联二脲(LDA)和有机纤维Kevlar作为阻燃消烟剂。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复配使用,随着配方中二脲和Kevlar含量的增加,绝热层材料对激光、可见光、红外信号的透过率得到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则下降。  相似文献   

10.
Some ablation experiments of 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EPDM)insulator were carried out in quasi-static low temperature gas environment,gas-phase environment,two-phase environment with Al2O3 grain and high concentration Al2O3 grain gas environments.Their charring ablation rate,thickness,surface morphology and main ingredient of the charring layer were analyz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influent factors for the charring ablation rate are the gas temperature,grain concentration and state...  相似文献   

11.
8~14 μm波段低发射率涂料的制备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填料添加量、粘合剂的选用、填料和粘合剂的优化组合三个方面对红外隐身涂料在8~14μm波段的红外发射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填料的添加量与涂料发射率有线性和"U"型曲线两种典型关系;当以物理性能良好的聚氨酯为粘合剂时,涂料发射率较高,以红外透明性能较好的三元乙丙橡胶为粘合剂时,涂料发射率可与填料发射率相近;当三元乙丙橡胶与Cu粉优化组合形成涂料时,涂层发射率最低可达0.2。初步分析涂层低发射率的机理,并对其工程化应用展开初探。  相似文献   

12.
杜军  张平  朱晓莹  蔡志海 《兵工学报》2011,32(12):1504-1509
为了提高钛合金TC6的耐冲蚀性能,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钛合金上沉积不同Zr(A1Cu)N涂层,考察了涂层的硬度、韧性和耐冲蚀性能,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其微观结构.结果发现:向ZrN涂层中加入20at%Cu后(Zr0.8Cu0.2N),显著提高了涂层的韧性,...  相似文献   

13.
井下火箭发射过程中消音层在发动机高温、高速燃气流作用下存在冲蚀损伤,会影响火箭发射安全,系统分析消音层燃气冲蚀损伤特性,对消音层的后期修复以及地下井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消音层冲蚀损伤是复杂的热-流体-固体多场耦合问题,以典型玻璃丝棉消音层为例,建立玻璃丝棉相变传热和烧蚀损伤数学模型;基于燃气流场数据提取与预处理、插值程序编写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用户子程序开发,搭建消音层燃气冲蚀损伤仿真平台,采用子模型技术,建立玻璃丝棉烧蚀数值仿真模型;对玻璃丝绵烧蚀过程进行仿真,并分析地下井井筒直径、燃气射流初始冲击高度及发动机建压速率3个因素对玻璃丝棉烧蚀损伤的影响;通过玻璃丝棉原理性冲蚀试验对数值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玻璃丝棉普遍发生烧蚀,且主要发生在回流和失稳阶段,沿地下井周向分布差异较小,沿轴向越靠近底部烧蚀越严重;减小井筒直径或增大建压速率将加剧烧蚀,增大冲击高度会减少烧蚀;试验结果显示玻璃丝棉都有一定的烧蚀,证明建立的仿真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包覆层材料在不同热解程度下的微观结构和力学行为,通过热重分析得到三元乙丙( EPDM)包覆层的热解温度范围。分别对不同热解温度下的EPDM试件进行力学实验和电镜扫描,并从微观角度分析材料力学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初始热解程度下,材料只是发生了少量的失水和气体的逃逸,其力学行为仍属于粘超弹材料范畴;随着材料热解程度的增加,部分材料基体发生裂解,其力学行为表现为脆性材料特性。  相似文献   

15.
阴极材料的电弧烧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阴极材料的电弧等离子体烧蚀研究现状,包括基本过程与数值模拟研究和实验研究。总结得出阴极烧蚀问题的关键是氧化物扩散速率太低,认为纳米材料具有高扩散速率等优异性能,可望通过制备纳米晶W-氧化物阴极以解决其烧蚀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瞬态薄膜冷却在降低武器烧蚀方面的应用,为了探索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首先从模拟试验着手,设计了弹道试验的模拟装置用以模拟射击过程中装药的点燃,弹丸的运动,火药气体对膛壁的传热,弹道试验同时进行测压、测速、测温、测径向烧蚀量.试验还设计了射击过程中液体在膛壁的瞬态成膜技术,提供临时的隔热层,以降低膛面温度,从而降低径向烧蚀量,模拟试验取得了在主要弹道诸元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膛面温度下降30%烧蚀量下降50%以上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Erosive burning is a common burning phenomenon of the gunpowder with inner holes. The actual combustion law of the gunpowder with inner holes can be changed by erosive burning.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of hole caused by loading density variation of the propellant charge makes erosive burning occur at inner holes during in-bore burning. The effect of erosive burning on burning speed of the propellant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effects of flow rate, heat transfer and erosion of the combustion gas in inner holes on burlaing rate.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erosive burning of the propellant is established. The effects of the factors such as loading density, inner hole size and grain length on erosive burning and interior ballistic performance are analyzed .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bore pressure for small charge mass and small firing range by erosive burning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低温范围内高精度温度场测量目的,解决低温温度传感器ITS90国际温标固定点校准法在氩三相(3.05K)到汞三相(234.3156K)温区内传感器校准存在的不足,研制一套能在低温范围内对多支温度传感器进行高精度校准的装置。介绍该装置的设计方案,对低温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的核心部分隔热校准腔进行热力学仿真计算,对其主体3层结构型式、绝热技术、温度场均匀性保证措施等进行模拟计算,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验证结果证明,该设计方案能够满足设计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军 《弹道学报》2020,32(3):30-34
为从理论上寻求固体火箭发动机侵蚀界限参数的预示方法,以改进的勒努尔-罗比拉德侵蚀公式(L-R公式)为基础,发展了一种能够预测固体复合推进剂发动机侵蚀界限参数(包括界限流速和界限燃通比)的理论方法。一维内弹道和零维内弹道的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获取的界限流速和界限燃通比具有较高的预示精度,满足工程计算要求。这对于侵蚀燃烧理论研究和固体火箭发动机侵蚀燃烧的实验研究,以及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预示精度,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该方法仅适用于过氯酸铵(AP)复合推进剂,其他推进剂能否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官典  李世鹏  刘筑  王宁飞 《兵工学报》2021,42(9):1877-1887
大过载下固体火箭燃烧与流动状态的剧烈变化会导致内弹道出现异常,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发动机点火失败。为研究横向过载时点火内弹道特性,建立囊括流场惯性过载效应、过载燃烧效应和侵蚀燃烧效应的点火模型。对不同横向过载下燃烧室压力和侵蚀与过载效应燃速增速占比进行计算,并给出了推进剂火焰传播速度与升压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向过载下压力峰值增加,负向过载下压力峰值降低;正向过载下,推进剂前段主要由过载效应影响,后段主要由侵蚀效应影响;正向过载加剧下游侵蚀效应,而负向过载对推进剂的燃烧起削弱作用,但程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火焰传播速度峰值时刻、推进剂表面首次全部点燃时刻和升压速率峰值点时刻几乎一致,工程上可以用实验中获得的升压速率分析推进剂表面燃烧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