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慢阻肺家庭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阻肺控制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控制成功的关键是良好自我护理,它需要发病个体和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本文通过从患者入院到出院2 a的跟踪护理干预,探讨家庭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5-01~2006-12收住我科的慢阻肺患者200例,采取单纯随机抽样分组:受试组100例,对照组100例。1.2干预方法对200例住院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释。受试组出院后每2个月跟踪随访给予强化家庭式护理干预,每3个月门诊复查,同时解答患者疑问,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不再强化干…  相似文献   

2.
吴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25-6625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肺结核出院患者用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肺结核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观察组25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与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由责任护士分别在出院后1周内、15d、30d回访1次.出院后2~6个月内每半月回访1次,以后每月回访1次.有特殊情况适当增加回访次数,加强用药指导.结果 通过电话回访,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话回访能够提高出院结合患者用药依从性,积极遵从医嘱,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对2006—01~2006—06我院护理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的身心影响调查,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随机调查200例,其中男135例,女65例,年龄15~85岁;对照组2005-07~2005—09200例,其中男138例,女62例,年龄15~85岁,文化程度不等。两组患者均涉及胸外、普外、泌尿、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在患者手术后,病情稳定时发放,  相似文献   

4.
对青年糖尿病39例调查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1-06~2005-03我们收治15~35岁糖尿病患者39例,其中男31例,女8例。包括2001-06~2001-12收治的5例,2002年收治的10例,2003年收治的11例,2004年收治的10例,2005-01~2005-03收治的3例。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最短1周,最长1.5a。1.2方法制表统计患者职业、文化水平、入院时间、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糖尿病家族史、症状、体征、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情况,并录入Excell进一步分析。2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35(平均25.9)岁。糖尿…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6-01~2006-06一次性直肠应用米索前列醇200~400μg,预防剖宫产出血34例,收到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6-01~2006-06在我院产科住院妊娠晚期选择性剖宫产患者34例作为米索组,选配2002-01~2002-07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妊娠晚期选择性剖宫产患者36例作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回访健康教育对出院青光眼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7月~2008年7月96例出院青光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出院指导和回访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结果:两组患者院外用药依从性、复诊率与自我保健知识知晓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出院青光眼患者有效控制跟压,防止视神经损害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外科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调查,实施全程全方位健康指导.方法 从2010-01—2011-01电话回访的出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的遵医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都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结论 电话回访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健康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对实施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服务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01~2006-04在泌尿外科出院患者共241例,其中男173例,女68例,年龄15~91(58.24±7.6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6例,高中及中专22例,大专及以上33例;前列腺疾病49例,膀胱疾病30例,肾、输尿管的结石、囊肿、肿瘤等79例,其他70例。1.2方法对上述患者出院后1周至半月内进行电话回访。为确保所留电话号码的准确性,责任护士在做出院指导时再次核对电话号码。除因无法电话联系或去电话无人接听外,均予以回访,回访率为91.7%。安排回访护士专门负责,护士长负责检查。1.3回访内容…  相似文献   

9.
无痛人流术中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0):1900-1901
对无痛人流术中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探讨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2005-03~2005-06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80例,ASA评级Ⅰ~Ⅱ级,年龄19~42岁,体重42~73 kg, 妊娠时间为4~10周,一般情况、年龄、体重、孕龄、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0.
李春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95-5796
目的探讨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心理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电话回访记录本对1 472例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分析出院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促使患者在基本恢复期达到身心同步健康的效果。结果通过对1 472例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8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有8.3%的患者有健康问题的担忧,7.7%的患者担心疾病对生理生育的影响。通过心理干预,患者满意率达99.3%,余患者通过复诊,再次回访均表示满意。结论电话回访在对出院患者的心理及身体健康恢复有着积极在作用,电话恢复不仅仅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信任,同时也促进了科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话回访延伸外科出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使外科出院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病人出院后5~10天内由责任护士进行电话回访,针对健康问题提供指导、咨询等相关服务。结果能有效地解决和指导病人出院后存在的各种身心健康问题。结论利用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知识,对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3-06~2006-06共收治异位妊娠稳定型患者67例,分别以保守性手术、药物及期待疗法予以治疗[1],现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未产妇49例,经产妇18例,年龄20岁~42岁。无腹腔镜及化学药物禁忌征,无急腹症急诊手术指征,符合稳定型异位妊娠诊断标准[2]。1.2方法随机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13.
老年出院患者回访健康教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2005年4月,我们采用电话回访和上门走访的形式对出院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中上门走访形式满意率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出院患者306例,60~92岁,电话回访256例,上门走伤50例。具体实施如下:建立规范的出院患者随访登记本,将患者的一般资料、随访方  相似文献   

14.
田永明  任丽玲  曾利辉 《现代护理》2006,12(26):2540-2541
目的探讨回访健康教育对出院老年高血压病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7月在成都市老年病医院内二病区住院确诊老年高血压病病人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出院指导和回访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对病人院外服药依从性、复诊率与院外的自测血压行为比较,观察组病人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回访进行健康教育,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和服药、自我监测等行为均有明显改善,有利于病人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5.
内科住院患者宣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整体护理已成为一种新的护理行为,是实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产物。但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因护理宣教不到位而导致的疏漏与不足,在原有诸多宣教内容及形式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规范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奖罚分明的原则,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6-01-01/2006-12-31消化内科(包括内分泌科、肾内科)收治的1157例患者,其中将2006-01-01/2006-06-30住院的5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06-07-01/2006-12-31住院的59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宣教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宣教方法,如患者入院后,护士只做口头宣教,内容包括: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主要疾病诊断、治疗护理措施、饮食注意事项、作息制度等内容。1.2.2观察组则采用完善后的规范教育法即每份病例里面都附有一张“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教育记录单”,包括6个方面内容:(1)住院患者须知;(2)疾病相关内容;(3)辅助检查前的准备;(4)药物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进一步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促使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树立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科对16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出院患者采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出院患者回访服务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年11月-2006年10月,我院患者回访服务中心对8340例出院患者进行了电话回访或入户回访,进一步扩展了医疗服务功能,增加了医患互动,拉近了患者距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娴  倪飞  徐晓春 《护理学报》2010,17(10):71-72
目的探讨不同的出院后健康教育指导方法对心房颤动患者接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8年7月期间,将409例慢性房颤患者依照不同的健康教育指导形式分为4组,对照组103例在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健康教育,电话指导组9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每周电话回访1~2次,书面指导组9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每月寄送2次宣传教育手册,综合组112例同时给予书面指导及电话指导的健康教育。12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调查其依从性。结果4组慢性房颤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的患者,其依从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结论将电话回访和书面指导综合的健康教育指导方式用于慢性房颤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可获得最佳的依从性,具有积极、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住院期间采取专人讲解、示范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步骤,出院后电话随访等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5-03/2007-03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68例COPD患者,经临床诊断、影像学及肺功能检查,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1]并处于临床缓解期。其中男48例,女20例,年龄48~72(平均65.3)岁。1.2教育方法1.2.1住院期间健康教育(1)教育方式:由我科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文化程度等制订健康教育计划,采取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讲解及示范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步骤、家属共同参与、请患友现身示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2)教育内容: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呼吸操[2]的方法及步骤、呼吸功能锻炼的目的与意义等;(3)效果评价:由责任护士于住院及出院前两次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相关知识提问,计算知识知晓率。知晓率=认知人数/被调查的目标人数×100%。1.2.2出院期间健康教育对每位出院患者建立登记卡,详细记录患者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由2名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5-03起对申请输血患者应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了抗体筛选与鉴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5-03~2006-01在我院申请输血患者8126例,男4328例,女379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