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雌激素对小鼠骨髓间质细胞LIM矿化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倪斌 《脊柱外科杂志》2009,7(6):357-360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小鼠骨髓间质细胞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卵巢切除5个月后小鼠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经7d成骨诱导后,用100nmol/L17β-雌二醇(1713-E2)处理24h,通过RT-PCR法扩增LMP-1的mRNA,测定扩增条带的吸光度值,并用其与β-actin吸光度的比值来表示产物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1713-E2处理组LMP-1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处理组(P〈0.01)。结论雌激素可通‰过促进骨髓间质细胞LMP-1的mRNA表达以发挥其促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是一种细胞内非分泌蛋白,通过调节BMPs信号通路而促进成骨分化。近年来,研究表明LMP-1作为成骨信号途径的上游信号分子级联放大下游成骨信号,增加成骨细胞对BMPs的敏感性,招募众多的成骨因子共同参与成骨,最终促进细胞成骨分化和诱导骨形成。本文就LMP-1的结构特点、诱导成骨机制、LMP-1用于基因治疗的种子细胞及载体的选择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SP)技术研究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调节蛋白 (E ER EIP)信息传递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用以指导新的治疗模式。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 :选取手术切除并且资料完整的胃癌标本 60例 ,组织学分型为 :乳头状腺癌 10例 ,管状腺癌 2 3例 ,低分化腺癌 2 3例 ,粘液腺癌 2例 ,印戒细胞癌 2例。 2 8例为肠上皮化生组织 ,按粘液组化染色分为四型[1,2 ] :完全大肠型化生 4例 ,完全小肠型化生 3例 ,不完全大肠型化生 16例 ,不完全小肠型化生 5例。2 .实验方法和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IM矿化蛋白-1(LMP-1)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形成的相关性,为OPLL的预防提供新的理论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本院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手术切除的16例后纵韧带标本为OPLL组,非骨化的20例颈椎后纵韧带标本为非OPLL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技术分别检测两组标本中LMP-1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LMP-1在OPLL组及非OPLL组中均有表达;LMP-1在OPLL组中表达量高于非OPLL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P-1与OPLL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性,是OPLL形成的原因之一;通过调节LMP-1的表达可能对OPLL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LIM骨矿化蛋白与脊柱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诱导因子可以促进成骨,提高脊柱融合率。作为此类因子中的细胞内成骨细胞分化调节因子,uM骨矿化蛋白通过招募其他骨诱导因子的局部表达,共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和异位成骨,在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种动物脊柱融合实验证实,其在促进脊柱融合和降低机体风险等方面有更大的优势和良好的临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nm23蛋白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n Z  Wan D  Lian J  Lin H  Hou 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7):514-516
目的 探讨nm2 3蛋白及雌激素受体 (ER)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LSAB) ,对 2 0 9例大肠癌标本分别进行nm2 3蛋白和ER的检测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大肠癌组织nm2 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ER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r=0 5 319,P <0 0 1)。nm2 3蛋白及E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Dukes分期等无关 (r<0 4,P >0 0 5 ) ;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 ,大肠癌组织nm2 3蛋白及ER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 (P <0 0 1) ,即nm2 3蛋白和 (或 )ER表达水平越高 ,患者预后越好。 结论 大肠癌nm2 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雌激素代谢紊乱有关 ,nm2 3蛋白和ER的检测有助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受体及雌激素调节蛋白与胃肠道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雌激素调节蛋白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雌激素致瘤机制。评价雌激素受体及雌激素调节蛋白在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对指导临床应用内分泌治疗有一定意义。本文就它们与胃肠道肿瘤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肾阴虚与肾阳虚雄性小鼠睾丸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的定位与表达,及其对肾阴虚与肾阳虚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肾阳虚组和肾阴虚组。采用矿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游泳力竭等评价小鼠精神萎靡程度和自主活动次数等行为学改变;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睾酮(T)和雌二醇(E2),并计算T/E2;全自动精子分析仪检测精液质量;与雌鼠合笼后记录雌鼠产仔数,计算雄鼠平均育仔数;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GPER在小鼠睾丸中的定位和表达。结果:与肾阴虚组比较,肾阳虚组小鼠开臂进入次数百分率和中央区进入次数明显减少,同时,游泳力竭时间缩短更为明显(P0.05),但开臂滞留和中央区滞留时间百分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肾阴虚组比较,肾阳虚组小鼠附睾精子计数和活动精子百分率明显减少,且育仔数显著下降(P0.05);精子畸形率略有升高(P0.05);血清T水平明显降低(P0.05),E2水平略有下降(P0.05),T/E2明显下降(P0.05)。肾阴虚和肾阳虚小鼠睾丸GPER均表达于睾丸间质细胞的细胞质内,细胞核和细胞膜表达为阴性,肾阳虚小鼠睾丸GPER的表达显著高于肾阴虚组(P0.05)。结论:肾阳虚与肾阴虚小鼠均出现精子数量与育仔数下降,精子畸形率增加,但以肾阳虚小鼠更为明显,这种改变可能与肾阳虚小鼠睾丸GPER表达增加有关,从而造成血清T水平及T/E2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10.
孤儿核受体肝受体同系物-1以及与雌激素相互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受体同系物-1(LRH-1;NR5A2)是核受体的Ftz-F1亚家族成员,表达于肝、肠、胰腺外分泌部和卵巢,尤其在卵巢高表达,LRH-1在胚胎发育、胆固醇代谢、胆汁酸的动态平衡和类固醇激素生成等方面都起重要作用。本文对LRH-1的结构、调节及在雌激素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侯慧铭  向川  郭丽  张桦栋 《中国骨伤》2013,26(10):841-844
目的:构建人LMP-1重组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LMP-1基因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方法:利用PCR法从cDNA文库中钓取LMP-1基因,将其与经AgeI酶切线性化的慢病毒载体pGC-FU-EGFP相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筛选出阳性克隆pGC-FU-LMP-1-EGFP,基因测序对其鉴定。经293T细胞包装后,收集富舍病毒颗粒LV-LMP-1-EGFP的细胞上清,浓缩并标定滴度,RT-PCR检测并鉴定。以最佳MOI值体外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是否成功,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LMP-1基因的表达。结果:①基因测序及RT-PCR检测证实携带人LMP-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包装后获得滴度为2×10^8 TU/ml的LV-LMP-1-EGFP。②以MOI=100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转染效率可达93.5%,经RT-PCR与Westernblot检测,被转染细胞内有LMP-1基因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携带人LMP-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可高效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转染细胞可高效表达LMP-1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异种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豚鼠MSC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SCs膜表面CD45和CD4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周期;CCK-8法检测和绘制MSCs的生长曲线;观察MSCs和其培养上清对体外异种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影响.结果 MSCs膜表面CD45表达阴性、CD44表达阳性;分析MSCs周期显示,MSCs中20%左右处于S期、G2期和M期,其余80%左右均处于G0期和G1期.MSCs和其培养上清均能明显抑制异种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增殖反应(P<0.05),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能逆转MSCs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MSCS的鉴定可根据细胞形态.膜表面标志物来确定.MSCS及其培养上清对异种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增殖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水平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病的机制。方法:40例12~18岁志愿者,AIS患者2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分别从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时行表型鉴定,采用RT-PCR法检测3组MSCs中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分离所得单个核细胞传至P3代经流式细胞仪鉴定表型与MSCs表面标记相符。AIS组Runx2的mRNA表达强度与CS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C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转录因子Runx2在MSCs水平表达强度的异常可能与AIS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MP-1重组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方法,并检测LMp-1基因对BMSC增殖能力的影响及表达。方法:选取清洁级4周龄SD大鼠6只(雌雄不限),无菌条件下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培养至第3代,设立空白对照组(未经特殊处理,只有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载体转染组(在未经特殊处理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加入PGC-FU-GFP及转染试剂Polybrene)和重组基因转染组(在未经特殊处理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加入PGC-FU-LMP.1-GFP及转染试剂Polybrene)进行转染。转染48h后,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的转染效率,采用MTY法评价慢病毒转染对BMSC增殖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成功培养出第3代SD大鼠BMSC,以100的感染复数(MOI)转染,48h后免疫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转染效率达67%;②不同时间点慢病毒载体转染组和重组基因转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WestemBlot检测示重组基因转染组72kDa处有条特征带,其大小与LMP-l融合蛋白(~50kDa+28kDa=78kDa)基本吻合。结论:经LMp-1基因慢病毒重组体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其增殖活力没有影响并可有效表达LMP-1。  相似文献   

15.
16.
one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haveapowerfulcapacitytoelicitnewboneformation .ThereareseveraldeliverymethodsofBMPsintreatingbonedefects ,oneofwhichisgenetherapy .Retrovirus,adenovirusandadeno associatedvirushavebeenutilizedtodeliverBMPgene .1,2 Sincethedirectuseofthesevectorshasseveraldisadvantages ,wehavedevelopedexvivo genetherapytechniquewhichinvolvestheisolationandcultivationofautologousbonemarrow 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 (MSCs) ,transfectionofthecellsinvitroandimplantationofthese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活化蛋白-1(AP-1)在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上调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 ~ 220 g,2.5 ~ 3.0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0.1%二甲基亚砜(姜黄素溶媒)0.5 ml,30 min时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溶媒)0.5 ml;内毒素性肺损伤组(ALI组)腹腔注射0.1%二甲基亚砜0.5ml,30 min时股静脉注射10 mg/kg LPS0.5 ml;姜黄素+内毒素性肺损伤组(Cur+ ALI组)腹腔注射20mg/kg姜黄素0.5 ml,30 min时股静脉注射10 mg/kg LPS 0.5 ml;姜黄素组(Cur组)腹腔注射姜黄素20mg/kg,30 min时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静脉注射LPS 6 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O-1和AP-1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O-1 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ALl组和Cur +ALI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HO-1 mRNA、HO-1和AP-1表达上调(P<0.05),Cur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Ll组比较,Cur+ ALl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HO-1mRNA、HO-1和AP-1表达下调(P<0.05).结论 内毒素性肺损伤时HO-1上调的机制与转录因子AP-1活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输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小鼠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41抗体的方法诱导建立雌性BALB/c小鼠ITP模型,取建模成功小鼠20只作为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雄性BALB/c小鼠的MSC 2×107/个;另取20只建模成功小鼠作为对照组,不注射MSC.注射MSC 14 d后,取两组小鼠外周血,测定血小板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髓系树突细胞(mDC,Lin-HLA-DR+ CD11c+细胞)绝对数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及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水平.结果 注射MSC 14 d后,实验组小鼠血小板数量为(623±78.9)×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8±87.8)×109/L(P>0.05).实验组mDC绝对数量为(16.24±9.97)/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2±13.21)/ml (P<0.05);实验组mDC表面的CD80和CD86的表达分别为(2.31±1.26)%和(46.25±20.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7±3.31)%和(62.21±16.41)%(P<0.05).实验组外周血INF-γ和IL-2水平分别为(3.1±1.7)和(3.2±2.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8)和(16.3±5.7)pg/ml(P<0.05);IL4和IL-10水平分别为(88.6±15.2)和(38.3±11.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7±5.7)和(22.1±3.4) pg/ml(P<0.05).结论 MSC可以有效治疗小鼠ITP,其机制与MSC抑制小鼠DC活化导致TH1细胞的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间质性膀胱炎(IC)患者膀胱组织和尿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根据美国国立糖尿病、消化、肾病协会IC诊断标准确诊女性IC患者35例,感染性膀胱炎(UI)患者20例,肾囊肿患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IC患者平均年龄47(31~65)岁.主诉下腹酸胀/疼痛和夜尿次数多,伴有尿频尿急;已生育30例.均行24 h排尿卡记录、IC症状及问题评分表(O'Leary-Sant评分表)、钾离子敏感试验(PST)和麻醉状态下水扩张后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获取3组患者膀胱组织和尿液样本,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MCP-1在IC组织中的表达分布.RT-PCR技术测定3组膀胱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组尿液标本中MCP-1水平. 结果 IC、UI、对照组尿液标本中MCP-1浓度分别为(74.1±36.9)、(280.6±68.9)、(10.8±6.9)pg/ml;膀胱组织中MCP-1相对定量值分别为76.2±24.0、99.5±30.1、36.1±14.1.lC组和UI组中组织/尿液中MCP-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组临床症状评分为(14.9±1.8)分,与MCP-1升高水平呈正相关(r=0.686). 结论 IC患者膀胱组织和尿液中MCP-1表达升高,可能成为IC诊断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