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性阴道炎 ,也称霉菌性阴道炎 ,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疾病 ,是造成育龄妇女外阴不适的主要原因。许多妇女对此病知之甚少 ,迫切需要了解一些有关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因及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病因 念珠菌性阴道炎中 ,80 %~ 95%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 ,另外大约 5%则由光滑念珠菌引起。平时这些念珠菌作为肠道、口腔及生殖道正常菌群的一部分 ,存活于机体中 ,只有当环境改变时 ,才会大量繁殖 ,并导致疾病。导致念珠菌条件致病的易感因素有 :妊娠、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外阴通风不良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2.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多见于孕妇、糖尿病和用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不仅引起外阴瘙痒、灼痛、坐卧不安等症状,而且可引起上行感染,特别是胎膜早破,产时阴道操作造成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等严重后果。2001年1月至12月我们用0.5%碘伏棉球对妊娠38—40周,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48例孕妇进行阴道擦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80例复发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和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治疗,随访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真菌学检查结果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180例患者在进行了首次治疗后,白带增多率、瘙痒率和疼痛率分别下降到了45.5%、42.2%和21.1%;黏膜充血率、豆渣样白带率和真菌学涂片阳性率分别下将到了44.4%、40.0%和11.1%。首次治疗后180例患者的好转率和治愈率分别达到了45.5%和54.4%。维持期第3次治疗后,患者治愈率达到了99.4%。结论联合用药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外阴阴道真菌感染和复发性外阴阴道真菌感染者同时进行支原体培养,比较二者混合感染率是否不同,以便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214例外阴阴道真菌感染患者,其中典型复发性外阴阴道真菌感染患者75例为复发性病患组,单纯性外阴阴道真菌感染者139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玻片法革兰染色及支原体培养加药敏试验,对复发性外阴阴道真菌感染患者进行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单纯性外阴阴道支原体感染阳性为20.1%,复发性外阴阴道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72.0%。两组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纯性真菌感染和复发性真菌感染合并支原体感染存在差异:真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比率在复发性外阴阴道真菌感染患者中较单纯性真菌感染患者明显增高,支原体感染的存在可能是外阴阴道真菌感染复发和难以根治的原因,结果的研究便于临床医生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其症状为:外阴奇痒,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外阴局部红肿、皲裂,严重影响工作。一旦诊疗不及时、不彻底、病程迁延,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多数患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因反复多次不正当用药,使病情加重。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是妇科比较棘手的疾病,自2001年9月2003年2月,我院门诊采用三维康胶囊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特比萘芬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近年来,随着白念珠菌感染的增加,和其耐药现象日趋严重[1],在临床菌株中,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VVC)的致病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咪糠唑、益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均有明显耐药性[2]。作者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70例,口服特比萘芬治疗,6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材料所选140例患者均为皮肤性病科门诊病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真菌室检查,复发频率每年3次以上,确诊为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蒜素胶囊对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有性生活史的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大蒜素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粉置于阴道后穹隆处治疗,均治疗14 d,观察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均较明显,结合分泌物查找及真菌培养,两组总有效率相同,但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胶囊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所引起的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近年来,随着白念珠菌感染的增加,和其耐药现象日趋严重,在临床菌株中,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WC)的致病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咪糠唑、益康唑、酮康唑、两性霉素)均有明显耐药性。作者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70例,口服特比萘芬治疗,6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9年7月1日~2000年6月30日使用斯皮仁诺全身用药和达克宁栓局部用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病女性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达克宁栓塞入阴道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3%,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30.0%、50.0%.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治疗组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病有良好疗效,优于达克宁治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26-28
14阴道感染 阴道感染根据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最常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和动弯杆菌属。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的病原体80%以上为白念珠菌;10%-20%为其他念珠菌属,如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为毛滴虫,可同时合并细菌或念珠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苦参凝胶和克霉唑阴道泡腾片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苦参凝胶和克霉唑阴道泡腾片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为单纯克霉唑阴道泡腾片使用组,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92.7%和97.6%,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愈率、复发率分别为75.6%、18.4%和95.1%、2.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苦参凝胶和克霉唑阴道泡腾片联合用药方法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可促进机体重建阴道微生态环境,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念珠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据统计约10%非孕妇及30%孕妇阴道中寄生有白色念珠菌,约75%生育年龄的妇女至少有一次发病,5%~10%妇女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目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很多,对初发病例疗效较好,复发病例效果都不很满意。我院门诊应用斯皮仁诺、制霉菌素结合特定电磁波(TDP)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检测81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解脲支原体情况.结果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者48例,占59.3%.其临床特点以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症状为著,与未伴发解脲支原体感染者无明显区别;分别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疗效不佳.结论 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的发病可能与阴道内环境改变,菌群失调,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有关,针对病因治疗效果欠佳,应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念珠菌性阴道炎〈monilial.Vaginids〉常与外阴病变同时存在,故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简称VVC〉。在美国念珠菌性阴道炎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炎,居第一位是滴虫阴道炎的4倍。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普遍应用,该病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3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18%,对照组为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现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积累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资料。方法:(1)治疗组用0.5%碘伏棉球擦洗外阴、阴道、宫颈穹窿内白带后留置0.5%碘伏纱布20分钟,每日1次,边用7天;(2)对照组用0.5%新洁尔灭液棉球擦拭外阴、阴道、宫颈穹窿内白带后,放置制霉菌素100万“于穹窿部,早晚各1次,连用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对照组有效率为75.6%。结论:外用碘伏溶液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依从性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妇女常见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广大的妇女,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深入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特点,对指导预防和治疗本病有积极意义。2006—04~2007—06我们联合妇产科医生对门诊阴道炎的患者普查后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多种因素与念珠菌病的发作和复发有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念珠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据统计[1]约10%非孕妇及30%孕妇阴道中寄生有白色念珠菌,约75%生育年龄的妇女至少有一次发病,5% ̄10%妇女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目前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药物很多,对初发病例疗效较好,复发病例效果都不很满意。我院门诊应用斯皮仁诺、制霉菌素结合特定电磁波(TDP)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6月 ̄2003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妇女90例,年龄为20 ̄68岁,平均36岁。入选标准: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为1年内反复发病4次或以…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外阴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在女性表现为念珠菌性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妇女阴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好发于青春期到绝经期前的妇女。在男性表现为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有包茎而未做包皮环切术者,阴茎的念珠菌检出率高于已做包皮环切术者。与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女性有性接触的男性,其外阴感染率达694%。女性与念珠菌阳性的男性性接触后,其念珠菌感染率达80%。由此说明,外阴念珠菌病常因性接触而传染,列为性病;也可因接触污染的浴巾、浴盆、衣物、医疗器械等感染。2 病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