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改善其性能的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酯引起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在增塑剂残留检测中,灵敏、简单、快速的前处理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简单介绍了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修饰,详细综述了功能化修饰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在邻苯二甲酸酯分析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基于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其它材料功能化修饰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旨在阐明各种功能化修饰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在邻苯二甲酸酯检测中具体应用方法,比较分析了各种功能化修饰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在邻苯二甲酸酯测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8种农药的检测方法,利用乙腈对样品进行提取,使用磁性吸附剂MWCNTs-Fe3O4富集和净化茶叶初提液中的农药,气相色谱-质谱定量检测.对影响磁性固相萃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主要包括萃取剂、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洗脱剂、洗脱时间等.结果 表明,8种农药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  相似文献   

3.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磁响应性、易分离和表面可修饰位点丰富等优点,使其在样品前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磁性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自上而下合成法、自下而上合成法)和功能化策略(表面修饰、核壳结构、多功能复合等);详细介绍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4种典型样品前处理模式(磁性固相萃取、磁性固相微萃取、磁性分散固相萃取和基于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固相萃取),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并举例说明了它们在食品分析检测领域的应用;讨论了磁性纳米材料在食品样品前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发展方向,一方面,开发新型高效磁性纳米材料的功能化策略,提高材料的吸附选择性。另一方面,搭建新型便携式样品前处理装置,如与微流控芯片、纳米机器人等整合,实现自动化、微型化样品前处理,推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的发展,旨在为磁性纳米材料在食品样品前处理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固相萃取是利用填料吸附液相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 并与样品基质及干扰组分分离, 再利用有机洗脱液洗脱达到富集和纯化目标化合物的技术。利用固相萃取对水产品中危害物的预处理在各类实验室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介孔硅胶、磁性复合材料、纳米纺丝等新型填料的开发, 以及搅拌棒吸附、96孔板式等不同固相萃取模式的开发, 近几年衍生出多种用途的固相萃取方法。本文主要通过传统填料、分子印迹、亲和免疫、磁性材料和碳材料等几种固相萃取填料结合注射器固相萃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移液器固相萃取等几种技术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比较了水产品中农兽药、重金属、蛋白质、脂质、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萃取技术的优缺点, 并对未来固相萃取在水产品安全检测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磁性固相萃取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磁性固相萃取(MSPE)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样品的预处理,与普通的固相萃取技术相比,MSPE具有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有机溶剂使用量少、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在检测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MSPE技术进行了简介,并综述了近10年来MSPE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磁性多壁碳纳米管材料(Fe3O4@MWSNTs),对该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表征,并将其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SPE-GC/MS)检测造纸废水中苯系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Fe3O4纳米颗粒较好地附着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材料C含量为37.45%,Fe3O4纳米颗粒的尺寸在50~200 nm左右,亲水性适中。将该材料用于造纸废水气质联用分析检测的前处理中,能够排除基质干扰并吸附痕量苯系污染物,此外,与普通液液萃取相比具有简单、快速、易于操作、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气质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对痕量苯系污染物有很好的检出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由模板、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制备的高分子功能材料以展示其选择性分子识别行为的技术,因为其具有专一识别性、预定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中。本文概括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础理论、分子聚合物的制备以及该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分子印迹在固相萃取、色谱固定相、固相微萃取、分子印迹膜和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近几年,分子印迹技术与磁性分子、纳米材料、荧光分子、传感器等应用技术结合,期待在分子印迹固有特异性识别带来的高灵敏度基础上,实现快速检测技术的突破,解决现有农残速测仪所测农药品种受限、假阳性高、定量难等缺点,真正实现高通量快速痕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作为复杂样品分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进步对分析化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磁性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是一种以磁性或可磁化材料作为吸附剂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因具有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抗杂质干扰能力强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食品样品前处理领...  相似文献   

9.
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量子效应、表面效应等特性,还具有超顺磁性和类酶活性。在其表面进行修饰和包覆,所制备的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具备Fe3O4的各种特性,同时还具备所连接功能基团的特性,因而在痕量农兽药残留富集检测中被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Fe3O4复合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功能化修饰方法,以及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在固相萃取、免疫分析及分子印迹技术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这一方法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具有丰富营养的天然滋养产品,蜂蜜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部分自媒体的过度宣传及蜂蜜产品本身的质量参差不齐,引发了消费者对蜂蜜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影响蜂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蜜蜂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残留问题。在痕量化合物分析中样品前处理方法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蜂蜜样品含有丰富的糖类,存在较强的基质效应,同时残留抗生素的种类多、化合物性质不一致,因此对蜂蜜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仪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蜂蜜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包括固相萃取小柱、磁性分散式固相萃取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多孔有机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内的各种前处理材料的优缺点,并对固相萃取材料及与其相关的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蜂蜜中抗生素残留监测水平提供帮助,同时推进蜂产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提升。  相似文献   

11.
真菌毒素常见于食品和各种粮食作物中,具有致癌性、诱变性、致畸性等危害,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由于真菌毒素在食品基质中存在种类多、浓度低、极性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建立快速高效的食品样品前处理方法对真菌毒素的痕量分析十分重要。磁性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MSPE)是一种基于磁相互作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凭借简单快速、绿色安全、高效经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样品真菌毒素分析的前处理中。本文介绍了MSPE的萃取过程和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和修饰,综述了以无机材料(氧化硅基和碳基)、有机材料(印迹型、有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有机小分子)和其他材料(离子液体和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MSPE吸附剂在食品样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并对MSPE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经常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中药材的药效物质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食品和中药材真伪鉴定、品质(营养或功效成分)及安全性质量控制分析十分重要, 而分析前预处理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无误的关键环节之一。新型前处理技术-磁性固相萃取技术(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 MSPE)由于具有萃取时间短、有机溶剂使用量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样品的预处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SPE在食品和中药材分析预处理中的应用, 分析了其在食品和中药材真伪鉴定、品质及安全性质量控制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并展望了MSPE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期加速其在食品和中药材分析预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磁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是使用磁性吸附剂富集待测物,在磁场作用下分离待测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MSPE具有吸附快速、效率高、易分离等优点。MSPE磁性吸附剂由磁性纳米颗粒和其表面的非磁性功能材料修饰组成。本文主要综述碳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氧化物、高分子、分子印迹聚合物这几类材料表面修饰的MSPE磁性吸附剂的研究进展。选择不同表面修饰材料的MSPE技术可以对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抗生素等化合物有理想的吸附效果,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试剂盒检测苏丹红I 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试剂盒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 样品由磁性聚吡咯材料预处理后使用苏丹红I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结合磁固相萃取的试剂盒检测方法,提高了对苏丹红I的检测灵敏度,并将其用于食品中苏丹红I的检测,方法检出限比直接用试剂盒检测降低了3倍。结论 由于磁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溶剂用量少,将其与试剂盒检测联用,适于食品基质中苏丹红I的现场检测,能有效避免试剂盒筛查方法的漏检情况,减少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detection of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in foodstuffs is highly significant for public health. Herein we report an analytical method based on 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 (MSPE) and UPLC-MS/MS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ycotoxins, including fumonisins B1 (FB1), zearalenone (ZON) and ochratoxin A (OTA), in vegetable oil. Magnetic nanoparticles coated with double layers of silicon dioxide were synthesised and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MSPE adsorbent for mycotoxins. The proposed MSPE procedure serves not only for sample clean-up but also for mycotoxin enrichment that enhances greatly the assay’s sensitivity. Under the selected MSPE conditions, linear matrix-matched calibration curves were obtained for mycotoxins in a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0.178 to 625 μg kg–1.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were 0.210 μg kg–1 for FB1, 0.0800 μg kg–1 for OTA and 1.03 μg kg–1 for ZON. The proposed MSPE UPLC-MS/MS method was appli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ycotoxins in vegetable oil samples, including maize oil, rapeseed oil and soybean oil. ZON was detected in a maize oil at 101 μg kg–1, which is below the European Union limit of 200 μg kg–1 in foodstuff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固相萃取吸附剂,综述了多种固相萃取小柱联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和磁固相萃取等技术在食品分析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这些新型吸附剂相对于传统的固相萃取吸附剂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环境友好、检出限低等优点。同时分别阐述了这4种萃取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局限性。进一步指出开发高效快速分离目标物的吸附剂是固相萃取技术在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中毒事件和进出口贸易中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文章综述了现阶段对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2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各类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ion,MSPD)、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e solid phase extraction,d SPE)法、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方法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各类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等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文章总结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A new automated magnetic solid-phase extraction (MSPE) method was developed and combined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spectrophotometry for off-line and on-line quantitative enrich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food colorants in food samples. Fe3O4-poly (ionic liquid) core-shell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as a sorbent to quickly extract analytes from aqueous samples. The entire MSPE process, including extraction, separation, elution, and cleaning, was automated using common equipment. The main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MSPE and the automated process, such as absorbent, sample pH, eluent, flow rate, elution time, etc.,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Under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ranged between 4.1 and 14 ng/mL by off-line HPLC and were 220 ng/m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aranth by on-line spectrophotometry, with excellent reproducibility (intra- and inter-day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less than 3.2 %).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olorants in food s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